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机双绞轴板式撑杆抓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163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吊装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门机双绞轴板式撑杆抓斗。



    背景技术:

    抓斗作为一种常用的起重吊装设备在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现有的抓斗结构的两个斗体与上部的上承梁之间通过长撑杆支撑连接,每一侧的抓斗分别通过两根长撑杆与上部的上承梁相连接,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抓斗的同步性较差,导致在工作时存在两侧的抓斗难以协调一致进行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门机双绞轴板式撑杆抓斗,该抓斗结构在工作时,能够实现两侧抓斗协调一致进行配合工作。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门机双绞轴板式撑杆抓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平衡架,所述承重平衡架铰接上承梁,上承梁的两侧分别铰接左撑杆、右撑杆,所述左撑杆下端铰接左斗体的左下角,右撑杆的下端铰接右斗体的右下角,所述上承梁的下方设置下承梁,左斗体上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下承梁铰接连接,右斗体上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下承梁铰接连接,所述左斗体、右斗体两者上端的齿形部相互啮合;所述上承梁、下承梁之间通过开闭钢丝绳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撑杆、右撑杆两者结构相同,其中左撑杆包括两根撑杆件及用于连接两根撑杆件的板体,板体沿长度方向两端与相应撑杆件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撑杆件与上承梁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板,两块连接板分置于撑杆件的两侧,每个所述撑杆件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体上沿长度方向均布设置若干腰型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重平衡架的上表面四角分别吊设一根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抓斗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将分别与两侧斗体相配合的长撑杆改进为整体结构,在使用时,能够实现两侧斗体在工作时协调一致的配合作业,有利于抓斗的有效抓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左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4中,包括右斗体1、第二连接轴1-1、左斗体2、第一连接轴2-1、上承梁3、下承梁4、右撑杆5、左撑杆6、承重平衡架7等。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门机双绞轴板式撑杆抓斗,包括承重平衡架7,所述承重平衡架7铰接上承梁3,上承梁3的两侧分别铰接左撑杆6、右撑杆5,所述左撑杆6下端铰接左斗体2的左下角,右撑杆5的下端铰接右斗体1的右下角,所述上承梁3的下方设置下承梁4,左斗体2上端通过第一连接轴2-1与下承梁4铰接连接,右斗体1上端通过第二连接轴1-1与下承梁4铰接连接,所述左斗体2、右斗体1两者上端的齿形部相互啮合;所述上承梁3、下承梁4之间通过开闭钢丝绳相连接。

    左撑杆6、右撑杆5两者结构相同,其中左撑杆6包括两根撑杆件6-1及用于连接两根撑杆件6-1的板体6-2,板体6-2沿长度方向两端与相应撑杆件6-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撑杆件6-1与上承梁3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板6-3,两块连接板6-3分置于撑杆件6-1的两侧,每个所述撑杆件6-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孔。

    板体6-2上沿长度方向均布设置若干腰型孔。

    承重平衡架7的上表面四角分别吊设一根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产品中的上承梁3、下承梁4分别包括一个连接座及转动设置于连接座上的转轮,转轮的圆周表面沿轴向均布设置若干个线槽,在使用时,两个转轮的线槽通过开闭钢丝绳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由于将与左斗体2、右斗体1相连接的左撑杆6及右撑杆5分别做成整体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使用时,两侧斗体在相应的整体结构的撑杆的带动下能够实现较好的协调一致性的配合工作,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左撑杆6及右撑杆5在上承梁3上获得较大的安装距离,撑杆上承梁3的安装距离越大,相对来说抓斗快要闭合时获得的闭合力越大,有利于抓斗的抓取作业。

    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工作原理如下:抓斗通过开闭钢丝绳牵拉上承梁3及下承梁4,改变上承梁3与下承梁4之间的距离,实现抓斗的打开闭合。左斗体2与右斗体1通过齿形部实现开闭过程中的同步性,通过斗体的齿形部确保下承梁4始终处于垂直状态,在抓取过程中更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产品能有效适用于门机抓取装卸散货的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门机双绞轴板式撑杆抓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平衡架(7),所述承重平衡架(7)铰接上承梁(3),上承梁(3)的两侧分别铰接左撑杆(6)、右撑杆(5),所述左撑杆(6)下端铰接左斗体(2)的左下角,右撑杆(5)的下端铰接右斗体(1)的右下角,所述上承梁(3)的下方设置下承梁(4),左斗体(2)上端通过第一连接轴(2-1)与下承梁(4)铰接连接,右斗体(1)上端通过第二连接轴(1-1)与下承梁(4)铰接连接,所述左斗体(2)、右斗体(1)两者上端的齿形部相互啮合;所述上承梁(3)、下承梁(4)之间通过开闭钢丝绳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机双绞轴板式撑杆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撑杆(6)、右撑杆(5)两者结构相同,其中左撑杆(6)包括两根撑杆件(6-1)及用于连接两根撑杆件(6-1)的板体(6-2),板体(6-2)沿长度方向两端与相应撑杆件(6-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撑杆件(6-1)与上承梁(3)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板(6-3),两块连接板(6-3)分置于撑杆件(6-1)的两侧,每个所述撑杆件(6-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轴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机双绞轴板式撑杆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6-2)上沿长度方向均布设置若干腰型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机双绞轴板式撑杆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平衡架(7)的上表面四角分别吊设一根钢丝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吊装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门机双绞轴板式撑杆抓斗,包括承重平衡架,承重平衡架铰接上承梁,上承梁的两侧分别铰接左撑杆、右撑杆,左撑杆下端铰接左斗体的左下角,右撑杆的下端铰接右斗体的右下角,上承梁的下方设置下承梁,左斗体上端通过第一连接轴与下承梁铰接连接,右斗体上端通过第二连接轴与下承梁铰接连接,左斗体、右斗体两者上端的齿形部相互啮合;上承梁、下承梁之间通过开闭钢丝绳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合理,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抓斗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将分别与两侧斗体相配合的长撑杆改进为整体结构,在使用时,能够实现两侧斗体在工作时协调一致的配合作业,有利于抓斗的有效抓取。

    技术研发人员:董锦昭;孙中才;丁建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曹妃甸港联运码头有限公司;无锡市新华起重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6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