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
背景技术:
起重设备是在取料之后即开始垂直或垂直兼有水平的工作行程,到达目的地后卸载,再空行程到取料地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吊运或搬运。
现有的起重机主梁结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主梁轨道上未设置的相应的润滑设施,即滑轨在轨道上无法通过相应的装置进行自给润滑,易造成在使用的过程中,致使滑轨驱动装置在驱动时扭矩增大,导致耗电量增加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主梁轨道上未设置的相应的润滑设施,即滑轨在轨道上无法通过相应的装置进行自给润滑,易造成在使用的过程中,致使滑轨驱动装置在驱动时扭矩增大,导致耗电量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包括主梁和c型轨引脚,所述主梁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前后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c型轨引脚,所述c型轨引脚通过焊接横向均匀的排列主梁的顶端端面,所述主梁的底端端面在位于前后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通过焊接横向固定于主梁前后两端边缘处,所述轨道的顶端端面在位于横向位置处均匀的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通过螺纹之间的相互咬合竖向贯穿连接于轨道的内部,所述主梁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件,所述u型固定件的上下两端端面在位于竖向位置处贯穿设置有贯穿孔,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油芯、油瓶、外螺纹套管、瓶盖和海绵涂抹球,所所述轨道的顶端端面在位于横向位置处均匀的设置有海绵涂抹球,所述海绵涂抹球的顶端贯穿设置有瓶盖,所述瓶盖的底端贯穿连接有油芯,所述瓶盖通过将油芯插接于油瓶中将瓶盖插接于油瓶的瓶口处,所述油瓶的外表面在位于中部偏上位置处焊接有外螺纹套管,所述外螺纹套管套接油瓶,所述外螺纹套管通过螺纹之间的相互咬合竖向固定连接于轨道的顶端贯穿处。
优选的,所述海绵涂抹球的底端与轨道的顶端端面相持平。
优选的,所述油瓶可通过外螺纹套管套接于轨道的贯穿处来实现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套管进行顺时针旋转时油瓶逐渐脱离固定,所述外螺纹套管进行逆时针旋转时油瓶逐渐被固定至轨道的贯穿处。
优选的,所述海绵涂抹球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所述海绵涂抹球在力作用完毕后可恢复至原有形状。
优选的,所述u型固定件共设置有两组,所述u型固定件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
优选的,所述轨道的左右两端在靠近u型固定件处为倾斜坡道,所述轨道处的倾斜坡道相对于主梁水平面的角度为三十度。
优选的,所述c型轨引脚之间在位于主梁纵向位置处可通过插接螺栓来定位c型导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了油瓶,油瓶在设置的过程中,通过外置的外螺纹套管栓接于轨道的贯穿处来进行相应的固定,固定后,当滑轨在移动的过程中,油瓶瓶口处由瓶盖进行插接固定的海绵涂抹球,可在移动过的过程中,对滑轨与轨道进行接触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润滑,待润滑完毕后,通过油芯进行油液补充,来进行反复的自给润滑,方便且快捷,无需人工涂抹润滑液,操作简单,实用性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中c型轨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中主梁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中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梁;2、c型轨引脚;3、u型固定件;4、轨道;5、润滑装置;6、贯穿孔;51、油芯;52、油瓶;53、外螺纹套管;54、瓶盖;55、海绵涂抹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包括主梁1和c型轨引脚2,主梁1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前后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c型轨引脚2,c型轨引脚2通过焊接横向均匀的排列主梁1的顶端端面,主梁1的底端端面在位于前后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轨道4,轨道4通过焊接横向固定于主梁1前后两端边缘处,轨道4的顶端端面在位于横向位置处均匀的设置有润滑装置5,润滑装置5通过螺纹之间的相互咬合竖向贯穿连接于轨道4的内部,轨道4的左右两端在靠近u型固定件3处为倾斜坡道,轨道4处的倾斜坡道相对于主梁1水平面的角度为三十度,这样可对便于滑轨在使用时进行缓冲。
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包括主梁1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件3,u型固定件3的上下两端端面在位于竖向位置处贯穿设置有贯穿孔6,u型固定件3共设置有两组,u型固定件3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这样可便于在固定时,对主梁1进行稳固的栓接固定。
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包括润滑装置5包括油芯51、油瓶52、外螺纹套管53、瓶盖54和海绵涂抹球55,所轨道4的顶端端面在位于横向位置处均匀的设置有海绵涂抹球55,海绵涂抹球55的顶端贯穿设置有瓶盖54,瓶盖54的底端贯穿连接有油芯51,瓶盖54通过将油芯51插接于油瓶52中将瓶盖54插接于油瓶52的瓶口处,油瓶52的外表面在位于中部偏上位置处焊接有外螺纹套管53,外螺纹套管53套接油瓶52,外螺纹套管53通过螺纹之间的相互咬合竖向固定连接于轨道4的顶端贯穿处,海绵涂抹球55的底端与轨道4的顶端端面相持平,这样可便于在时,滑轨与海绵涂抹球55进行充分接触,可便于滑轨在接触的过程被动的涂抹上润滑油液来进行相应的润滑,油瓶52可通过外螺纹套管53套接于轨道4的贯穿处来实现活动连接,这样可便于在使用时对油瓶52进行便捷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省心便利,外螺纹套管53进行顺时针旋转时油瓶52逐渐脱离固定,外螺纹套管53进行逆时针旋转时油瓶52逐渐被固定至轨道4的贯穿处,海绵涂抹球55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海绵涂抹球55在力作用完毕后可恢复至原有形状,这样可避免硬性接触而产生损坏现象,同时可在恢复至原有形状的过程中通过油芯51来补充油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需要进行使用时,将主梁1通过两端的u型固定件3进行固定,固定时,通过将螺栓插接至贯穿孔6内来进行稳固的栓接固定,待固定完毕后,将滑轨安装至到轨道4处,通过新设置了润滑装置5来对滑轨进行润滑,润滑装置5在使用时囊括了油芯51、油瓶52、外螺纹套管53、瓶盖54和海绵涂抹球55这五个部件,其中使用了油瓶52,油瓶52在设置的过程中,通过外置的外螺纹套管53栓接于轨道4的贯穿处来进行相应的固定,固定后,当滑轨在移动的过程中,油瓶52瓶口处由瓶盖54进行插接固定的海绵涂抹球55,可在移动过的过程中,对滑轨与轨道4进行接触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润滑,待润滑完毕后,通过油芯51进行油液补充,来进行反复的自给润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包括主梁(1)和c型轨引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前后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c型轨引脚(2),所述c型轨引脚(2)通过焊接横向均匀的排列主梁(1)的顶端端面,所述主梁(1)的底端端面在位于前后两端的边缘处设置有轨道(4),所述轨道(4)通过焊接横向固定于主梁(1)前后两端边缘处,所述轨道(4)的顶端端面在位于横向位置处均匀的设置有润滑装置(5),所述润滑装置(5)通过螺纹之间的相互咬合竖向贯穿连接于轨道(4)的内部,所述主梁(1)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u型固定件(3),所述u型固定件(3)的上下两端端面在位于竖向位置处贯穿设置有贯穿孔(6),所述润滑装置(5)包括油芯(51)、油瓶(52)、外螺纹套管(53)、瓶盖(54)和海绵涂抹球(55),所所述轨道(4)的顶端端面在位于横向位置处均匀的设置有海绵涂抹球(55),所述海绵涂抹球(55)的顶端贯穿设置有瓶盖(54),所述瓶盖(54)的底端贯穿连接有油芯(51),所述瓶盖(54)通过将油芯(51)插接于油瓶(52)中将瓶盖(54)插接于油瓶(52)的瓶口处,所述油瓶(52)的外表面在位于中部偏上位置处焊接有外螺纹套管(53),所述外螺纹套管(53)套接油瓶(52),所述外螺纹套管(53)通过螺纹之间的相互咬合竖向固定连接于轨道(4)的顶端贯穿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涂抹球(55)的底端与轨道(4)的顶端端面相持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瓶(52)可通过外螺纹套管(53)套接于轨道(4)的贯穿处来实现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套管(53)进行顺时针旋转时油瓶(52)逐渐脱离固定,所述外螺纹套管(53)进行逆时针旋转时油瓶(52)逐渐被固定至轨道(4)的贯穿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涂抹球(55)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所述海绵涂抹球(55)在力作用完毕后可恢复至原有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固定件(3)共设置有两组,所述u型固定件(3)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4)的左右两端在靠近u型固定件(3)处为倾斜坡道,所述轨道(4)处的倾斜坡道相对于主梁(1)水平面的角度为三十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主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轨引脚(2)之间在位于主梁(1)纵向位置处可通过插接螺栓来定位c型导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