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降噪领域,特别涉及钢丝绳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现有技术中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噪音,当电梯上下运动时会导致曳引钢丝绳晃动,曳引钢丝绳与轿厢连接处相互摩擦、碰撞会产生噪音。因此需要安装一定的固定装置来减少曳引钢丝绳的晃动,并减少曳引钢丝绳与轿厢连接处产生的摩擦、碰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丝绳降噪装置,可用来减小曳引钢丝绳与轿厢之间的摩擦和碰撞的动能,进而减小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钢丝绳降噪装置,安装于轿厢顶部,与曳引钢丝绳套接固定,所述降噪装置包括有固定块、端板,所述固定块套接于曳引钢丝绳外,所述端板固定于所述固定块背向曳引钢丝绳的一侧且背向曳引钢丝绳的一侧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块拉紧曳引钢丝绳从而减小曳引钢丝绳的振动,再利用端板的振动消耗曳引钢丝绳的动能,从而减小曳引钢丝绳的晃动,进而减小曳引钢丝绳与轿厢之间的摩擦和碰撞的动能,进而减小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固定块外套接一列曳引钢丝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列曳引钢丝绳固定于一个固定块外,减少多个固定块发生撞击对曳引钢丝绳稳定性的影响,还可利用曳引钢丝绳之间不同方向的晃动,当其不同方向的晃动传导至固定块上时,发生相互抵消,继而进一步减少曳引钢丝绳晃动的趋势,继而减少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板上还固定有配重用的减振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降噪装置的重量,提高端板收到振动时,发生摆动的最大幅度以及所需的动能,从而消耗曳引钢丝绳更多的动能,减少曳引钢丝绳晃动趋势,继而进一步减少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板上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端板长度方向平行的长腰孔,所述减振块与所述端板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长腰孔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沿长腰孔方向调节减振块在端板上的位置,从而根据需要使曳引钢丝绳达到较理想的效果,继而减小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振块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减振块均贯穿有圆孔,所述减振块轴向重叠放置,通过螺栓将所述减振块与所述端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将减振块与端板固定在一起,可以增减端板上减振块数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板与所述减振块固定所需要的螺栓的螺母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增减减振块数量时不需要将整个螺栓拧下,仅需要将螺母拆下,再增加或拆下减振块,之后将螺母安装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数量为二,两所述固定块相向的一侧设有竖直贯穿固定块的固定槽,所述两固定块之间还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抵接壁,两所述抵接壁分别贴合抵压所述固定块的相向面,且两所述抵接壁与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件压紧固定,曳引钢丝绳穿设于所述固定槽内且由固定槽和所述抵接壁夹紧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卸降噪装置时不需要将曳引钢丝绳抽出,仅需要拆下螺栓件将固定件与固定块分离即可拆除降噪装置,使得降噪装置操作更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的形状为u形,u形的开口朝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固定件对曳引钢丝绳存在减振效果,通过挤压u形开口使得降噪装置消耗曳引钢丝绳上产生的动能,从而使得曳引钢丝绳更加稳定,继而减小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用于固定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块的螺栓位置错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的开口方便固定件上的螺栓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固定块拉紧曳引钢丝绳从而减小曳引钢丝绳的振动,再利用端板的振动消耗曳引钢丝绳的动能,从而减小曳引钢丝绳的晃动,进而减小曳引钢丝绳与轿厢之间的摩擦和碰撞的动能,进而减小噪音;
2.将一列曳引钢丝绳固定于一个固定块外,减少多个固定块发生撞击对曳引钢丝绳稳定性的影响,还可利用曳引钢丝绳之间不同方向的晃动,当其不同方向的晃动传导至固定块上时,发生相互抵消,继而进一步减少曳引钢丝绳晃动的趋势,继而减少噪音;
3.增加降噪装置的重量,提高端板收到振动时,发生摆动的最大幅度以及所需的动能,从而消耗曳引钢丝绳更多的动能,减少曳引钢丝绳晃动趋势,继而进一步减少噪音;
4.沿长腰孔方向调节减振块在端板上的位置,从而根据需要使曳引钢丝绳达到较理想的效果,继而减小噪音;
5.u形固定件对曳引钢丝绳存在减振效果,通过挤压u形开口使得降噪装置消耗曳引钢丝绳上产生的动能,从而使得曳引钢丝绳更加稳定,继而减小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钢丝绳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降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丝绳降噪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4在b处体现固定槽形状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降噪装置体现长腰孔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曳引钢丝绳;2、降噪装置;21、固定件;211抵接壁;212底板;22、固定块;221、固定槽;23、端板;231、抵接板;232、承重板;233、长腰孔;24、减振块;3、轿厢;4、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钢丝绳降噪装置,安装于轿厢3顶部,与六根曳引钢丝绳2套接固定。
轿厢3的形状为方体,曳引钢丝绳1分为两列固定于轿厢3的上方,每一列包括三根曳引钢丝绳1,并且三根曳引钢丝绳1等间距分布。
轿厢3的顶层固定有护栏4,在轿厢3外的顶端四个角上设有四根杆,每两根杆的另一端通过一根杆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方形框架构成的护栏4。
降噪装置2安装于曳引钢丝绳2与轿厢3的连接处,降噪装置2可依据需求调整层数,此处设置为两层,两层组成结构基本相同,在以下附图中通过一层来展示降噪装置的结构。
如附图2所示,降噪装置2包括固定件21、固定块22、端板23、减振块24。
固定块22数量为2,固定块22的形状为长条状的块体,每一列的曳引钢丝绳1固定在同一个固定块22上。每一个固定块22的大小根据曳引钢丝绳1的数量而定,此处为每列包括三根曳引钢丝绳1,因此固定块22的长度大于一列曳引钢丝绳1中两曳引钢丝绳1之间的最大距离。
如附图3、附图4所示,两个固定块22的相向的一侧设有竖直贯穿固定块22的固定槽223,固定槽233的横截面形状为u形,槽口朝向另一固定块22一侧,固定槽223的槽深和槽口的宽度与曳引钢丝绳2的直径相同。
如附图5所示,两个固定块22之间抵接有一个固定件21,固定件21的形状为u形,并且固定件21的开口朝上。
固定件21的两个侧面为抵接壁211,两个抵接壁211底端通过一个底板212连接。两抵接壁211分别贴合抵压固定块22的相向面,且两抵接壁211与固定块22通过两个螺栓压紧固定,螺栓从抵接壁211远离固定块22的一侧插入固定块22。并且两个抵接壁211的螺栓位置错开,使得降噪装置2容易拆卸。曳引钢丝绳2穿设于固定槽223内,且由固定槽223和抵接壁211夹紧固定。
固定块22未接有固定件21的一侧固定有端板23,端板23的个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为四个,并且四个端板23沿固定块22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
端板23的形状为l形,端板23包括抵接板231、承重板232。
每一个抵接板231均与固定块22抵接,并且用两个螺栓将抵接板231固定在固定块22上,两个螺栓位于抵接板231的左右两端。
承重板232的一端与抵接板231的下端固定,承重板232与固定块22的长度方向垂直,承重板232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且每一层降噪装置2上承重板232长度均相同。
减振块24的数量为多组,一一对应固定于每一个承重板232上,减振块24的形状为块体,减振块24从上向下贯穿有圆孔,每组减振块24的数量根据需求而定,此处数量为三个,并且每组内减振块24在垂直方向叠压放置。
每个承重板232上设有长腰孔233,长腰孔233的长度与承重板232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且长腰孔233的长度稍小于承重板232的长度。
将螺栓从下向上贯穿长腰孔233与减振块24上的圆孔,从而将承重板232与减振块24固定一起,当需要改变减振块24的数量时仅需要拆下螺母再增减减振块24的数量即可。当需要改变减振块24的位置时,不需要拆下螺栓,仅松动螺栓并在长腰孔233内垂直于固定块22的方向滑动螺栓即可使减振块24到达指定位置。因为减振块24的重量问题,承重板232会被压弯一定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电梯升降时,曳引钢丝绳1发生晃动,固定块22拉紧曳引钢丝绳1从而减小曳引钢丝绳1的振动;当曳引钢丝绳1的晃动传导至曳引钢丝绳1与轿厢3连接处时,曳引钢丝绳1带动固定块22摆动,进而带动端板23上下摆动,利用端板23的振动消耗曳引钢丝绳1的动能,从而减小曳引钢丝绳1的晃动,进而减小曳引钢丝绳1与轿厢3之间的摩擦和碰撞的动能,减小噪音。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钢丝绳降噪装置,安装于轿厢(3)顶部,与曳引钢丝绳(1)套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2)包括有固定块(22)、端板(23),所述固定块(22)套接于曳引钢丝绳(1)外,所述端板(23)固定于所述固定块(22)背向曳引钢丝绳(1)的一侧且背向曳引钢丝绳(1)的一侧延伸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块(22)外套接一列曳引钢丝绳(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3)上还固定有配重用的减振块(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丝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3)上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端板(23)长度方向平行的长腰孔(233),所述减振块(24)与所述端板(23)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长腰孔(233)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丝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块(24)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减振块(24)均贯穿有圆孔,所述减振块(24)轴向重叠放置,通过螺栓将所述减振块(24)与所述端板(23)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丝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3)与所述减振块(24)固定所需要的螺栓的螺母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2)数量为二,两所述固定块(22)相向的一侧设有竖直贯穿固定块(22)的固定槽(223),所述两固定块(22)之间还设置有固定件(21),所述固定件(21)包括两个抵接壁(211),两所述抵接壁(211)分别贴合抵压所述固定块(22)的相向面,且两所述抵接壁(211)与所述固定块(22)通过螺栓件压紧固定,曳引钢丝绳穿设于所述固定槽(223)内且由固定槽(223)和所述抵接壁(211)夹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丝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1)的形状为u形,u形的开口朝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丝绳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所述固定件(21)与所述固定块(22)的螺栓位置错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