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干燥工序为生产车间常见工序,通常,在干燥工序中,高温空气通入干燥装置,对干燥装置内部的物料进行干燥后,被直接排出,而被排出的空气的温度通常远高于常温。
例如,在豆粉的生产车间中,一般采用高压蒸汽对常温空气加热的方式,作为干燥装置的高温空气来源,使得高压蒸汽的耗用较大,生产豆粉的蒸汽单耗偏高;并且,高温空气在被利用后直接排出,温度很高,未能有效的利用排风的热能;此外,排出的热风会带走约0.7%的豆粉颗粒,降低产品得率。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回收余热的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干燥成本、有效利用热能、解决热风中粉尘问题的余热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干燥装置排出的热风,包括:
换热器,与所述的干燥装置相连接,用于将从干燥装置排出的热风的热量传递给冷风,所述的冷风经换热器换热后用于干燥装置;
捕集罐,与所述的换热器相连接,使得从干燥装置排出的热风经所述的换热器进入所述的捕集罐,以将从干燥装置排出的热风中的气体与固体颗粒相分离。
较佳地,所述的换热器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的第一进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的干燥装置相连接,用于通入热风,所述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的捕集罐相连接,使得所述的热风经换热后进入捕集罐,所述的第二进口用于通入冷风,并且所述的冷风经换热后经所述的第二出口排出。
较佳地,所述的捕集罐设置排风口,用于排出除去固体颗粒的气体。
较佳地,所述的捕集罐的排风口设置风机。
较佳地,所述的系统包括循环水罐,所述的捕集罐设置第一喷头和排液口,所述的第一喷头与所述的循环水罐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的捕集罐的内部空间中喷洒水,以捕集固体颗粒。
较佳地,所述的循环水罐和所述的喷头之间设置循环水泵。
较佳地,所述的循环水罐设置液位计。
较佳地,所述的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较佳地,所述的换热器设置第二喷头,所述的第二喷头设置于所述的换热器的上部。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热风的热能,避免热能大量浪费,并且可以对热风中的细粉重新捕集利用,提高产品的得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系统的实施例,该系统用于回收干燥装置排出的热风,以豆粉生产为例说明,在豆粉生产的干燥塔中排出的热风温度在85℃~95℃,并夹带约0.7%的豆粉颗粒。所述的系统包括:换热器1,经风机17与所述的干燥装置2相连接,用于将从干燥装置排出的热风的热量传递给冷风,所述的冷风经换热器换热后用于干燥装置2;捕集罐3,与所述的换热器1相连接,使得从干燥装置2排出的热风经所述的换热器1进入所述的捕集罐3,以将从干燥装置2排出的热风中的气体与豆粉相分离。
如图1所示,所述的换热器1具有第一进口4、第一出口5、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6,所述的第一进口4通过第一管路7与所述的干燥装置2相连接,用于通入热风,所述的第一出口5通过第二管路8与所述的捕集罐3相连接,使得所述的热风经换热后进入捕集罐3,所述的第二进口用于通入冷风,冷风可以为常温空气,例如20℃左右,冷风经过滤器18进入第二进口,并且所述的冷风经换热后温度能够提高至55℃~60℃,经所述的第二出口6排出,之后通过风机15、蒸汽加热器16进入干燥装置2中,进行干燥。
如图1所示,所述的换热器1可以选择板式换热器,其中所述的换热器1设置喷头8,喷头8在板式换热器内的上部位置,以定期清洗内部粘接的物料,换热器的内部可以选择光滑度高的材质,降低回收热风中的豆粉颗粒的粘结。
如图1所示,所述的捕集罐3设置排风口9,用于排出除去固体颗粒的气体,所述的捕集罐3的排风口9设置风机10。所述的系统包括循环水罐12,所述的捕集罐3设置喷头13和排液口14,所述的喷头13与所述的循环水罐12通过循环水泵11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的捕集罐的内部空间中喷洒水,以捕集热风中夹带的豆粉。所述的循环水罐12设置液位计,以检测循环水罐中的液位,便于及时补水。
在豆粉生产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每吨产品可节约1.5~2吨的蒸汽耗用量。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热风的热能,避免热能大量浪费,并且可以对热风中的细粉重新捕集利用,提高产品的得率。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1.一种余热回收系统,用于回收干燥装置排出的热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与所述的干燥装置相连接,用于将从干燥装置排出的热风的热量传递给冷风,所述的冷风经换热器换热后用于干燥装置;
捕集罐,与所述的换热器相连接,使得从干燥装置排出的热风经所述的换热器进入所述的捕集罐,以将从干燥装置排出的热风中的气体与固体颗粒相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的第一进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的干燥装置相连接,用于通入热风,所述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的捕集罐相连接,使得所述的热风经换热后进入捕集罐,所述的第二进口用于通入冷风,并且所述的冷风经换热后经所述的第二出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集罐设置排风口,用于排出除去固体颗粒的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集罐的排风口设置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循环水罐,所述的捕集罐设置第一喷头和排液口,所述的第一喷头与所述的循环水罐相连接,用于向所述的捕集罐的内部空间中喷洒水,以捕集固体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罐和所述的喷头之间设置循环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罐设置液位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设置第二喷头,所述的第二喷头设置于所述的换热器的上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