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平面切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机是用不可见的光束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刀,具有精度高,切割快速,不局限于切割图案限制,自动排版节省材料,切口平滑,加工成本低等特点,将逐渐改进或取代于传统的金属切割工艺设备。激光头的机械部分与工件无接触,在工作中不会对工件表面造成划伤;激光切割速度快,切口光滑平整,一般无需后续加工;切割热影响区小,板材变形小,切缝窄(0.1mm~0.3mm);切口没有机械应力,无剪切毛刺;加工精度高,重复性好,不损伤材料表面;数控编程,可加工任意的平面图,可以对幅面很大的整板切割,无需开模具,经济省时。激光切割机具有多种优点,这些优点是其应用的行业越来越广泛,例如机床制造、玩具、医疗器械、航天航空、机箱机柜、薄板切割行业等。

    目前的激光切割机一般是人工上料下料的,在完成一次切割加工之后,操作人员得先将切割好的产品自工作台上搬下来,再清理上面的废料,接着将待加工件搬上工作台放好,之后才能再一次开启激光切割机进行切割加工。由于下料、清理和上料这几个工序所花的时间较长,这样便会导致激光切割机在两次切割加工中间停机时间较长,降低切割加工效率,等待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能减少停机等待上料的时间,有效提高切割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包括机床以及设于机床上的激光头、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交换驱动机构,所述机床包括工作机床和上料机床,所述上料机床设于工作机床的前端,所述x轴驱动机构设于工作机床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设于x轴驱动机构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可于x轴驱动机构上前后移动,所述z轴驱动机构设于y轴驱动机构上,所述z轴驱动机构可于y轴驱动机构上左右移动,所述激光头设于z轴驱动机构上,所述激光头可于z轴驱动机构上上下移动,所述机床上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贯穿工作机床和上料机床,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轨设于第二滑轨的上方,所述第一工作台滑动装设于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工作台滑动装设于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工作台置于工作机床上,所述第二工作台置于上料机床上,所述交换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辊、被动辊、传动链条和驱动主动辊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辊设于工作机床的后端,所述被动辊设置于工作机床的前端,所述被动辊与主动辊前后相对设置,所述传动链条绕设于主动辊和被动辊之间,所述主动辊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后端均与传动链条固定连接,在传动链条的驱动下驱使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位置交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激光头的功率不小于15000w,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长度均不小于8000mm,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宽度均不小于2500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z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丝杆、丝杆滑座、第一导轨、第一滑座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装设于y轴驱动机构上,所述丝杆竖向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装设于第一安装板上,所述丝杆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滑座滑动装设于丝杆上,所述第一导轨设于丝杆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轨与丝杆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座滑动装设于第一导轨上,所述丝杆滑座和第一滑座均与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设于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三安装板设有自前向后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激光头固定装设于第三安装板的斜面,所述激光头与第二安装板所成角度为45°,所述激光头外罩设有防护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二导轨、第二滑座、第一拖链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安装座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工作机床上,所述第一齿条沿左右方向设置于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设置与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一齿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滑座滑动装设于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装设于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装设于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装设于第二安装座的后端,所述第一拖链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拖链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前端设有拖链托板,所述第一拖链设于拖链托板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两第二齿条、两第三导轨、两第四驱动电机和一第二拖链,两第二齿条沿前后方向装设于工作机床的左右两端,两第三导轨分设于工作机床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导轨和第二齿条平行设置,一第三导轨上滑动装设有一第三滑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左右两端与分设于工作机床左右两端的第三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座上,两第四驱动电机分设于第一安装座的左右两端,一第二齿条上啮合设置有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拖链的一端与工作机床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拖链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机床的左端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第二拖链的支撑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交换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装设于工作机床的后端,所述主动辊通过传动箱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右侧端均固定连接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与传动链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底部设有多个滚动件,所述第一工作台通过滚动件滑动装设于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工作台通过滚动件滑动装设于第二滑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动件包括转轴、套设于转轴外的滚珠轴承和套设于滚珠轴承外的限位件,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均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限位件设有与第一限位台阶适配的第二限位台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机床上设有多个固定机构,多个固定机构之间相对设置于工作机床的左右两端,设于工作机床左右两端的固定机构分为两排,两排固定机构之间为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杆和驱动定位杆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气缸,所述定位杆与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推出,所述定位杆的末端面与第一工作台或第二工作台的外侧端面相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罩于工作机床外,所述外罩的左侧设有侧门和观察窗;所述工作机床的底部设有调节垫脚,所述调节垫脚包括垫脚本体、安装螺杆、调节螺母和调节件,所述工作机床的底部设有与安装螺杆适配的通孔,所述垫脚本体轴向设有通槽,所述调节件的下端伸入通槽中,所述调节件轴向设有与安装螺杆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螺杆穿过通孔伸入安装孔中,所述调节螺母套设于调节件外,并且所述调节螺母与调节件相互螺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机床的两侧壁间隔分布有多个风口,所述风口设有挡风板,所述工作机床上设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挡风板与第二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交换驱动机构的配合使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之间能交换工作,一个工作台进行切割,另一个工作台进行上料,如此无需长时间停机等待上料,能有效减少停机等待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切割效率;所述激光头的功率不小于15000w,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长度均不小于8000mm,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宽度均不小于2500mm,如此本激光切割机便能切割长度为8000mm,宽度为2500mm,厚度为50mm的厚金属板,满足市场上各种切割需求;固定机构的设置能避免在切割时因第一工作台或第二工作台移位而导致切割不精确的现象发生,能有效提高本激光切割机的切割精度,提高切割质量;外罩设有侧门,且激光头与第二安装板所成角度为45°,这样检修人员无需进入设备内部,只要在设备外部通过侧门就可以对激光头进行维护,方便操作且安全可靠;调节垫脚的设置能使激光切割机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所述控制按钮、操控平台、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均与电控柜电连接,能有效提高本激光切割机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有效提高激光切割机的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之实施例(隐藏外罩)的组装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之工作机床、第二齿条、第三导轨、第三滑座和交换驱动机构的组装结构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之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的组装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之滚动件的组装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之调节垫脚的组装结构图。

    图中:1-工作机床,2-上料机床,3-第一工作台,4-第二工作台,5-激光头,6-x轴驱动机构,61-第二齿条,62-第三导轨,63-第二拖链,64-支撑件,65-第三滑座,7-y轴驱动机构,71-第一安装座,72-第二安装座,73-第一齿条,74-第二导轨,75-第三驱动电机,76-拖链托板,8-z轴驱动机构,81-第一安装板,82-第二安装板,83-第三安装板,84-丝杆,85-第一导轨,86-第二驱动电机,87-第一滑座,88-防护罩,9-交换驱动机构,91-主动辊,92-被动辊,93-传动链条,94-第一驱动电机,95-传动箱,10-支撑横梁,11-第一滑轨,12-第二滑轨,13-滚动件,131-转轴,132-滚珠轴承,133-限位件,134-第二限位台阶,14-外罩,141-侧门,142-观察窗,15-调节垫脚,151-垫脚本体,152-安装螺杆,153-调节螺母,154-调节件,16-风口,17-集尘件,18-电控柜,19-控制按钮,20-操控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包括机床以及设于机床上的激光头5、x轴驱动机构6、y轴驱动机构7、z轴驱动机构8、第一工作台3、第二工作台4和交换驱动机构9,所述机床包括工作机床1和上料机床2,所述上料机床2设于工作机床1的前端,所述x轴驱动机构6设于工作机床1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7设于x轴驱动机构6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7可于x轴驱动机构6上前后移动,所述z轴驱动机构8设于y轴驱动机构7上,所述z轴驱动机构8可于y轴驱动机构7上左右移动,所述激光头5设于z轴驱动机构8上,所述激光头5可于z轴驱动机构8上上下移动,所述机床上设有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2,所述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2贯穿工作机床1和上料机床2,所述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2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轨11设于第二滑轨12的上方,所述第一工作台3滑动装设于第一滑轨11上,所述第二工作台4滑动装设于第二滑轨12上,所述第一工作台3置于工作机床1上,所述第二工作台4置于上料机床2上,所述交换驱动机构9包括主动辊91、被动辊92、传动链条93和驱动主动辊9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94,所述主动辊91设于工作机床1的后端,所述被动辊92设置于工作机床1的前端,所述被动辊92与主动辊91前后相对设置,所述传动链条93绕设于主动辊91和被动辊92之间,所述主动辊91与第一驱动电机9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3和第二工作台4的后端均与传动链条93固定连接,在传动链条93的驱动下驱使第一工作台3和第二工作台4位置交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激光头5的功率不小于15000w,所述第一工作台3和第二工作台4的长度均不小于8000mm,所述第一工作台3和第二工作台4的宽度均不小于2500mm,如此本激光切割机便能切割长度为8000mm,宽度为2500mm,厚度为50mm的厚金属板,满足市场上各种切割需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床呈中空结构,如此能避免在切割过程中,激光头5产生的未用来切割板材的能量被机床吸收导致床身变形、损坏甚至报废的现象发生,有效延长本激光切割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床中设有多个支撑横梁10,支撑横梁10的设置能有效提高机床的刚性,能有效避免在运输过程因碰撞等外在因素导致床身变形的现象发生,进一步延长本激光切割机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3~图5所示,所述z轴驱动机构8包括第一安装板81、第二安装板82、第三安装板83、丝杆84、丝杆滑座、第一导轨85、第一滑座87和第二驱动电机86,所述第一安装板81固定装设于y轴驱动机构7上,所述丝杆84竖向设置于第一安装板81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6固定装设于第一安装板81上,所述丝杆84与第二驱动电机8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滑座滑动装设于丝杆84上,所述第一导轨85设于丝杆84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轨85与丝杆84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座87滑动装设于第一导轨85上,所述丝杆滑座和第一滑座87均与第二安装板8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83设于第二安装板82上,所述第三安装板83设有自前向后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激光头5固定装设于第三安装板83的斜面,所述激光头5与第二安装板82所成角度为45°,所述激光头5外罩14设有防护罩88。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y轴驱动机构7包括第一安装座71、第二安装座72、第一齿条73、第一齿轮、第二导轨74、第二滑座、第一拖链和第三驱动电机75,所述第一安装座71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工作机床1上,所述第一齿条73沿左右方向设置于第一安装座71上,所述第二导轨74固定设置与第一安装座71上,所述第二导轨74与第一齿条73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滑座滑动装设于第二导轨74上,所述第二安装座72固定装设于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75固定装设于第二安装座72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73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驱动电机7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81固定装设于第二安装座72的后端,所述第一拖链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7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拖链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7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71的前端设有拖链托板76,所述第一拖链设于拖链托板76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x轴驱动机构6包括两第二齿条61、两第三导轨62、两第四驱动电机和一第二拖链63,两第二齿条61沿前后方向装设于工作机床1的左右两端,两第三导轨62分设于工作机床1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导轨62和第二齿条61平行设置,一第三导轨62上滑动装设有一第三滑座65,所述第一安装座71的左右两端与分设于工作机床1左右两端的第三滑座6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座71上,两第四驱动电机分设于第一安装座71的左右两端,一第二齿条61上啮合设置有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拖链63的一端与工作机床1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拖链63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座7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机床1的左端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第二拖链63的支撑件64,支撑件64的设置能有效防止第二拖链63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下陷的现象,提高激光切割机的稳定性。

    结合图2~图4所示,所述交换驱动机构9还包括传动箱9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4固定装设于工作机床1的后端,所述主动辊91通过传动箱95与第一驱动电机9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3和第二工作台4的右侧端均固定连接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与传动链条9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3和第二工作台4的底部设有多个滚动件13,所述第一工作台3通过滚动件13滑动装设于第一滑轨11上,所述第二工作台4通过滚动件13滑动装设于第二滑轨12上。

    如图6所示,所述滚动件13包括转轴131、套设于转轴131外的滚珠轴承132和套设于滚珠轴承132外的限位件133,所述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2上均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限位件133设有与第一限位台阶适配的第二限位台阶134。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机床1上设有多个固定机构,多个固定机构之间相对设置于工作机床1的左右两端,设于工作机床1左右两端的固定机构分为两排,两排固定机构之间为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杆和驱动定位杆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气缸,所述定位杆与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推出,所述定位杆的末端面与第一工作台3或第二工作台4的外侧端面相抵,这样能在切割时避免因第一工作台3或第二工作台4移位而导致切割不精确的现象发生,能有效提高本激光切割机的切割精度,提高切割质量。

    结合图1所示,所述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还包括外罩14,所述外罩14罩于工作机床1外,所述外罩14的左侧设有侧门141和观察窗142,侧门141的设置配合激光头5与第二安装板82所成角度为45°,检修人员无需进入设备内部,只要在设备外部通过侧门141就可以对激光头5进行维护,方便操作且安全可靠。

    如图7所示,所述工作机床1的底部设有调节垫脚15,所述调节垫脚15包括垫脚本体151、安装螺杆152、调节螺母153和调节件154,所述工作机床1的底部设有与安装螺杆152适配的通孔,所述垫脚本体151轴向设有通槽,所述调节件154的下端伸入通槽中,所述调节件154轴向设有与安装螺杆152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螺杆152穿过通孔伸入安装孔中,所述调节螺母153套设于调节件154外,并且所述调节螺母153与调节件154相互螺接,这样通过旋转调节螺母153便能调节工作机床1的高度,以使激光切割机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结合图1~图4所示,所述工作机床1的两侧壁间隔分布有多个风口16,所述风口16设有挡风板,所述工作机床1上设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挡风板与第二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风口16一共为16个,分设于工作机床1的左右两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风板可以为两个,分设于工作机床1的左右两端,并置于风口16的外侧,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为两个,一个挡风板与一个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下遮挡或打开风口16;所述挡风板也可以为16个,分设于工作机床1的左右两端,一个挡风板对应一个风口16,所述第二驱动气缸为16个,一个挡风板与一个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下遮挡或打开风口16。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作机床1还设有多个集尘件17,所述集尘件17为8个,一个集尘件17对应于一对相对设置的风口16,如此实行分区抽风除尘,这样便能有效收集尘屑,避免尘屑乱飞的现象发生,有效保护工作环境,从而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还包括电控柜18、控制按钮19和操控平台20,所述电控柜18、控制按钮19和操作平台均装设于外罩14上,所述控制按钮19、操控平台20、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第一驱动电机94、第二驱动电机86、第三驱动电机75和第四驱动电机均与电控柜18电连接,能有效提高本激光切割机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有效提高激光切割机的切割效率。

    一种切割加工方法,基于以上所述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传动链条93在第一驱动电机94的驱动下将放置有工件的第一工作台3拖入工作机床1,同时将第二工作台4拖入上料机床2上;

    2)激光头5在第二驱动电机86、第三驱动电机75和第四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对置于第一工作台3上的工件进行切割,同时,工作人员对第二工作台4进行上料;

    3)切割完成后,传动链条93在第一驱动电机94的驱动下将完成上料的第二工作台4拖入工作机床1上进行切割,将完成切割的第一工作台3拖入上料机床2上进行废料清理及上料工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工作台3、第二工作台4、第一滑轨11、第二滑轨12和交换驱动机构9的配合使第一工作台3和第二工作台4之间能交换工作,一个工作台进行切割,另一个工作台进行上料,如此无需长时间停机等待上料,能有效减少停机等待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切割效率;所述激光头5的功率不小于15000w,所述第一工作台3和第二工作台4的长度均不小于8000mm,所述第一工作台3和第二工作台4的宽度均不小于2500mm,如此本激光切割机便能切割长度为8000mm,宽度为2500mm,厚度为50mm的厚金属板,满足市场上各种切割需求;固定机构的设置能避免在切割时因第一工作台3或第二工作台4移位而导致切割不精确的现象发生,能有效提高本激光切割机的切割精度,提高切割质量;外罩14设有侧门141,且激光头5与第二安装板82所成角度为45°,这样检修人员无需进入设备内部,只要在设备外部通过侧门141就可以对激光头5进行维护,方便操作且安全可靠;调节垫脚15的设置能使激光切割机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所述控制按钮19、操控平台20、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第一驱动电机94、第二驱动电机86、第三驱动电机75和第四驱动电机均与电控柜18电连接,能有效提高本激光切割机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有效提高激光切割机的切割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以及设于机床上的激光头、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交换驱动机构,所述机床包括工作机床和上料机床,所述上料机床设于工作机床的前端,所述x轴驱动机构设于工作机床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设于x轴驱动机构上,所述y轴驱动机构可于x轴驱动机构上前后移动,所述z轴驱动机构设于y轴驱动机构上,所述z轴驱动机构可于y轴驱动机构上左右移动,所述激光头设于z轴驱动机构上,所述激光头可于z轴驱动机构上上下移动,所述机床上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贯穿工作机床和上料机床,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轨设于第二滑轨的上方,所述第一工作台滑动装设于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工作台滑动装设于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工作台置于工作机床上,所述第二工作台置于上料机床上,所述交换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辊、被动辊、传动链条和驱动主动辊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辊设于工作机床的后端,所述被动辊设置于工作机床的前端,所述被动辊与主动辊前后相对设置,所述传动链条绕设于主动辊和被动辊之间,所述主动辊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后端均与传动链条固定连接,在传动链条的驱动下驱使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位置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头的功率不小于15000w,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长度均不小于8000mm,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宽度均不小于2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丝杆、丝杆滑座、第一导轨、第一滑座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装设于y轴驱动机构上,所述丝杆竖向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装设于第一安装板上,所述丝杆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滑座滑动装设于丝杆上,所述第一导轨设于丝杆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导轨与丝杆之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滑座滑动装设于第一导轨上,所述丝杆滑座和第一滑座均与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设于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三安装板设有自前向后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激光头固定装设于第三安装板的斜面,所述激光头与第二安装板所成角度为45°,所述激光头外罩设有防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二导轨、第二滑座、第一拖链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安装座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于工作机床上,所述第一齿条沿左右方向设置于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设置与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一齿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滑座滑动装设于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装设于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装设于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装设于第二安装座的后端,所述第一拖链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拖链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前端设有拖链托板,所述第一拖链设于拖链托板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机构包括两第二齿条、两第三导轨、两第四驱动电机和一第二拖链,两第二齿条沿前后方向装设于工作机床的左右两端,两第三导轨分设于工作机床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导轨和第二齿条平行设置,一第三导轨上滑动装设有一第三滑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左右两端与分设于工作机床左右两端的第三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座上,两第四驱动电机分设于第一安装座的左右两端,一第二齿条上啮合设置有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拖链的一端与工作机床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拖链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机床的左端沿前后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第二拖链的支撑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驱动机构还包括传动箱,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装设于工作机床的后端,所述主动辊通过传动箱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右侧端均固定连接有牵引件,所述牵引件与传动链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底部设有多个滚动件,所述第一工作台通过滚动件滑动装设于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工作台通过滚动件滑动装设于第二滑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包括转轴、套设于转轴外的滚珠轴承和套设于滚珠轴承外的限位件,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均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限位件设有与第一限位台阶适配的第二限位台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床上设有多个固定机构,多个固定机构之间相对设置于工作机床的左右两端,设于工作机床左右两端的固定机构分为两排,两排固定机构之间为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杆和驱动定位杆左右移动的第一驱动气缸,所述定位杆与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推出,所述定位杆的末端面与第一工作台或第二工作台的外侧端面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罩于工作机床外,所述外罩的左侧设有侧门和观察窗;所述工作机床的底部设有调节垫脚,所述调节垫脚包括垫脚本体、安装螺杆、调节螺母和调节件,所述工作机床的底部设有与安装螺杆适配的通孔,所述垫脚本体轴向设有通槽,所述调节件的下端伸入通槽中,所述调节件轴向设有与安装螺杆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安装螺杆穿过通孔伸入安装孔中,所述调节螺母套设于调节件外,并且所述调节螺母与调节件相互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床的两侧壁间隔分布有多个风口,所述风口设有挡风板,所述工作机床上设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挡风板与第二驱动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功率高低台的激光切割机,包括机床、激光头、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和交换驱动机构,所述机床包括工作机床和上料机床,所述X轴驱动机构设于工作机床上,Y轴驱动机构设于X轴驱动机构上,所述Z轴驱动机构设于Y轴驱动机构上,所述激光头设于Z轴驱动机构上,第一工作台置于工作机床上,所述第二工作台置于上料机床上,所述交换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辊、被动辊、传动链条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主动辊设于工作机床的后端,所述被动辊设置于工作机床前端,所述传动链条绕设于主动辊和被动辊之间,所述主动辊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的后端均与传动链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切割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姚玉东;孙加邦;尹怀化;李荣飞;刘展鹏;刘南麟;蔡永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力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4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