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2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涂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



    背景技术:

    粉末涂料是与一般涂料完全不同的形态,它是以微细粉末的状态存在的。由于不使用溶剂,所以称为粉末涂料。粉末涂料的主要特点有:具有无害、高效率、节省资源和环保特点。

    它有两大类:热塑性粉末涂料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热塑性粉末涂料是由热塑性树脂、颜料、填料、增塑剂和稳定剂等成分组成的。热塑性粉末涂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氯乙烯、氯化聚醚、聚酰胺系、纤维素系、聚酯系等。

    热固性粉末涂料是由热固性树脂、固化剂、颜料、填料和助剂等组成。热固性粉末涂料包括:环氧树脂系、环氧-聚酯系、聚酯系、聚氨酯系、丙烯酸树脂系等。

    粉末涂料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也与一般的溶剂型涂料不同,粉末涂料的生产过程通常包括预混合、进料、熔融挤出、冷却压片、分级粉碎等多个环节,在原料预混合之后为了保证物料的干燥需要进行烘干处理,提高后续挤出加工质量,现有技术中的烘干一般是通过热风进行烘干,内部物料仅是通过搅拌来避免堆积,热风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小,烘干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效率高的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筒,所述烘干筒整体呈环形,烘干筒的两侧分别固连一个主轴,这两个主轴同轴设置,主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上,主轴为空心轴,中心设有贯穿主轴的腔体,烘干筒的左侧设有与左侧主轴内部腔体连通的进气口,烘干筒的右侧设有与右侧主轴内部腔体连通的出气口,左侧的主轴的左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连接热风供管,右侧的主轴的右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连接排风管。

    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均设有滤网,避免内部物料跟随气流排出。

    烘干筒左侧的主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减速电机带动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带传动带动从动带轮和主轴转动,带动安装座转动,进而带动烘干筒绕主轴低速转动,转动过程中会不断从水平状态切换到竖直状态,向竖直状态转动时物料向烘干筒的下半部分流动,切换到竖直状态时物料再向烘干筒的上半部分流动,配合物料重力使内部物料不断翻滚分散,从而提高与热风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烘干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网呈锥形,固定安装于烘干筒的内壁上。由于内部气流和物料流向均是沿烘干筒环向,锥形的滤网在气流和物料经过滤网时与滤网表面相切,即使物料附着在滤网上也会被后续气流吹走,避免滤网堵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风供管和排风管上均设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侧主轴连接第一旋转接头的转子部分,热风供管连接第一旋转接头的定子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侧主轴连接第二旋转接头的转子部分,排风管连接第二旋转接头的定子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交错设置的垂直叶片。能够使物料和气流在垂直叶片之间进行折流,延长行程,提高换热烘干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带动内部物料翻滚流动的同时通过热风进行烘干,行程长,热风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大,烘干效率高;

    烘干后的物料还会跟随热风在烘干筒中流动,避免物料堆积烘干不完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烘干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一种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筒1,所述烘干筒1整体呈环形,烘干筒1的两侧分别固连一个主轴2,这两个主轴2同轴设置,主轴2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3上,主轴2为空心轴,中心设有贯穿主轴2的腔体,烘干筒1的左侧设有与左侧主轴2内部腔体连通的进气口4,烘干筒1的右侧设有与右侧主轴2内部腔体连通的出气口5,左侧的主轴2的左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6连接热风供管,右侧的主轴2的右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7连接排风管。

    进气口4和出气口5上均设有滤网8,避免内部物料跟随气流排出。

    烘干筒1左侧的主轴2上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减速电机带动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带传动带动从动带轮和主轴2转动,带动安装座转动,进而带动烘干筒1绕主轴2低速转动,转动过程中会不断从水平状态切换到竖直状态,向竖直状态转动时物料向烘干筒1的下半部分流动,切换到竖直状态时物料再向烘干筒1的上半部分流动,配合物料重力使内部物料不断翻滚分散,从而提高与热风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烘干筒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9,底部设有出料口10。

    上述,滤网8呈锥形,固定安装于烘干筒1的内壁上。由于内部气流和物料流向均是沿烘干筒1环向,锥形的滤网8在气流和物料经过滤网8时与滤网8表面相切,即使物料附着在滤网8上也会被后续气流吹走,避免滤网8堵塞。

    上述,进料口9和出料口10上均设有阀门。

    上述,热风供管和排风管上均设有阀门。

    上述,左侧主轴2连接第一旋转接头6的转子部分,热风供管连接第一旋转接头6的定子部分。

    上述,右侧主轴2连接第二旋转接头7的转子部分,排风管连接第二旋转接头7的定子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进料口9向烘干筒1中加入潮湿物料(可通过供料泵供料),然后开启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烘干筒1转动,带动内部物料翻滚流动,然后此时通过热风供管进行供给热风,热风进入烘干筒1中对内部物料进行烘干,而后将湿气跟随气流从出风口排出,随着烘干的进行,烘干后的物料还会跟随热风在烘干筒1中流动,避免物料堆积烘干不完全的问题,烘干一段时间后物料完全烘干,此时关闭减速电机,并停止供风,通过出料口10排出物料。

    再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出料可以在烘干完成后停止减速电机,但是不停止供风,然后关闭排风管上的阀门,使物料跟随热风从出料口10排出,排出后可通过滤网8或袋式过滤器分离物料。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烘干筒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交错设置的垂直叶片21。能够使物料和气流在垂直叶片21之间进行折流,延长行程,提高换热烘干效率。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整体呈环形,烘干筒的两侧分别固连一个主轴,这两个主轴同轴设置,主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上,主轴为空心轴,中心设有贯穿主轴的腔体,烘干筒的左侧设有与左侧主轴内部腔体连通的进气口,烘干筒的右侧设有与右侧主轴内部腔体连通的出气口,左侧的主轴的左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连接热风供管,右侧的主轴的右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连接排风管;

    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均设有滤网;

    烘干筒左侧的主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

    烘干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呈锥形,固定安装于烘干筒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供管和排风管上均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主轴连接第一旋转接头的转子部分,热风供管连接第一旋转接头的定子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主轴连接第二旋转接头的转子部分,排风管连接第二旋转接头的定子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交错设置的垂直叶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末涂料加工用原料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筒,所述烘干筒整体呈环形,烘干筒的两侧分别固连一个主轴,这两个主轴同轴设置,主轴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上,主轴为空心轴,中心设有贯穿主轴的腔体,烘干筒的左侧设有与左侧主轴内部腔体连通的进气口,烘干筒的右侧设有与右侧主轴内部腔体连通的出气口,左侧的主轴的左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连接热风供管,右侧的主轴的右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连接排风管;烘干筒左侧的主轴上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本实用新型带动内部物料翻滚流动的同时通过热风进行烘干,行程长,热风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大,烘干效率高,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龙;冯兴文;黄学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昌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9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