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
背景技术:
现有圆形锯片种类繁多,其中硬质合金焊接式的圆形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切割的场合,由于硬质合金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的特点,因此镶嵌了硬质合金的圆形锯片往往使用寿命较长,但是目前该类型锯片在切割时,为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往往在切割时会添加冷却液对锯片进行冷却,而冷却液往往采用冷却喷管喷淋的方式进行冲洗,因此会导致从上往下冲洗的冷却液存在冲洗力弱,只能依靠自重及流动性实现冷却,一旦硬质合金刀片上粘附了切屑,难以利用其微弱的流动力进行冲洗排屑,同时一旦遇到切缝较小或冷却液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导致无法有效到达切缝内对硬质合金刀片进行冷却时,会使硬质合金刀片温度上升,当硬质合金刀片离开切缝后被继续下流的冷却液所接触冷却时,温度的骤变会大大提高硬质合金刀片崩裂的可能,尤其是焊接非钨钴类硬质合金时,其崩裂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切割机中心轴进行冷却液供给,排屑效果佳的内流道冷却锯片。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包括两彼此呈镜像设置的盘体,所述盘体之间设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呈若干篇片沿盘体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相邻支撑片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形成朝盘体径向方向延伸的冷却流道,所述盘体中心设有对通开设的安装孔,所述支撑片朝向盘体外缘径向方向的外缘处其回转半径小于盘体半径,所述支撑片朝向盘体中心方向的一侧其回转半径大于或等于安装孔半径,所述盘体径向方向的外缘处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锯齿座,两盘体轴向方向的两锯齿座上焊接有硬质合金刀片。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两片盘体之间设置支撑片,使相邻支撑片之间形成冷却流道,在锯片安装时,通过在切割机安装轴上开设冷却液孔将冷却液从安装轴内供至安装孔并由冷却流道输送至盘体外缘处参与冲洗冷却,由于冲洗的冷却液来自两盘体之间,能大大提高冷却效果及排屑效果,相邻锯齿座之间焊接硬质合金刀片,既实现了硬质合金刀片的焊接固定,同时利用锯齿座与硬质合金刀片的焊接提高相邻锯齿座之间的刚性,实现强度互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片与盘体之间通过高频复合锅底钎焊机焊接固定。
上述结构中,高频复合锅底钎焊机对支撑片与盘体进行焊接可有效降低焊接后的变形程度,有利于提高锯片的平面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盘体靠近安装孔外缘位置处设有若干均布且对通开设的扭力孔,所述扭力孔贯穿支撑片。
上述结构中,扭力孔在锯片安装时用于与切割机的定位销相连,以提高切割时的扭力,避免在大进给切割时出现切割机安装轴与锯片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扭力孔为均布设置的4个。
上述结构中,根据现有切割机进行适应性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片个数为扭力孔个数的倍数。
上述结构中,使扭力孔均从支撑片上穿过,避免扭力孔在开设时与冷却流道发生干涉导致冷却液通过扭力孔外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盘体彼此相对的一面、其位于盘体外缘与支撑片朝向盘体径向方向的外缘之间均设有向另一盘体方向上凸的增压环。
上述结构中,增压环用于减小相邻盘体之间的间隙,使冷却流道供出的冷却液能被增压环阻挡后在增压环朝向盘体中心方向的一侧形成一个环形压力区,促使各冷却流道的冷却液均布至整个增压环内侧,并从两增压环之间均匀喷出形成一环形的水膜实现冲洗冷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增压环之间留有喷水间隙。
上述结构中,喷水间隙在锯片设计生产时根据不同的锯片直径、冷却流道流量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盘体背向另一盘体的一面,其中心位置处设有朝另一盘体相反方向凸起的增强环。
上述结构中,增强环用于提高中心位置处盘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片呈扇形。
上述结构中,在保证留有冷却流道的同时尽可能增加与盘体之间的焊接面积,提高锯片整体的强度及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两片盘体之间设置支撑片,使相邻支撑片之间形成冷却流道,在锯片安装时,通过在切割机安装轴上开设冷却液孔将冷却液从安装轴内供至安装孔并由冷却流道输送至盘体外缘处参与冲洗冷却,由于冲洗的冷却液来自两盘体之间,能大大提高冷却效果及排屑效果,相邻锯齿座之间焊接硬质合金刀片,既实现了硬质合金刀片的焊接固定,同时利用锯齿座与硬质合金刀片的焊接提高相邻锯齿座之间的刚性,实现强度互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片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含义:10-盘体;11-支撑片;12-冷却流道;13-安装孔;14-锯齿座;15-硬质合金刀片;16-扭力孔;17-增压环;18-环形压力区;19-喷水间隙;20-增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5,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包括两彼此呈镜像设置的盘体10,所述盘体10之间设有支撑片11,所述支撑片11呈若干篇片沿盘体10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相邻支撑片11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形成朝盘体10径向方向延伸的冷却流道12,所述盘体10中心设有对通开设的安装孔13,所述支撑片11朝向盘体10外缘径向方向的外缘处其回转半径小于盘体10半径,所述支撑片11朝向盘体10中心方向的一侧其回转半径大于或等于安装孔13半径,所述盘体10径向方向的外缘处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锯齿座14,两盘体10轴向方向的两锯齿座14上焊接有硬质合金刀片15。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两片盘体10之间设置支撑片11,使相邻支撑片11之间形成冷却流道12,在锯片安装时,通过在切割机安装轴上开设冷却液孔将冷却液从安装轴内供至安装孔13并由冷却流道12输送至盘体10外缘处参与冲洗冷却,由于冲洗的冷却液来自两盘体10之间,能大大提高冷却效果及排屑效果,相邻锯齿座14之间焊接硬质合金刀片15,既实现了硬质合金刀片15的焊接固定,同时利用锯齿座14与硬质合金刀片15的焊接提高相邻锯齿座14之间的刚性,实现强度互补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11与盘体10之间通过高频复合锅底钎焊机焊接固定。
上述结构中,高频复合锅底钎焊机对支撑片11与盘体10进行焊接可有效降低焊接后的变形程度,有利于提高锯片的平面度。
本实施例中,两盘体10靠近安装孔13外缘位置处设有若干均布且对通开设的扭力孔16,所述扭力孔16贯穿支撑片11。
上述结构中,扭力孔16在锯片安装时用于与切割机的定位销相连,以提高切割时的扭力,避免在大进给切割时出现切割机安装轴与锯片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所述扭力孔16为均布设置的4个。
上述结构中,根据现有切割机进行适应性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11个数为扭力孔16个数的倍数。
上述结构中,使扭力孔16均从支撑片11上穿过,避免扭力孔16在开设时与冷却流道12发生干涉导致冷却液通过扭力孔16外泄。
本实施例中,所述盘体10彼此相对的一面、其位于盘体10外缘与支撑片11朝向盘体10径向方向的外缘之间均设有向另一盘体10方向上凸的增压环17。
上述结构中,增压环17用于减小相邻盘体10之间的间隙,使冷却流道12供出的冷却液能被增压环17阻挡后在增压环17朝向盘体10中心方向的一侧形成一个环形压力区18,促使各冷却流道12的冷却液均布至整个增压环17内侧,并从两增压环17之间均匀喷出形成一环形的水膜实现冲洗冷却。
本实施例中,两增压环17之间留有喷水间隙19。
上述结构中,喷水间隙19在锯片设计生产时根据不同的锯片直径、冷却流道12流量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盘体10背向另一盘体10的一面,其中心位置处设有朝另一盘体10相反方向凸起的增强环20。
上述结构中,增强环20用于提高中心位置处盘体10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11呈扇形。
上述结构中,在保证留有冷却流道12的同时尽可能增加与盘体10之间的焊接面积,提高锯片整体的强度及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两片盘体10之间设置支撑片11,使相邻支撑片11之间形成冷却流道12,在锯片安装时,通过在切割机安装轴上开设冷却液孔将冷却液从安装轴内供至安装孔13并由冷却流道12输送至盘体10外缘处参与冲洗冷却,由于冲洗的冷却液来自两盘体10之间,能大大提高冷却效果及排屑效果,相邻锯齿座14之间焊接硬质合金刀片15,既实现了硬质合金刀片15的焊接固定,同时利用锯齿座14与硬质合金刀片15的焊接提高相邻锯齿座14之间的刚性,实现强度互补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彼此呈镜像设置的盘体,所述盘体之间设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呈若干篇片沿盘体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相邻支撑片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形成朝盘体径向方向延伸的冷却流道,所述盘体中心设有对通开设的安装孔,所述支撑片朝向盘体外缘径向方向的外缘处其回转半径小于盘体半径,所述支撑片朝向盘体中心方向的一侧其回转半径大于或等于安装孔半径,所述盘体径向方向的外缘处设有若干均布设置的锯齿座,两盘体轴向方向的两锯齿座上焊接有硬质合金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与盘体之间通过高频复合锅底钎焊机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其特征在于:两盘体靠近安装孔外缘位置处设有若干均布且对通开设的扭力孔,所述扭力孔贯穿支撑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孔为均布设置的4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个数为扭力孔个数的倍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彼此相对的一面、其位于盘体外缘与支撑片朝向盘体径向方向的外缘之间均设有向另一盘体方向上凸的增压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其特征在于:两增压环之间留有喷水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背向另一盘体的一面,其中心位置处设有朝另一盘体相反方向凸起的增强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流道冷却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呈扇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