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铜合金锚线卷绕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铜合金锚线在生产完毕后需要对其卷曲缠绕,以方便后期的打包运输,由于铜合金锚线会有被氧化腐蚀的可能性,所以一般在铜合金锚线收卷缠绕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上油保护,以免其受到氧化所用而锈蚀。
参考图1,现有的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箱体11,箱体11上开设有供铜合金锚线7穿过的导向孔;机架1上设置有喷油管12,喷油管12的一端位于箱体11内,且位于铜合金锚线7的上方;喷油管12朝位于箱体11内的铜合金锚线7喷淋,对铜合金锚线7进行上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为铜合金锚线一直是运动的,喷油管喷出油的时候,只能喷在铜合金锚线朝向喷油管的一端,所以另外一端就会出现没有上油的情况;因此上油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设置的上油环能够提高铜合金锚线上油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供铜合金锚线穿过的导向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喷油管,所述喷油管的下端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喷油管连接的上油环,所述上油环形成有供铜合金锚线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上油环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上油环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油孔,所述喷油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合金锚线穿过箱体上的导向孔,并穿过导向环上的第一通孔;喷油管朝上油环的第一空腔内注入油,然后油通过上油环上的喷油孔喷在穿过第一通孔的铜合金锚线上,使铜合金锚线周侧上均会喷上油;设置的上油环能够提高铜合金锚线上油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上油环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的第一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油环上的喷油孔堵塞的时候,将第一卡块与第一固定块上第一卡槽卡接分开,将上油环在箱体内拿出,从而对上油环进行清洗;设置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的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对上油环的清理,节约时间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卡块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卡接的钢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的时候,钢珠会伸入到第一凹槽内,第一弹簧会被压缩;当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完全卡接的时候,第一弹簧会恢复弹性形变,钢珠会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在第一凹槽内伸出与第一卡槽上的第二凹槽卡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横截面积呈中间小两端大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合金锚线在箱体内传送的时候会绕在导向轴的中间位置,使铜合金锚线更好的穿过上油环上的第一通孔,防止铜合金锚线在穿过上油环上的第一通孔时晃动,从而减少对铜合金锚线上油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一侧的机架上设置有风干机构,所述风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上设置有风干环,所述风干环形成有供铜合金锚线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风干环上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风干环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风干环连接的吹风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合金锚线上完油之后,铜合金锚线的表面会有很多油;上完油之后的铜合金锚线穿过风干环上的第二通孔,吹风管将风送到风干环上的第二空腔内,然后会通过吹风口实现对穿过第二通孔的铜合金锚线进行风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去油机构,所述去油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块,所述圆弧块上设置有棉布;所述圆弧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有第一调节块与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卡杆;所述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杆卡接的第二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合金锚线上完油之后,铜合金锚线的表面会有很多油;上完油之后的铜合金锚线抵触在圆弧块的棉布上,然后将第一调节块与第二调节块在滑槽内滑移,使第一调节块与第二调节块抵触,然后转动第一调节块上的卡杆,使卡杆与第二调节块上的第二卡槽卡接,从而提高铜合金锚线在圆弧块上的稳定性,避免铜合金锚线在圆弧块上滑出,提高了铜合金锚线在圆弧块上的稳定性,从而使圆弧块上的棉布擦拭铜合金锚线表面多余的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卡接的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体内损坏或者出现问题的时候,将箱体上的连接块与第三凹槽分开,实现对箱体的维修更换;设置连接块与第三凹槽卡接的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将箱体与机架分离,节约时间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连板,所述连板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三卡槽卡接的第二卡块;所述连板远离所述第二卡块的一端上设置有穿过所述连接块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上设置有按板;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空腔的侧壁,且另外一端连接所述连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箱体与机架分离的时候,朝连接块的方向按动按板,然后按板带动调节杆运动,调节杆就会带动位于第三空腔内的连板运动,连板带动第二卡块与第三卡槽分开,然后再将连接块与第二凹槽分开;设置的第二卡块与第三卡槽卡接,能提高连接块在第三凹槽内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箱体在机架上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设置的上油环能够提高铜合金锚线上油效果;
2.设置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的方式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对上油环的清理,节约时间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块的剖视图;
图5为本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箱体;12、喷油管;13、导向轴;14、第三凹槽;15、出油管;2、上油环;21、第一通孔;22、第一空腔;23、喷油孔;3、第一卡块;31、第一凹槽;32、第一弹簧;33、钢珠;4、风干机构;41、第一连杆;411、第三通孔;42、第一螺栓;43、风干环;44、吹风管;5、去油机构;51、第二连杆;511、第四通孔;52、第二螺栓;53、圆弧块;531、滑槽;54、第一调节块;55、第二调节块;56、卡杆;57、第二固定块;6、连接块;61、第三空腔;62、连板;63、第二卡块;64、调节杆;65、按板;66、第二弹簧;67、导向杆;68、第五通孔;69、第六通孔;7、铜合金锚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沿铜合金锚线7运动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箱体11、风干机构4和去油机构5;箱体11上开设有供铜合金锚线7穿过的导向孔;箱体11内设置有上油环2;机架1上设置有油箱,油箱上连接有与上油环2连通的喷油管12;箱体11上设置有出油管15。
参考图2和图3,机架1上开设有第三凹槽14,第三凹槽14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卡槽;箱体11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凹槽14卡接的连接块6,连接块6内开设有第三空腔61,连接块6远离箱体11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三空腔61连通的第五通孔68,连接块6靠近箱体11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三空腔61连通的两个第六通孔69;第三空腔61内设置有连板62,连板62远离箱体1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穿过第五通孔68与第三卡槽卡接的第二卡块63;连板62靠近箱体1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调节杆64,两个调节杆64远离连板62的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第六通孔69,且两个调节杆64穿过两个第六通孔69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按板65;连板62上开设有第七通孔,第三空腔61内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67,导向杆67穿过连板62上的第七通孔;第三空腔61内设置有第二弹簧66,第二弹簧66的一端连接在第三空腔61的侧壁上,且另外一端连接在连板62上。
箱体1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导向轴13,导向轴13的横截面积呈中间小两端大的形状,上油环2设置在两个导向轴13之间。
参考图2和图4,两个导向轴13之间的箱体1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图中未显示)
上油环2形成有供铜合金锚线7穿过的第一通孔21;上油环2内开设有与喷油管12连通的第一空腔22;上油环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喷油孔23,喷油孔23连通第一空腔22与第一通孔21。
上油环2远离喷油管12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槽卡接的第一卡块3,第一卡块3远离上油环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31,第一凹槽31的底壁上连接有第一弹簧32,第一弹簧32远离第一凹槽31底壁的一端上连接有与第二凹槽卡接的钢珠33。
参考图2和图5,机架1靠近箱体11输出端的一端上设置有风干机构4,机架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风干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一连杆41靠近机架1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三通孔411,第一连杆41上设置有穿过第三通孔411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42;第一连杆41远离机架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风干环43,风干环43形成有供铜合金锚线7穿过的第二通孔;风干环43内开设有第二空腔;风干环4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连通第二空腔与第二通孔(图中未显示);机架1上设置有风机,风机上连接有与风干环43连接的吹风管44。
参考图2、图5和图6,第一连杆41远离箱体11一侧的机架1上设置有去油机构5,机架1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去油机构5包括第二连杆51,第二连杆51靠近机架1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511,第二连杆51上设置有穿过第四通孔511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52;第二连杆51远离机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弧块53,圆弧块5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棉布;圆弧块53上开设有滑槽531,滑槽531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有第一调节块54和第二调节块55,第一调节块54和第二调节块55横截面积均呈圆弧状,第一调节块54远离圆弧块53的一端上铰接有卡杆56;第二调节块55远离圆弧块53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7,第二固定块57上开设有与卡杆56卡接的第二卡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朝连接块6的方向按动按板65,使按板65带动连板62在第三空腔61内沿着导向杆67的方向滑移,使第二卡块63伸入到连接块6内,第二弹簧66会发生弹性形变;然后将连接块6完全卡接到第三凹槽14内,然后松开按板65,第二弹簧66会恢复弹性形变,在第二弹簧66弹力的作用下,连板62会恢复到最初的位置,第二卡块63会在连接块6上的第五通孔68内伸出与第二卡槽卡接。
将第一卡块3与第一固定块上的第一卡槽开始卡接的时候,钢珠33会伸进第一凹槽31内,第一弹簧32会压缩;当第一卡块3完全与第一卡槽卡接的时候,第一弹簧32会恢复弹性形变,在第一弹簧32弹力的作用下钢珠33会伸出第一凹槽31与第一卡槽侧壁上的第二凹槽卡接。
铜合金锚线7穿过箱体11上导向孔进入到箱体11内,然后经过导向轴13的作用会更好的穿过上油环2上的第一通孔21,然后穿过箱体11,接着穿过风干环43上的第二通孔,最后穿过圆弧块53。
油箱里面的油会通过喷油管12进入到上油环2上的第一空腔22内,然后通过喷油孔23对穿过第一通孔21的铜合金锚线7进行喷油。
风机通过吹风管44进入到风干环43的第二空腔内,然后通过出风口对穿过第二通孔的铜合金锚线7进行吹风。
圆弧块53上的棉布对铜合金锚线7上过多的油进行擦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箱体(11),所述箱体(11)上开设有供铜合金锚线穿过的导向孔;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喷油管(12),所述喷油管(12)的下端位于所述箱体(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内设置有与所述喷油管(12)连接的上油环(2),所述上油环(2)形成有供铜合金锚线穿过的第一通孔(21);所述上油环(2)内开设有第一空腔(22),所述上油环(2)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油孔(23),所述喷油孔(23)连通所述第一通孔(21)与所述第一空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上油环(2)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的第一卡块(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卡块(3)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3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弹簧(32),所述第一弹簧(3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卡接的钢珠(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内转动连接有导向轴(13),所述导向轴(13)的横截面积呈中间小两端大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一侧的机架(1)上设置有风干机构(4),所述风干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连杆(41),所述第一连杆(41)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端上设置有风干环(43),所述风干环(43)形成有供铜合金锚线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风干环(43)上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风干环(43)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风干环(43)连接的吹风管(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去油机构(5),所述去油机构(5)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连杆(51),所述第二连杆(51)远离所述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圆弧块(53),所述圆弧块(53)上设置有棉布;所述圆弧块(53)上开设有滑槽(531),所述滑槽(531)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有第一调节块(54)与第二调节块(55),所述第一调节块(54)上设置有卡杆(56);所述第二调节块(55)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杆(56)卡接的第二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第三凹槽(14);所述箱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14)卡接的连接块(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铜合金锚线卷绕机上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14)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连接块(6)上开设有第三空腔(61),所述第三空腔(61)内设置有连板(62),所述连板(62)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连接块(6)与所述第三卡槽卡接的第二卡块(63);所述连板(62)远离所述第二卡块(63)的一端上设置有穿过所述连接块(6)的调节杆(64),所述调节杆(64)穿过所述连接块(6)的一端上设置有按板(65);所述第三空腔(61)内设置有第二弹簧(66),所述第二弹簧(6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空腔(61)的侧壁,且另外一端连接所述连板(6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