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回转机构是履带起重机的重要机构之一,其动态特性直接影响整个起重机的工作性能。随着起重机整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风电工况吊重及臂长不断增加、结构件轻量化的影响下,整机对回转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起重机回转机构中的减速机无法根据不同的工况以及起重机的实际臂长和载荷来产生相应的制动力矩,此时,容易在路面不平的工况下出现溜坡现象,也容易导致整机回转惯性大,在手柄较快速度操作时,整机冲击异响严重,影响了回转动作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该回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用于完成回转操作的减速机无法根据不同的工况以及起重机的实际臂长和载荷来产生相应的制动力矩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回转液压系统,包括调节阀、第一液压泵、制动油缸以及减速机;

    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一回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液压泵连通,所述第一回油口与油箱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制动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调节阀能够完成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的连通,或完成所述第一回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的连通,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通时形成的通道大小;

    所述制动油缸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驱动所述制动油缸的活塞杆以使所述活塞杆具有与所述减速机中的制动片保持抵接的趋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阀为电液比例阀,所述回转液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用于线性调节输出电流的调节件,所述电液比例阀和所述调节件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件为电控脚踏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液比例阀为反比例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阀为平衡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机的外壳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冷却管路连接,所述冷却管路用于向所述减速机输入冷却液,以冷却所述制动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液为液压油,所述出液口与油箱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转液压系统还包括溢流阀,所述第一液压泵为齿轮泵,所述齿轮泵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回油口与油箱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回转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液压泵和回转马达,所述第二液压泵为闭式泵并与所述回转马达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回转马达与所述减速机驱动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液压系统,包括调节阀、调节组件、第一液压泵、制动油缸以及减速机,其中,调节阀包括第一出油口以及能够分别与第一出油口连通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回油口,第一进油口与第一液压泵连通,第一回油口与油箱连通,第一出油口与制动油缸连通。

    制动油缸包括复位件,复位件驱动制动油缸的活塞杆以使活塞杆具有与减速机中的制动片保持抵接的趋势,调节阀在完成第一回油口与第一出油口的连通时,制动油缸与油箱连通,制动油缸的活塞杆只受到复位件的作用力,不受液压油的作用力,活塞杆与制动片之间的作用力最大,制动片锁死,减速机处于完全制动状态,减速机中制动片形成的制动力矩最大,此时为起重机进行回转操作前的状态。调节阀在完成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的连通时,第一液压泵用于将压力油输送至制动油缸的有杆腔,制动油缸的活塞杆受到液压油和复位件的共同作用力,此时可以调节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时形成的通道大小,通道变大时,则制动油缸中的活塞杆受到液压油的作用力增大,活塞杆与制动片之间的作用力减小,减速机中制动片形成的制动力矩相应减小,并在制动油缸的活塞杆受液压油的作用力达到最大时,减速机中制动片形成的制动力矩减小至最低值。

    在进行回转操作时,使调节阀中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连通时形成的通道逐渐变大,以使减速机中制动片产生的制动力矩逐渐减小,随后驱动减速机,此时回转动作得以慢慢启动。同理,当需要停止回转动作时,使调节阀中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连通时形成的通道逐渐变小,直至第一出油口与第一进油口断开,并与第一回油口连通,此时减速机中的制动片产生的制动力矩逐渐增大直至锁死,减速机处于完全制动状态,回转动作停止。整个回转操作中,通过调节阀对减速机中制动片产生的制动力矩的柔性调节,能够使回转机构适应不同的工况,降低了在路面不平的工况下出现溜坡现象的几率;在起重机臂长不定,载荷不定时,均能够保证整机启停时产生的回转惯性小,整机发生的冲击小,提高了回转动作的操控性和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通过采用上述回转液压系统,相应的,该起重机具有上述回转液压系统的所有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液压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图标:100-减速机;200-制动油缸;300-电液比例阀;500-齿轮泵;600-油箱;700-溢流阀;800-闭式泵;900-回转马达;

    110-制动片;120-进液口;130-出液口;

    310-第一进油口;320-第一回油口;330-第一出油口;

    410-控制器;420-电控脚踏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液压系统,包括调节阀、第一液压泵、制动油缸200以及减速机100,其中,调节阀包括第一出油口330以及能够分别与第一出油口330连通的第一进油口310和第一回油口320,第一进油口310与第一液压泵连通,第一回油口320与油箱600连通,第一出油口330与制动油缸200连通。

    制动油缸200包括复位件,复位件驱动制动油缸200的活塞杆以使活塞杆具有与减速机100中的制动片110保持抵接的趋势,调节阀在完成第一回油口320与第一出油口330的连通时,制动油缸200与油箱600连通,制动油缸200的活塞杆只受到复位件的作用力,不受液压油的作用力,活塞杆与制动片110之间的作用力最大,制动片110锁死,减速机100处于完全制动状态,减速机100中制动片110形成的制动力矩最大,此时为起重机进行回转操作前的状态。调节阀在完成第一进油口310与第一出油口330的连通时,第一液压泵用于将压力油输送至制动油缸200的有杆腔,制动油缸200的活塞杆受到液压油和复位件的共同作用力,此时可以调节第一进油口310与第一出油口330连通时形成的通道大小,通道变大时,则制动油缸200中的活塞杆受到液压油的作用力增大,活塞杆与制动片110之间的作用力减小,减速机100中制动片110形成的制动力矩相应减小,并在制动油缸200的活塞杆受液压油的作用力达到最大时,减速机100中制动片110形成的制动力矩减小至最低值。

    在进行回转操作时,使调节阀中的第一进油口310和第一出油口330连通时形成的通道逐渐变大,以使减速机100中制动片110产生的制动力矩逐渐减小,随后驱动减速机100,此时回转动作得以慢慢启动。同理,当需要停止回转动作时,使调节阀中的第一进油口310和第一出油口330连通时形成的通道逐渐变小,直至第一出油口330与第一进油口310断开,并与第一回油口320连通,此时减速机100中的制动片110产生的制动力矩逐渐增大直至锁死,减速机100处于完全制动状态,回转动作停止。整个回转操作中,通过调节阀对减速机100中制动片110产生的制动力矩的柔性调节,能够使回转机构适应不同的工况,降低了在路面不平的工况下出现溜坡现象的几率;在起重机臂长不定,载荷不定时,均能够保证整机启停时产生的回转惯性小,整机发生的冲击小,提高了回转动作的操控性和舒适度。

    值得说明的,本实施例中,制动油缸200为弹簧制动缸,复位件为设置在无杆腔中的弹簧,其活塞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从缸体伸出并压抵在制动片110上,当压力油进入弹簧制动缸时,会推动活塞杆向缸体内收缩,此时减速机100内的制动片110向活塞杆收缩的方向移动,制动片110与制动盘之间发生松动,相互作用力变小,减速机100产生的制动力矩相应减小。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对回转液压系统的具体结构做以下详细介绍。

    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调节阀可以为电液比例阀300,回转液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410和用于线性调节输出电流的调节件,控制器410分别与电液比例阀300和调节件电连接。

    具体的,电液比例阀300是阀内比例电磁铁根据输入的电压信号产生相应动作,使工作阀阀芯产生位移,进而完成第一出油口330与第一进油口310或第一回油口320的连通,以及完成第一出油口330与第一进油口310连通时形成的通道大小的调节,其中,调节件用来完成输出电流的调节,控制器410相应转化成电压信号并输入至比例电磁铁,完成对电液比例阀300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调节件可以设置在起重机的操控室内,以方便工作人员同时完成对调节件和减速机100的控制。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调节件可以为电控脚踏阀420,电控脚踏阀420的角度与电液比例阀300中第一进油口310和第一出油口330连通所形成的通道大小成比例关系,且电控脚踏阀420的角度越小,通道越大,在电控脚踏阀420角度最大时,通道封闭,减速机100处于完全制动状态。

    在具体工作时,工作人员在手动控制减速机100工作时,可以通过脚踏电控脚踏阀420来灵活调节减速机100的制动力矩,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和不同的臂长和载荷,保证了回转动作的平稳进行。

    或者,本实施例中,调节件还可以设置成手刹结构或旋钮结构,同样能够满足上述需求。

    本实施例中,电液比例阀300为反比例阀。

    在给予反比例阀的电压信号越大,则第一进油口310和第一出油口330连通所形成的通道就越小,此时,相应设置控制器410和电控脚踏阀420,在按压电控脚踏阀420使其角度变小时,控制器410反馈至发比例阀的电压信号变小,进而完成通道的增大,使得减速机100中制动片110产生的制动力矩更小,以便于回转操作的进行。

    本实施例中,调节阀还可以为平衡阀,其同样具有更好的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能够准确地完成对液压油的线性压力调节,此时,平衡阀的执行机构可以连接有液控脚踏阀,通过调节液控脚踏阀的角度,即可完成液压油流量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减速机100的外壳上设有进液口120和出液口130,进液口120与冷却管路连接,冷却管路用于向减速机100输入冷却液,以冷却所述制动片110。

    具体的,在进行回转动作时,冷却管路向减速机100内输入一定压力的冷却液,冷却液经过制动片110以带走制动片110摩擦产生的热量,随后从出液口130流出,完成对制动片110的散热,该设置降低了制动片110长时间工作而发生摩擦烧结的几率,提高了制动片110的制动寿命。

    本实施例中,冷却液为液压油,出液口130与油箱600连接。

    具体的,此时的冷却管路原为系统中用于将压力油输送至油箱600的液压油管路,通过将该液压油管路与减速机100串接,然后再与油箱600连通,保证了系统油路正常循环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减速机100内制动片110的冷却,不需要另设冷却系统来冷却制动片110,改装简单,也降低了设备投入。

    本实施例中,回转液压系统还包括溢流阀700,第一液压泵为齿轮泵500,齿轮泵500与溢流阀700的进油口连通,溢流阀700的回油口与油箱600连通。

    具体的,在第一回油口320与第一出油口330连通时,齿轮泵500与制动油缸200之间的油路封闭,在启动回转动作时,齿轮泵500可以将压力油由溢流阀700再次输送至油箱600内,在第一进油口310与第一出油口330连通时,溢流阀700封闭,齿轮泵500只能将压力油输送至制动油缸200。

    本实施例中,回转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液压泵和回转马达900,第二液压泵为闭式泵800并与回转马达900的进油口连通,回转马达900与减速机100驱动连接。

    具体的,此时的回转马达900也为闭式马达,闭式泵800将液压油输送到闭式马达以驱动闭式马达后,又直接回到闭式泵800,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该设置驱动减速机100动作更平稳,微动性好,进一步降低了回转动作时整机发生的冲击。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通过采用上述回转液压系统,相应的,该起重机具有上述回转液压系统的所有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阀、第一液压泵、制动油缸(200)以及减速机(100);

    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进油口(310)、第一回油口(320)和第一出油口(330),所述第一进油口(310)与所述第一液压泵连通,所述第一回油口(320)与油箱(600)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330)与所述制动油缸(200)的有杆腔连通,所述调节阀能够完成所述第一进油口(310)与所述第一出油口(330)的连通,或完成所述第一回油口(320)与所述第一出油口(330)的连通,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进油口(310)与所述第一出油口(330)连通时形成的通道大小;

    所述制动油缸(200)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始终具有使所述制动油缸(200)的活塞杆与所述减速机(100)中的制动片(110)保持抵接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为电液比例阀(300),所述回转液压系统还包括控制器(410)和用于线性调节输出电流的调节件,所述电液比例阀(300)和所述调节件均与所述控制器(4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电控脚踏阀(4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比例阀(300)为反比例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为平衡阀。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100)的外壳上设有进液口(120)和出液口(130),所述进液口(120)与冷却管路连接,所述冷却管路用于向所述减速机(100)输入冷却液,以冷却所述制动片(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液压油,所述出液口(130)与油箱(60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液压系统还包括溢流阀(700),所述第一液压泵为齿轮泵(500),所述齿轮泵(500)与所述溢流阀(700)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700)的回油口与油箱(60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液压泵和回转马达(900),所述第二液压泵为闭式泵(800)并与所述回转马达(900)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回转马达(900)与所述减速机(100)驱动连接。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液压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回转液压系统包括调节阀、第一液压泵、制动油缸以及减速机,调节阀中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一液压泵连通,第一回油口与油箱连通,第一出油口与制动油缸的有杆腔连通,制动油缸包括复位件,复位件驱动制动油缸的活塞杆以使活塞杆具有与减速机中的制动片保持抵接的趋势,调节阀可以调节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连通时形成的通道大小,进而完成对活塞杆与制动片之间的作用力的调节,并最终完成对减速机中制动片形成的制动力矩的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起重机用于完成回转操作的减速机无法根据不同的工况以及起重机的实际臂长和载荷来产生相应的制动力矩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齐芳;张建朋;黄婧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4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