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隐形连裤袜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裤袜,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隐形连裤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连裤袜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不仅仅满足于连裤袜的外观美,更多的是它的实用性,连裤袜本身也因为需求不同而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类型,但是现有的连裤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细菌,不利于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美观舒适的抗菌隐形连裤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抗菌隐形连裤袜包括弹性塑形裤体和袜体,所述袜体缝合连接在弹性塑形裤体上;弹性塑形裤体自上而下包括腰部和裆部;所述腰部和裆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腰部的上端设有收腰口;所述腰部上还设有与人体腰部相对应的弹性收腰带;所述裆部上设有与人体臀部相对应的弹性提臀带。弹性塑形裤体中腰部的弹性收腰带能够收紧人体的腰部,裆部上的弹性提臀带对人体具有提臀的效果,穿着时更能展示人体的曲线,美观舒适。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塑形裤体由抗菌纤维面料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抗菌纤维面料由沿纬向方向周期排列的纬向纱线编织而成,相邻两个周期中的纬向纱线交替排列;最小所述周期包括第一纬向纱线、第二纬向纱线,该第一纬向纱线和第二纬向纱线在同一周期中沿经向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纬向纱线、第二纬向纱线上均设置有编织线圈。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纬向纱线上的编织线圈包括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所述第二纬向纱线上的编织线圈包括三号线圈和四号线圈;所述一号线圈的下部套接在三号线圈的上部;所述一号线圈的上部套接在相邻周期中二号线圈的下部;所述三号线圈的下部套接在相邻周期中二号线圈的上部;所述二号线圈的上部套接在相邻周期中三号线圈的上部;所述四号线圈的上部套接在二号线圈的下部。第二纬向纱线上的线圈对第一纬向纱线上的线圈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相比于一般的平纹纬编结构,强度更高,弹性更好。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纬向纱线和第二纬向纱线均为抗菌纤维纱。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抗菌纤维纱由天然棉纤维制得。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收腰口为锦纶材质;所述袜体为雪戴丽材质。这样设计收腰口具有较好的弹性;袜体隐形通透,穿着时更为美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塑形裤体由抗菌纤维面料制得,抗菌纤维面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还能保证连裤袜的弹性和强度;弹性收腰带、弹性提臀带的设计能够增强该连体袜的塑身美体效果;袜体隐形通透,穿着时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抗菌隐形连裤袜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抗菌隐形连裤袜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抗菌纤维面料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中:裤体1、连接套2、袜体3、抗菌纤维面料4、弹性束紧带11、套筒21、毛面魔术贴22、钩面魔术贴31、防滑硅胶垫32、硅胶条321、透气通孔322、第一纬向纱线41、第二纬向纱线42、一号线圈411、二号线圈412、三号线圈421、四号线圈4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抗菌隐形连裤袜,包括弹性塑形裤体和袜体3,袜体3缝合连接在弹性塑形裤体上;弹性塑形裤体自上而下包括腰部1和裆部2;腰部1和裆部2为一体式结构;腰部1的上端设有收腰口11;腰部1上还设有与人体腰部相对应的弹性收腰带12;裆部2上设有与人体臀部相对应的弹性提臀带21;收腰口11为锦纶材质;袜体3为雪戴丽材质。弹性塑形裤体中腰部1的弹性收腰带12能够收紧人体的腰部,裆部2上的弹性提臀带21对人体具有提臀的效果,穿着时更能展示人体的曲线;并且袜体3为隐形通透的雪戴丽材质,穿着时更为美观舒适。

    本实施例中的抗菌隐形连裤袜由抗菌纤维面料4编织而成;抗菌纤维面料4由沿纬向方向周期排列的纬向纱线编织而成,相邻两个周期中的纬向纱线交替排列;最小周期包括第一纬向纱线41、第二纬向纱线42,该第一纬向纱线41和第二纬向纱线42在同一周期中沿经向方向依次排列;第一纬向纱线41、第二纬向纱线42上均设置有编织线圈。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纬向纱线41上的编织线圈包括一号线圈411和二号线圈412;第二纬向纱线42上的编织线圈包括三号线圈421和四号线圈422;一号线圈411的下部套接在三号线圈421的上部;一号线圈411的上部套接在相邻周期中二号线圈412的下部;三号线圈421的下部套接在相邻周期中二号线圈412的上部;二号线圈412的上部套接在相邻周期中三号线圈421的上部;四号线圈422的上部套接在二号线圈412的下部;第一纬向纱线41和第二纬向纱线41均为抗菌纤维纱;抗菌纤维纱由天然棉纤维制得。本实施例中抗菌纤维面料4的编织结构主要由第一纬向纱线41完成,第二纬向纱线42对第一纬向纱线41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其中三号线圈421用于连接一号线圈411和相邻周期中的二号线圈412,四号线圈422对二号线圈412和相邻周期中的一号线圈411具有支撑和稳固结构的作用;所以该抗菌纤维面料4相比于一般的平纹编织面料,更具有强度和弹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隐形连裤袜,包括弹性塑形裤体和袜体(3),所述袜体(3)缝合连接在弹性塑形裤体上;其特征在于,弹性塑形裤体自上而下包括腰部(1)和裆部(2);所述腰部(1)和裆部(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腰部(1)的上端设有收腰口(11);所述腰部(1)上还设有与人体腰部相对应的弹性收腰带(12);所述裆部(2)上设有与人体臀部相对应的弹性提臀带(21);所述弹性塑形裤体由抗菌纤维面料(4)编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隐形连裤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面料(4)由沿纬向方向周期排列的纬向纱线编织而成,相邻两个周期中的纬向纱线交替排列;最小周期包括第一纬向纱线(41)和第二纬向纱线(42),该第一纬向纱线(41)和第二纬向纱线(42)在同一周期中沿经向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纬向纱线(41)和第二纬向纱线(42)上均设置有编织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隐形连裤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向纱线(41)上的编织线圈包括一号线圈(411)和二号线圈(412);所述第二纬向纱线(42)上的编织线圈包括三号线圈(421)和四号线圈(422);所述一号线圈(411)的下部套接在三号线圈(421)的上部;所述一号线圈(411)的上部套接在相邻周期中二号线圈(412)的下部;所述三号线圈(421)的下部套接在相邻周期中二号线圈(412)的上部;所述二号线圈(412)的上部套接在相邻周期中三号线圈(421)的上部;所述四号线圈(422)的上部套接在二号线圈(412)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隐形连裤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向纱线(41)和第二纬向纱线(42)均为抗菌纤维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隐形连裤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纱由天然棉纤维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隐形连裤袜,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腰口(11)为锦纶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菌隐形连裤袜,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连裤袜穿着时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菌隐形连裤袜,包括弹性塑形裤体和袜体,袜体缝合连接在弹性塑形裤体上;弹性塑形裤体自上而下包括腰部和裆部;腰部和裆部为一体式结构;腰部的上端设有收腰口;腰部上还设有与人体腰部相对应的弹性收腰带;裆部上设有与人体臀部相对应的弹性提臀带;收腰口为锦纶材质;袜体为雪戴丽材质;抗菌隐形连裤袜由抗菌纤维面料缝制而成。弹性塑形裤体中腰部的弹性收腰带能够收紧人体的腰部,裆部上的弹性提臀带对人体具有提臀的效果,穿着时更能展示人体的曲线;并且袜体隐形通透,穿着时更为美观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义乌市大宇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7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