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炉,尤其是一种提高电磁感应效率的电磁感应炉。
背景技术:
中频感应炉是指工作频率在150~10000hz范围内的感应炉,具有熔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使用灵活、电磁搅拌效果好、启动操作方便等优点。现有的中频感应炉的炉体外周环绕的电磁圈,在加热过程中,经常出现加热量较大,但炉体升温速度慢,怎样在加热过程中适当减小加热量,且能使炉体快速升温,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一种提高电磁感应效率的电磁感应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电磁感应效率的电磁感应炉,采用在电磁圈一侧设置上折电磁圈,上折电磁圈与电磁圈为一体,上折电磁圈为直线向上倾斜,上折电磁圈与电磁圈的夹角为135-160度,与现有的电磁圈相比,整体长度缩短,重量轻,因此加热量减小,上折电磁圈内的加热熔液在上升过程中会减速,导致热量不断堆积而升温,从而达到了在加热过程中明显减小加热量,且能使炉体快速升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电磁感应效率的电磁感应炉,是由:炉体、电磁圈、上折电磁圈、进出水孔、接管、接板、磁轭构成;炉体外周环绕呈弹簧式的电磁圈,电磁圈一侧设置上折电磁圈,上折电磁圈与电磁圈为一体,上折电磁圈为直线向上倾斜,电磁圈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度,上折电磁圈与电磁圈的夹角为135-160度,所有的上折电磁圈均位于炉体的相同一侧壁面上,电磁圈一侧的每根上折电磁圈上均匀分布两个进出水孔,电磁圈的上下两端均设置竖向的接管,接管与电磁圈相连通,接管的末端设置水平向的接板,两块接板对接设置,炉体的电磁圈外周均匀分布至少四根竖向的磁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电磁圈一侧设置上折电磁圈,上折电磁圈与电磁圈为一体,上折电磁圈为直线向上倾斜,上折电磁圈与电磁圈的夹角为135-160度,与现有的电磁圈相比,整体长度缩短,重量轻,因此加热量减小,上折电磁圈内的加热熔液在上升过程中会减速,导致热量不断堆积而升温,从而达到了在加热过程中明显减小加热量,且能使炉体快速升温的目的,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炉体1、电磁圈2、上折电磁圈3、进出水孔4、接管5、接板6、磁轭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炉体1外周环绕呈弹簧式的电磁圈2,电磁圈2一侧设置上折电磁圈3,上折电磁圈3与电磁圈2为一体,上折电磁圈3为直线向上倾斜,电磁圈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度,上折电磁圈3与电磁圈2的夹角为135-160度,所有的上折电磁圈3均位于炉体1的相同一侧壁面上,电磁圈2一侧的每根上折电磁圈3上均匀分布两个进出水孔4,电磁圈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竖向的接管5,接管5与电磁圈2相连通,接管5的末端设置水平向的接板6,两块接板6对接设置,炉体1的电磁圈2外周均匀分布至少四根竖向的磁轭7。
1.一种提高电磁感应效率的电磁感应炉,是由:炉体(1)、电磁圈(2)、上折电磁圈(3)、进出水孔(4)、接管(5)、接板(6)、磁轭(7)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1)外周环绕呈弹簧式的电磁圈(2),电磁圈(2)一侧设置上折电磁圈(3),上折电磁圈(3)与电磁圈(2)为一体,上折电磁圈(3)为直线向上倾斜,电磁圈(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30度,上折电磁圈(3)与电磁圈(2)的夹角为135-160度,所有的上折电磁圈(3)均位于炉体(1)的相同一侧壁面上,电磁圈(2)一侧的每根上折电磁圈(3)上均匀分布两个进出水孔(4),电磁圈(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竖向的接管(5),接管(5)与电磁圈(2)相连通,接管(5)的末端设置水平向的接板(6),两块接板(6)对接设置,炉体(1)的电磁圈(2)外周均匀分布至少四根竖向的磁轭(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