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烟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卷烟推出了粗支、中支、细支多种尺寸的卷烟,但是市场上现有的烟嘴都只有粗支和细支插烟口,没有适用于中支卷烟的插烟口,导致中支卷烟无法使用。而且目前国内市场具有多个品牌的中支卷烟,但却没有统一的圆周长度标准,导致中支卷烟棒尺寸各异。因此,市场现有烟嘴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多种尺寸卷烟使用需求的烟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烟嘴,包括吸嘴,在吸嘴前方连接有烟嘴筒,在烟嘴筒内从前到后依次设有用于插设卷烟的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所述第二烟道的直径不大于第一烟道的直径。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用于插设不同尺寸的卷烟。其中,烟嘴筒内的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的形状包括多种组合形式,例如,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设置为直径不等的筒形;或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设置为锥形;或第一烟道设置为筒形,第二烟道设置为锥形;或者其他可插设不同尺寸卷烟的不规则形状等。优选的,在第二烟道后方的烟嘴筒内还设有第三烟道,所述第三烟道的直径不大于第二烟道的直径。第一烟道、第二烟道、第三烟道可用于插设不同尺寸的卷烟。
优选的,所述第二烟道具有从前到后由第一末端过渡至第二末端,第一末端的直径大于第二末端的直径,并且,第一末端的直径不大于第一烟道的直径,第二烟道如此设置以插设不同直径的卷烟,其中卷烟与烟嘴筒之间过盈配合插设。第二烟道如此设置,使其可以插设不同尺寸的卷烟。例如,第一烟道可配合市面粗支卷烟直径设置,第二烟道可配合市面中支卷烟或细支卷烟尺寸设置,以满足市场需求。或者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还可根据需要设定所需尺寸以满足不同直径卷烟需求。
再优选的,在第二烟道后方的烟嘴筒内还设有第三烟道,所述第三烟道的直径不大于第二烟道的第二末端的直径,所述第三烟道可设置为圆筒形,可用于牢固插设某种尺寸卷烟。优选的,所述第一烟道可设置为圆筒形。可用于牢固插设某种尺寸卷烟,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插入第二烟道内的卷烟,增加第二烟道内插设卷烟的稳定性。
优选的,在吸嘴和烟嘴筒之间设有过滤筒,在过滤筒内设有若干过滤层,以用于过滤卷烟烟雾中的焦油、烟碱等有害成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层可采用人造棉滤芯。
再优选的,在过滤筒的前部和后部内侧分别设有一前过滤层和一后过滤层,在前过滤层和后过滤层之间形成一过滤腔,在过滤腔内填充有过滤介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介质可采用活性炭等吸附物质。
再优选的,在后过滤层后方的吸嘴内设有第一支撑片,第一支撑片与吸嘴的内壁固接或抵接设置,在第一支撑片上设有若干通孔,第一支撑片的设置用于支撑后过滤层,避免抽吸卷烟时,过滤层因抽吸压力向吸嘴方向过度移动。
再优选的,在前过滤层前方的过滤筒内设有第二支撑片,第二支撑片与过滤筒的内壁固接或抵接设置,在第二支撑片上设有若干通孔,第二支撑片的设置用于对插设烟嘴筒内的卷烟起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卷烟插入时挤压前过滤层后移。
优选的,所述吸嘴与所述过滤筒螺纹连接,便于更换过滤筒内的过滤层及过滤介质。
优选的,为了加强卷烟在非筒形第二烟道中的稳固性,可在第二烟道的前部内周设有若干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烟道侧壁固接,所述弧形弹片的另一端朝向吸嘴方向倾斜设置。
可替代的,也可在烟嘴筒的前部外侧螺纹连接一调节螺母,在调节螺母的前周侧连接有若干弧形弹片,若干弧形弹片的开放端形成一圆形限位圈,圆形限位圈的最小直径不大于第三烟道的直径,使用时,通过烟嘴筒与调节螺之间的相对位移实现圆形限位圈直径大小的调节。
优选的,所述吸嘴可设置为鸭嘴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所具有的优点是:该烟嘴,通过不同直径尺寸的烟道设置,以适应于不同尺寸直径卷烟的插设,从而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
通过设置直径渐变的第二烟道以及与其配合设置的第一烟道和第三烟道,可将市场上各种尺寸的卷烟插设其中,扩大了烟嘴的适用范围。
通过在第二烟道内设置弧形弹片或者在烟嘴筒外侧设置调节螺母和弧形弹片,提升了中支卷烟插入第二烟道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沿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第一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第二种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该烟嘴,包括吸嘴1,在吸嘴1前方连接有烟嘴筒3,在烟嘴筒3内从前到后依次设有用于插设卷烟的第一烟道4和第二烟道5,所述第二烟道5的直径不大于第一烟道4的直径。
所述第二烟道5具有从前到后由第一末端过渡至第二末端,第一末端的直径大于第二末端的直径,并且,第一末端的直径不大于第一烟道4的直径,第二烟道5如此设置以插设不同直径的卷烟,其中卷烟与烟嘴筒之间过盈配合插设。第二烟道5如此设置,使其可以插设不同尺寸的卷烟。例如,第一烟道4可配合市面粗支卷烟直径设置,第二烟道5可配合市面中支卷烟或细支卷烟尺寸设置,以满足市场需求。或者第一烟道4和第二烟道5还可根据需要设定所需尺寸以满足不同直径卷烟需求。
在第二烟道5后方的烟嘴筒内还设有第三烟道6,所述第三烟道6的直径不大于第二烟道5的直径。例如,第三烟道可根据市面细支卷烟尺寸确定,同时,第二烟道和第一烟道分别配合市面中支和粗支卷烟尺寸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烟道6可设置为圆筒形,可用于牢固插设细支尺寸卷烟,所述第一烟道4也可设置为圆筒形,不仅可用于牢固插设粗支尺寸卷烟,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插入第二烟道5内的中支卷烟,增加第二烟道5内插设中支卷烟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过滤卷烟烟雾中的焦油、烟碱等有害成分,可在吸嘴1和烟嘴筒3之间设有过滤筒2,在过滤筒2内设有若干过滤层,其中所述过滤层可采用人造棉滤芯。
具体的,在过滤筒2的前部和后部内侧分别设有一前过滤层8和一后过滤层7,在前过滤层8和后过滤层7之间形成一过滤腔9,在过滤腔9内填充有过滤介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介质可采用活性炭等吸附物质,也可采用粉末、颗粒或胶囊形态的中草药过滤介质,例如专利cn208354588u一种发酵中草药过滤烟嘴中所公布的成分。
为了增加后过滤层的稳定性,可在后过滤层7后方的吸嘴1内设有第一支撑片10,第一支撑片10与吸嘴1的内壁固接或抵接设置,在第一支撑片10上设有若干通孔11,通孔11用于抽吸卷烟时的烟气通过,第一支撑片10的设置用于支撑后过滤层7,避免抽吸卷烟时,过滤层因抽吸压力向吸嘴方向过度移动。为了在对插入烟嘴筒3内的卷烟的后端起限位作用,在前过滤层8前方的过滤筒2内设有第二支撑片12,第二支撑片12与过滤筒2的内壁固接或抵接设置,在第二支撑片12上设有若干通孔11,通孔11用于抽吸卷烟时的烟气通过,第二支撑片12的设置用于对插设烟嘴筒3内的卷烟起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卷烟插入时挤压前过滤层后移。
为了便于更换过滤筒2内的过滤层及过滤介质,可将吸嘴1与过滤筒2设置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形式。
为了便于抽吸,可将吸嘴1设置为鸭嘴状。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加强中支卷烟在第二烟道5中的稳固性,可在第二烟道5的前部内周设置若干弧形弹片13,弧形弹片13的数量在2-4个为宜,卷烟插入时在保证支撑作用的前提下,卷烟受到的行进阻力较小,如图4所示,所述弧形弹片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烟道5侧壁固接,所述弧形弹片13的另一端朝向第三烟道6方向倾斜设置,在卷烟插入烟道的过程中,容易挤压弧形弹片13使其向第二烟道5侧壁靠近,
可替代的,如图5所示,也可在烟嘴筒3的前部外侧螺纹连接一调节螺母14,在调节螺母14的前周侧连接有若干弧形弹片13,若干弧形弹片13的开放端形成一圆形限位圈,圆形限位圈的最小直径不大于第三烟道6的直径,使用时,通过烟嘴筒6与调节螺母14之间的相对位移实现圆形限位圈直径大小的调节。其中,调节螺母14可从烟嘴筒3上螺纹拧下来。中支卷烟插入使用时,卷烟插入前先将调节螺母14沿烟气抽吸方向旋拧,在此过程中,调节螺母14前侧的弧形弹片13受到烟嘴筒6的支撑,使得圆形限位圈逐渐扩大,在扩大至大于中支卷烟直径时停止,后将卷烟插入到第二烟道5中,再调节螺母14反向旋拧,至弧形弹片13端部形成的圆形限位圈抵接卷烟周侧为止。如此设置,有利加固中支卷烟的稳固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1.一种烟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嘴,在吸嘴前方连接有烟嘴筒,在烟嘴筒内从前到后依次设有用于插设卷烟的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所述第二烟道的直径不大于第一烟道的直径;
在第二烟道后方的烟嘴筒内还设有第三烟道,所述第三烟道的直径不大于第二烟道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烟道从前到后由第一末端过渡至第二末端,第一末端的直径大于第二末端的直径,并且,第一末端的直径不大于第一烟道的直径,第二烟道如此设置以插设不同直径的卷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烟道的直径不大于第二烟道的第二末端的直径,所述第三烟道设置为圆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道设置为圆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烟嘴,其特征在于,在吸嘴和烟嘴筒之间设有过滤筒,在过滤筒内设有若干过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烟嘴,其特征在于,在过滤筒的前部和后部内侧分别设有一前过滤层和一后过滤层,在前过滤层和后过滤层之间形成一过滤腔,在过滤腔内填充有过滤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烟嘴,其特征在于,在后过滤层后方的吸嘴内设有第一支撑片,第一支撑片与吸嘴的内壁固接或抵接设置,在第一支撑片上设有若干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烟嘴,其特征在于,在前过滤层前方的过滤筒内设有第二支撑片,第二支撑片与过滤筒的内壁固接或抵接设置,在第二支撑片上设有若干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与所述过滤筒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