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除湿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
背景技术:
烘干机作为工农业产品烘干作业的主要设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的烘干机通过燃烧木材或者柴油产生热量,在烘干的过程中会增加烟尘、co等污染物的排放,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热泵型烘干机对谷物、茶叶等工农作物进行烘干。
现有技术中的热泵型烘干机大多采用逆卡诺原理,气体在压缩机内被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然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内,冷凝液化放出大量热量,释放出的热量用来提升物料仓内的空气温度,使物料被烘干,物料中的水分被汽化蒸发,蒸发出来的水蒸气直接排到大气中,由排湿系统排出湿气。然而目前的热泵型烘干机无法进行远程控制,只能通过人为在烘干机前进行操作,降低了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包括热泵干燥主机(2)和若干个烘干房(4)、控制端、执行端;所述热泵干燥主机(2)分别与若干个烘干房(4)通过管道连接;若干个所述烘干房(4)内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执行端固定在外壳(1)外部;所述执行端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上传至控制端,并执行控制端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端用于根据执行端采集的数据控制热泵干燥主机(2)的启停;所述控制端与执行端连接,所述执行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热泵干燥主机(2)连接。
优选地,所述执行端包括开关模块、远程i/o模块;所述开关模块与远程i/o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与热泵干燥主机(2)的开关控制连接,用于控制热泵干燥主机(2)的启停;所述远程i/o模块与控制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上传至控制端;所述远程i/o模块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控制器、网关模块、用户端;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网关模块、用户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执行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执行端采集的数据,并下发控制指令至执行端;所述网关模块用于将第一控制器接收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保存;所述用户端用于用户查看第一控制器接收的数据,并输入控制指令至第一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端还包括数据接口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经数据接口模块与执行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执行端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控制端包括监控电脑;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传输至监控电脑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监控电脑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端还包括数据传输单元dtu,所述数据传输单元dtu用于通过gprs通信的方式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发送给用户端。
优选地,还包括出风管(3)、与烘干房(4)数量匹配的进气开关(6)、回风管(7);
所述热泵干燥主机(2)设置出风口(21)、回风口(22);
所述烘干房(4)底部设置进气孔(41),顶部设置出气孔(42);
所述热泵干燥主机(2)的出风口(21)与出风管(3)连通;若干个所述烘干房(4)的进气孔(41)分别与出风管(3)连通;所述进气开关(6)设置在进气孔(41)处;所述热泵干燥主机(2)的回风口(22)与回风管(7)连接;若干个所述烘干房(4)的出气孔(42)分别与回风管(7)连接;所述热泵干燥主机(2)产生干燥的热风,干燥的热风通过出风口(21)、出风管(3)、进气孔(41)分别进入到若干个烘干房(4)内;若干个所述烘干房(4)内湿润的热风通过出气孔(42)、回风管(7)、回风口(22)回到热泵干燥主机(2)内。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烘干房(4)分别设置有托盘(5),用于承载被干燥的物品;所述托盘(5)上设置通气孔(5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通过设置控制端和执行端可以远程控制热泵干燥主机的启停,可以让控制人员不用在热泵干燥主机前即可了解烘干房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监控电脑监测烘干房的情况,可以让值班人员查看监测数据,并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至用户端,以便值班人员随时查看监测数据。
本实用新型设置若干个烘干房,每个烘干房独立工作,互不干扰,节约了能源,提高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烘干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热泵干燥主机、3-出风管、4-烘干房、5-托盘、6-进气开关、7-回风管;
21-出风口、22-回风口、41-进气孔、42-出气孔、51-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包括外壳1,外壳1内部包括热泵干燥主机2和若干个烘干房4、控制端、执行端;热泵干燥主机2分别与若干个烘干房4通过管道连接;若干个烘干房4内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执行端固定在外壳1外部;执行端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上传至控制端,并执行控制端的控制指令;控制端用于根据执行端采集的数据控制热泵干燥主机2的启停;控制端与执行端连接,执行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热泵干燥主机2连接。
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还包括出风管3、与烘干房4数量匹配的进气开关6、回风管7;热泵干燥主机2设置出风口21、回风口22;烘干房4底部设置进气孔41,顶部设置出气孔42;热泵干燥主机2的出风口21与出风管3连通;若干个烘干房4的进气孔41分别与出风管3连通;进气开关6设置在进气孔41处;热泵干燥主机2的回风口22与回风管7连接;若干个烘干房4的出气孔42分别与回风管7连接;热泵干燥主机2产生干燥的热风,干燥的热风通过出风口21、出风管3、进气孔41分别进入到若干个烘干房4内;若干个烘干房4内湿润的热风通过出气孔42、回风管7、回风口22回到热泵干燥主机2内。若干个烘干房4分别设置有托盘5,用于承载被干燥的物品;托盘5上设置通气孔51。将被干燥物品放在选择的烘干房4内部的托盘5上,打开对应烘干房4的通气开关6,热泵干燥主机2产生干燥的热风,干燥的热风通过出风口21、出风管3、进气孔41分别进入到烘干房4内;烘干房4通过出气孔42、回风管7、回风口22将湿润的热风通入热泵干燥主机2内进行除湿。如果要干燥的物品较少,则优先选择使用靠近出风口21侧的烘干房4。
执行端包括开关模块、远程i/o模块;开关模块与远程i/o模块连接;开关模块与热泵干燥主机2的开关控制连接,用于控制热泵干燥主机2的启停;远程i/o模块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上传至控制端;远程i/o模块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远程i/o模块使用link-max的i-7012远程i/o模块。烘干房4中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远程i/o模块连接,并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支架设置在烘干房4内,其中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烘干房的顶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监测烘干房4内部空间的温度和湿度,把监测的数据传给远程i/o模块。开关模块使用型号为bl-sf的开关模块。
控制端包括第一控制器、网关模块、用户端、数据接口模块;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网关模块、用户端连接;第一控制器经数据接口模块与执行端的远程i/o模块连接。第一控制器与执行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执行端采集的数据,并下发控制指令至执行端;网关模块用于将第一控制器接收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保存;用户端用于用户查看第一控制器接收的数据,并输入控制指令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使用现有的stm32系列的单片机最小系统,网关模块使用4glte5口网关模块,4glte5口网关模块与stm32系列的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网络接口连接,用户端与stm32系列的单片机最小系统的串口连接或者无线连接。数据接口模块为串口或者其他的数据接口,用于完成远程i/o模块与第一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
控制端还包括控制无线模块,执行端还包括执行无线模块,第一控制器经控制无线模块与执行无线模块无线连接,执行无线模块与远程i/o模块连接。执行无线模块和控制无线模块均是使用grm500模块。使用无线的远程传输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不需要布线太多,同时还方便后期的故障维修,减少了线路排查的时间。
用户端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用户随时携带手机,在烘干房4内的温度或湿度高于或者低于预设值时,控制无线模块会直接给手机发送短信或者是第一控制器通过互联网往手机上发送网络信息。其中,手机上安装有相应现有app的可以查询云端服务器的数据,根据烘干房4监测的数据进行查询,同时用户根据需要对热泵干燥主机2进行控制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控制指令或者通过手机的相应现有的app输入控制指令,控制热泵干燥主机2的开启和关闭。监控电脑上安装有相应的现有的网页,也是可以对烘干房4的监测数据进行查询。
控制端的设备安装在管理者的办公室或者其它的地方,方便管理者进行管理。云端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供其他人员需要查看监测的数据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阅览。
通过手机短信、app对热泵干燥主机2和烘干房4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可以实现设备故障停机时短信通知相关人员,利用app或短信远程控制热泵干燥主机2的运行状况。本实用新型以通过手机或网页实时查看烘干房4的监测数据以及热泵干燥主机2的运行情况,如果热泵干燥主机2发生故障grm500模块会自动发送短信到相关管理人员的手机,实现无人值守。
另外,执行端包括第二控制器,控制端包括监控电脑;第二控制器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传输至监控电脑进行显示;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监控电脑连接。控制端还包括数据传输单元dtu,数据传输单元dtu用于通过gprs通信的方式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发送给用户端。监控电脑通过无线电台与数据传输单元dtu连接,数据传输单元dtu通过gprs通信的方式将短信发送给值班人员,实现现地、远程全双工数据传输。与监控电脑连接的无线电台通过设定同一频率,同一参数的无线电,跟与数据传输单元dtu连接的无线电台相建立全双工无线连接。将第二控制器采集的数据与预设值进行对比,若监测数据的数值符合条件,监控电脑通过无线电台将信息发送给数据传输单元dtu,数据传输单元dtu将相应的编辑好的短信发送给手机。通过手机短信,可以看出对应烘干房的温湿度。第二控制器与监控电脑采取rs485、rs232、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第二控制器可以选择plc控制器或者sl1629-dr热泵烘干机控制器。
其中,烘干房4的内壁固定有保温隔热板,保温隔热板为带背胶的自粘式橡塑海绵,方便粘贴,且能减少烘干房4内部的热量与外部的热量交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通气开关6为电子开关时,第二控制器分别与若干个通气开关6连接,用于控制通气开关6的通断,以选择进行烘干物品的烘干房4。
其中,热泵干燥主机2包括热泵冷凝器、回热器、蒸发器,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烘干房4的数量至少为2个。通过设置若干个独立的烘干房,且每个烘干房底部设置通气开关,使得若干个独立的烘干房可独立进行干燥,避免热风资源浪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闭环除湿热泵干燥机只有一整个干燥区域来说更加节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包括热泵干燥主机(2)和若干个烘干房(4)、控制端、执行端;所述热泵干燥主机(2)分别与若干个烘干房(4)通过管道连接;若干个所述烘干房(4)内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执行端固定在外壳(1)外部;所述执行端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上传至控制端,并执行控制端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端用于根据执行端采集的数据控制热泵干燥主机(2)的启停;所述控制端与执行端连接,所述执行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热泵干燥主机(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端包括开关模块、远程i/o模块;所述开关模块与远程i/o模块连接;所述开关模块与热泵干燥主机(2)的开关控制连接,用于控制热泵干燥主机(2)的启停;所述远程i/o模块与控制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上传至控制端;所述远程i/o模块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控制器、网关模块、用户端;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网关模块、用户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执行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用于接收执行端采集的数据,并下发控制指令至执行端;所述网关模块用于将第一控制器接收的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保存;所述用户端用于用户查看第一控制器接收的数据,并输入控制指令至第一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还包括数据接口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经数据接口模块与执行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端包括第二控制器,所述控制端包括监控电脑;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采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传输至监控电脑进行显示;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监控电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还包括数据传输单元dtu,所述数据传输单元dtu用于通过gprs通信的方式将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发送给用户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管(3)、与烘干房(4)数量匹配的进气开关(6)、回风管(7);
所述热泵干燥主机(2)设置出风口(21)、回风口(22);
所述烘干房(4)底部设置进气孔(41),顶部设置出气孔(42);
所述热泵干燥主机(2)的出风口(21)与出风管(3)连通;若干个所述烘干房(4)的进气孔(41)分别与出风管(3)连通;所述进气开关(6)设置在进气孔(41)处;所述热泵干燥主机(2)的回风口(22)与回风管(7)连接;若干个所述烘干房(4)的出气孔(42)分别与回风管(7)连接;所述热泵干燥主机(2)产生干燥的热风,干燥的热风通过出风口(21)、出风管(3)、进气孔(41)分别进入到若干个烘干房(4)内;若干个所述烘干房(4)内湿润的热风通过出气孔(42)、回风管(7)、回风口(22)回到热泵干燥主机(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程操控热泵除湿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烘干房(4)分别设置有托盘(5),用于承载被干燥的物品;所述托盘(5)上设置通气孔(5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