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限位和平衡装置的电动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稳定性好、使用安全可靠的带限位和平衡装置的电动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行车是一种与电动葫芦配合使用的升降起重设备,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物流、机修等场所。但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行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现有的电动行车一般设有左右两排滚轮,其中的一排滚轮为主动滚轮由电机驱动,另一排滚轮为被动滚轮,主动滚轮和被动滚轮对应安装在主动轮安装板和被动轮安装板上,两块安装板之间紧固件固定连接,主动滚轮和被动滚轮架设在工字型导轨的下轨道面上滚动配合,由于电动行车的主动轮安装板上除了装有主动滚轮以外还装有电机减速器,当电动行车空载时,因导轨两侧的重量不平衡会出现行走不平稳容易起翘等现象,存在不安全隐患。二是由于传统的电动行车前后两侧未设有限位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因为操作不当而使电动行车水平滑移至导轨道边缘时撞击到导轨两侧的其他构件或者墙壁,导致电动行车带来了不必要的损伤,也会容易使电动行车掉落给操作人员带来危险。针对上述问题,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面世。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电动行车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行走平稳的一种带限位和平衡装置的电动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通过紧固件固定为一体的主动轮安装板和从动轮安装板、电机减速器、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平衡装置,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对应安装在主动轮安装板和从动轮安装板上,电机减速器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上并与主动滚轮传动连接,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分别与工字型导轨左右两侧的下导轨面滚动配合;所述的平衡装置包括对应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和从动轮安装板上的左右平衡座,左右平衡座上通过固定螺丝对应固定有左右平衡轴,左右平衡轴上对应设有与工字型导轨底面滚动配合的左右平衡导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左右平衡座上对应设有左右固定板,左右固定板上对应设有顶压在左右平衡轴后部调节左右平衡导轮滚动间隙的左右调节螺丝,左右调节螺丝上对应设有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设置有二对,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同步带动二个主动滚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主动轮安装板上设有前后限位装置,前后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前后的限位座、对应固定在前后侧限位座上的限位套、滑动设置在限位套上的限位推杆,限位套内设有使限位推杆弹性复位的复位弹簧,限位推杆的外侧水平延伸至电动行车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电机减速器上安装有控制盒,控制盒上安装有能够切断电机电源的限位按钮,限位推杆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按钮配合的斜滑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左右两侧的平衡装置有效避免了电动行车空载时,因导轨两侧的重量不平衡会出现行走不平稳容易起翘等现象,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电动行车的结构,造型简洁提升产品质感;二是前后限位装置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给电动行车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同时也避免了电动行车掉落给操作人员带来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配合示意图。

    其中1电机减速器,2控制盒,3限位装置,4主动轮安装板,5主动滚轮,6工字型导轨,7从动滚轮,8从动轮安装板,9限位座,10调节螺丝,11固定螺丝,12平衡轴,13平衡导轮,14紧固件,15平衡座,16驱动齿轮,17限位按钮,18限位套,19限位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限位和平衡装置的电动行车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通过紧固件14固定为一体的主动轮安装板4和从动轮安装板8、电机减速器1、控制盒2、主动滚轮5、从动滚轮7、平衡装置,主动滚轮5和从动滚轮7对应安装在主动轮安装板4和从动轮安装板8上,电机减速器1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4上,所述的主动滚轮5和从动滚轮7设置有二对,电机减速器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16,驱动齿轮16同步带动二个主动滚轮5转动,主动滚轮5和从动滚轮7分别与工字型导轨6左右两侧的下导轨面滚动配合;所述的平衡装置包括对应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4和从动轮安装板8上的左右平衡座15,左右平衡座15上通过固定螺丝11对应固定有左右平衡轴12,左右平衡轴12上对应设有与工字型导轨6底面滚动配合的左右平衡导轮13。

    为了调节左右平衡导轮13与工字型导轨6底面之间的滚动间隙,所述的左右平衡座15上对应设有左右固定板,左右固定板上对应设有顶压在左右平衡轴12后部调节左右平衡导轮13滚动间隙的左右调节螺丝10,左右调节螺丝10上对应设有将左右调节螺丝10锁紧在左右固定板上的锁紧螺母。调节滚动间隙时,对应松开固定螺丝11和锁紧螺母,对应转动左右调节螺丝10,左右调节螺丝10利用杠杆原理对应顶压左右平衡轴12时可调整左右平衡导轮13与工字型导轨6底面之间的滚动间隙,再拧紧固定螺丝11和锁紧螺母,从而完成调节滚动间隙,调节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为了保障电动行车安全运行,所述的主动轮安装板4上设有前后限位装置3,前后限位装置3包括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4前后的限位座9、对应固定在前后侧限位座9上的限位套18、滑动设置在限位套18上的限位推杆19,限位套18内设有使限位推杆19弹性复位的复位弹簧,限位推杆19的外侧水平延伸至电动行车外。所述的电机减速器1上安装有控制盒2,控制盒2上安装有能够切断电机电源的限位按钮17,限位推杆19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按钮17配合的斜滑槽。当操作失误时,前后限位推杆19的其中一侧与撞到其他构件或者墙壁等障碍物,限位推杆19推动复位弹簧压缩的同时,限位推杆19内侧的斜滑槽触碰控制盒2上的限位按钮17,限位按钮17切断控制盒2内的电机控制回路,使电机减速器1断电停止工作。当消除故障后限位推杆19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限位按钮17也随之复位接通控制盒2内的电机控制回路,从而保证电动行车了的安全运行。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限位和平衡装置的电动行车,包括通过紧固件(14)固定为一体的主动轮安装板(4)和从动轮安装板(8)、电机减速器(1)、主动滚轮(5)、从动滚轮(7)、平衡装置,主动滚轮(5)和从动滚轮(7)对应安装在主动轮安装板(4)和从动轮安装板(8)上,电机减速器(1)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4)上并与主动滚轮(5)传动连接,主动滚轮(5)和从动滚轮(7)分别与工字型导轨(6)左右两侧的下导轨面滚动配合;其特征是:所述的平衡装置包括对应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4)和从动轮安装板(8)上的左右平衡座(15),左右平衡座(15)上通过固定螺丝(11)对应固定有左右平衡轴(12),左右平衡轴(12)上对应设有与工字型导轨(6)底面滚动配合的左右平衡导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限位和平衡装置的电动行车,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平衡座(15)上对应设有左右固定板,左右固定板上对应设有顶压在左右平衡轴(12)后部调节左右平衡导轮(13)滚动间隙的左右调节螺丝(10),左右调节螺丝(10)上对应设有锁紧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限位和平衡装置的电动行车,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动轮安装板(4)上设有前后限位装置(3),前后限位装置(3)包括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4)前后的限位座(9)、对应固定在前后侧限位座(9)上的限位套(18)、滑动设置在限位套(18)上的限位推杆(19),限位套(18)内设有使限位推杆(19)弹性复位的复位弹簧,限位推杆(19)的外侧水平延伸至电动行车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限位和平衡装置的电动行车,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减速器(1)上安装有控制盒(2),控制盒(2)上安装有能够切断电机电源的限位按钮(17),限位推杆(19)的内侧设有与限位按钮(17)配合的斜滑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限位和平衡装置的电动行车,固定为一体的主动轮安装板和从动轮安装板、电机减速器、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平衡装置,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对应安装在主动轮安装板和从动轮安装板上,电机减速器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上并与主动滚轮传动连接,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分别与工字型导轨下导轨面滚动配合;所述的平衡装置包括对应固定在主动轮安装板和从动轮安装板上的左右平衡座,左右平衡座上对应固定有左右平衡轴,左右平衡轴上对应设有与工字型导轨底面滚动配合的左右平衡导轮。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行走平稳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贾新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永天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6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