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线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卷线器。
背景技术:
卷线器的应用很广泛,卷线器的设置为了方便需要使用电线时,可直接将卷线器中的线拉出,根据实际距离来选择拉出的长度来使用,一般的卷线器内设有发条弹簧,该发条弹簧带动充电线自动收回,而且还设有定位机构对充电线的伸长量进行定位,有些是靠棘轮和按钮定位,有些带自定位的机构。目前市场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通过钢珠与轨道盘的配合来定位的;目前该方式定位还存在多种问题,钢珠在轨道盘运动时,有可能会卡在轨道的转折位上,造成拉线的困难,在放开线进行收卷时,原本线需要按照设定的轨道进行运动,进入卡点位定位或者完成收卷的动作,若在收卷线的时候,卷线器掉落或受到外力等因素的影响,钢珠有可能会脱离原来轨道的路径,进入其他的路径运动,因此不能完成原本需要完成的动作,而且以往还存在即使需要对线进行定位,但是由于钢珠离轨道盘的卡位上的距离过长,导致线回收很长一段才会固定,拉出的线不够长还需继续拉出等问题,因此还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对线材定位时可降低线材的回收长度的卷线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卷线器,包括壳体、涡卷弹簧、固定架、卷线架、轨道盘和拨片组件;所述壳体包括通过螺丝固定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内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安装轴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轴旁侧的第二安装轴;所述卷线架底部设有卡槽以及上端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槽;所述涡卷弹簧通过固定架安装在第二安装轴上;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卡槽上;所述轨道盘固定在安装槽内;所述轨道盘上端面设有外环槽、内环槽以及设置在内环槽与外环槽之间的限位槽;所述内环槽设置在外环槽的内侧;所述内环槽为螺旋状;所述内环槽从内环槽始端沿逆时针方向环绕一圈后通过内环槽末端与外环槽连通;所述内环槽始端与内环槽末端连通;所述内环槽末端的高度高于与之连通的外环槽对应位置处的高度;所述内环槽从内环槽始端到内环槽末端的高度逐渐减低;所述限位槽设置两个且绕轨道盘中心旋转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槽沿逆时针方向与内环槽连通;所述限位槽的高度高于与之连通的内环槽对应位置处的高度;所述外环槽包括两个相连通且绕轨道盘中心旋转对称设置的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从半圆槽始端沿顺时针方向到半圆槽末端的高度逐渐减低;所述半圆槽末端沿顺时针方向与限位槽连通且高度高于限位槽;所述上壳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拨片组件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摆动端;所述固定端安装在安装部上且摆动端绕着固定端摆动;所述摆动端上固定有插入到外环槽、内环槽或限位槽内的定位柱。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方孔;所述轨道盘上设有与方孔配合的扣脚。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部上具有与固定端配合的安装孔以及与摆动端配合的限位孔;所述拨片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安装部上下两端的上拨片和下拨片;所述上拨片与下拨片对应的固定端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穿过上拨片与下拨片对应的摆动端位置处且上端与上拨片铆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线材沿着顺时针方向卷绕在卷线架上并且一端伸出壳体外,线材为收卷状态下,定位柱定位在内环槽上,当拉动线材时,卷线架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轨道盘顺时针转动,定位柱相对于内环槽则是逆时针运动,定位柱顺着内环槽逆时针方向从内环槽的末端进入到外环槽,然后相对于外环槽做持续的逆时针转动,将线材拉到一定长度后放开,由涡卷弹簧的带动下,卷线架自动沿逆时针方式转动,此时定位柱相对于外环槽顺时针转动,然后从其中一个半圆槽末端位置进入到限位槽内,定位柱卡在限位槽内,使得轨道盘停止转动,线材停止回收,再次拉动线材时,定位柱相对于轨道盘逆时针方向运动,从限位槽进入到内环槽,当需要收线材时,定位柱进入内环槽后,即可放开线材,涡卷弹簧带动卷线架复位,定位柱相对于内环槽顺时针方向循环转动,直至完全复位后停止,完成线材的卷收;当需要再次拉出线材,待定位柱从内环槽脱出进入外环槽并拉动到所需长度后在松开线材,即可再次将线材拉长;由于在设计时,在内环槽、外环槽与限位槽之间的连通位置处都具有一个高度差,并且定位柱脱离原轨道的高度均高于定位柱进入位的高度,使得定位柱相对轨道盘的运动更加顺畅,只能按照设定路径进行运动,即使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不容易脱离原轨道的运动,而且轨道盘上各个槽之间的连续都是沿着设定的轨迹线顺时针或逆时针顺滑连接,不会出现卡死现象;另外,通过将外环槽分成两段半圆槽,再设计两个限位槽与半圆槽对接,使得定位柱在外圆槽需要放开线材进行定位时,线材回收的长度可以减短,由原来最长回收一圈的长度改变为半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轨道盘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拨片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改进的卷线器,包括壳体1、涡卷弹簧(未画出)、固定架2、卷线架3、轨道盘4和拨片组件5;所述壳体1包括通过螺丝固定的上壳11和下壳12,所述下壳12内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安装轴121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轴121旁侧的第二安装轴122;所述卷线架3底部设有卡槽以及上端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槽31;所述涡卷弹簧通过固定架2安装在第二安装轴122上;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卡槽上;所述轨道盘4固定在安装槽31内;所述轨道盘4上端面设有外环槽41、内环槽42以及设置在内环槽42与外环槽41之间的限位槽43;所述内环槽42设置在外环槽41的内侧;所述内环槽42为螺旋状;所述内环槽42从内环槽始端421沿逆时针方向环绕一圈后通过内环槽末端422与外环槽41连通;所述内环槽始端421与内环槽末端422连通;所述内环槽末端422的高度高于与之连通的外环槽41对应位置处的高度;所述内环槽42从内环槽始端421到内环槽末端422的高度逐渐减低;所述限位槽43设置两个且绕轨道盘4中心旋转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槽43沿逆时针方向与内环槽42连通;所述限位槽43的高度高于与之连通的内环槽42对应位置处的高度;所述外环槽41包括两个相连通且绕轨道盘4中心旋转对称设置的半圆槽411;所述半圆槽411从半圆槽始端411-1沿顺时针方向到半圆槽末端411-2的高度逐渐减低;所述半圆槽末端411-2沿顺时针方向与限位槽43连通且高度高于限位槽43;所述上壳11上设有安装部111;所述拨片组件5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501和摆动端502;所述固定端501安装在安装部111上且摆动端502绕着固定端501摆动;所述摆动端502上固定有插入到外环槽41、内环槽42或限位槽43内的定位柱51;将线材6沿着顺时针方向卷绕在卷线架3上并且一端伸出壳体1外,线材6为收卷状态下,定位柱51定位在内环槽42上,当拉动线材6时,可带动卷线架3以及轨道盘4顺时针转动,定位柱51相对于轨道盘4在内环槽42上则是逆时针运动,定位柱51顺着内环槽42逆时针方向从内环槽42的末端进入到外环槽41,然后相对于外环槽41做持续的逆时针转动,将线材6拉到一定长度后放开,由涡卷弹簧的带动下,卷线架3自动沿逆时针方式转动,此时定位柱51相对于外环槽41顺时针转动,然后从其中一个半圆槽末端411-2位置进入到限位槽43内,定位柱51卡在限位槽43内,使得轨道盘4停止转动,线材6停止回收,再次拉动线材6时,定位柱51相对于轨道盘4逆时针方向运动,从限位槽43进入到内环槽42,若此时需要卷收线材6,当定位柱51进入内环槽42后,即可放开线材6,涡卷弹簧带动卷线架3复位,定位柱51相对于内环槽42顺时针方向循环转动,直至完全复位后停止,完成线材6的卷收;当需要再次拉出线材6,待定位柱51从内环槽42脱出进入外环槽41并拉动到所需长度后再松开线材6,即可再次将线材6拉长;由于在设计时,在内环槽42、外环槽41与限位槽43之间的连通位置处都具有一个高度差,并且定位柱51脱离原轨道的高度均高于定位柱51进入位置的高度,使得定位柱51相对轨道盘4的运动更加顺畅,只能按照设定路径进行运动;根据实际情况的使用,可外接电源线,卷绕的线材6采用电线,通过导电元件进行导电。
所述安装槽31的内壁上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方孔;所述轨道盘4上设有与方孔配合的扣脚44,通过扣脚44扣合在方孔上,使得轨道盘4可稳定地固定在卷线架3上,并且随着卷线架3一起转动。
所述安装部111上具有与固定端501配合的安装孔以及与摆动端502配合的限位孔111-1;所述拨片组件5包括分别安装在安装部111上下两端的上拨片52和下拨片53;所述上拨片52与下拨片53对应的固定端501通过铆钉5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51穿过上拨片52与下拨片53对应的摆动端502位置处且上端与上拨片52铆接固定;该安装方式使得拨片组件5运动的稳定性更高,而且从壳体1外能看到拨片组件5的运动位置,其摆动端502共有三个固定的位置,分别对应外环槽41、限位槽43与内环槽42,因此可通过观察摆动端502的位置来判断定位柱51在轨道盘4上的位置,摆动端502对应在外环槽41位置,那么放开线材6时摆动端502摆动到限位槽43位置处对线材6进行定位,若摆动端502对应在内环槽42位置,放开线材6就会一直卷收。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当拉动线材6时,可带动卷线架3以及轨道盘4顺时针转动,定位柱51相对于轨道盘4在内环槽42上则是逆时针运动,定位柱51顺着内环槽42逆时针方向从内环槽42的末端进入到外环槽41,然后相对于外环槽41做持续的逆时针转动,将线材6拉到一定长度后放开,由涡卷弹簧的带动下,卷线架3自动沿逆时针方式转动,此时定位柱51相对于外环槽41顺时针转动,然后从其中一个半圆槽末端411-2位置进入到限位槽43内,定位柱51卡在限位槽43内,使得轨道盘4停止转动,线材6停止回收,再次拉动线材6时,定位柱51相对于轨道盘4逆时针方向运动,从限位槽43进入到内环槽42,若此时需要卷收线材6,当定位柱51进入内环槽42后,即可放开线材6,涡卷弹簧带动卷线架3复位,定位柱51相对于内环槽42顺时针方向循环转动,直至完全复位后停止,完成线材6的卷收;当需要再次拉出线材6,待定位柱51从内环槽42脱出进入外环槽41并拉动到所需长度后再松开线材6,即可再次将线材6拉长。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改进的卷线器,包括壳体、涡卷弹簧、固定架、卷线架、轨道盘和拨片组件;所述壳体包括通过螺丝固定的上壳和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内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安装轴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轴旁侧的第二安装轴;所述卷线架底部设有卡槽以及上端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槽;所述涡卷弹簧通过固定架安装在第二安装轴上;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卡槽上;所述轨道盘固定在安装槽内;所述轨道盘上端面设有外环槽、内环槽以及设置在内环槽与外环槽之间的限位槽;所述内环槽设置在外环槽的内侧;所述内环槽为螺旋状;所述内环槽从内环槽始端沿逆时针方向环绕一圈后通过内环槽末端与外环槽连通;所述内环槽始端与内环槽末端连通;所述内环槽末端的高度高于与之连通的外环槽对应位置处的高度;所述内环槽从内环槽始端到内环槽末端的高度逐渐减低;所述限位槽设置两个且绕轨道盘中心旋转对称分布;所述限位槽沿逆时针方向与内环槽连通;所述限位槽的高度高于与之连通的内环槽对应位置处的高度;所述外环槽包括两个相连通且绕轨道盘中心旋转对称设置的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从半圆槽始端沿顺时针方向到半圆槽末端的高度逐渐减低;所述半圆槽末端沿顺时针方向与限位槽连通且高度高于限位槽;所述上壳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拨片组件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摆动端;所述固定端安装在安装部上且摆动端绕着固定端摆动;所述摆动端上固定有插入到外环槽、内环槽或限位槽内的定位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方孔;所述轨道盘上设有与方孔配合的扣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卷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具有与固定端配合的安装孔以及与摆动端配合的限位孔;所述拨片组件包括分别安装在安装部上下两端的上拨片和下拨片;所述上拨片与下拨片对应的固定端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穿过上拨片与下拨片对应的摆动端位置处且上端与上拨片铆接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