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防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2  143


    本实用新型涉及曳引式驱动型电梯安装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防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厂矿企业越来越多,楼房盖得越来越高,曳引式驱动型电梯的安装使用越来越普遍,同时电梯也成为了高危的机械设备,电梯事故导致的不仅是财产损失更严重的是人身伤害事故,所以电梯的运行安全不容忽视。

    其中,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曳引绳断裂后轿厢会下坠,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曳引绳断裂后能及时阻止轿厢坠落的电梯防坠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包括轿厢1和配合轿厢1上下移动的导轨组2,还包括至少一个阻拦翘板3和阻拦竖梯4;

    所述阻拦竖梯4上设有多个阻拦杠,所述阻拦竖梯4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侧方的电梯井壁上;所述阻拦翘板3竖直向转动安装在轿厢1外部靠近阻拦竖梯4的位置,所述阻拦翘板3的下端为朝下的阻拦钩31,所述阻拦翘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曳引绳;当曳引绳断裂时,阻拦钩31转动伸出轿厢1外侧钩在阻拦杠上。

    进一步的,所述阻拦竖梯4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轿厢1的左右两侧方;所述阻拦翘板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轿厢1的顶面上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前后分布的连接轴5,每根连接轴5上转动安装两个阻拦翘板3。

    进一步的,所述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端通过绳头楔套固定连接一根曳引绳。

    进一步的,安装在同一根连接轴5上的两个阻拦翘板3的上端通过连接杆6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6分别通过分支绳固定连接一根曳引绳上。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1顶面上设有四个限位块7,每个限位块7对应限制每一个阻拦钩31往内旋转;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部设有拉簧8,拉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1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阻拦竖梯4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轿厢1后侧面的左右两侧方;所述阻拦翘板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阻拦翘板3分别通过连接轴5转动安装在轿厢1的左右两侧面靠近后侧面的位置上;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端设有转动绳轮9,所述轿厢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反绳轮10;曳引绳依次绕经转动绳轮9和反绳轮10的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1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7,每个限位块7对应限制每一个阻拦钩31往内旋转;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部设有拉簧8,拉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1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轿厢正常状态下,限位块和阻拦钩配合,使曳引绳通过配合阻拦翘板带动轿厢上下移动;当曳引绳断裂后,在阻拦翘板上端的重力下以及拉簧的作用下,阻拦钩往外旋转从而钩在阻拦竖梯上的阻拦杠上,防止进一步下坠;

    2、可以适用不同形式的轿厢进行防坠保护;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电梯防坠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正常状态下电梯防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保护状态下电梯防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电梯防坠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正常状态下电梯防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阻拦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所述电梯防坠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正常状态下电梯防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阻拦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导轨组,3、阻拦翘板,31、阻拦钩,4、阻拦竖梯,5、转接轴,6、连接杆,7、限位块,8、拉簧,9、转动绳轮,10、反绳轮,11、曳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6所示的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包括轿厢1、配合轿厢1上下移动的导轨组2、四个阻拦翘板3和两个阻拦竖梯4。阻拦竖梯4上间隙均匀焊接有若干个阻拦杠,为了保证安装,阻拦杠之间的间隙为半米。两个阻拦竖梯4分别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左右两侧方的电梯井壁上,本事实例中,可以将阻拦竖梯直接固定连接在导轨组之间。

    所述轿厢1的顶面上左右两侧靠近边缘处分别通过支撑座安装有前后分布的连接轴5,每根连接轴5上通过轴套转动安装两个阻拦翘板3。每个阻拦翘板3的下端为朝下折弯的阻拦钩31,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端通过绳头楔套固定连接一根曳引绳,四根曳引绳共同带动轿厢上下移动。所述轿厢1顶面上固定安装四个限位块7,每个限位块7对应限制每一个阻拦钩31往内旋转;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部设有拉簧8,拉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1顶面。这样当轿厢处于正常行驶状态下,四根曳引绳牵引四个阻拦翘板来带动轿厢,限位块和阻拦钩31之间受力接触,从而保证了阻拦翘板的受力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防坠装置具体保护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当曳引绳断裂后,阻拦翘板的上端失去牵引力,在拉簧和自重力作用下,阻拦翘板快速旋转,阻拦钩往外旋转超过轿厢的侧面位置,刚好勾在阻拦杠上,从而防止轿厢进一步下坠。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的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包括轿厢1、配合轿厢1上下移动的导轨组2、四个阻拦翘板3和两个阻拦竖梯4。阻拦竖梯4上间隙均匀焊接有若干个阻拦杠,为了保证安装,阻拦杠之间的间隙为半米。两个阻拦竖梯4分别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左右两侧方的电梯井壁上,本事实例中,可以将阻拦竖梯直接固定连接在导轨组之间。

    所述轿厢1的顶面上左右两侧靠近边缘处分别通过支撑座安装有前后分布的连接轴5,每根连接轴5上通过轴套转动安装两个阻拦翘板3。每个阻拦翘板3的下端为朝下折弯的阻拦钩31。安装在同一根连接轴5上的两个阻拦翘板3的上端通过连接杆6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6分别通过分支绳固定连接一根曳引绳上。这样实现在一根曳引绳的牵引下带动轿厢上下移动。所述轿厢1顶面上固定安装四个限位块7,每个限位块7对应限制每一个阻拦钩31往内旋转;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部设有拉簧8,拉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1顶面。这样当轿厢处于正常行驶状态下,一根曳引绳牵引四个阻拦翘板来带动轿厢,限位块和阻拦钩31之间受力接触,从而保证了阻拦翘板的受力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防坠装置具体保护工作过程如下:

    当曳引绳断裂后,阻拦翘板的上端失去牵引力,在拉簧和自重力作用下,阻拦翘板快速旋转,阻拦钩往外旋转超过轿厢的侧面位置,刚好勾在阻拦杠上,从而防止轿厢进一步下坠。

    实施例3

    本事实例中主要是应用在无机房电梯上的实施方案,

    如图7、8、9所示的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包括轿厢1、配合轿厢1上下移动的导轨组2、两个阻拦翘板3和两个阻拦竖梯4。阻拦竖梯4上间隙均匀焊接有若干个阻拦杠,为了保证安装,阻拦杠之间的间隙为半米。两个阻拦竖梯4分别固定安装在轿厢1后侧面的左右两侧方,本事实例中,可以将阻拦竖梯直接固定连接在两条导轨上。两个阻拦翘板3分别通过连接轴5转动安装在轿厢1的左右两侧面靠近后侧面的边缘位置上;每个阻拦翘板3的下端为朝下折弯的阻拦钩31,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端设有转动绳轮9,所述轿厢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反绳轮10。曳引绳依次绕经转动绳轮9和反绳轮10的下侧。轿厢1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限位块7,一个限位块7对应限制每一个阻拦钩31往内旋转,另一个限位块7限制阻拦钩向外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停止;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部设有拉簧8,拉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1侧面上。这样当轿厢处于正常行驶状态下,两根曳引绳通过转动绳轮和反绳轮来带动轿厢,限位块和阻拦钩31之间受力接触,从而保证了阻拦翘板的受力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防坠装置具体保护工作过程如下:

    当曳引绳断裂后,阻拦翘板的上端失去牵引力,在拉簧和自重力作用下,阻拦翘板快速旋转,阻拦钩往外旋转超过轿厢的侧面位置,刚好勾在阻拦杠上,从而防止轿厢进一步下坠。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包括轿厢(1)和配合轿厢(1)上下移动的导轨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阻拦翘板(3)和阻拦竖梯(4);

    所述阻拦竖梯(4)上设有多个阻拦杠,所述阻拦竖梯(4)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侧方的电梯井壁上;所述阻拦翘板(3)竖直向转动安装在轿厢(1)外部靠近阻拦竖梯(4)的位置,所述阻拦翘板(3)的下端为朝下的阻拦钩(31),所述阻拦翘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曳引绳;当曳引绳断裂时,阻拦钩(31)转动伸出轿厢(1)外侧钩在阻拦杠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竖梯(4)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轿厢(1)的左右两侧方;所述阻拦翘板(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轿厢(1)的顶面上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前后分布的连接轴(5),每根连接轴(5)上转动安装两个阻拦翘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端通过绳头楔套固定连接一根曳引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同一根连接轴(5)上的两个阻拦翘板(3)的上端通过连接杆(6)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6)分别通过分支绳固定连接一根曳引绳上。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梯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顶面上设有四个限位块(7),每个限位块(7)对应限制每一个阻拦钩(31)往内旋转;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部设有拉簧(8),拉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1)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竖梯(4)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轿厢(1)后侧面的左右两侧方;所述阻拦翘板(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阻拦翘板(3)分别通过连接轴(5)转动安装在轿厢(1)的左右两侧面靠近后侧面的位置上;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端设有转动绳轮(9),所述轿厢(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反绳轮(10);曳引绳依次绕经转动绳轮(9)和反绳轮(10)的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限位块(7),每个限位块(7)对应限制每一个阻拦钩(31)往内旋转;每个阻拦翘板(3)的上部设有拉簧(8),拉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1)侧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曳引式驱动型电梯安装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防坠装置。轿厢正常状态下,限位块和阻拦钩配合,使曳引绳通过配合阻拦翘板带动轿厢上下移动;当曳引绳断裂后,在阻拦翘板上端的重力下以及拉簧的作用下,阻拦钩往外旋转从而钩在阻拦竖梯上的阻拦杠上,防止进一步下坠。

    技术研发人员:梁新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新宇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9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