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真空电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100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弧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真空电弧炉。



    背景技术:

    电弧炉适用领域比较广,广泛应用于高温合金,难熔金属活泼金属的冶炼,市面上的电弧炉,升降普遍采用电机或者手动转轮带动齿轮齿条或者涡轮蜗杆调节方式,结构比较粗壮,无法做小操作便携性差,也导致设备体积较大。

    基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探索与反复的设计,并且进行了非有限次数的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办法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真空电弧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真空电弧炉,包括炉体、炉门、真空炉腔、电极升降装置、物料翻转装置和炉体安装座,炉体一侧设置有炉门,炉体内设有真空炉腔,炉体上部设置电极升降壳体,电极升降壳体内设置有电极升降装置,炉体一侧设有物料翻转装置,炉体底部固定设置有炉体安装座;

    所述电极升降装置包括按压杆、按压槽、伸缩杆、伸缩弹簧和电极组件,按压杆下部截面为圆形状,按压杆匹配设置于按压槽内,按压槽贯通开设于电极升降壳体内部的上端,按压杆和按压槽直径均大于伸缩杆直径,伸缩杆上部与按压杆下部相固定连接,伸缩弹簧设置于伸缩杆外围,伸缩弹簧底部抵近按压槽底部,伸缩弹簧上部抵近按压杆下部,伸缩杆下部与电极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炉体一侧设有照明视窗。

    所述炉体上部一侧设有紧固旋钮,紧固旋钮通过螺纹孔进入按压槽内部一侧,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槽、电极、电极冷却进水管、电极球形部和电极钨针,电极上部与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电极设置于电极槽内,电极槽贯通开设于电极升降壳体内部并与按压槽相连通,电极冷却进水管设置于电极中部,电极穿过电极球形部进入真空炉腔,电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极钨针。

    所述电极球形部包括电极球形槽、密封槽、球体、轴向密封圈,密封槽开设于电极球形槽侧壁上并环绕电极球形槽侧壁一周,密封槽截面呈“凵”状,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球体设置于电极球形槽内,球体上中部开设有轴线密封槽,轴向密封圈设置于轴线密封槽内,电极穿过轴线密封槽并进入真空炉腔内,轴向密封圈抵近电极侧壁。

    所述炉体中部开设有充放气接口、压力表接口和真空接口,压力表接口开设于炉体上部一侧并与充放气接口相对应,真空接口与炉门相对应。

    所述物料翻转装置包括翻料手柄、翻料杆和翻料铲板,翻料手柄与翻料杆固定连接,翻料杆一端与翻料铲板相固定连接,翻料铲板设置于真空炉腔内部,翻料铲板呈“∟”状。

    所述炉体安装座上部固定有坩埚底座,坩埚底座中部嵌入固定有吸铸模具,吸铸模具底部设置有抽气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携性好、结构合理、小巧精致,采用按压式自动回位结构的方式,位置调节用拇指按压或者手掌下压即可,另外电极采用球型密封结构可以完成360度圆周方向摆动,从而实现多工位的熔炼。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炉体1、充放气接口12、压力表接口13、真空接口14、紧固旋钮15、螺纹孔151、电极升降装置5、按压杆51、按压槽52、伸缩杆53、伸缩弹簧54、电极组件55、电极组件55、电极槽550、电极551、电极冷却进水管552、电极球形部553、电极钨针554,电极球形部553、电极球形槽5531、密封槽5532、球体5533、轴向密封圈5535,物料翻转装置6、翻料手柄61、翻料杆62、翻料铲板63、翻料手柄61、翻料铲板63、炉体安装座7、坩埚底座71、吸铸模具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微型真空电弧炉,包括炉体1、炉门2、真空炉腔3、电极升降装置5、物料翻转装置6,炉体安装座7,炉体1一侧设置有炉门2,炉门2选用侧部打开大口径观察窗式结构,该结构采用操作正面打开方式装卸料方便,同时兼顾了熔样观察的双重作用一改原有设备上部开盖或者底部开盖比较笨重,装卸料比较麻烦的缺点,同时在炉门2上直接安装大口径全视角的观察窗,可对炉内各个工位的熔炼情况一览无余,炉体1内设有真空炉腔3,炉体1上部设置电极升降壳体11,电极升降壳体11内设置有电极升降装置5,电极升降装置5可在电极升降壳体11内部进行上下移动,炉体1一侧设有物料翻转装置6,炉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炉体安装座7,炉体1一侧设有照明视窗4,电极升降装置5包括按压杆51、按压槽52、伸缩杆53、伸缩弹簧54和电极组件55,按压杆51下部截面为圆形状,按压杆51匹配设置于按压槽52内,按压槽52贯通开设于电极升降壳体11内部的上端,按压杆51和按压槽52直径均大于伸缩杆53直径,伸缩杆53上部与按压杆51下部相固定连接,伸缩弹簧54设置于伸缩杆53外围,伸缩弹簧54底部抵近按压槽52底部,伸缩弹簧54上部抵近按压杆51下部,伸缩杆53下部与电极组件55固定连接,炉体1上部一侧设有紧固旋钮15,紧固旋钮15通过螺纹孔151进入按压槽52内部一侧,在紧固旋钮15向着按压槽52旋进并抵近按压杆51侧壁,将按压杆51固定,电极组件55包括电极槽550、电极551、电极冷却进水管552、电极球形部553和电极钨针554,电极551上部与伸缩杆53底部固定连接,电极551设置于电极槽550内,电极槽550贯通开设于电极升降壳体11内部并与按压槽52相连通,电极冷却进水管552设置于电极551中部,电极冷却进水管552给电极通水冷却用的,防止电极温度过高损坏,电极551穿过电极球形部553进入真空炉腔3,电极551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极钨针554,具体的电极钨针554通过电极钨针锁紧螺母555与电极551底部固定连接,电极球形部553包括电极球形槽5531、密封槽5532、球体5533、轴向密封圈5535,密封槽5532开设于电极球形槽5531侧壁上并环绕电极球形槽5531侧壁一周,密封槽5532截面呈“凵”状,密封槽5532内安装有密封圈,球体5533设置于电极球形槽5531内,球体5533选用304不锈钢材质,密封圈用于对球体5533的密封,球体5533上中部开设有轴线密封槽5536,轴向密封圈5535设置于轴线密封槽5536内,电极551穿过轴线密封槽5536并进入真空炉腔3内,轴向密封圈5535抵近电极551侧壁,轴向密封圈5535选用威尔逊轴线密封圈,用于电极轴向密封,防止电极551上下移动过程中漏真空,炉体1中部开设有充放气接口12、压力表接口13和真空接口14,压力表接口13开设于炉体1上部一侧并与充放气接口12相对应,充放气接口12、压力表接口13均选用kf16接口,用于安装充放气阀门组件压力表组件等,真空接口14与炉门2相对应,真空接口14选用抽真空标准kf50接口,用于对腔室抽真空连接真空泵组使用,物料翻转装置6包括翻料手柄61、翻料杆62和翻料铲板63,翻料手柄61与翻料杆62固定连接,翻料杆62一端与翻料铲板63相固定连接,翻料铲板63设置于真空炉腔3内部,翻料铲板63呈“∟”状。因炉底是水冷炉底,上面熔化后,底部因温度较低直接凝固,会造成有些料没有熔化被包裹在已熔的物料当中,而采用物料翻转装置6前端有一翻料铲板,在样品熔化完成后,通过翻料手柄61,将翻料杆62移动,通过上下左右的移动来调整翻料铲板63与熔炼工位或者样品的位置,到达可是位置的时候铲起样品料块,实现样品上下面的翻面和工位之间的更换,从而使得熔炼上下熔炼均匀,炉体安装座7上部固定有坩埚底座71,坩埚底座71中部嵌入固定有吸铸模具72,吸铸模具72上设有吸孔721,吸铸模具72底部设置有抽气接口73,抽气接口73与吸孔721相连通。坩埚底座71和吸铸模具72采用滑配结构,节约模具成本,和安装拆卸的时间成本易于操作。

    使用时打开炉门2,将物料放入真空炉腔3内,关上炉门2,打开照明视窗4上的照明灯,通过真空接口14对炉内抽真空,真空度到后关闭真空接口14打开充放气接口12的充气阀,对炉内充氩气保护气,充气充到合适压力值后关闭阀门,打开电弧电源总开关(图中未示),做好电弧引弧准备,手动按压电极升降装置5,同时通过观察电极与物料之间的引弧距离,位置合适打开引弧按钮开始电弧加热熔化物料,位置合适打开引弧按钮(图中未示)开始电弧加热熔化物料,熔化完成用侧部物料翻转机构翻转物料准备重熔(反复2~5次(根据需要),结束熔样关闭电弧电源总开关,熔炼结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微型真空电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炉门、真空炉腔、电极升降装置、物料翻转装置和炉体安装座,炉体一侧设置有炉门,炉体内设有真空炉腔,炉体上部设置电极升降壳体,电极升降壳体内设置有电极升降装置,炉体一侧设有物料翻转装置,炉体底部固定设置有炉体安装座;

    所述电极升降装置包括按压杆、按压槽、伸缩杆、伸缩弹簧和电极组件,按压杆下部截面为圆形状,按压杆匹配设置于按压槽内,按压槽贯通开设于电极升降壳体内部的上端,按压杆和按压槽直径均大于伸缩杆直径,伸缩杆上部与按压杆下部相固定连接,伸缩弹簧设置于伸缩杆外围,伸缩弹簧底部抵近按压槽底部,伸缩弹簧上部抵近按压杆下部,伸缩杆下部与电极组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电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一侧设有照明视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真空电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部一侧设有紧固旋钮,紧固旋钮通过螺纹孔进入按压槽内部一侧,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槽、电极、电极冷却进水管、电极球形部和电极钨针,电极上部与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电极设置于电极槽内,电极槽贯通开设于电极升降壳体内部并与按压槽相连通,电极冷却进水管设置于电极中部,电极穿过电极球形部进入真空炉腔,电极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极钨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真空电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球形部包括电极球形槽、密封槽、球体、轴向密封圈,密封槽开设于电极球形槽侧壁上并环绕电极球形槽侧壁一周,密封槽截面呈“凵”状,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圈,球体设置于电极球形槽内,球体上中部开设有轴线密封槽,轴向密封圈设置于轴线密封槽内,电极穿过轴线密封槽并进入真空炉腔内,轴向密封圈抵近电极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真空电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中部开设有充放气接口、压力表接口和真空接口,压力表接口开设于炉体上部一侧并与充放气接口相对应,真空接口与炉门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真空电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翻转装置包括翻料手柄、翻料杆和翻料铲板,翻料手柄与翻料杆固定连接,翻料杆一端与翻料铲板相固定连接,翻料铲板设置于真空炉腔内部,翻料铲板呈“∟”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真空电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安装座上部固定有坩埚底座,坩埚底座中部嵌入固定有吸铸模具,吸铸模具底部设置有抽气接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弧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真空电弧炉,炉体一侧设置有炉门,炉体内设有真空炉腔,炉体上部设置电极升降壳体,电极升降壳体内设置有电极升降装置,炉体一侧设有物料翻转装置,炉体底部固定设置有炉体安装座;按压杆下部截面为圆形状,按压杆匹配设置于按压槽内,按压槽贯通开设于电极升降壳体内部的上端,按压杆和按压槽直径均大于伸缩杆直径,伸缩杆上部与按压杆下部相固定连接,伸缩弹簧设置于伸缩杆外围,伸缩弹簧底部抵近按压槽底部,伸缩弹簧上部抵近按压杆下部,伸缩杆下部与电极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携性好、结构合理、小巧精致,采用按压式自动回位结构的方式,整电极采用球型密封结构可以完成360度圆周方向摆动。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刚;赵振中;王成才;陈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酷斯特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6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