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线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9-07  83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纺织机线筒,属于纺织机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织设备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就是线筒,这是生产制造过程必备的,纺织设备上一般会使用若干组线筒,在这个过程中,需及时对线筒进行跟换,避免影响加工生产进度。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820873347.0的一种防脱线效果优异的纺织厂纺织机用线筒,其结构包括箱体、左抽屉和右抽屉,所述箱体内腔水平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若干组,且上下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箱体内腔前后两侧侧壁均焊接有导向块,所述左抽屉通过第一滑轨与导向块滑动卡接,所述右抽屉通过第二滑轨与导向块滑动卡接,但是该现有技术在观察纱线保有量时,仅依靠工作人员的经验来观察纱线圈大小,该方法误差大且多个纱线圈上的用线速度也是不同,容易耽误纱线的补充与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机线筒,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纺织机线筒,其结构包括第一线柱、横度刻度线、纵读刻度线、线轴、第二线柱、联接轴、蜂鸣器、导电线、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线柱与线轴固定连接,所述横度刻度线安装于第一线柱上表面和第二线柱下表面,所述纵读刻度线安装于线轴表面,所述第二线柱与线轴首端螺纹连接,所述联接轴安装于第二线柱轴线上,所述蜂鸣器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上表面,所述导电线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上,所述发光二极管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柱内部设有单片机,且该单片机与蜂鸣器电性连接且与导电线相连接,所述导电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线柱下表面的横度刻度线内侧设有传感器,且所述传感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柱斜面具有防滑花纹。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e1z-r23的一款红外线传感器,该传感器体积小巧,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可调节检测范围,可避免检测距离以外较强背景光的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蜂鸣器采用型号为hn10-1的一款贴片蜂鸣器,体积小巧,音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织线用尽时,可通过旋转第一线柱,第一线柱上的防滑花纹有助于增大摩擦力,通过线轴与第二线柱的螺纹关系将线轴由第二线柱旋开,在更换新线圈后,重新旋入第二线柱上,在线圈出线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横度刻度线与纵读刻度线了解当前线圈的厚度与长度,在线圈逐渐减小时,安装于横度刻度线内侧的传感器将未被线圈遮蔽,发出信号至单片机上,由单片机制动发光二极管与蜂鸣器,提醒附近工作人员当前线圈量易低于额度刻度值,提醒工作人员做好后续的换线接线工作,在纱线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两种刻度线观察当前线圈的保有量,较为精确,且在纱线即将用尽时,装置可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纱线进行补充,避免由纱线未及时更换影响到加工进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线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线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线柱-1、横度刻度线-2、纵读刻度线-3、线轴-4、第二线柱-5、联接轴-6、蜂鸣器-7、导电线-8、传感器-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机线筒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第一线柱1、横度刻度线2、纵读刻度线3、线轴4、第二线柱5、联接轴6、蜂鸣器7、导电线8、发光二极管9,所述第一线柱1与线轴4固定连接,所述横度刻度线2安装于第一线柱1上表面和第二线柱5下表面,所述纵读刻度线3安装于线轴4表面,所述第二线柱5与线轴4首端螺纹连接,所述联接轴6安装于第二线柱5轴线上,所述蜂鸣器7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5上表面,所述导电线8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5上,所述发光二极管9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5斜面,所述第二线柱5内部设有单片机,且该单片机与蜂鸣器7电性连接且与导电线8相连接,所述导电线8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安装于所述第二线柱5下表面的横度刻度线2内侧设有传感器10,且所述传感器10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10为红外传感器,所述传感器10采用的型号为e1z-r23的一款红外线传感器,该传感器体积小巧,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可调节检测范围,可避免检测距离以外较强背景光的干扰,所述蜂鸣器7采用型号为hn10-1的一款贴片蜂鸣器,体积小巧,音量大。

    本专利所说的蜂鸣器7、发光二极管9、传感器10与第二线柱5内的单片机连接为常见的电连接方式,为公知技术在此便不再赘述。

    例如,在织线用尽时,可通过旋转第一线柱1,第一线柱1上的防滑花纹有助于增大摩擦力,通过线轴4与第二线柱5的螺纹关系将线轴4由第二线柱5旋开,在更换新线圈后,重新旋入第二线柱5上,在线圈出线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横度刻度线2与纵读刻度线3了解当前线圈的厚度与长度,在线圈逐渐减小时,安装于横度刻度线2内侧的传感器10将未被线圈遮蔽,发出信号至单片机上,由单片机制动发光二极管9与蜂鸣器7,提醒附近工作人员当前线圈量易低于额度刻度值,提醒工作人员做好后续的换线接线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纺织机线筒,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第一线柱(1)、横度刻度线(2)、纵读刻度线(3)、线轴(4)、第二线柱(5)、联接轴(6)、蜂鸣器(7)、导电线(8)、发光二极管(9),所述第一线柱(1)与线轴(4)固定连接,所述横度刻度线(2)安装于第一线柱(1)上表面和第二线柱(5)下表面,所述纵读刻度线(3)安装于线轴(4)表面,所述第二线柱(5)与线轴(4)首端螺纹连接,所述联接轴(6)安装于第二线柱(5)轴线上,所述蜂鸣器(7)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5)上表面,所述导电线(8)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5)上,所述发光二极管(9)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5)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柱(5)内部设有单片机,且该单片机与蜂鸣器(7)电性连接且与导电线(8)相连接,所述导电线(8)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线筒,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所述第二线柱(5)下表面的横度刻度线(2)内侧设有传感器(10),且所述传感器(10)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10)为红外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纺织机线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柱(1)斜面具有防滑花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机线筒,其结构包括第一线柱、横度刻度线、纵读刻度线、线轴、第二线柱、联接轴、蜂鸣器、导电线、发光二极管,第一线柱与线轴固定连接,横度刻度线安装于第一线柱上表面和第二线柱下表面,纵读刻度线安装于线轴表面,第二线柱与线轴首端螺纹连接,联接轴安装于第二线柱轴线上,蜂鸣器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上表面,导电线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上,发光二极管嵌入安装于第二线柱斜面在纱线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两种刻度线观察当前线圈的保有量,较为精确,且在纱线即将用尽时,装置可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纱线进行补充,避免由纱线未及时更换影响到加工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朗朗时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2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