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安装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补偿链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补偿链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用以平衡钢丝绳重量变化的装置,固定在轿厢以及对重块的底部,补偿链的固定装置即是将补偿链固定在轿厢以及对重块上的装置。
申请公布号为cn109399422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升降电梯平衡补偿链安装支撑装置;其包括一对安装座和一对导向装置,一对安装座分别固定连接在轿厢底板和对重架的下端,一对导向装置分别安装在梯井内,两个安装座之间连接有补偿链,补偿链包括内金属链,导向装置包括第一通孔,且内金属链依次贯穿一对第一通孔,安装座包括固定底盘,可以实现随时释放补偿链的旋转应力,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该新型升降电梯平衡补偿链安装支撑装置能够较好的解决补偿链旋转应力的问题,但是其还存在一个问题,其上u型螺栓和转动轴连接,u型螺栓竖向穿透转动轴的连接部,并在端部配合有螺母;过程中,补偿链的重力会使u型螺栓变形,导致u型螺栓的杆部轴线和螺母轴线产生偏移,加之u型螺栓要经常转动,长时间使用后螺母和u型螺杆上的螺纹会发生严重变形,两者会卡死;当每月或每个季度进行维修更换时,其拆卸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维修更换方便的补偿链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补偿链的固定装置,包括u形件、连接扣以及补偿链;u形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螺栓孔,两个螺栓孔共轴线,螺栓孔中配合有螺栓;连接扣用于连接u形件和补偿链,连接扣包括上半扣、下半扣和固定螺母;上半扣的一部分为半环形结构,另一部分为半螺杆结构;下半扣的一部分为半环形结构,另一部分为半螺杆结构;上半扣与下半扣远离半螺杆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转轴并通过转轴铰接,且两者能配合形成一环形结构与一螺杆;固定螺母与螺杆配合,将上半扣与下半扣固定,形成环形结构;补偿链为一长条形结构;补偿链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半圆形的固定环;在固定环上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套在连接扣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u形件夹在轿架以及对重架上,使用螺栓固定,将连接扣的两部分分别穿过u形件和连接环,形成与封闭的环形结构,将固定螺母拧到在螺杆上,使之固定,完成对补偿链的固定。
该装置通过一完整的u形件固定在梁架上,u形件是一体的,受力分布均匀,能够承受较大的力;u形件与连接环之间通过连接扣连接;连接扣螺杆结构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螺杆受力为径向力,该径向力会使紧固螺母连接的更加紧固,不会产生变形;同时上半扣和下半扣在铰接部位处转轴受竖向的剪切力,受力结构较好,不易变形。当要维修更换补偿链固定装置时,只需要拧下紧固螺母,转动打开上半扣和下半扣就可以实现,维修更换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防护件;防护件包括钢丝绳和卡头;钢丝绳形成一环形结构;卡头设置在钢丝绳的两端,用以固定绳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梯运行较长时间后,相关的零部件会出现老化的现象,连接环上有焊缝存在,可能会出现断裂的情况;设置防护件后,当连接环出现断裂时,此时防护件直接将补偿链与轿架以及对重架连接,使补偿链保持在原位,不会影响其功能,电梯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头包括u形箍、限位板和紧固螺母;u形箍的两端上设置有螺纹;限位板用以和u形箍配合夹紧钢丝绳;限位板的表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通孔,u形箍的两端从通孔中穿过;紧固螺母与u形箍的两端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需要固定的钢丝绳夹到u形箍与限位板形成的闭合区间内,拧紧紧固螺母使钢丝绳端头固定,形成一封闭环形,将补偿链与轿架以及对重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头还包括挡板;挡板有四个且分别设置在限位板表面四个角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设置在限位板表面四个角处,用以限定钢丝绳的位置,减少钢丝绳对u形箍上螺纹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半扣和下半扣通过转轴铰接;上半扣和下半扣通过转轴铰接;在上半扣的半环形结构端面上设置有一定位槽,在定位槽所在一端开设有一通孔,通孔轴线与连接扣所在平面垂直;在下半扣的半环形结构端面上设置有一扁平结构,在扁平结构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转轴配合于通孔和定位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扁平结构以及转轴配合较为紧密,转轴上的受力点集中,不易产生弯曲变形,使上半扣和下半扣后期易于转动打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半扣和下半扣的半环形结构的横截面成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可以滑动到连接扣的最下方,受力较为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一完整的u形件固定在梁架上,u形件是一体的,受力分布均匀,能够承受较大的力,u形件与连接环之间通过连接扣连接,连接扣螺杆结构通过紧固螺母固定连接,螺杆受力为径向力,该径向力会使紧固螺母连接的更加紧固,不会产生变形,同时上半扣和下半扣在铰接部位处转轴受竖向的剪切力,受力结构较好,不易变形,当要维修更换补偿链固定装置时,只需要拧下紧固螺母,转动打开上半扣和下半扣就可以实现,维修更换较为方便;
2.通过设置定位槽、扁平结构,定位槽、扁平结构以及转轴配合较为紧密,转轴上的受力点集中,不易产生弯曲变形,使上半扣和下半扣后期易于转动打开。
附图说明
图1是补偿链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2是连接扣的爆炸视图;
图3是卡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u形件;11、螺栓孔;2、连接扣;21、上半扣;211、定位槽;212、通孔;22、下半扣;221、扁平结构;222、定位孔;23、转轴;24、固定螺母;3、补偿链;31、固定环;32、连接环;4、防护件;41、钢丝绳;42、卡头;421、u形箍;422、限位板;423、挡板;424、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补偿链固定装置,包括u形件1、连接扣2、补偿链3;u形件1夹在轿厢的轿架或是对重架上;u形件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螺栓孔11,两个螺栓孔11共轴线且直径相同,螺栓孔11中配合有螺栓,通过螺栓将u形件1固定在轿架或对重架上;连接扣2用来连接u形件1与补偿链3。
参照图1、2,连接扣2包括上半扣21、下半扣22、转轴23、固定螺母24;上半扣21的一部分为半环形结构,另一部分为半螺杆结构,上半扣21的半环形部分端面上设置有一定位槽211,在定位槽211所在一端开设有一通孔212,通孔212轴线与连接扣2所在平面垂直;下半扣22一部分为半环形结构,另一部分为半螺杆结构,半环形结构的一端为一扁平结构221,扁平结构221顶端呈弧形,在扁平结构221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222;转轴23与通孔212以及定位孔222配合,上半扣21与下半扣22绕转轴3转动,上半扣21与下半扣22配合形成一环形结构与一螺杆;固定螺母24与螺杆配合,将上半扣21与下半扣22固定,形成一闭合环。参照图1,补偿链3为一长条形结构;补偿链3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半圆形的固定环31;在固定环31上连接有连接环32,通过连接环32与连接扣2相连。
在使用时,将u形件1夹在轿架以及对重架上,使用螺栓固定,将连接扣2的两部分分别穿过u形件1和连接环32,形成与封闭的环形结构,将固定螺母24拧到在螺杆上,使之固定,完成对补偿链的固定。该装置通过一完整的u形件1固定在梁架上,u形件1是一体的,受力分布均匀,能够承受较大的力,u形件1与连接环32之间通过连接扣2连接,连接扣2的环形部分通过转轴23铰接,转轴23的受力主要为径向力,转轴23上的受力点集中,不易产生弯曲变形,螺杆部分通过紧固螺母24固定连接,螺杆受力为径向力,该径向力会使紧固螺母24连接的更加紧固。当要维修更换补偿链固定装置时,只需要拧下紧固螺母,转动打开上半扣和下半扣就可以实现,维修更换较为方便。
在电梯运行较长时间后,相关的零部件会出现老化的现象,连接环32上有焊缝存在,固定装置以及连接环32可能会出现断裂的情况,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为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参照图1,本固定装置设置有防护件4,包括钢丝绳41、卡头42;钢丝绳41依次穿过轿架上的孔以及固定环31,形成一环形结构;卡头42设置在钢丝绳41的两端,用以固定绳头。
参照图3,卡头42包括u形箍421、限位板422、挡板423、紧固螺母424;u形箍421的两端上设置有螺纹;限位板422用以和u形箍421配合夹紧钢丝绳41;限位板422的表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通孔,u形箍421的两端从通孔中穿过;挡板423设置在限位板422表面四个角处,用以限定钢丝绳41的位置,减少钢丝绳41对u形箍421上螺纹的磨损;紧固螺母424与u形箍421的两端螺接;将需要固定的钢丝绳31夹到u形箍421与限位板422形成的闭合区间内,拧紧紧固螺母424使钢丝绳端头固定,形成一封闭环形,将补偿链3与轿架以及对重架连接。在使用时间较长时,u形件1或连接环32出现断裂,此时防护件4直接将补偿链3与轿架以及对重架连接,补偿链3保持在原位,不会影响其功能,电梯正常运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补偿链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件(1)、连接扣(2)以及补偿链(3);u形件(1)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螺栓孔(11),两个螺栓孔(11)共轴线,螺栓孔(11)中配合有螺栓;连接扣(2)用于连接u形件(1)和补偿链(3),连接扣(2)包括上半扣(21)、下半扣(22)和固定螺母(24);上半扣(21)的一部分为半环形结构,另一部分为半螺杆结构;下半扣(22)的一部分为半环形结构,另一部分为半螺杆结构;上半扣(21)与下半扣(22)远离半螺杆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转轴(23)并通过转轴(23)铰接,且两者能配合形成一环形结构与一螺杆;固定螺母(24)与螺杆配合,将上半扣(21)与下半扣(22)固定,形成环形结构;补偿链(3)为一长条形结构;补偿链(3)的两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半圆形的固定环(31);在固定环(31)上连接有连接环(32),连接环(32)套在连接扣(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链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件(4);防护件(4)包括钢丝绳(41)和卡头(42);钢丝绳(41)形成一环形结构;卡头(42)设置在钢丝绳(41)的两端,用以固定绳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偿链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头(42)包括u形箍(421)、限位板(422)和紧固螺母(424);u形箍(421)的两端上设置有螺纹;限位板(422)用以和u形箍(421)配合夹紧钢丝绳(41);限位板(422)的表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开设有通孔(212),u形箍(421)的两端从通孔(212)中穿过;紧固螺母(424)与u形箍(421)的两端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偿链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头(42)还包括挡板(423);挡板(423)有四个且分别设置在限位板(422)表面四个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链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半扣(21)和下半扣(22)通过转轴(23)铰接;上半扣(21)和下半扣(22)通过转轴(23)铰接;在上半扣(21)的半环形结构端面上设置有一定位槽(211),在定位槽(211)所在一端开设有一通孔(212),通孔(212)轴线与连接扣(2)所在平面垂直;在下半扣(22)的半环形结构端面上设置有一扁平结构(221),在扁平结构(221)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222);转轴(23)配合于通孔(212)和定位孔(2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链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半扣(21)和下半扣(22)的半环形结构的横截面成圆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