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化炉技术领域,具体为干化炉出料仓。
背景技术:
干化炉在使用之后需要将其出料仓的出口处打开并对其内部清理,现有的干化炉在其出料仓的侧壁安装有密封门板,干化炉腔内的飞尘极多,运行一段时间后,会聚积在出料仓上的密封门板后形成极多的积尘,当密封门板打开后,积尘会极易通过密封门的开口落入工作空间,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由于干化炉设置在整个干化炭化的系统装置内,清理地面相对困难,这无异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干化炉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干化炉出料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干化炉出料仓,包括安装在炉体端部的出料仓,所述出料仓的侧壁安装有内门框,所述内门框铰接有外门板,所述内门框的外缘下半部固接有织带二,所述织带二的边缘固接有拉链二,所述外门板的外缘下半部固接有织带一,所述织带一的边缘固接有拉链一,所述拉链一和拉链二均共同连接有异形结构的套袋本体,所述套袋本体上形成有用于分别适配并连接拉链一和拉链二的开口部二和开口部一,所述套袋本体的底部形成有出料部,且在该出料部的上方设置有封口件。
所述套袋本体包括有套袋部和出料部,且封口件设置在套袋部和出料部的衔接处,所述开口部一和开口部二均形成于套袋部的边缘部,所述开口部一形成有用于适配织带二的凹型结构,且在该凹形结构的边缘部固接有用于连接拉链二的拉链三,所述开口部二形成有用于适配织带一的凹形结构,且在该凹形结构的边缘部固接有用于连接拉链一的拉链四。
所述开口部一和开口部二的凹槽结构深度相同且均为外门板或内门框高度的一半。
所述织带二与内门框的边缘部密封连接。
所述织带一与外门板的边缘部密封连接。
所述出料部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门框和外门板上共同设置有用于盛装撒出物料的套袋本体,使得打开外门板后,出料仓内的物料能通过套袋本体有效的收集,并最终实现合理倾倒,同时该种套袋本体可拆卸,安装拆卸简单,提高了其使用效率,且可多次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门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出料仓、3外门板、31织带一、32拉链一、4套袋本体、41套袋部、42出料部、421出料口、43套袋条、44开口部一、441拉链三、45开口部二、451拉链四、46套袋边、5内门框、51织带二、52拉链二、6封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的干化炉出料仓,包括安装在炉体1端部的出料仓2,所述出料仓2的侧壁安装有内门框5,所述内门框5铰接有外门板3,本实施例所示的内门框5以及外门板3均为方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当中也存在圆形的密封门板以及密封外门板结构,同样适用于以下结构,本实施例不做具体说明。
所述内门框5的外缘下半部固接有织带二51,所述织带二51的边缘固接有拉链二52,所述外门板3的外缘下半部固接有织带一31,所述织带一31的边缘固接有拉链一32,所述拉链一32和拉链二52均共同连接有异形结构的套袋本体4,本实施例优选采用拉链的结合方式将套袋本体4与内门框5和外门板3结合,使用前后均可通过拉链将其快速拆装,简单方便且实用性强,所述套袋本体4上形成有用于分别适配并连接拉链一32和拉链二52的开口部二45和开口部一44,所述套袋本体4的底部形成有出料部42,且在该出料部42的上方设置有封口件6,该封口件6用于将物料收集于套袋部41内,当收集完毕后通过将封口件6打开,起到将收集的物料统一盛装处理的作用,本实施例不限定封口件6的具体结构,由于套袋本体4本身为袋装结构,实际使用中可通过使用绳子起到封口作用,简单且实用。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套袋本体4的结构设计,如下;
所述套袋本体4包括有套袋部41和出料部42,该出料部42的料口部相对于套袋部41较小,利于后期将套袋部41内的物料倾倒,不易撒在地面造成污染,且封口件6设置在套袋部41和出料部42的衔接处,所述开口部一44和开口部二45均形成于套袋部41的边缘部,且开口部一44和开口部二45之间形成有用于分别连接内门框5一边和外门板3一边的套袋条43,所述开口部一44形成有用于适配织带二51的凹型结构,且在该凹形结构的边缘部固接有用于连接拉链二52的拉链三441,所述开口部二45形成有用于适配织带一31的凹形结构,且在该凹形结构的边缘部固接有用于连接拉链一32的拉链四451,上述的凹形结构用于适配内门框5和外门板3的外缘下半部的结构密封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当密封门为异形或者圆形结构,其凹形结构需同样适配其外缘下半部的结构,本实施例不一一列举。下面针对该种结构的使用方法做具体说明;
首先,将套袋本体4通过拉链三441和拉链四451分别连接在拉链二52和拉链一32上,此时的外门板3和内门框5是关闭状态,同时,使用封口件6将套袋部41和出料部42的衔接处扎紧,并打开外门板3,出料仓2内在内门框5出口处堆积的物料会落入套袋部41内并被收集,此时使用垃圾桶或盛放装置将出料部42对准其中,并打开封口件6,收集物料完毕,最后将套袋本体4从外门板3和内门框5上解下,该种结构使用方便,且完全解决了物料撒落的问题,减小了厂区的污染并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织带二51与内门框5的边缘部密封连接,所述织带一31与外门板3的边缘部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提高了密封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干化炉出料仓,包括安装在炉体(1)端部的出料仓(2),所述出料仓(2)的侧壁安装有内门框(5),所述内门框(5)铰接有外门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框(5)的外缘下半部固接有织带二(51),所述织带二(51)的边缘固接有拉链二(52),所述外门板(3)的外缘下半部固接有织带一(31),所述织带一(31)的边缘固接有拉链一(32),所述拉链一(32)和拉链二(52)均共同连接有异形结构的套袋本体(4),所述套袋本体(4)上形成有用于分别适配并连接拉链一(32)和拉链二(52)的开口部二(45)和开口部一(44),所述套袋本体(4)的底部形成有出料部(42),且在该出料部(42)的上方设置有封口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化炉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袋本体(4)包括有套袋部(41)和出料部(42),且封口件(6)设置在套袋部(41)和出料部(42)的衔接处,所述开口部一(44)和开口部二(45)均形成于套袋部(41)的边缘部,所述开口部一(44)形成有用于适配织带二(51)的凹型结构,且在该凹形结构的边缘部固接有用于连接拉链二(52)的拉链三(441),所述开口部二(45)形成有用于适配织带一(31)的凹形结构,且在该凹形结构的边缘部固接有用于连接拉链一(32)的拉链四(4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化炉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一(44)和开口部二(45)的凹槽结构深度相同且均为外门板(3)或内门框(5)高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化炉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二(51)与内门框(5)的边缘部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化炉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一(31)与外门板(3)的边缘部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化炉出料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部(42)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42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