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橡胶料回收领域,特别是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履带由履带板和履带销等组成。履带根据原料分类主要可分为橡胶履带和钢制履带,其中,橡胶胶履带底盘多适用于小型轻工业和小型工程机械行业。轻工业一般是一吨到四吨以内的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行业则多用于小型钻探行业。当机械长期使用后履带产生磨损、损坏等现象,影响履带的性能,便需要对橡胶履带进行更换,更换下的履带作为废旧橡胶料进行处理。
当橡胶履带长期使用后易产生磨损、损坏或报废等现象,日益产生废旧的橡胶履带,针对这部分橡胶履带需要采用专门的回收处理装置进行废料处理。橡胶履带主要组成结构为表面附着的橡胶、内部预埋件与钢丝,回收处理装置需要对废旧橡胶履带内各部件进行分离、分类回收,并提出了一种回收工艺,通过对橡胶履带切断、去除表面橡胶、剥离预埋件后、钢丝切断、废料收集等过程,最终实现废旧橡胶履带回收处理。当工艺过程中,橡胶履带表面橡胶、内预埋件剥离之后,失去联结作用的钢丝呈杂乱状,直接对钢丝进行切断的难度高,需要将钢丝进行夹持一端距离后,再通过切断装置进行切断。现有的工艺技术中,无法对未切断的钢丝进行有效的夹持、输送,钢丝处于杂乱状,导致对钢丝切断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包括抓持机构和夹紧传送机构;所述抓持机构包括导向件、夹持下板、夹持上板、导向轮、扭簧;所述导向件设置于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夹持下板设置于导向件之间,所述夹持上板设置于所述夹持上板顶端,所述夹持上板与所述夹持下板两侧通过轴实现转动;所述导向轮设置于所述夹持上板两侧,与所述夹持上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上板通过导向轮与所述导向件滚动连接;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夹持上板顶面两侧,所述夹持上板与所述夹持下板通过扭簧实现固定;
所述夹紧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抓持机构一侧,所述夹紧传送机构包括定位片、丝杠壳体、丝杠、伺服电机、同步带轮、同步带、下夹板、气缸支撑板、气缸、上夹板;所述定位片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两侧;所述丝杠壳体中心呈凹槽状,所述丝杠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的凹槽内,所述丝杠包括丝杠螺杆和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设置于所述丝杠螺杆外侧,所述丝杠螺杆两端通过轴承实现与所述丝杠壳体转动;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底面一侧,所述同步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一端与所述丝杠螺杆一端,所述同步带包裹于所述同步带轮外侧,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杠通过同步带轮配合同步带实现传动;所述下夹板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顶端,所述下夹板底面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下夹板两侧,所述气缸设置于每个所述气缸支撑板一侧;所述上夹板设置于所述下夹板上方,所述上夹板两侧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件截面呈“l”形结构,每个所述导向件顶面一侧呈斜面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下板两侧呈弯折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上板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夹持上板底端呈锯齿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片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定位片截面呈“l”结构,所述定位片一侧与所述丝杠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与所述丝杠壳体呈横向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一侧边呈弯折状。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板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上夹板底端呈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
废旧履带钢丝穿过抓持机构的夹持上板与夹持下板的间隙,夹持下板通过传送装置向一侧传送,夹持上板两侧的导向轮抵住导向件的上顶面并横向滚动,当导向轮通过导向件顶面的斜面处时,夹持上板与夹持下板的开合角度变小,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夹持上板与夹持下板夹紧废旧履带钢丝,导向轮在导向件中继续滚动,废旧履带钢丝被夹持进行传送;废旧履带钢丝经抓持机构输送至夹紧传送机构中,废旧履带钢丝一端伸入上夹板与下夹板的间隙中,启动气缸,上夹板经气缸作用向下运动,上夹板与下夹板夹紧废旧履带钢丝,同时伺服电机转动,通过同步带轮配合同步带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杠螺母在丝杠壳体内横向移动,带动废旧履带钢丝进行横向拖拽运动。通过上述抓持机构与夹紧传送机构的往复运动,可实现废旧履带钢丝连续横向传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废旧履带钢丝夹持、拖拽,可实现对钢丝进行夹持传送,先通过抓持机构使失去表面橡胶联结的钢丝进行上下夹持,保持钢丝夹持后处于固定状态进行传送,接着通过夹紧传送机构对钢丝进行二次夹持固定,并对钢丝进行短距离拖拽至切断钢丝机构的一侧,使得在整个对废旧履带处理的过程中,废旧履带钢丝始终处于夹持传送状态,钢丝不会因自身应力产生弹射,造成安全隐患,保持加工处理时流畅性高;钢丝始终处于夹持状态下进行切断,降低了切断难度,工艺的加工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对钢丝抓持机构、夹紧传送机构的结构简单,形式巧妙,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抓持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抓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紧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抓持机构1、导向件1-1、夹持下板1-2、夹持上板1-3、导向轮1-4、扭簧1-5、夹紧传送机构2、定位片2-1、丝杠壳体2-2、丝杠2-3、丝杠螺杆2-3-1、丝杠螺母2-3-2、伺服电机2-4、同步带轮2-5、同步带2-6、下夹板2-7、气缸支撑板2-8、气缸2-9、上夹板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胶粘、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
本实施列中所提及的伺服电机、气缸、丝杠可使用市场中可购买获得的产品,其结构原理为该领域人员所熟知的公知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不进行赘述。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包括抓持机构和夹紧传送机构;所述抓持机构包括导向件、夹持下板、夹持上板、导向轮、扭簧;所述导向件设置于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夹持下板设置于导向件之间,所述夹持上板设置于所述夹持上板顶端,所述夹持上板与所述夹持下板两侧通过轴实现转动;所述导向轮设置于所述夹持上板两侧,与所述夹持上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上板通过导向轮与所述导向件滚动连接;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夹持上板顶面两侧,所述夹持上板与所述夹持下板通过扭簧实现固定;
所述夹紧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抓持机构一侧,所述夹紧传送机构包括定位片、丝杠壳体、丝杠、伺服电机、同步带轮、同步带、下夹板、气缸支撑板、气缸、上夹板;所述定位片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两侧;所述丝杠壳体中心呈凹槽状,所述丝杠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的凹槽内,所述丝杠包括丝杠螺杆和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设置于所述丝杠螺杆外侧,所述丝杠螺杆两端通过轴承实现与所述丝杠壳体转动;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底面一侧,所述同步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一端与所述丝杠螺杆一端,所述同步带包裹于所述同步带轮外侧,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杠通过同步带轮配合同步带实现传动;所述下夹板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顶端,所述下夹板底面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下夹板两侧,所述气缸设置于每个所述气缸支撑板一侧;所述上夹板设置于所述下夹板上方,所述上夹板两侧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件截面呈“l”形结构,每个所述导向件顶面一侧呈斜面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下板两侧呈弯折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上板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夹持上板底端呈锯齿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片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定位片截面呈“l”结构,所述定位片一侧与所述丝杠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与所述丝杠壳体呈横向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夹板一侧边呈弯折状。
进一步的,所述上夹板截面呈“l”形结构,所述上夹板底端呈锯齿状。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
废旧履带钢丝穿过抓持机构的夹持上板与夹持下板的间隙,夹持下板通过传送装置向一侧传送,夹持上板两侧的导向轮抵住导向件的上顶面并横向滚动,当导向轮通过导向件顶面的斜面处时,夹持上板与夹持下板的开合角度变小,扭簧处于压缩状态,夹持上板与夹持下板夹紧废旧履带钢丝,导向轮在导向件中继续滚动,废旧履带钢丝被夹持进行传送;废旧履带钢丝经抓持机构输送至夹紧传送机构中,废旧履带钢丝一端伸入上夹板与下夹板的间隙中,启动气缸,上夹板经气缸作用向下运动,上夹板与下夹板夹紧废旧履带钢丝,同时伺服电机转动,通过同步带轮配合同步带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杠螺母在丝杠壳体内横向移动,带动废旧履带钢丝进行横向拖拽运动。通过上述抓持机构与夹紧传送机构的往复运动,可实现废旧履带钢丝连续横向传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废旧履带钢丝夹持、拖拽,可实现对钢丝进行夹持传送,先通过抓持机构使失去表面橡胶联结的钢丝进行上下夹持,保持钢丝夹持后处于固定状态进行传送,接着通过夹紧传送机构对钢丝进行二次夹持固定,并对钢丝进行短距离拖拽至切断钢丝机构的一侧,使得在整个对废旧履带处理的过程中,废旧履带钢丝始终处于夹持传送状态,钢丝不会因自身应力产生弹射,造成安全隐患,保持加工处理时流畅性高;钢丝始终处于夹持状态下进行切断,降低了切断难度,工艺的加工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对钢丝抓持机构、夹紧传送机构的结构简单,形式巧妙,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1.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持机构和夹紧传送机构;所述抓持机构包括导向件、夹持下板、夹持上板、导向轮、扭簧;所述导向件设置于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夹持下板设置于导向件之间,所述夹持上板设置于所述夹持上板顶端,所述夹持上板与所述夹持下板两侧通过轴实现转动;所述导向轮设置于所述夹持上板两侧,与所述夹持上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持上板通过导向轮与所述导向件滚动连接;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夹持上板顶面两侧,所述夹持上板与所述夹持下板通过扭簧实现固定;
所述夹紧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抓持机构一侧,所述夹紧传送机构包括定位片、丝杠壳体、丝杠、伺服电机、同步带轮、同步带、下夹板、气缸支撑板、气缸、上夹板;所述定位片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两侧;所述丝杠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内,所述丝杠包括丝杠螺杆和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设置于所述丝杠螺杆外侧,所述丝杠与所述丝杠壳体转动;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底面一侧,所述同步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一端与所述丝杠螺杆一端,所述同步带包裹于所述同步带轮外侧,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杠通过同步带轮配合同步带实现传动;所述下夹板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顶端,所述下夹板底面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下夹板两侧,所述气缸设置于每个所述气缸支撑板一侧;所述上夹板设置于所述下夹板上方,所述上夹板两侧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件顶面一侧呈斜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下板两侧呈弯折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上板与所述导向件呈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上板底端呈锯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定位片截面呈“l”结构,所述定位片一侧与所述丝杠壳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壳体顶面呈凹槽状,所述丝杠设置于所述丝杠壳体的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与所述丝杠壳体呈横向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一侧边呈弯折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橡胶履带钢丝夹持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底端呈锯齿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