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高墩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墩柱较高,为保障施工安全性,塔吊(又称塔式起重机)超过一定高度后必须通过安装附墙的方式与墩柱加固后才能继续使用。即,当座地的塔吊水平臂超过自由高度时,每隔一段高度都会设置拉杆把塔吊与结构物相连接,以使塔吊垂直牢固,防止因为太高失稳,吊运物体产生的力使塔身摇动或倒塌。

    现有技术中的塔吊附墙装置通常是直接将连接杆通过预埋件连接于墩柱,但是在墩柱截面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其附墙连接杆支撑角度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导致稳定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通过在墩柱表面设置横梁并在横梁上设置耳板,耳板的位置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使得塔吊附墙装置不仅适用于与大截面墩的连接,而且适用于与小截面墩的连接,能够有效解决附墙连接杆支撑角度不满足使用要求而导致的稳定性差的问题,保障施工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包括附着框架,墩柱表面固设有横梁和方u型结构的抱柱件,抱柱件开口端与横梁贴合并固接,附着框架与横梁和/或抱柱件通过连接杆连接;抱柱件底边两端各设一根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与抱柱件侧边、横梁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墩柱两侧各设一根斜向支撑杆,斜向支撑杆与墩柱、横梁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斜向支撑杆与墩柱的连接处位于横梁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平行于所述附着框架上靠近所述墩柱的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附着框架的四个端角均固设有框架耳板,所述横梁设于所述墩柱表面靠近附着框架的一侧,横梁上墩柱两侧各固设一对并排的横梁耳板,两只远离墩柱的框架耳板分别与两只外侧的横梁耳板通过外侧连接杆连接,两只靠近墩柱的框架耳板分别与两只内侧的横梁耳板通过内侧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附着框架的四个端角均固设有框架耳板,所述横梁设于所述墩柱表面远离附着框架的一侧,横梁上墩柱两侧各固设一只横梁耳板,所述抱柱件底边两端各固设一只抱柱件耳板,两只远离墩柱的框架耳板分别与两只横梁耳板通过外侧连接杆连接,两只靠近墩柱的框架耳板分别与抱柱件耳板通过内侧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墩柱中预埋有抱紧预埋件,所述横梁和所述抱柱件通过抱紧预埋件与墩柱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与所述抱紧预埋件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墩柱中预埋有支撑预埋件,所述斜向支撑杆通过支撑预埋件与墩柱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斜向支撑杆与所述支撑预埋件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抱柱件、水平支撑、斜向支撑均采用双拼工字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附着框架、所述横梁和/或所述抱柱件通过螺栓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延伸出墩柱截面尺寸的横梁,能够为塔吊附墙连接杆提供更优的支撑角度,增强塔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通过将方u型抱柱件的开口端与横梁贴合焊接,能够提高横梁与墩柱的连接性能及受力性能;

    3、通过设置水平支撑和斜向支撑,形成水平支撑、横梁和抱柱件侧边间的三角形结构,形成斜向支撑、横梁和墩柱间的三角形结构,能够提高横梁与墩柱连接的稳定性;

    4、通过设置抱紧预埋件和支撑预埋件,并将预埋件与横梁、抱柱件、斜向支撑进行连接,能够提高横梁与墩柱的连接稳定性,增强横梁竖向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1中装置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装置整体结构的右视图;

    图3是实施例2中装置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横梁,2-抱柱件,3-水平支撑杆,4-斜向支撑杆,51-横梁耳板,52-框架耳板,53-抱柱件耳板,6-抱紧预埋件,7-支撑预埋件,8-墩柱,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参见图1-2,本实施例中的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包括附着框架,墩柱8表面固设有横梁1和方u型结构的抱柱件2,横梁1平行于附着框架上靠近墩柱8的侧边,抱柱件2开口端与横梁1贴合并固接;抱柱件2底边两端各设一根水平支撑杆3,水平支撑杆3与抱柱件2侧边、横梁1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墩柱8两侧各设一根斜向支撑杆4,斜向支撑杆4与墩柱8、横梁1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斜向支撑杆4与墩柱8的连接处位于横梁1下方。

    附着框架的四个端角均固设有框架耳板52,横梁1设于墩柱8表面靠近附着框架的一侧,横梁1上墩柱8两侧各固设一对并排的横梁耳板51,两只远离墩柱8的框架耳板52分别与两只外侧的横梁耳板51通过外侧连接杆连接,两只靠近墩柱8的框架耳板52分别与两只内侧的横梁耳板51通过内侧连接杆连接。

    墩柱8中预埋有抱紧预埋件6,横梁1与抱紧预埋件6通过焊接连接,墩柱8中预埋有支撑预埋件7,斜向支撑杆4与支撑预埋件7通过焊接连接,连接杆9与框架耳板52、横梁耳板51通过螺栓连接。

    横梁1、抱柱件2、水平支撑杆3、斜向支撑杆4均采用双拼工字钢结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3,横梁1设于墩柱8表面远离附着框架的一侧,横梁1上墩柱8两侧各固设一只横梁耳板51,抱柱件2底边两端各固设一只抱柱件耳板53,两只远离墩柱8的框架耳板52分别与两只横梁耳板51通过外侧连接杆连接,两只靠近墩柱8的框架耳板52分别与抱柱件耳板53通过内侧连接杆连接。连接杆9与框架耳板52、横梁耳板51和抱柱件耳板53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包括附着框架,其特征在于:墩柱表面固设有横梁和方u型结构的抱柱件,抱柱件开口端与横梁贴合并固接,附着框架与横梁和/或抱柱件通过连接杆连接;抱柱件底边两端各设一根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与抱柱件侧边、横梁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墩柱两侧各设一根斜向支撑杆,斜向支撑杆与墩柱、横梁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斜向支撑杆与墩柱的连接处位于横梁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平行于所述附着框架上靠近所述墩柱的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框架的四个端角均固设有框架耳板,所述横梁设于所述墩柱表面靠近附着框架的一侧,横梁上墩柱两侧各固设一对并排的横梁耳板,两只远离墩柱的框架耳板分别与两只外侧的横梁耳板通过外侧连接杆连接,两只靠近墩柱的框架耳板分别与两只内侧的横梁耳板通过内侧连接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框架的四个端角均固设有框架耳板,所述横梁设于所述墩柱表面远离附着框架的一侧,横梁上墩柱两侧各固设一只横梁耳板,所述抱柱件底边两端各固设一只抱柱件耳板,两只远离墩柱的框架耳板分别与两只横梁耳板通过外侧连接杆连接,两只靠近墩柱的框架耳板分别与抱柱件耳板通过内侧连接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中预埋有抱紧预埋件,所述横梁和所述抱柱件通过抱紧预埋件与墩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与所述抱紧预埋件通过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中预埋有支撑预埋件,所述斜向支撑杆通过支撑预埋件与墩柱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撑杆与所述支撑预埋件通过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抱柱件、水平支撑、斜向支撑均采用双拼工字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附着框架、所述横梁和/或所述抱柱件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墩柱塔吊附墙装置,包括附着框架,墩柱表面固设有横梁和方U型结构的抱柱件,抱柱件开口端与横梁贴合并固接,附着框架与横梁和/或抱柱件通过连接杆连接;抱柱件底边两端各设一根水平支撑杆,水平支撑杆与抱柱件侧边、横梁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墩柱两侧各设一根斜向支撑杆,斜向支撑杆与墩柱、横梁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斜向支撑杆与墩柱的连接处位于横梁下方。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墩柱表面设置横梁并在横梁上设置耳板,耳板的位置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能够有效解决附墙连接杆支撑角度不满足使用要求而导致的稳定性差的问题,保障施工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邓成宏;吴治勐;吴国清;闫名成;李路哲;李伟;彭斌;耿维;肖代文;金鑫;齐子康;张旭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4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