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9-06  16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属于踝泵运动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肢长时间不活动不仅会导致下肢肌肉萎缩,运动功能丧失,还会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常见于截瘫、偏瘫患者,下肢骨折、关节置换(包括髋和膝关节)、肌肉或者韧带肌腱的手术患者,其他各种大手术后需卧床的患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长期卧床患者。

    临床上对于这些患者常常用两种方法来预防:

    一,使用气压泵,气压泵是通过充气产生压力的仪器可以在挤压下肢血管,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多局限性。其一,这是被动的运动,下肢的肌肉没有活动,促进循环的效果差。其二,气压泵只是对肌肉挤压,不会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其三,如果患者疼痛非常剧烈就不能使用,因为充气压迫产生对局部的刺激,会增加疼痛。其四,如果腿上打着石膏或者夹板固定,或者是不方便搬动,气压泵就无法使用。

    二,踝泵运动,踝泵运动就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不仅可以预防和消除下肢伤痛,术后肿胀,对病人下肢术后功能恢复也至关重要。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很多局限性。其一,患者依从性差,大部分患者怕累不愿意主动活动。其二,当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昏迷,以及害怕疼痛不能配合时,踝泵运动就无法进行,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其三,目前的踝泵运动仪大多需要人工辅助,其锻炼效果欠佳,容易浪费人力,康复疗效缓慢。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亟需发明一种可用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轻下肢的肿胀和疼痛,技术效益明显的穿戴式踝泵运动仪,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活动小腿肌肉,避免肌肉萎缩,防止运动功能丧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协助患者锻炼,可用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轻下肢的肿胀和疼痛,技术效益明显的穿戴式踝泵运动仪,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活动小腿肌肉,避免肌肉萎缩,防止运动功能丧失,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包括一前掌部镂空、后根部封闭的丁字鞋,所述丁字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面包括与鞋底相接触的后鞋面和固定在所述鞋底两侧边缘的第一侧鞋面、第二侧鞋面,所述第一侧鞋面和第二侧鞋面分别设置有方便穿脱、调节松紧度的固定带,所述后鞋面后部设有防止足部意外滑出的延伸端,所述鞋底后部一体延伸有防旋、防止足下垂的支撑翼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翼板呈l型,包括竖向翼板和用于支撑足跟部的横向翼板。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翼板开设有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和支撑翼板的材质为泡棉,具有良好地柔软度和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鞋面和第二侧鞋面开设有侧孔,有良好的透气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鞋面为夹有海绵内芯的双层布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设置一体式支撑翼板能够起到良好地防旋、防止足下垂效果。前掌部镂空、鞋面不包裹趾部方便足趾运动并不压迫足趾末梢血管,实用固定带搭扣方便穿脱丁字鞋并可以调节松紧度。横向翼板能够使病人足跟不起压疮,受力面由点(足跟)到面。后鞋面设置延伸段有效防止病症足部意外滑出。鞋底和支撑翼板为一体的泡棉材质,可减轻丁字鞋重量是鞋体轻便方便病人下床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中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中支撑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鞋面;2-鞋底;3-支撑翼板;4-固定带;5-第一侧鞋面;6-第二侧鞋面;7-延伸端;8-横向翼板;9-竖向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的结构示意图、鞋面的结构示意图和支撑翼板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包括一前掌部镂空、后根部封闭的丁字鞋,所述丁字鞋包括鞋底2和鞋面,所述鞋面包括与鞋底2相接触的后鞋面1和固定在所述鞋底2两侧边缘的第一侧鞋面5、第二侧鞋面6,所述第一侧鞋面5和第二侧鞋面6分别设置有方便穿脱、调节松紧度的固定带4,所述后鞋面1后部设有防止足部意外滑出的延伸端7,所述鞋底2后部一体延伸有防旋、防止足下垂的支撑翼板3。

    所述支撑翼板3呈l型,包括竖向翼板9和用于支撑足跟部的横向翼板8。所述竖向翼板9开设有孔洞。所述鞋底2和支撑翼板3的材质为泡棉,具有良好地柔软度和舒适性。所述第一侧鞋面5和第二侧鞋面6开设有侧孔,有良好的透气效果。所述鞋面为夹有海绵内芯的双层布料。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掌部镂空、后根部封闭的丁字鞋,所述丁字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面包括与鞋底相接触的后鞋面和固定在所述鞋底两侧边缘的第一侧鞋面、第二侧鞋面,所述第一侧鞋面和第二侧鞋面分别设置有方便穿脱、调节松紧度的固定带,所述后鞋面后部设有防止足部意外滑出的延伸端,所述鞋底后部一体延伸有防旋、防止足下垂的支撑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翼板呈l型,包括竖向翼板和用于支撑足跟部的横向翼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翼板开设有孔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和支撑翼板的材质为泡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鞋面和第二侧鞋面开设有侧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为夹有海绵内芯的双层布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踝泵运动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包括一前掌部镂空、后根部封闭的丁字鞋,所述丁字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面包括与鞋底相接触的后鞋面和固定在所述鞋底两侧边缘的第一侧鞋面、第二侧鞋面,所述第一侧鞋面和第二侧鞋面分别设置有方便穿脱、调节松紧度的固定带,所述后鞋面后部设有防止足部意外滑出的延伸端,所述鞋底后部一体延伸有防旋、防止足下垂的支撑翼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穿戴式踝泵运动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协助患者锻炼,可用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减轻下肢的肿胀和疼痛,技术效益明显,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活动小腿肌肉,避免肌肉萎缩,防止运动功能丧失。

    技术研发人员:魏国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12.0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17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