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2  12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港口、货站装卸钢管类货物的专用组合吊具,属于吊装设备的吊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吊装作业钢管类货物基本上采用钢丝绳、吊装带或链条兜吊作业。使用吊装带或钢丝绳进行兜吊作业,其不足之处是:首先,货物从生产厂家装车时,不会进行隔垫处理,在港口作业中,需要对货物进行分吊、提头作业,在提头作业时,需要钩挂货物的绑扎腰将货物一端提起0.5米左右,再由下方穿入钢丝绳或吊装带兜系,作业效率低,且需要人工穿入兜系,如包扎腰不牢固,容易出现人身伤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其次,使用吊装带作业时,由于作业中需要拉、压、抽吊装带,极易造成吊装带被擦伤、划伤、从而造成吊装带因硬伤而提早报废,同时吊装带价格比较昂贵,损耗幅度大,从而增加了装卸成本;再有,使用钢丝绳作业时,由于钢丝绳材质较硬,不易弯曲,且钢丝绳相对较重,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装卸效率也有所降低,接卸难度大,危险性大。综上所述,目前的采用钢丝绳、吊装带或链条兜吊吊装钢管类货物的方法设备利用率低、作业效率低,亟待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这种组合吊具的吊运效率高,不易损坏吊具,而且制作成本低、安全性好,还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为钢管类产品提供一种新的吊装方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它由三角形平衡梁、钢丝绳吊索、卡环、专用吊钩组成,三角形平衡梁为垂直放置的三角形钢板,三角形平衡梁的上部中间位置有环眼,环眼与起重机钩头相匹配,三角形平衡梁的两端分别有吊耳孔,两个吊耳孔通过卡环分别与两条钢丝绳吊索的上端相连接,两条钢丝绳吊索的下端分别通过卡环与专用吊钩相连接,两个专用吊钩分别与一组钢管的两端相对,专用吊钩由吊钩板和钩头组成,吊钩板的上部有吊孔,吊孔与钢丝绳吊索相连接,钩头为圆柱体,钩头圆柱体与吊钩板垂直焊接连接,两个钩头圆柱体平行固定连接在吊钩板的下部,钩头圆柱体与钢管的内孔相对。

    上述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所述两条钢丝绳吊索分别由主吊索和多个分吊索组成,主吊索的上端通过卡环与三角形平衡梁的吊耳孔相连接,主吊索的下端与卡环相连接,多个分吊索的上端与主吊索下端的卡环相连接,多个分吊索的下端分别连接一个专用吊钩,多个专用吊钩分别与多组钢管一一相对。

    上述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所述三角形平衡梁的环眼内圈焊有护板,三角形平衡梁下部有三个吊耳孔,两个吊耳孔分别位于三角形平衡梁的两端,一个吊耳孔位于三角形平衡梁的中间,卡环通过卡环销轴与吊耳孔相连接,吊耳孔的孔径大于卡环销轴直径。

    上述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所述专用吊钩的钩头圆柱体表面覆盖有橡胶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角形平衡梁,可以降低水平作用力,便于工人挂钩,而且降低了起重机的起升高度,同时也保证了吊装安全性;三角形平衡梁的环眼根据起重机钩头的尺寸设计,环眼直接连接在钩头上,环眼内圈焊有护板,防止了钩头及吊具的过度磨损;三角形平衡梁下方有三个吊耳孔,避免了钢丝绳吊索之间的互相缠绕,吊耳孔的孔径大于卡环销轴直径,可以防止卡环及三角形平衡梁磨损;专用吊钩采用“双l型”焊接结构,可以勾住钢管捆的任意两根钢管内孔,防止钢管捆在吊装过程中发生转动和摆动;在专用吊钩的钩头圆柱体与钢管接触表面覆盖橡胶材料,可以避免货损。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重量轻,易操作,适用性强,起吊平稳,各主要部件均由卡环连接,组装、拆卸、更换部件方便简单。本实用新型与传统作业工具相比使用更加方便,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装卸成本,同时提高了货物装卸质量,是一种吊装钢管类货物的新型专用组合吊具,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专用吊钩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三角形平衡梁1、钢丝绳吊索2、卡环3、专用吊钩4、环眼5、吊耳孔6、吊钩板7、钩头8、吊孔9、主吊索10、分吊索11、钢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三角形平衡梁1、钢丝绳吊索2、卡环3、专用吊钩4组成。

    图1显示,三角形平衡梁1为垂直放置的三角形钢板。吊运过程中三角形平衡梁1保证了货物的平稳。其尺寸及厚度是根据吊装货物的重量、尺寸设计,在满足了吊装过程中的水平分力及垂直分力的基础上,尽量减轻了三角形平衡梁1的重量,避免了作业前挂钩困难。

    图1显示,三角形平衡梁1的上部中间位置有环眼5,环眼5与起重机钩头相匹配,环眼5内圈焊有护板。三角形平衡梁1的环眼5根据起重机钩头的尺寸设计,环眼5直接连接在钩头上,环眼5的内圈焊有护板,防止了钩头及吊具的过度磨损。

    图1显示,三角形平衡梁1的下部有三个吊耳孔6,两个吊耳孔6分别位于三角形平衡梁1的两端,一个吊耳孔6位于三角形平衡梁1的中间,卡环3通过卡环销轴与吊耳孔6相连接,吊耳孔6的孔径大于卡环销轴直径。在三角形平衡梁1下方设置三个吊耳孔6,避免了钢丝绳吊索2之间的互相缠绕,吊耳孔6的孔径比卡环销轴直径宽2mm,可以防止卡环3及三角形平衡梁1的磨损。

    图1显示,三角形平衡梁1下部的两个吊耳孔6通过卡环3分别与两条钢丝绳吊索2的上端相连接,两条钢丝绳吊索2的下端分别通过卡环3与专用吊钩4相连接,两个专用吊钩4分别与一组钢管12的两端相对。

    图1显示,两条钢丝绳吊索2分别由主吊索10和多个分吊索11组成。主吊索10的上端通过卡环3与三角形平衡梁1的吊耳孔6相连接,主吊索10的下端与卡环3相连接,多个分吊索11的上端与主吊索10下端的卡环3相连接,多个分吊索11的下端分别连接一个专用吊钩4,多个专用吊钩4分别与多组钢管12一一相对。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一次性吊装多组钢管捆。

    图2显示,专用吊钩4由吊钩板7和钩头8组成。吊钩板7的上部有吊孔9,吊孔9与钢丝绳吊索2的分吊索11相连接。钩头8为圆柱体,钩头8圆柱体与吊钩板7垂直焊接连接,两个钩头8圆柱体平行固定连接在吊钩板7的下部,钩头8圆柱体与钢管12的内孔相对,钩头8圆柱体表面覆盖有橡胶护套。专用吊钩4采用“双l型”焊接结构,可以勾住钢管捆的任意两根钢管内孔,防止钢管捆在吊装过程中发生转动和摆动,钩头8圆柱体与钢管12接触表面覆盖橡胶材料,可以避免货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下:

    三角形平衡梁1的长度为1040mm,高度为550mm,板面的厚度为30mm;

    三角形平衡梁1的环眼5的高度为330mm,宽度为200mm;

    三角形平衡梁1的吊耳孔6的直径为60mm;

    钢丝绳吊索2的主吊索10的直径为32mm,长度为6mm,分吊索11的直径为14mm,长度为1200mm;

    卡环3的内孔直径为32mm;

    专用吊钩4的吊钩板7的高度为300mm,底边长度为170mm,顶面长度为100mm,板面厚度为20mm,吊孔9的直径为40mm;

    钩头8的圆柱体的长度为150mm,直径为3mm。


    技术特征:

    1.一种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它由三角形平衡梁(1)、钢丝绳吊索(2)、卡环(3)、专用吊钩(4)组成,三角形平衡梁(1)为垂直放置的三角形钢板,三角形平衡梁(1)的上部中间位置有环眼(5),环眼(5)与起重机钩头相匹配,三角形平衡梁(1)的两端分别有吊耳孔(6),两个吊耳孔(6)通过卡环(3)分别与两条钢丝绳吊索(2)的上端相连接,两条钢丝绳吊索(2)的下端分别通过卡环(3)与专用吊钩(4)相连接,两个专用吊钩(4)分别与一组钢管(12)的两端相对,专用吊钩(4)由吊钩板(7)和钩头(8)组成,吊钩板(7)的上部有吊孔(9),吊孔(9)与钢丝绳吊索(2)相连接,钩头(8)为圆柱体,钩头(8)圆柱体与吊钩板(7)垂直焊接连接,两个钩头(8)圆柱体平行固定连接在吊钩板(7)的下部,钩头(8)圆柱体与钢管(12)的内孔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钢丝绳吊索(2)分别由主吊索(10)和多个分吊索(11)组成,主吊索(10)的上端通过卡环(3)与三角形平衡梁(1)的吊耳孔(6)相连接,主吊索(10)的下端与卡环(3)相连接,多个分吊索(11)的上端与主吊索(10)下端的卡环(3)相连接,多个分吊索(11)的下端分别连接一个专用吊钩(4),多个专用吊钩(4)分别与多组钢管(12)一一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平衡梁(1)的环眼(5)内圈焊有护板,三角形平衡梁(1)下部有三个吊耳孔(6),两个吊耳孔(6)分别位于三角形平衡梁(1)的两端,一个吊耳孔(6)位于三角形平衡梁(1)的中间,卡环(3)通过卡环销轴与吊耳孔(6)相连接,吊耳孔(6)的孔径大于卡环销轴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吊钩(4)的钩头(8)圆柱体表面覆盖有橡胶护套。

    技术总结
    一种吊装钢管的专用组合吊具,属于吊装设备的吊具技术领域,用于装卸钢管类货物。其技术方案是:三角形平衡梁为垂直放置的三角形钢板,三角形平衡梁的上部中间位置有环眼,环眼与起重机钩头相匹配,三角形平衡梁的两端分别有吊耳孔,两个吊耳孔分别通过两条钢丝绳吊索与两个专用吊钩相连接,专用吊钩由吊钩板和两个钩头组成,钩头为圆柱体,两个钩头圆柱体平行固定连接在吊钩板的下部,钩头圆柱体与钢管的内孔相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重量轻,易操作,适用性强,起吊平稳,各主要部件均由卡环连接,组装、拆卸、更换部件方便简单。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装卸成本,同时提高了货物装卸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静;杨志伟;杜海涛;许天赐;沈绍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7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