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端吹风式烘干箱。
背景技术:
用于烘干木材的烘干机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同时,向烘干机内装卸木材比较不方便,装载有木材的推料车通常无法直接推入箱体内,其次,热风风向布置不合理,热风通常无法穿透所有的木材间隙,因此,导致局部区域的木材烘干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将装载有木材的推料车直接推入箱体内,同时,能提高热风流通效果,从而提高热风利用率和整机烘干效率的后端吹风式烘干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长方体状且呈纵向水平设置的箱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箱体内设有将箱体内腔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上分隔板,所述上分隔板靠近箱体顶部设置;所述下腔室中设有将下腔室分隔为前腔室和后腔室的后分隔板,所述后分隔板靠近箱体后部设置;所述上分隔板的前端部设有连通上腔室和前腔室的前进风口、后端部设有连通上腔室和后腔室后的出风口,所述后分隔板上设有能将后腔室中的气体吹入前腔室中的风机,所述后腔室的上部或者上腔室的后部安装有对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供推料车进出前腔室的箱口和可封闭箱口的箱门。
采用上述结构后,装载有木料的推料车可直接从箱口推入箱体内;另外,前腔室的空间呈前后延伸的长方体形空间,同时,热风的风向是由后向前进行吹风,即热风在前腔室中的风向是保持直线流动,因此,热风能从前腔室的后端向前直行穿越至前腔室的前端,没有发生风向改变从而降低风速,因此,能提高热风的流通效果,同时,前腔室的设计长度可根据使用需要设计为足够长,因此,能提高木料装载数量,其次,热风与前腔室中的物料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热风与木料的接触效果,提高热风利用率和烘干效率。
为了实现上分隔板的安装结构,所述上分隔板为水平连接在箱体内腔中的顶板,所述顶板左右侧部分别密封连接在箱体的同侧侧箱壁上,所述顶板的前侧部与箱体前箱壁间隔设置有一段能构成前进风口的通风间隙,所述顶板的后侧部与箱体后箱壁间隔设置有一段能构成后出风口的通风间隙。
为了实现后分隔板的安装结构,所述后分隔板为竖向连接在下腔室中的竖板,所述竖板的左右侧部分别密封连接在箱体的同侧侧箱壁上,所述竖板的下侧部密封连接在箱体的底部箱壁上,所述竖板的上侧部与顶板的后侧部连接在一起。
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后腔室与上腔室的夹角空间处。
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部连接在箱体的顶部箱壁上、后侧部连接在箱体的后箱壁上,所述加热装置的上下高度大于上腔室的上下高度。
所述加热装置的前侧部与竖板的后侧面间隔设置一段预留间隙,所述上腔室中的气体能通过预留间隙和加热装置进入后腔室中。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或者油加热方式的散热管或者散热片。
所述后分隔板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安装有风机。
为了使热风均匀的吹入至前腔室内,所述安装孔为多个且均布在后分隔板上,每个安装孔中分别安装有一个风机。
为了对箱体内湿度过高的空气进行定时排出,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连通上腔室的排湿风口,所述排湿风口中安装有排湿风机;所述箱体的下侧部安装有连通下腔室的换气口,所述换气口中安装有能封闭或者打开换气口的风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将装载有木材的推料车直接推入箱体内,同时,能提高热风流通效果,从而提高热风利用率和整机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包括长方体状且呈纵向水平设置的箱体1,该箱体1的箱壁可采用填充有石棉介质的夹层彩钢板制作;另外,该箱体1内设有将箱体1内腔分隔为上腔室2和下腔室的上分隔板3,上分隔板3靠近箱体1顶部设置,即上腔室2的高度要小于下腔室的高度,其次,为了实现上分隔板3的安装结构,该上分隔板3为水平连接在箱体1内腔中的顶板,顶板可以采用金属板材或者夹层彩钢板,而顶板左右侧部分别密封连接在箱体1的同侧侧箱壁上,其次,顶板的前侧部与箱体1前箱壁间隔设置有一段能构成前进风口7的通风间隙,而顶板的后侧部与箱体1后箱壁间隔设置有一段能构成后出风口的通风间隙,该通风间隙的预留宽度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置,当然,也可以在直接在顶板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开设相应形状的前进风口7或者后出风口;继续参照附图,下腔室中还设有将下腔室分隔为前腔室4和后腔室5的后分隔板6,该后分隔板6靠近箱体1后部设置,即后腔室5的前后距离小于前腔室4的前后距离;另外,为了实现后分隔板6的安装结构,该后分隔板6为竖向连接在下腔室中的竖板,该竖板可采用竖向的金属框架和铁皮结构或者夹层彩钢板制成,其次,竖板的左右侧部分别密封连接在箱体1的同侧侧箱壁上,竖板的下侧部密封连接在箱体1的底部箱壁上,而竖板的上侧部与顶板的后侧部连接在一起。另外,箱体1的前端设有供推料车进出前腔室4的箱口和可封闭箱口的箱门10,当然,该箱口是开设在下腔室前侧区域的前侧箱壁上。
继续参照附图,为了对前腔室4内的物料进行烘干,后分隔板6上设有能将后腔室5中的气体吹入前腔室4中的风机8,该风机8优选采用轴流风机8,为了安装风机8,该后分隔板6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安装孔,安装孔中安装有风机8,当然,为了使热风均匀的吹入至前腔室4内,安装孔为多个且均布在后分隔板6上,如图2所示,该安装孔为4个,同时,每个安装孔中分别安装有一个风机8。
另外,为了对空气加热后再吹入前腔室4内,后腔室5的上部或者上腔室2的后部安装有对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9,如图1所示,该加热装置9是安装在后腔室5与上腔室2的夹角空间处,同时,加热装置9的顶部连接在箱体1的顶部箱壁上、后侧部连接在箱体1的后箱壁上,加热装置9的上下高度大于上腔室2的上下高度,其次,加热装置9的前侧部与竖板的后侧面间隔设置一段预留间隙,上腔室2中的气体能通过预留间隙和加热装置9进入后腔室5中,另外,该预留间隙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空气从上腔室2流通至后腔室5内的通畅率,继而避免加热装置9堵塞后,空气无法顺利进入后腔室5,当然,该加热装置9采用电加热或者油加热方式的散热管或者散热片结构。
继续参照附图,为了对箱体1内湿度过高的空气进行定时排出,箱体1的顶部箱壁上安装有连通上腔室2的排湿风口,排湿风口中安装有排湿风机11;同时,位于箱体1左侧箱壁的下侧部安装有连通下腔室的换气口,该换气口中安装有能封闭或者打开换气口的风门12,该风门12可以为百叶窗结构的通风机8用电动风门,该风门与排湿风机11电连接在箱体1外侧的控制电路上,控制电路根据箱体1内的空气湿度大小,能控制风门与排湿风机11同步打开或者同步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所有这些变化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包括长方体状且呈纵向水平设置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将箱体(1)内腔分隔为上腔室(2)和下腔室的上分隔板(3),所述上分隔板(3)靠近箱体(1)顶部设置;所述下腔室中设有将下腔室分隔为前腔室(4)和后腔室(5)的后分隔板(6),所述后分隔板(6)靠近箱体(1)后部设置;所述上分隔板(3)的前端部设有连通上腔室(2)和前腔室(4)的前进风口(7)、后端部设有连通上腔室(2)和后腔室(5)的后出风口,所述后分隔板(6)上设有能将后腔室(5)中的气体吹入前腔室(4)中的风机(8),所述后腔室(5)的上部或者上腔室(2)的后部安装有对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9);所述箱体(1)的前端设有供推料车进出前腔室(4)的箱口和可封闭箱口的箱门(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隔板(3)为水平连接在箱体(1)内腔中的顶板,所述顶板左右侧部分别密封连接在箱体(1)的同侧侧箱壁上,所述顶板的前侧部与箱体(1)前箱壁间隔设置有一段能构成前进风口(7)的通风间隙,所述顶板的后侧部与箱体(1)后箱壁间隔设置有一段能构成后出风口的通风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分隔板(6)为竖向连接在下腔室中的竖板,所述竖板的左右侧部分别密封连接在箱体(1)的同侧侧箱壁上,所述竖板的下侧部密封连接在箱体(1)的底部箱壁上,所述竖板的上侧部与顶板的后侧部连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9)安装在后腔室(5)与上腔室(2)的夹角空间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9)的顶部连接在箱体(1)的顶部箱壁上、后侧部连接在箱体(1)的后箱壁上,所述加热装置(9)的上下高度大于上腔室(2)的上下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9)的前侧部与竖板的后侧面间隔设置一段预留间隙,所述上腔室(2)中的气体能通过预留间隙和加热装置(9)进入后腔室(5)中。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9)为电加热或者油加热方式的散热管或者散热片。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分隔板(6)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安装有风机(8)。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多个且均布在后分隔板(6)上,每个安装孔中分别安装有一个风机(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端吹风式烘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连通上腔室(2)的排湿风口,所述排湿风口中安装有排湿风机(11);所述箱体(1)的下侧部安装有连通下腔室的换气口,所述换气口中安装有能封闭或者打开换气口的风门(1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