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焊接自动化机械手。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科技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机械加工。现有的点焊接头都是通过锁紧螺栓将点焊电极固定住的,稳定性较差,在点焊电极对点焊元件进行点焊时需要向点焊元件施加很大的压力,导致点焊电极窜动,不能自动化进行焊接,影响焊接工作的进行,而且焊接头不能根据焊接位置改变位置,适用性比较差,影响焊接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焊接自动化机械手存在的不能自动化进行焊接、适用性比较差、不能根据焊接位置改变位置、焊接质量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自动化进行焊接、适用性高、能根据焊接位置改变位置、焊接质量好的焊接自动化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焊接自动化机械手,包括定位板、电机、调节板、液压缸一、承载板、液压缸二、磁板、连接柱和焊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一端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的电机安装在定位板侧边上,在电机上设置有旋转轴,并将旋转轴设置在固定槽内,将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板上,提高电机的案子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的调节板一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的液压缸一安装在调节板上,并在液压缸一上设置有活塞杆一,液压缸一通过螺栓安装在调节板上,提高液压缸一的安装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的承载板安装在活塞杆一上,在承载板上垂直设置有固定板,并在固定板与固定板之间的承载板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内设置有内腔,在内腔下方的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孔,并将定位孔与内腔连通,所述的液压缸二安装在固定板上,并在液压缸二上设置有活塞杆二,液压缸二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上,提高了液压缸二的案子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的磁板安装在活塞杆二上,所述的连接柱顶端经过定位孔插入内腔中,所述的焊接头安装在连接柱底端上,焊接头通过螺纹安装在连接柱上,提高了焊接头的安装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焊接头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设置为伺服电机,并将调节板在电机、旋转轴的作用下设置为可在固定槽内转动的结构,电机带动旋转轴正向或反向旋转,旋转轴带动调节板在固定槽内转动,使调节板带动液压缸一、承载板转动,从而带动焊接头转动,便于焊接头对不同位置的工件进行焊接,提高焊接机械手的自动化水平及焊接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块内腔中的连接柱一端设置有限位板,并在限位板上下两侧与内腔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的作用能够提高限位板在内腔中的缓冲性能,连接柱能够将缓冲力转移到焊接头上,使焊接头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避免焊接头在焊接过程中对工件的冲击力较大,提高工件的焊接质量,另一方面,连接柱带动焊接头改变位置,通过限位板上下两侧的弹簧能够对限位板起到限位作用,提高改变位置连接柱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改变位置的焊接头的稳定性,增强工件的焊接质量。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柱上设置有固定块,将固定块设置为正方形结构,在固定块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磁块,将磁块与磁板设置为一一对应的结构,并将每个磁块与其相对应的磁板设置为同性相对的结构,将活塞杆二上的磁板与固定块上的磁块一一对应且同性相对,磁性相同互斥的作用能够使连接柱及连接柱上焊接头处于平衡状态,液压缸一、活塞杆一推动承载板上下移动,承载板带动液压缸二、连接柱、焊接头上下移动,使焊接头对工件进行自动焊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液压缸二推动活塞杆二及活塞杆二上的磁板来回移动,能够打破原有平衡,使连接柱及连接柱上的焊接头改变原有位置,连接柱移动到适宜位置后再次形成平衡状态,实现了改变连接柱及连接柱上的焊接头位置,便于焊接头对不同位置的工件进行自动化焊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工件的焊接质量。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活塞杆二上的磁板与固定块上的磁块一一对应且同性相对,磁性相同互斥的作用能够使连接柱及连接柱上焊接头处于平衡状态,液压缸一、活塞杆一推动承载板上下移动,承载板带动液压缸二、连接柱、焊接头上下移动,使焊接头对工件进行自动焊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液压缸二推动活塞杆二及活塞杆二上的磁板来回移动,能够打破原有平衡,使连接柱及连接柱上的焊接头改变原有位置,连接柱移动到适宜位置后再次形成平衡状态,实现了改变连接柱及连接柱上的焊接头位置,便于焊接头对不同位置的工件进行自动化焊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工件的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定位板与调节板的连接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承载板与固定板的连接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定位块与限位板的连接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固定块与磁块的连接结构。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板、2.电机、3.调节板、4.液压缸一、5.承载板、6.液压缸二、7.磁板、8.连接柱、9.焊接头、10.固定槽、11.旋转轴、12.活塞杆一、13.固定板、14.定位块、15.内腔、16.定位孔、17.活塞杆二、18.限位板、19.固定块、20.弹簧、21.磁块、22.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5所示,一种焊接自动化机械手,包括定位板1、电机2、调节板3、液压缸一4、承载板5、液压缸二6、磁板7、连接柱8和焊接头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1一端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的电机2安装在定位板1侧边上,在电机2上设置有旋转轴11,并将旋转轴11设置在固定槽10内,将电机2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板1上,提高电机2的案子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的调节板3一端与旋转轴11连接,所述的液压缸一4安装在调节板3上,并在液压缸一4上设置有活塞杆一12,液压缸一4通过螺栓安装在调节板3上,提高液压缸一4的安装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的承载板5安装在活塞杆一12上,在承载板5上垂直设置有固定板13,并在固定板13与固定板13之间的承载板5上设置有定位块14,所述的定位块14内设置有内腔15,在内腔15下方的定位块14上开设有定位孔16,并将定位孔16与内腔15连通,所述的液压缸二6安装在固定板13上,并在液压缸二6上设置有活塞杆二17,液压缸二6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13上,提高了液压缸二6的案子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的磁板7安装在活塞杆二17上,所述的连接柱8顶端经过定位孔16插入内腔15中,所述的焊接头9安装在连接柱8底端上,焊接头9通过螺纹安装在连接柱8上,提高了焊接头9的安装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焊接头9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2设置为伺服电机2,并将调节板3在电机2、旋转轴11的作用下设置为可在固定槽10内转动的结构,电机2带动旋转轴11正向或反向旋转,旋转轴11带动调节板3在固定槽10内转动,使调节板3带动液压缸一4、承载板5转动,从而带动焊接头9转动,便于焊接头9对不同位置的工件进行焊接,提高焊接机械手的自动化水平及焊接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块14内腔15中的连接柱8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8,并在限位板18上下两侧与内腔15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弹簧20,通过弹簧20的作用能够提高限位板18在内腔15中的缓冲性能,连接柱8能够将缓冲力转移到焊接头9上,使焊接头9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避免焊接头9在焊接过程中对工件的冲击力较大,提高工件的焊接质量,另一方面,连接柱8带动焊接头9改变位置,通过限位板18上下两侧的弹簧20能够对限位板18起到限位作用,提高改变位置连接柱8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改变位置的焊接头9的稳定性,增强工件的焊接质量。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柱8上设置有固定块19,将固定块19设置为正方形结构,在固定块19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磁块21,将磁块21与磁板7设置为一一对应的结构,并将每个磁块21与其相对应的磁板7设置为同性相对的结构,将活塞杆二17上的磁板7与固定块19上的磁块21一一对应且同性相对,磁性相同互斥的作用能够使连接柱8及连接柱8上焊接头9处于平衡状态,液压缸一4、活塞杆一12推动承载板5上下移动,承载板5带动液压缸二6、连接柱8、焊接头9上下移动,使焊接头9对工件进行自动焊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液压缸二6推动活塞杆二17及活塞杆二17上的磁板7来回移动,能够打破原有平衡,使连接柱8及连接柱8上的焊接头9改变原有位置,连接柱8移动到适宜位置后再次形成平衡状态,实现了改变连接柱8及连接柱8上的焊接头9位置,便于焊接头9对不同位置的工件进行自动化焊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工件的焊接质量。
实施例二:
如附图6所示,一种焊接自动化机械手,包括定位板1、电机2、调节板3、液压缸一4、承载板5、液压缸二6、磁板7、连接柱8和焊接头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1一端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的电机2安装在定位板1侧边上,在电机2上设置有旋转轴11,并将旋转轴11设置在固定槽10内,将电机2通过螺栓安装在定位板1上,提高电机2的案子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的调节板3一端与旋转轴11连接,所述的液压缸一4安装在调节板3上,并在液压缸一4上设置有活塞杆一12,液压缸一4通过螺栓安装在调节板3上,提高液压缸一4的安装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的承载板5安装在活塞杆一12上,在承载板5上垂直设置有固定板13,并在固定板13与固定板13之间的承载板5上设置有定位块14,所述的定位块14内设置有内腔15,在内腔15下方的定位块14上开设有定位孔16,并将定位孔16与内腔15连通,所述的液压缸二6安装在固定板13上,并在液压缸二6上设置有活塞杆二17,液压缸二6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13上,提高了液压缸二6的案子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的磁板7安装在活塞杆二17上,所述的连接柱8顶端经过定位孔16插入内腔15中,所述的焊接头9安装在连接柱8底端上,焊接头9通过螺纹安装在连接柱8上,提高了焊接头9的安装效率及安装后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焊接头9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2设置为伺服电机2,并将调节板3在电机2、旋转轴11的作用下设置为可在固定槽10内转动的结构,电机2带动旋转轴11正向或反向旋转,旋转轴11带动调节板3在固定槽10内转动,使调节板3带动液压缸一4、承载板5转动,从而带动焊接头9转动,便于焊接头9对不同位置的工件进行焊接,提高焊接机械手的自动化水平及焊接效率。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块14内腔15中的连接柱8一端设置有限位板18,并在限位板18上下两侧与内腔15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弹簧20,通过弹簧20的作用能够提高限位板18在内腔15中的缓冲性能,连接柱8能够将缓冲力转移到焊接头9上,使焊接头9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避免焊接头9在焊接过程中对工件的冲击力较大,提高工件的焊接质量,另一方面,连接柱8带动焊接头9改变位置,通过限位板18上下两侧的弹簧20能够对限位板18起到限位作用,提高改变位置连接柱8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改变位置的焊接头9的稳定性,增强工件的焊接质量。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柱8上设置有固定块19,将固定块19设置为正方形结构,在固定块19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磁块21,将磁块21与磁板7设置为一一对应的结构,并将每个磁块21与其相对应的磁板7设置为同性相对的结构,将活塞杆二17上的磁板7与固定块19上的磁块21一一对应且同性相对,磁性相同互斥的作用能够使连接柱8及连接柱8上焊接头9处于平衡状态,液压缸一4、活塞杆一12推动承载板5上下移动,承载板5带动液压缸二6、连接柱8、焊接头9上下移动,使焊接头9对工件进行自动焊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液压缸二6推动活塞杆二17及活塞杆二17上的磁板7来回移动,能够打破原有平衡,使连接柱8及连接柱8上的焊接头9改变原有位置,连接柱8移动到适宜位置后再次形成平衡状态,实现了改变连接柱8及连接柱8上的焊接头9位置,便于焊接头9对不同位置的工件进行自动化焊接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工件的焊接质量。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板1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轴22,将连接轴22与外部设备连接,使定位板1能够在外部设备上转动,从而使焊接机械手能够转动,提高焊接机械手的工作效率,扩大焊接机械手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1.一种焊接自动化机械手,包括定位板、电机、调节板、液压缸一、承载板、液压缸二、磁板、连接柱和焊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板一端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的电机安装在定位板侧边上,在电机上设置有旋转轴,并将旋转轴设置在固定槽内,所述的调节板一端与旋转轴连接,所述的液压缸一安装在调节板上,并在液压缸一上设置有活塞杆一,所述的承载板安装在活塞杆一上,在承载板上垂直设置有固定板,并在固定板与固定板之间的承载板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的定位块内设置有内腔,在内腔下方的定位块上开设有定位孔,并将定位孔与内腔连通,所述的液压缸二安装在固定板上,并在液压缸二上设置有活塞杆二,所述的磁板安装在活塞杆二上,所述的连接柱顶端经过定位孔插入内腔中,所述的焊接头安装在连接柱底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自动化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设置为伺服电机,并将调节板在电机、旋转轴的作用下设置为可在固定槽内转动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自动化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块内腔中的连接柱一端设置有限位板,并在限位板上下两侧与内腔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自动化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柱上设置有固定块,将固定块设置为正方形结构,在固定块每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磁块,将磁块与磁板设置为一一对应的结构,并将每个磁块与其相对应的磁板设置为同性相对的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