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2  13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高层越来越多,高层和高层之间通过外墙突出的混凝土牛腿,在牛腿上搁置钢连廊,这样可以提高高层间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具有时尚性。由于钢连廊与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形不同。所以要在混凝土牛腿和钢连廊之间增设一(滑移)支座来调节使用过程中结构的收缩变形。避免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二者由于结构的收缩不同,影响建筑结构和建筑整体使用效果。

    支座吊装一般办法,可直接捆绑法和挂钩法,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按起重设备吊装规范标准规定:都不能满足、符合规定。有实际位置和数据可知,直接用上述方法吊装时,吊机机头 吊钩 钢索 支座的最小净距离已远大于上下两相邻牛腿的最大间距。

    高楼外墙立面高空突出的多层或多列牛腿,牛腿与外墙整楼属于混凝土一体结构,每列有多层牛腿,俩上下邻近牛腿之间距离小,牛腿宽大,在各牛腿上,利用汽车吊直接将大型支座垂直吊装就位困难。

    采用汽车吊的吊钩钢丝绳和支座间增加辅助过渡吊具装置,将支座垂直吊装就位牛腿方法,是国家起重设备安全吊装规范规定要求:即起重吊物时,必须垂直吊装,严禁斜吊的规定。由于高层高空外墙突出的混凝土牛腿,每列有多层,直线垂直排列,俩上下相邻牛腿间距紧凑,较小。采用常规的捆绑吊装,挂钩吊装等,都不能满足将支座垂直吊装就位牛腿的安全吊装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能够解决利用汽车吊直接将大型支座垂直吊装就位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包括:上部刚性支架,所述上部刚性支架与汽车吊的吊钩挂下的钢丝绳连接;

    柔性吊索,包括相隔预设距离的4根长钢丝绳,所述4根长钢丝绳的上端与所述上部刚性支架连接,每两根长钢丝绳之间的距离大于高层建筑的牛腿的宽度;

    下部刚性支架,4根长钢丝绳的下端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连接;

    支座,所述支座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上部刚性支架包括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梁和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短梁,两根短梁连接于两根长梁之间,以连接成罗马数字ii的形状。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4个吊耳,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的4个吊耳与汽车吊的吊钩挂下的钢丝绳连接;

    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设置有4个吊耳,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的4个吊耳与4根长钢丝绳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下部刚性支架包括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梁和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短梁,两根短梁连接于两根长梁之间,以连接成罗马数字ii的形状。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4个吊耳,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的4个吊耳与4根钢丝绳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多块筋板,每块筋板都开一圆孔;

    所述支座的侧面设置有多块筋板,每块筋板都开一圆孔,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的筋板和所述支座上的筋板通过穿过所述圆孔的螺杆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装置中,所述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和小板条,其中,

    所述上支座板由上至下包括互相连接的方形钢板和圆柱体,所述上支座板的圆柱体与上支座板的方形钢板周边相切;

    所述下支座板由上至下包括互相连接的圆柱体和方形钢板,所述下支座板的圆柱体与下支座板的方形钢板周边相切,所述上支座板的圆柱体与所述下支座板的圆柱体通过所述小板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吊的吊钩钢丝绳和支座间增加依次连接上部刚性支架100、4根钢丝绳13和下部刚性支架200作为辅助过渡吊具装置,通过辅助过渡吊具装置的4根钢丝绳13相隔预设距离,4根钢丝绳13可套过层层牛腿,将下部刚性支架所连接的支座垂直就位各列每层每一牛腿,从而通过增加辅助过渡吊具装置来保证支座吊装垂直就位,解决了汽车吊在层叠牛腿小间距下无法垂直吊装的困难。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过渡吊具装置,保证了的吊装安全、可靠和平稳,符合国家起重设备吊装规范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8#楼混凝土牛腿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6#楼混凝土牛腿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8#楼与6#楼外墙面混凝土牛腿立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混凝土牛腿8#楼右视图或6#楼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座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座的加筋板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座的加筋板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部刚性支架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部刚性支架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部刚性支架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部刚性支架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汽车吊吊装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座就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8#楼混凝土牛腿平面图(即牛腿俯视图),混凝土牛腿突出建筑外墙外侧,其中,牛腿布置在建筑直角和45°折线墙上。折线右侧为建筑墙内,左侧为建筑墙外。

    如图2所示,6#楼混凝土牛腿平面图(即牛腿俯视图)与混凝土建筑于一体,突出外墙外侧,牛腿布置在建筑45°斜线墙上。斜线左侧为建筑墙内,右侧为建筑墙外。图1和图2中的箭头方向为汽车吊的吊运方向。

    如图3所示,8#楼与6#楼外墙面混凝土牛腿立面图(即每列牛腿正视图)5层牛腿排成1列,高空布置。

    如图4所示,混凝土牛腿8#楼右视图或6#楼左视图。每栋楼外墙面都是5层3列牛腿,排列整齐。高空布置。

    图1~图4主要描述了两高层6#楼和8#楼外墙外侧突出的混凝土牛腿17为5层3列,每栋楼15个混凝土牛腿17,两栋楼共30个混凝土牛腿17。同时反映了混凝土牛腿17的布置形式及所在标高。支座中心点按列要求上下一线,各楼三线垂线地面且平行。附图1、2、3和4各视图主要反映的是牛腿17的位置关系。

    图5是支座300的结构图,组成部分: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上下支座板呈“对扣的博士帽”,对扣安装时,上下支座板中间是圆周型的,仅留有设计缝隙,为了上下支座连成一体便于吊装,将对扣的上下支座的圆周外侧面用小条板3(共4块)作临时固定,四等分圆周布置,采用焊接。

    图6和图7是将要吊装的支座300的加筋板,首先在支座左右各侧面上,各焊三块筋板,筋板4左右各二块、筋板5左右各一块,且与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焊接成一体,筋板大面展开朝支座外,支座高度与上支座板1上平面齐平,同时也和下支座板2底平面齐平,左右各三块板间隔相等,左右筋板又对称,筋板大面中心开圆孔,圆孔同轴。

    图8和图9是下部刚性支架200的结构图。先将2根长梁6和另2根短梁7按照设计的尺寸如图焊接呈罗马数字ii的形状,长梁6和短梁7都采用同截面h型钢。每根长梁6按设计尺寸,将各2块筋板9焊于长梁6,各1块筋板8焊于每根短梁7,焊接完成后,应与支座300(图5、6和7可以看到)左右两侧的筋板4和5一一对应,保证大面能紧贴合拢安装,孔孔同轴,可将螺杆11穿入各列筋板4、5和筋板8、9,顺利通过后,再将螺母10拧在螺杆11上,使二根螺杆和螺母始终与支座筋板成套放置。这样,下部刚性支架与支座各筋板通过螺杆11和紧固螺杆的螺母10连成一体。

    2根长梁6上翼缘二端部分别各焊1个吊耳共4个。吊耳呈“o型”截面与型钢h型截面一致,同一长梁6端部上翼缘各焊1吊耳12的间距满足设计要求,大于混凝土牛腿17的宽度。

    2根不同长梁6上翼缘共4吊耳12呈矩形布置,平行且对角相等。

    4吊耳分别通过穿入钢丝绳13,将上下部刚性支架连接的吊索——钢丝绳13用卸扣(gb标准件)连接牢固。

    图10和图11是上部刚性支架100的结构图。上部刚性支架100由2根长梁6和2根短梁7焊接按照设计的尺寸如图呈罗马数字ii的形状。钢梁采用同截面h型钢。然后在每根长梁6端部上下翼缘面分别焊上一个吊耳12,共8个吊耳12,在下方的吊耳12用钢丝绳13穿入,再将钢丝绳13穿入下部刚性支架的吊耳12,最后,将4根钢丝绳13分别绕过各上下吊耳12,二端头用卸扣(gb标准件)连接锁紧。

    图12和13是汽车吊吊装系统总装图包括了:汽车吊14、吊钩15和钢丝绳16,同时反映了上部刚性支架100、钢丝绳13和下部刚性支架200、支座300和牛腿17。

    首先,将已经焊接完成的如图6和图7支座300的加筋板与图8和图9下部刚性支架200通过螺杆11,穿过每块筋板4、5和筋板8、9,最后用螺母10拧于螺杆11进行固定。

    其次,用汽车吊14、吊钩15通过钢丝绳16将附图10和附图11上部刚性支架可以吊起。

    由上部刚性支架100的长梁6下翼缘4吊耳12引下的长度足够的钢丝绳13,与下部已组成一体的图8、9的下部刚性支架200和图6、7支座300的加筋板中的4个吊耳12穿入此引下的钢丝绳13,并用卸扣(gb标准件)将钢丝绳13固定牢固。

    第三,检查无误后,依次连接的汽车吊14、吊钩15和钢丝绳16将已组成系统的上部刚性支架100(上段)、中部柔性吊索(中段)、下部刚性支架200(下段)和支座300,缓缓升起移至指定混凝土牛腿17部附近,沿如图13标定的混凝土牛腿17轴线方向将支座300送入支座定位控制中心。定位后,有人力将螺母10拧开,抽出螺杆11,仅留下已就位的支座。提起汽车吊14吊钩15和钢丝绳16,再将螺杆11和螺母10带回地面,重新装在第二个下部刚性支架200和支座300的加筋板,将其固定牢固。再重复上述步骤。这样,就完成30个支座的全部吊装任务。

    如图1~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包括:

    上部刚性支架100,所述上部刚性支架与汽车吊14的吊钩15挂下的钢丝绳16连接;

    柔性吊索,包括相隔预设距离的4根钢丝绳13,所述4根钢丝绳13的上端与所述上部刚性支架连接,每两根钢丝绳13之间的距离大于高层建筑的牛腿的宽度,以便于钢丝绳13顺利套过牛腿17;

    下部刚性支架200,4根钢丝绳13的下端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200连接;

    所述支座300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200连接。

    在此,高楼外墙立面高空突出的多层(多列)牛腿17,牛腿17与外墙整楼属于混凝土一体结构,每列有多层牛腿,俩上下邻近牛腿之间距离小,牛腿宽大,在各牛腿上,针对利用汽车吊直接将大型支座垂直吊装就位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吊的吊钩钢丝绳和支座间增加依次连接上部刚性支架100、4根钢丝绳13和下部刚性支架200作为辅助过渡吊具装置,通过辅助过渡吊具装置的4根钢丝绳13相隔预设距离,4根钢丝绳13可套过层层牛腿,将下部刚性支架所连接的支座垂直就位各列每层每一牛腿,从而通过增加辅助过渡吊具装置来保证支座吊装垂直就位,解决了汽车吊在层叠牛腿小间距下无法垂直吊装的困难。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过渡吊具装置,保证了的吊装安全、可靠和平稳,符合国家起重设备吊装规范要求。

    所述的钢丝绳13为标准件gb,直径φ3/4"。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刚性支架100包括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梁6和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短梁7,两根短梁7连接于两根长梁6之间,以连接成罗马数字ii的形状。

    在此,所述上部刚性支架100可以由等截面h型钢梁焊接而成,其中长梁6有2根;短梁7有2根,翼缘全部朝上下面。长梁6与短梁7满焊形成上部刚性支架。

    如图10和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刚性支架100的上表面设置有4个吊耳12,所述上部刚性支架100的上表面的4个吊耳12与汽车吊14的吊钩15挂下的钢丝绳16连接;

    所述上部刚性支架100的下表面设置有4个吊耳12,所述上部刚性支架100的下表面的4个吊耳12与4根钢丝绳13的上端连接。

    在此,所述吊耳12为圆钢直径φ16mm。

    同一根长梁6的下表面上的2吊耳12的间距大于牛腿17的宽度,与牛腿17二侧的间隙均留100mm左右,以便于钢丝绳13顺利套过牛腿17。

    同一上或下平面的4个吊耳12的对角线长度相等,四角尺寸成矩形。

    上表面的4个吊耳12与汽车吊14的吊钩15挂下的钢丝绳16连接。用钢丝绳16直接穿入连接,套入吊钩15,固定牢固。

    下表面4吊耳12可穿入4根钢丝绳13。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刚性支架200包括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梁6和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短梁7,两根短梁7连接于两根长梁6之间,以连接成罗马数字ii的形状。

    在此,有等截面h型钢梁焊接而成,其中长梁6有2根;短梁7有2根,翼缘全部朝上下面。长梁6与短梁7满焊形成下部刚性支架。

    短梁7夹于2根长梁7之间,锁扣短梁7翼缘,垂直满焊长梁6。形成罗马数字ii型。

    如图8和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刚性支架200的上表面设置有4个吊耳12,所述下部刚性支架200的上表面的4个吊耳12与4根钢丝绳13的下端连接。

    在此,所述下部刚性支架200的上表面的4个吊耳12的对角线长度相等,四角尺寸成矩形。

    混凝土牛腿17与高层建筑结构统一浇筑,并突出建筑外墙外,分5层3列,5层牛腿17定义为:从上(高)至下(低)分(顶层,次顶层,中间层,次底层,底层)牛腿17。其中:最低牛腿17面标高59.83m,最高牛腿17面标高77.48m。每列上下最近两牛腿17留有空间仅约2.5m,而且牛腿17平面面积大于5m2。搁置牛腿17的支座中心距牛腿边约1m。所以汽车吊直接吊装支座,其实际尺寸:吊机机头 吊钩 钢丝绳 支座的最小垂直净距离已远大于上下相邻倆牛腿的空间最大垂直间距。要垂直吊装就位牛腿不现实。只有增设辅助过渡吊具抬吊支座,通过4根钢丝绳13套过层层牛腿17,才能满足起重吊装安全规范的要求。

    钢丝绳13可以分别穿入上部分刚性支架100的长梁的下表面吊耳12和下部刚性支架200的长梁的上表面的吊耳12后,每根钢丝绳13用卸扣连接固定牢固。而且4根钢丝绳13长度一样。所述的卸扣为标准件gb,规格φ1′1/2"。具体的做法如下:

    4根钢丝绳13分别穿过上部刚性支架100和下部刚性支架200的长梁端部4个吊耳12,用卸扣固定钢丝绳13。

    4根钢丝绳13足够长,宽度为同一长梁俩吊耳12的间距。

    如图12所示,起吊时,上部刚性支架100超过高层建筑的顶层牛腿17。由钢丝绳13牵引下部刚性支架,即可垂直吊着又可平移进入每层牛腿17(次顶层,中间层,次底层,底层)。共5层。顶层直接放上即可。

    如图13所示,垂直吊装支座沿牛腿17轴线至定位点,垂直放下。

    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部刚性支架200的下表面设置有多块筋板,每块筋板都开一圆孔;

    所述支座300的侧面设置有多块筋板,每块筋板都开一圆孔,所述下部刚性支架200的下表面的筋板和所述支座300上的筋板通过穿过所述圆孔的螺杆11连接固定。所述螺杆11为m24型号,采用45#钢。

    在此,所述筋板可以为δ16mm厚。

    所述下部刚性支架200的下表面以短梁7轴线为基准,作垂直平分短梁7轴线,且平行于2长梁6轴线,以此3根平行轴线,焊3块筋板(2块为筋板9,1块为筋板8),立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200的下表面,各筋板大面被短梁轴线平分,各筋板大面紧贴所述3根平行轴线,方位一致,贴轴线靠前(或靠右)布置。

    3块立于下表面的筋板,每根长梁6有2块,每根短梁7有1块,形成平行2列,共6块。

    每块筋板都开一圆孔,用于穿螺杆11来连接和承重作用。

    由于支座板平面板薄,如作为起吊点来抬吊,在高空容易产生摆动,滑钩,极不安全,而且板面薄,支座重量重,起吊时,易变形,弯曲。

    由此,选择支座左右二侧立面焊接筋板,每侧立面各3块(2块筋板4和1块筋板5),各开一孔,共6块筋板,与下部刚性支架200的二边各3块筋板(即2块筋板9和1块筋板8)与支座上两侧所焊的筋板对应紧贴安装,圆孔对齐。

    最后,将二固定螺杆11分别穿入对应对齐的孔,端头分别用双螺母10拧紧。所述双螺母10为m24的标准件gb,采用45#钢。

    如图5~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一实施例中,所述支座300包括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和小板条3,其中,

    所述上支座板由上至下包括互相连接的方形钢板和圆柱体,所述上支座板的圆柱体与上支座板的方形钢板周边相切;

    所述下支座板由上至下包括互相连接的圆柱体和方形钢板,所述下支座板的圆柱体与下支座板的方形钢板周边相切,所述上支座板的圆柱体与所述下支座板的圆柱体通过所述小板条3连接。

    在此,支座规格1450×1450×470mm,重量约4吨。支座主要由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和小板条3组成。

    上、下支座板分别是圆柱体和方形钢板焊接成一体,上支座板中,方形钢板在上,圆柱体在下;下支座板中,方形钢板在下,圆柱体在上。上、下支座板安装后,上、下支座方形板在上下,圆柱体对着圆柱体,上下圆柱体用小板条3焊接。圆柱体几乎与方形钢板周边相切,相切后,四角仅留悬挑的方形板了。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形如“博士帽”。

    上、下支座板1、2中间仅用四块小条板3焊接上下两圆柱体外侧,与上下两圆柱体的缝隙垂直。小条板3仅为临时固定。

    上、下支座板1、2的两圆柱体间仅留设计间隙。

    具体的,1)上部刚性支架100安装时:

    将等截面的长梁6和短梁7在同一平台上,按设计尺寸进行拼装焊接。

    将长梁6端部上下翼缘分别安装经弯折的吊耳12,采用焊接与长梁6固定。要求对齐,符合设计要求。

    将上部刚性支架100,用钢丝绳16连接长梁上表面4个吊耳12。

    可用钢丝绳16直接穿入吊耳12,牢固挂上汽车吊14吊钩15。

    调整钢丝绳16松紧、位置等,使上部刚性支架保持水平。

    2)钢丝绳13安装时:

    中部柔性吊索是上下刚性支架连接一起后起吊。

    当支座吊起,开始送入牛腿17时,4根足够长的钢丝绳13垂直地面,相互平行。

    与上部刚性支架100的长梁6的下表面的4吊耳12和下部刚性支架200的长梁6的上表面的4吊耳12连接穿入的钢丝绳13分别用卸扣锁紧。

    在支座300送入牛腿17中心轴线方向,足够长的钢丝绳13垂直,且保持在牛腿17宽度的外侧,也就是相对的钢丝绳13间距大于牛腿17宽度(也就是长梁6上吊耳12的间距大于牛腿17宽度),以防止支座300送入时,钢丝绳13与牛腿17产生碰撞。

    3)下部刚性支架200安装时:

    将等截面的长梁6和短梁7在同一平台上,按设计尺寸进行拼装焊接。

    将长梁6端部上翼缘分别安装经弯折的吊耳12,采用焊接与长梁6固定。要求对齐,符合设计要求。

    下部刚性支架底部6块筋板(其中:2根长梁6上各2块筋板9,2根短梁7上各1块筋板8)按要求焊接定位牢固,焊接时按上述说要求,方向一致,关键要考虑支座300有对应筋板紧贴安装的需要。

    将支座300按要求焊接相应6块筋板(其中:4块筋板4和2块筋板5),要与下部刚性支架的6块筋板安装位置一一对应,安装时,筋板大面正好紧贴,安装后,呈2列,每列筋板,2俩相合,每列各筋板,各孔同轴。

    将2列同轴同心的筋板孔用螺杆11穿入,螺杆端部用双螺母10来定位固定。将下部刚性支架200与支座300牢固固定。

    将足够长4根钢丝绳13穿过下部刚性支架200的吊耳12。同时,上部刚性支架100已经悬挂放下的汽车吊14吊钩15以及与钢丝绳16已连接着。

    调整钢丝绳13,将支座300保持水平。

    这样就安装了整个辅助过渡吊具装置。具体安装包括:汽车吊14吊钩15→牵制着钢丝绳16→钢丝绳16牵制上部刚性支架100→通过中部柔性吊索(钢丝绳13)足够长,连接上、下刚性支架100、200的吊耳12并用卸扣锁紧→由下部刚性支架200筋板与对应支座300的筋板对应合拢,通过螺杆11螺母10来限制和固定合拢筋板。只要汽车吊14吊钩15及钢丝绳16提起,就能将上刚性支架100、钢丝绳13、下刚性支架200所述连接的支座300提升吊装就位到牛腿17。

    使用方法:

    通过上述的形式安装,就可以提升第一个支座。

    支座被提升至牛腿17附近,沿牛腿17轴线方向,渐渐垂直吊装伸入牛腿17支座中心定位点。

    卸载支座。松开连接筋板的固定螺杆11上的螺母10,抽出螺杆11。

    再提升辅助过渡吊具至一定高度,将抽出的固定螺杆11和螺母10,再连接下部刚性支架200的筋板8、9。

    将辅助过渡吊具装置及螺杆11和螺母10带到地面,来连接第二个支座。

    连接后,汽车吊14,吊钩15再沿着原路返回,再吊装第三个支座。

    这样可连续使用,吊完30个支座3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面,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

    将上部刚性支架与汽车吊的吊钩挂下的钢丝绳连接;

    将相隔预设距离的4根长钢丝绳的上端与所述上部刚性支架连接,每两根长钢丝绳之间的距离大于高层建筑的牛腿的宽度;

    将4根长钢丝绳的下端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连接;

    将支座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将上部刚性支架与汽车吊的吊钩挂下的钢丝绳连接之前,还包括:

    设置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梁和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短梁;

    将两根短梁连接于两根长梁之间,以连接成罗马数字ii的形状的上部刚性支架。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将上部刚性支架与汽车吊的吊钩挂下的钢丝绳连接还包括:

    在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设置4个吊耳,将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的4个吊耳与汽车吊的吊钩挂下的钢丝绳连接;

    在上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设置4个吊耳,将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的4个吊耳与4根长钢丝绳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将4根长钢丝绳的下端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连接之前,还包括:

    设置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梁和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短梁;

    将两根短梁连接于两根长梁之间,以连接成罗马数字ii的形状的下部刚性支架。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将4根长钢丝绳的下端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连接包括:

    在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设置4个吊耳,将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的4个吊耳与4根钢丝绳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将支座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连接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多块筋板,每块筋板都开一圆孔;

    在所述支座的侧面设置多块筋板,每块筋板都开一圆孔;

    将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的筋板和所述支座上的筋板通过穿过所述圆孔的螺杆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将支座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连接之前,还包括:

    将由上至下互相连接的方形钢板和圆柱体组成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的圆柱体与上支座板的方形钢板周边相切;

    将由上至下互相连接的圆柱体和方形钢板组成下支座板,所述下支座板的圆柱体与下支座板的方形钢板周边相切;

    将所述上支座板的圆柱体与所述下支座板的圆柱体通过所述小板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各方法实施例的详细内容,具体可参见各装置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刚性支架,所述上部刚性支架与汽车吊的吊钩挂下的钢丝绳连接;

    柔性吊索,包括相隔预设距离的4根长钢丝绳,所述4根长钢丝绳的上端与所述上部刚性支架连接,每两根长钢丝绳之间的距离大于高层建筑的牛腿的宽度;

    下部刚性支架,4根长钢丝绳的下端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连接;

    支座,所述支座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刚性支架包括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梁和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短梁,两根短梁连接于两根长梁之间,以连接成罗马数字ii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4个吊耳,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的4个吊耳与汽车吊的吊钩挂下的钢丝绳连接;

    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设置有4个吊耳,所述上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的4个吊耳与4根长钢丝绳的上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包括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长梁和两根按预设间隔平行设置的短梁,两根短梁连接于两根长梁之间,以连接成罗马数字ii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4个吊耳,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上表面的4个吊耳与4根钢丝绳的下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设置有多块筋板,每块筋板都开一圆孔;

    所述支座的侧面设置有多块筋板,每块筋板都开一圆孔,所述下部刚性支架的下表面的筋板和所述支座上的筋板通过穿过所述圆孔的螺杆连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和小板条,其中,

    所述上支座板由上至下包括互相连接的方形钢板和圆柱体,所述上支座板的圆柱体与上支座板的方形钢板周边相切;

    所述下支座板由上至下包括互相连接的圆柱体和方形钢板,所述下支座板的圆柱体与下支座板的方形钢板周边相切,所述上支座板的圆柱体与所述下支座板的圆柱体通过所述小板条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多层牛腿支座吊装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吊的吊钩钢丝绳和支座间增加依次连接上部刚性支架、4根钢丝绳和下部刚性支架作为辅助过渡吊具装置,通过辅助过渡吊具装置的4根钢丝绳相隔预设距离,4根钢丝绳可套过层层牛腿,将下部刚性支架所连接的支座垂直就位各列每层每一牛腿,从而通过增加辅助过渡吊具装置来保证支座吊装垂直就位,解决了汽车吊在层叠牛腿小间距下无法垂直吊装的困难。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过渡吊具装置,保证了的吊装安全、可靠和平稳,符合国家起重设备吊装规范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孙韩盛;周军;施建峰;金翔鹰;张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临港松江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7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