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枣核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2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枣核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红枣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主产地。红枣因为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上等的滋补食品,同时在中医药学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红枣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方便的食品,是倍受人们欢迎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日益发展。对红枣而言,在现有技术下,要对其进行深加工,必须去掉其内部的核。

    为保证成品质量,去核时要将枣核全部去除,不能有残余。为避免事后再次挑拣,需要保证红枣表面无明显挤压痕迹。现有技术中,最为常用的方式是通过人工进行部分操作。这样不仅存在卫生问题,还存在会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源成本、去核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质量去核的除枣核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枣核设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枣核设备,包括框架,框架上安装有扶正定位机构和除核机构,扶正定位机构包括扶正滚筒和定位槽,扶正滚筒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前后间隔地平行排布有多个,相邻两扶正滚筒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筛选后的红枣,所述扶正滚筒可回转地安装在框架上以将红枣沿左右方向摆正,定位槽为前端开口以供红枣进入的槽形结构且设置在所述间隙的后端;除核机构包括切刀和驱动机构,切刀与所述间隙一一对应,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切刀左右移动,切刀包括柱状的刀体,刀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枣核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右端贯通刀体的右端面而形成端面开口,刀体的中部或左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贯通以供其内枣核流出的枣核出口,切刀还包括固定在刀体右端的侧切刃,侧切刃的悬伸端朝下延伸以在进刀时在红枣侧面切口。

    所述端面开口向右超出侧切刃设置,定位槽的右端开设有可供所述刀体右端通过的通孔。

    所述枣核出口设置在刀体中部的侧壁上,所述容纳腔的右段沿刀体的中心线延伸至端面开口处、左段向左下方倾斜至贯穿刀体侧壁而形成所述枣核出口。

    所述侧切刃为三角形状,其右端面自上向下逐渐向左倾斜而形成刃口,其左端面为刀背,刀背的厚度大于刃口厚度以在退刀时将去核后的果肉钩挂出所述定位槽。

    所述除核机构还包括滑块,多把切刀前后间隔地安装在所述滑块上,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滑块带动切刀向右进刀或是向左退刀。

    所述除核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框架上的导轨,所述导轨沿左右方向延伸,滑块包括与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吻合的适配槽以沿导轨移动。

    所述驱动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滑块铰接在摇杆的往复摆动端以被其带动沿导轨左右运动。

    所述框架上于除核机构和扶正定位机构之间固定有挡板,挡板上与切刀一一对应地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过刀孔,过刀孔能供切刀穿过却能阻止枣肉通过。

    还包括位于挡板下方的成品收集箱与枣核收集箱,所述成品收集箱位于挡板右侧,枣核收集箱位于挡板左侧。

    所述定位槽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内垫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每相邻两扶正滚筒之间放置一枚待去核的红枣,扶正滚筒转动时带动间隙中的椭圆形红枣的长度沿左右方向排布,驱动机构带动切刀向右进刀,切刀将相应的红枣推进定位槽里。切刀端面开口的直径大于红枣枣核的直径,切刀继续向右进给时,容纳腔右端面会从红枣的左端切割过,在压力作用下枣核与枣肉分离,枣核进入容纳腔中,同时在进刀的过程中枣肉上会被侧切刃划开一道沿长度方向的侧开口以便于加工。之后驱动机构带动切刀向左退刀,退刀时切刀上的侧切刃会把枣肉勾出定位槽。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将枣核全部去除,通过定位槽对红枣进行定位还能避免夹伤红枣表面,更是能在红枣表面进行侧开口以及将除核后的果肉钩出定位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切刀的端面开口向右超出侧切刃设置,定位槽的右端开设有可供所述刀体右端通过的通孔,所以在进刀到位时,刀体的右端由通孔中伸出,从而可保证枣核能彻底地与枣肉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枣核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除枣核设备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框架13和安装在框架上的送料箱1,送料箱1的内侧壁上通过紧固螺钉3固定有毛刷2。框架13上设置有传送方向由左向右的传送带4,传送带4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带轮41和被带轮41所驱动的皮带42,皮带42上呈行列地开设有上端开孔的凹槽43。送料箱1位于皮带42的上方,且在送料箱1的下端开设有供红枣21流下的出枣口,毛刷2从红枣21上刷过而使红枣21分布在凹槽43中,同时又保证每个凹槽43内只有一颗枣。同时,毛刷2与皮带42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体积过大的枣会被过滤并停留在送料箱1内而不能落入所述凹槽43中,从而实现了对大枣的过滤。

    框架13上前后间隔地可转动地安装有多组扶正滚筒5,扶正滚筒5位于皮带42末端的下方以接住由皮带42上流出的红枣21。扶正滚筒5的数量比皮带42上凹槽43的行数多一,且两扶正滚筒5之间的间隙位置也与相应行的凹槽43左右对应,所以每行凹槽43中的红枣21均能被送入相邻两扶正滚筒5之间的间隙中,过小的枣会由两扶正滚筒5之间的间隙掉落而实现对小枣的过滤。为分别收集各环节剩余的红枣21,在扶正滚筒5下方设置有用于收集被过滤掉小枣的小枣收集箱6。

    框架13上于两扶正滚筒5之间间隙的末端(即右端)安装有槽口向左的定位槽7。框架13上安装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9,导轨9前后间隔设置有两根,导轨9上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块14,滑块14包括与所述导9轨的横截面形状吻合的适配槽。框架13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滑块14左右移动的曲柄摇杆机构15,滑块14铰接在摇杆的往复摆动端以被其带动沿导轨9左右运动。滑块14上使用紧固螺钉22固定有多组切刀10,切刀10与定位槽7一一对应。在框架13上还固定有前后延伸的挡板8,挡板8上开设有左右贯通以供切刀10穿过的过刀孔。在挡板8的右侧下方设置有成品收集箱12、在挡板8的左侧下方设置有枣核收集箱11。

    切刀10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柱状的刀体101和右端的侧切刃102,刀体10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枣核的容纳腔103,其右端贯通刀体101的右端面而形成端面开口,另一端倾斜向左延伸至贯通刀体101的侧壁而形成枣核出口,所以容纳腔103中可容纳枣核,随着其中枣核数量增多,过多的枣核会从左端流出而落入下方的枣核收集箱11中。

    其中侧切刃102为三角形状,其右端面自上向下逐渐向左倾斜而形成刃口,其左端面为刀背,刀背的厚度大于刃口厚度以在退刀时将去核后的果肉钩挂出所述定位槽7。在其他实施例中,侧切刃102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其刃口朝右、刀背朝左即可。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切刀10能将枣核除完,所述端面开口向右超出侧切刃102设置,定位槽7的右端开设有可供所述刀体101右端通过的通孔。所以在进刀到位时,刀体101的右端由通孔中伸出,从而保证可保证枣核能彻底地与枣肉分离。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保证切刀10端面开口锋利程度的情况下,定位槽7右端也可以不设所述通孔,而是通过压力保证枣核与枣肉彻底地分离。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定位槽7更是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或是在其内壁面上增加弹性材料制成的内垫面以保护红枣表面。

    本实施例中,考虑切刀10的加工成本,容纳腔103的右段沿刀体101的中心线延伸至端面开口处,左段向左下方倾斜至贯穿刀体101侧壁而形成所述枣核出口。在其他实施例中,枣核出口还可以设置在刀体101的左端面上;容纳腔103还可以是其他的任何形状。

    传动机构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驱动电机16、减速器17和传动轴18,传动轴18上前后间隔地安装有四组第一锥齿轮19,扶正滚筒5上安装有可与第一锥齿轮19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0,驱动电机16的旋转位移输出端的运动经减速器17减速后同时带动带轮41、传动轴18和曲柄以合适转速转动。带轮41传动轴18上安装的四组第一锥齿轮19随之同步转动,并通过第二锥齿轮20驱动扶正扶筒5随扶正滚筒轴转动。扶正滚筒5转速合适以保证红枣21既能被摆正又不会被甩出。这种结构设计下,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实现了三路传动,精简了设备结构、节省了造价。在不考虑造价的情况下,带轮41、传动轴18和曲柄还可以由不同的驱动电机来驱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去除落在扶正滚筒5之间红枣21中枣核时的步骤如下:

    凹槽43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扶正滚筒5转动时带动间隙中的椭圆形红枣21的长度沿左右方向排布,曲柄摇杆机构15带动滑块14沿导轨9向右运动,滑块14同时带动切刀10向右运动,切刀10将相应的红枣21推进定位槽7里。端面开口的直径大于红枣枣核的直径(即横截面直径),切刀10继续向右进给时,容纳腔103右端面会从红枣21的左端切割过,在压力作用下枣核与枣肉分离,枣核进入容纳腔103中,同时在进刀的过程中枣肉上会被侧切刃102划开一道沿长度方向的侧开口。之后曲柄摇杆机构15带动滑块14沿导轨9向左运动,滑块14带动切刀10向左退刀,退刀时切刀10上的侧切刃会把枣肉勾出定位槽7,过刀孔的直径小于枣肉的直径,故枣肉触碰到挡板8之后会掉落在成品收集箱12中,枣核会留在容纳腔103内,随着枣核的增多,枣核会从容纳腔103的左端掉落在枣核收集箱11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包括成品收集箱和/或枣核收集箱,而是直接外购合适的成品收集箱和/或枣核收集箱后放在挡板下方以实现分类收纳目的;曲柄摇杆机构还可以被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或其他的具有直线位移输出端的驱动机构代替。这种情况下,导轨还可以省去,而是依靠驱动机构的直线位移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保证滑块沿左右移动;不考虑设备复杂程度与成本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每把切刀均配备一组驱动机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除枣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框架上安装有扶正定位机构和除核机构,扶正定位机构包括扶正滚筒和定位槽,扶正滚筒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前后间隔地平行排布有多个,相邻两扶正滚筒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筛选后的红枣,所述扶正滚筒可回转地安装在框架上以将红枣沿左右方向摆正,定位槽为前端开口以供红枣进入的槽形结构且设置在所述间隙的后端;除核机构包括切刀和驱动机构,切刀与所述间隙一一对应,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切刀左右移动,切刀包括柱状的刀体,刀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枣核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右端贯通刀体的右端面而形成端面开口,刀体的中部或左端还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贯通以供其内枣核流出的枣核出口,切刀还包括固定在刀体右端的侧切刃,侧切刃的悬伸端朝下延伸以在进刀时在红枣侧面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枣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开口向右超出侧切刃设置,定位槽的右端开设有可供所述刀体右端通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枣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枣核出口设置在刀体中部的侧壁上,所述容纳腔的右段沿刀体的中心线延伸至端面开口处、左段向左下方倾斜至贯穿刀体侧壁而形成所述枣核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枣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切刃为三角形状,其右端面自上向下逐渐向左倾斜而形成刃口,其左端面为刀背,刀背的厚度大于刃口厚度以在退刀时将去核后的果肉钩挂出所述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枣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核机构还包括滑块,多把切刀前后间隔地安装在所述滑块上,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滑块带动切刀向右进刀或是向左退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除枣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核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框架上的导轨,所述导轨沿左右方向延伸,滑块包括与所述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吻合的适配槽以沿导轨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除枣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滑块铰接在摇杆的往复摆动端以被其带动沿导轨左右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除枣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于除核机构和扶正定位机构之间固定有挡板,挡板上与切刀一一对应地开设有左右贯通的过刀孔,过刀孔能供切刀穿过却能阻止枣肉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除枣核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挡板下方的成品收集箱与枣核收集箱,所述成品收集箱位于挡板右侧,枣核收集箱位于挡板左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除枣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内垫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枣核设备。使用时,每相邻两扶正滚筒之间放置一枚待去核的红枣,扶正滚筒转动时带动间隙中的椭圆形红枣的长度沿左右方向排布,驱动机构带动切刀向右进刀,切刀将相应的红枣推进定位槽里。切刀端面开口的直径大于红枣枣核的直径,切刀继续向右进给时,容纳腔右端面会从红枣的左端切割过,在压力作用下枣核与枣肉分离,枣核进入容纳腔中,同时在进刀的过程中枣肉上会被侧切刃划开一道沿长度方向的侧开口以便于进行后加工。之后驱动机构带动切刀向左退刀,退刀时切刀上的侧切刃会把枣肉勾出定位槽。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将枣核全部去除,更是能在红枣表面进行侧开口以及将除核后的果肉钩出定位槽。

    技术研发人员:崔盈利;张建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0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1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