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2  159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系舶缆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靠码头时使用撇缆绳来传递大缆。撇缆绳长30—50m,直径在8mm以下,一端做一眼环。

    在船舶停止靠岸时,需要使用码头系舶缆绳,将船舶进行牵引,防止船舶随着流动飘走,但是如今的码头系舶缆绳在使用时,多数随意放置,导致码头系舶缆绳没有合理的收集以及摆放位置,码头系舶缆绳长时间随意放置导致丢失或者损耗,降低了码头系舶缆绳使用寿命,所以在码头系舶缆绳使用时,需要规范的使用,保证码头系舶缆绳使用时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在船舶停止靠岸时,需要使用码头系舶缆绳,将船舶进行牵引,防止船舶随着流动飘走,但是如今的码头系舶缆绳在使用时,多数随意放置,导致码头系舶缆绳没有合理的收集以及摆放位置,码头系舶缆绳长时间随意放置导致丢失或者损耗。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条形基座,所述条形基座上设有支撑结构以及收集结构;

    所述收集结构包括:支撑板、收集箱、步进电机以及连接杆;

    所述支撑板安置于条形基座上壁面,且位于左端处,所述收集箱安置于支撑板上壁面,所述收集箱侧壁面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步进电机安置于收集箱内左侧壁面,所述收集箱内右侧壁面开设有与步进电机驱动端相对应的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安装有轴承,所述步进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与轴承相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圆筒,所述圆筒侧壁面安装有圆形通孔。

    优选的,所述收集结构包括:一对第一支柱、一对第一线圈以及承载板;

    所述收集箱内左右两侧壁面且位于步进电机下方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一对第一支柱分别安置于条形凹槽内部,所述一对第一线圈分别套装于一对第一支柱上,所述一对第一线圈之间共同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前壁面开设有弧形豁槽,所述弧形豁槽内安装有一对第二支柱,每个所述第二支柱上套装有第二线圈,一对第二线圈之间安装有与弧形豁槽相匹配的弧形顶板。

    优选的,所述条形基座下壁面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口,每个所述螺纹口内均安装有第一螺钉。

    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收集箱内侧壁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对第一支柱上套装有第一弹簧,每个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第一线圈相连接,且下端与条形凹槽下壁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对第二支柱上套装有第二弹簧,每个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弧形豁槽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线圈相连接,所述收集箱侧壁面铰链连接与条形通孔相匹配的挡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便于进行将码头系舶缆绳进行合理的收集以及后续使用时放置展开,提高码头系舶缆绳的使用寿命,并且便于人工操作使用码头系舶缆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的收集箱俯视图。

    图中:1-条形基座;2-支撑板;3-收集箱;4-步进电机;5-连接杆;6-轴承;7-圆筒;8-第一支柱;9-第一线圈;10-承载板;11-第二支柱;12-第二线圈;13-弧形顶板;14-第一螺钉;15-固定架;16-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挡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列为本案中的电气件采用的种类以及作用:

    电机驱动器:驱动器又称为“伺服控制器”、“伺服放大器”,是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一种控制器,其作用类似于变频器作用于普通交流马达,属于伺服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一般是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目前是传动技术的高端产品。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

    实施例:收集结构包括:支撑板2、收集箱3、步进电机4以及连接杆5;

    支撑板2安置于条形基座1上壁面,且位于左端处,收集箱3安置于支撑板2上壁面,收集箱3侧壁面开设有条形通孔,步进电机4安置于收集箱3内左侧壁面,收集箱3内右侧壁面开设有与步进电机4驱动端相对应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安装有轴承6,步进电机4驱动端上安装有与轴承6相连接的连接杆5,连接杆5上安装有圆筒7,圆筒7侧壁面安装有圆形通孔。

    根据上述得出工作原理:条形基座1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支撑板2上的收集箱3,收集箱3内的步进电机4上的连接杆5插入轴承6内部,便于在步进电机4驱动端上的连接杆5支撑圆筒7,轴承6自身能够转动,所以在连接杆5转动时,轴承6自身能够转动,不会阻碍连接杆5转动,将码头系舶缆绳一端通过圆形通孔系在圆筒7上,步进电机4驱动端能够正反转,当步进电机4顺时针转动时,打动圆筒7滚动,从而将码头系舶缆绳缠绕在圆筒7上,当步进电机4逆时针转动时,带动圆筒7逆时针转动,从而便于码头系舶缆绳展开。

    收集结构包括:一对第一支柱8、一对第一线圈9以及承载板10;

    收集箱3内左右两侧壁面且位于步进电机4下方开设有条形凹槽,一对第一支柱8分别安置于条形凹槽内部,一对第一线圈9分别套装于一对第一支柱8上,一对第一线圈9之间共同安装有承载板10,承载板10前壁面开设有弧形豁槽,弧形豁槽内安装有一对第二支柱11,每个第二支柱11上套装有第二线圈12,一对第二线圈12之间安装有与弧形豁槽相匹配的弧形顶板13。

    根据上述得出工作原理:第一支柱8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第一线圈9,并且在第一线圈9上的承载板10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第二支柱11上第二线圈12上弧形顶板13,在码头系舶缆绳缠绕结束后,将剩余的一端放置在弧形顶板13和弧形豁槽之间,夹住码头系舶缆绳,放置码头系舶缆绳缠绕之后再次散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条形基座1下壁面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口,每个螺纹口内均安装有第一螺钉14;通过第一螺钉14便于本装置合理的固定安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步进电机4上安装有固定架15,固定架15与收集箱3内侧壁面相连接;通过固定架15便于支撑步进电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一对第一支柱8上套装有第一弹簧16,每个第一弹簧16上端与第一线圈9相连接,且下端与条形凹槽下壁面相连接;第一弹簧16具有拉伸性能,能够第一线圈拉动时,调整承载板10的使用高度,在码头系舶缆绳缠绕较多时,可以人工向下按动承载板10,不会阻碍码头系舶缆绳缠绕,同时当码头系舶缆绳缠绕较少时,第一弹簧16自身的拉伸性,也会拉紧承载板10,让承载板10处于一定的高度,不会阻碍码头系舶缆绳一端的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一对第二支柱11上套装有第二弹簧17,每个第二弹簧17一端与弧形豁槽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线圈12相连接,收集箱3侧壁面铰链连接与条形通孔相匹配的挡门;通过第二弹簧17,便于拉伸第二线圈12,给予第二线圈12一定的拉力,便于通过弧形顶板13顶住弧形豁槽内的码头系舶缆一端,挡门18用于遮挡条形通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包括条形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基座(1)上设有支撑结构以及收集结构;

    所述收集结构包括:支撑板(2)、收集箱(3)、步进电机(4)以及连接杆(5);

    所述支撑板(2)安置于条形基座(1)上壁面,且位于左端处,所述收集箱(3)安置于支撑板(2)上壁面,所述收集箱(3)侧壁面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步进电机(4)安置于收集箱(3)内左侧壁面,所述收集箱(3)内右侧壁面开设有与步进电机(4)驱动端相对应的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安装有轴承(6),所述步进电机(4)驱动端上安装有与轴承(6)相连接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上安装有圆筒(7),所述圆筒(7)侧壁面安装有圆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结构包括:一对第一支柱(8)、一对第一线圈(9)以及承载板(10);

    所述收集箱(3)内左右两侧壁面且位于步进电机(4)下方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一对第一支柱(8)分别安置于条形凹槽内部,所述一对第一线圈(9)分别套装于一对第一支柱(8)上,所述一对第一线圈(9)之间共同安装有承载板(10),所述承载板(10)前壁面开设有弧形豁槽,所述弧形豁槽内安装有一对第二支柱(11),每个所述第二支柱(11)上套装有第二线圈(12),一对第二线圈(12)之间安装有与弧形豁槽相匹配的弧形顶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基座(1)下壁面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口,每个所述螺纹口内均安装有第一螺钉(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4)上安装有固定架(15),所述固定架(15)与收集箱(3)内侧壁面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柱(8)上套装有第一弹簧(16),每个所述第一弹簧(16)上端与第一线圈(9)相连接,且下端与条形凹槽下壁面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柱(11)上套装有第二弹簧(17),每个所述第二弹簧(17)一端与弧形豁槽相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线圈(12)相连接,所述收集箱(3)侧壁面铰链连接与条形通孔相匹配的挡门(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式码头系舶缆绳自动收放装置,包括条形基座,所述条形基座上设有支撑结构以及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包括:支撑板、收集箱、步进电机以及连接杆;所述支撑板安置于条形基座上壁面,且位于左端处,所述收集箱安置于支撑板上壁面,所述收集箱侧壁面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步进电机安置于收集箱内左侧壁面,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系舶缆绳技术领域。便于进行将码头系舶缆绳进行合理的收集以及后续使用时放置展开,提高码头系舶缆绳的使用寿命,并且便于人工操作使用码头系舶缆绳。

    技术研发人员:郑瑜柔;艾万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40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