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2  159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套丝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套丝机是在管道安装的时候,根据实际的情况,对管道进行螺纹加工的一种设备,套丝机在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板牙装置与管件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不断的向板牙装置上加注冷却液,防止板牙装置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在进行套丝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废屑会随着冷却液一起落入到废屑槽当中,经过废屑槽的过滤,废屑留在了废屑槽当中,冷却液在从废屑槽中流出并且流入到循环箱当中进行循环利用。

    废屑槽位于机体顶部,废屑槽的顶部就是支撑架以及支撑在支撑架上的卡盘以及板牙等装置,在对废屑槽当中的废屑进行清理的时候,由于支撑架、卡盘以及板牙等装置的阻挡,使得人手以及清理装置不容易伸入到废屑槽中进行清理,使得废屑的清理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其通过将刮板从过滤盒底部倾斜向上推动,将过滤盒中的碎屑送过滤盒倾斜顶部推出,无需人手伸入到过滤盒中,使得清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机体顶部并且位于机体与支撑架之间的倾斜设置的过滤盒、固定连接在过滤盒底部的倾斜方向与过滤盒倾斜方向相同的容纳盒、固定连接在容纳盒倾斜底部的软管、设置在过滤盒当中的能够沿过滤盒倾斜方向进行滑动的刮板以及用于带动刮板进行滑动的动力机构;

    过滤盒包括呈矩形设置的底板、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部两侧以及倾斜底部的三个侧板,侧板与底板相互垂直,底板开设有若干贯穿到底板的过滤孔,位于底板两侧的两侧板靠近底板倾斜底部的一端与位于底板倾斜底部的侧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刮板的两端与底板两侧的两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接触,刮板的底部与底板顶面相互接触;

    软管的底部一端伸入到机体当中与机体中的循环箱固定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工作的时候,刮板与底板倾斜底部的侧板相互接触,由于底板未设置侧板的一侧位于底板的倾斜顶部,冷却剂落在底板上之后会顺着底板倾斜向下流动,在向下流动的过程当中穿过过滤孔进入到容纳盒当中;当底板顶部的废屑较多的时候,动力机构带动刮板沿底板的倾斜方向向上运动,刮板将底板上的废屑从底板的倾斜顶部刮出,无需人手伸入到过滤盒中,使得清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与底板顶面相互接触的刷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刷毛,既能够将底板上的废屑推出,也能够通过刷毛对底板的顶面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盒的底部铰接在机体上,容纳盒的倾斜底部设置有铰接在机体上的用于推动容纳盒倾斜底部向上转动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铰接在容纳盒的倾斜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的时候,气缸带动容纳盒靠近气缸一侧向下转动,使得容纳盒靠近气缸一侧位于倾斜底部,需要进行碎屑清理的时候,气缸推动容纳盒转动,使得容纳盒靠近气缸一侧位于倾斜顶部,使得刮板能够更加容易的将底板上的碎屑刮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沿侧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刮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导向槽当中并且能够在导向槽中沿导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导向块,导向块与导向槽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槽和导向块的配合,能够对刮板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块和导向槽的截面呈燕尾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导向块和导向槽的截面设置成燕尾状,使得导向块不容易从导向槽当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侧板顶部的丝杆、螺纹连接在丝杆上并且与刮板顶部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块以及固定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侧板顶部的用于带动丝杆进行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丝杆进行转动的过程当中通过连接块带动刮板进行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盒下方背离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机体顶部的承托块,承托块顶部背离气缸的一侧朝下倾斜设置;

    容纳盒背离气缸一侧位于倾斜顶部时,容纳盒的底部与承托块顶部相互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承托块,能够在容纳盒背离气缸一侧位于倾斜底部的时候,对容纳盒进行支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盒、容纳盒、刮板和动力机构,进行工作的时候,刮板与底板倾斜底部的侧板相互接触,由于底板未设置侧板的一侧位于底板的倾斜顶部,冷却剂落在底板上之后会顺着底板倾斜向下流动,在向下流动的过程当中穿过过滤孔进入到容纳盒当中;当底板顶部的废屑较多的时候,动力机构带动刮板沿底板的倾斜方向向上运动,刮板将底板上的废屑从底板的倾斜顶部刮出,无需人手伸入到过滤盒中,使得清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缸,工作的时候,气缸带动容纳盒靠近气缸一侧向下转动,使得容纳盒靠近气缸一侧位于倾斜底部,需要进行碎屑清理的时候,气缸推动容纳盒转动,使得容纳盒靠近气缸一侧位于倾斜顶部,使得刮板能够更加容易的将底板上的碎屑刮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在进行使用时的轴测图;

    图2为实施例的过滤盒的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的过滤盒和容纳盒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体现气缸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承托块;2、支撑架;3、过滤盒;31、底板;32、侧板;321、导向槽;4、刮板;41、刷毛;42、导向块;5、动力机构;51、支撑块;52、丝杆;53、电机;54、连接块;6、容纳盒;61、连接板;62、连接杆;63、固定块;64、软管;7、气缸;71、支撑板;72、转轴;73、转动块;74、转动杆;75、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参加附图1和附图2,包括设置在机体1顶部并且位于机体1与支撑架2之间的倾斜设置的过滤盒3、设置在过滤盒3当中的能够沿过滤盒3倾斜方向进行滑动的刮板4、固定连接在刮板4底部的刷毛41以及用于带动刮板4进行滑动的动力机构5。过滤盒3包括呈矩形设置的底板31、固定连接在底板31顶部两侧以及倾斜底部的三个侧板32,底板31靠近支撑架2其中一侧的侧边向上倾斜设置,侧板32与底板31相互垂直,底板31开设有若干贯穿到底板31的过滤孔,位于底板31两侧的两侧板32靠近底板31倾斜底部的一端与位于底板31倾斜底部的侧板32固定连接在一起,侧板32与该侧板32靠近的底板31的侧板32相互平行;刮板4的两端与底板31两侧的两侧板32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接触,刮板4的底部的刷毛41与底板31顶面相互接触;结合附图4,动力机构5包括设置在底板31顶部两侧的两侧板32上方的丝杆52、固定连接在侧板32顶部的两分别用于带动两丝杆52进行转动的电机53以及螺纹连接在两丝杆52上并且分别与刮板4顶部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块54。丝杆52的轴向方向与底板31两侧的侧板32的顶部一侧相互平行,转轴72的两端都设置有与转轴72转动连接并且固定连接在侧板32顶部的支撑块51。

    进行工作的时候,刮板4与底板31倾斜底部的侧板32相互接触,由于底板31未设置侧板32的一侧位于底板31的倾斜顶部,冷却剂落在底板31上之后会顺着底板31倾斜向下流动,在向下流动的过程被底板31上的过滤孔进行过滤,当底板31上的废屑较多的时候,电机53带动丝杆52进行转动,丝杆52在转动的过程当中刮板4和刷毛41沿底板31的倾斜方向向上滑动,在滑动的过程当中将碎屑从底板31的倾斜顶部送出。

    参见附图2和附图3,底板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底板31倾斜方向相同的容纳箱,容纳箱的四个侧边与底板31的四个侧边相互平齐。经过过滤网过滤之后的冷却剂流入到容纳箱当中。

    参见附图2和附图4,底板31两侧的两侧板32相互靠近的一侧沿侧板3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321,刮板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导向槽321当中并且能够在导向槽321中沿导向槽32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导向块42,导向块42与导向槽321相互配合并且导向块42和导向槽321的截面呈燕尾状设置,通过导向块42与导向槽321的配合,能够对刮板4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使得刮板4在进行滑动的过程当中不容易出现位置的偏移。

    参见附图5和附图6,容纳箱的倾斜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64,软管64的底部一端伸入到机体1当中与位于机体1当中的循环箱固定连接在一起;软管64为波纹管;容纳箱底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两连接板61,两连接板61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机体1上的固定块63,固定块63靠近连接板6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贯穿连接板61并且分别与两连接板61转动连接的连接杆62;连接杆62的轴向方向与容纳盒6的倾斜底部相互平行;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气缸7,气缸7位于容纳盒6的倾斜底部,气缸7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两固定连接在机体1上的支撑板71,气缸7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分别贯穿两支撑板71并且分别与两支撑板71转动连接的转轴72;气缸7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两竖板75,两竖板75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容纳盒6倾斜底部的转动块73,转动块7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分别贯穿两竖板75并且分别与两竖板75转动连接的转动杆74,转动杆74和转轴72的轴向方向与连接杆62的轴向方向相互平行。容纳盒6下方背离气缸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机体1顶部的承托块11,承托块11顶部背离气缸7的一侧朝下倾斜设置。

    气缸7推动容纳盒6靠近气缸7一侧向上转动,使得容纳盒6靠近气缸7一侧位于倾斜顶部时,容纳盒6的底部与承托块11的顶部相互接触。

    该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的时候,气缸7带动容纳盒6靠近气缸7一侧向下转动,使得容纳盒6靠近气缸7一侧位于倾斜底部,冷却剂落在底板31上之后会顺着底板31倾斜向下流动,在向下流动的过程当中穿过过滤孔进入到容纳盒6当中;当底板31顶部的废屑较多的时候,气缸7推动容纳盒6转动,使得容纳盒6靠近气缸7一侧位于倾斜顶部,然后由电机53带动丝杆52进行转动,从而通过刮板4和毛刷推动废屑从底板31上送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体(1)顶部并且位于机体(1)与支撑架(2)之间的倾斜设置的过滤盒(3)、固定连接在过滤盒(3)底部的倾斜方向与过滤盒(3)倾斜方向相同的容纳盒(6)、固定连接在容纳盒(6)倾斜底部的软管(64)、设置在过滤盒(3)当中的能够沿过滤盒(3)倾斜方向进行滑动的刮板(4)以及用于带动刮板(4)进行滑动的动力机构(5);

    过滤盒(3)包括呈矩形设置的底板(31)、固定连接在底板(31)顶部两侧以及倾斜底部的三个侧板(32),侧板(32)与底板(31)相互垂直,底板(31)开设有若干贯穿到底板(31)的过滤孔,位于底板(31)两侧的两侧板(32)靠近底板(31)倾斜底部的一端与位于底板(31)倾斜底部的侧板(32)固定连接在一起,刮板(4)的两端与底板(31)两侧的两侧板(32)相互靠近的一侧相互接触,刮板(4)的底部与底板(31)顶面相互接触;

    软管(64)的底部一端伸入到机体(1)当中与机体(1)中的循环箱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与底板(31)顶面相互接触的刷毛(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6)的底部铰接在机体(1)上,容纳盒(6)的倾斜底部设置有铰接在机体(1)上的用于推动容纳盒(6)倾斜底部向上转动的气缸(7),气缸(7)的活塞杆铰接在容纳盒(6)的倾斜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两侧的两侧板(32)相互靠近的一侧沿侧板(3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321),刮板(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位于导向槽(321)当中并且能够在导向槽(321)中沿导向槽(32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的导向块(42),导向块(42)与导向槽(321)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42)和导向槽(321)的截面呈燕尾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板(31)两侧的侧板(32)顶部的丝杆(52)、螺纹连接在丝杆(52)上并且与刮板(4)顶部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块(54)以及固定连接在底板(31)两侧的侧板(32)顶部的用于带动丝杆(52)进行转动的电机(5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6)下方背离气缸(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机体(1)顶部的承托块(11),承托块(11)顶部背离气缸(7)的一侧朝下倾斜设置;

    容纳盒(6)背离气缸(7)一侧位于倾斜顶部时,容纳盒(6)的底部与承托块(11)顶部相互平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丝机用废屑清理装置,涉及管道套丝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套丝机废屑清理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机体顶部并且位于机体与支撑架之间的倾斜设置的过滤盒、固定连接在过滤盒底部的倾斜方向与过滤盒倾斜方向相同的容纳盒、固定连接在容纳盒倾斜底部的软管、设置在过滤盒当中的能够沿过滤盒倾斜方向进行滑动的刮板以及用于带动刮板进行滑动的动力机构,将刮板从过滤盒底部倾斜向上推动,将过滤盒中的碎屑送过滤盒倾斜顶部推出,无需人手伸入到过滤盒中,使得清理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严卫明;王善麟;张国清;黄建荣;倪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一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9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