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恒温式加热炉。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作业中加热炉是将物料或工件(一般是金属)进行对应热处理的设备。
加热炉应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领域。
现有的加热炉通常为一体式结构,包括炉体和能与炉体之间开闭的炉门。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开闭炉门过程中会影响炉体内设定温度值,导致影响工件热处理效果,其稳定性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恒温式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恒温式加热炉,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炉体,所述炉体内部为空腔且在其一侧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炉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加热棒、下加热棒和感温探头,上述上加热棒的数量为若干根且平行的均布设置在炉体内的上部处,上述下加热棒的数量为若干根且平行的均布设置在炉体内的下部处,上述感温探头固连在上加热棒与下加热棒之间的炉体上。
由于感温探头位于上下相邻的上加热棒与下加热棒之间,同时,工件是放置在上加热棒与下加热棒之间进行对应热处理作业的。
一旦炉体内某处的温度比较低时,感温探头能即时检测,从而告知操作者炉体的某处温度比较低,操作者可以认为的提高该处上加热棒和下加热棒的温度,最终保证炉体内各处温度一致。
当然,也可以将感温探头检测到的数据与一处理器相连接,通过处理器自动的控制对应处上加热棒和下加热棒的发热功率,最终也能保证炉体内各处温度一致。
另外,上述上加热棒、下加热棒和感温探头均布在炉体内的各个位置处,从而能精确检测炉体内的实际温度。
在上述的恒温式加热炉中,所述上加热棒位于相邻两下加热棒之间的正上方处。
这样的结构能使炉体各处尽量得到设定的稳定温度。
在上述的恒温式加热炉中,上述感温探头位于上加热棒与下加热棒之间的连线处。
这样能提高其结构紧凑性,而且还能准确的检测炉体内各处实际温度。
在上述的恒温式加热炉中,所述上加热棒的数量与下加热棒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在上述的恒温式加热炉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上加热棒、感温探头和下加热棒形成一感温加热单元,所述感温加热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感温加热单元水平设置设置。
感温加热单元由炉体的炉口处均布延伸设置炉体内,这样的结构能有效保证炉体内各处温度一致。
在上述的恒温式加热炉中,所述感温探头为固连在炉体内侧的热电偶。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极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及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在上述的恒温式加热炉中,相邻两上加热棒之间的间距尺寸为炉体高度尺寸的1/3—1/2。
在上述的恒温式加热炉中,相邻两下加热棒之间的间距尺寸为炉体高度尺寸的1/3—1/2。
在上述的恒温式加热炉中,相邻两感温探头之间的间距尺寸为炉体高度尺寸的1/3—1/2。
这样的结构能保证炉体内各处温度尽量一致。
在上述的恒温式加热炉中,所述炉体为陶瓷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恒温式加热炉由于在炉体内的各处均具有感温加热单元,能使炉体内各处温度一致,有效的提高了其稳定性。
同时,由于感温加热单元中的上加热棒、下加热棒和感温探头呈倾斜的直线连线设置,因此,其结构还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恒温式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1a、炉口;2、上加热棒;3、下加热棒;4、感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恒温式加热炉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炉体1,所述炉体1内部为空腔且在其一侧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炉口1a,还包括上加热棒2、下加热棒3和感温探头4,上述上加热棒2的数量为若干根且平行的均布设置在炉体1内的上部处,上述下加热棒3的数量为若干根且平行的均布设置在炉体1内的下部处,上述感温探头4固连在上加热棒2与下加热棒3之间的炉体1上。
所述上加热棒2位于相邻两下加热棒3之间的正上方处。
上述感温探头4位于上加热棒2与下加热棒3之间的连线处。
所述上加热棒2的数量与下加热棒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上加热棒2、感温探头4和下加热棒3形成一感温加热单元,所述感温加热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感温加热单元水平设置设置。
所述感温探头4为固连在炉体内侧的热电偶。
相邻两上加热棒2之间的间距尺寸为炉体1高度尺寸的1/3—1/2。
相邻两下加热棒3之间的间距尺寸为炉体1高度尺寸的1/3—1/2。
相邻两感温探头4之间的间距尺寸为炉体1高度尺寸的1/3—1/2。
所述炉体1为陶瓷材料。
由于感温探头位于上下相邻的上加热棒与下加热棒之间,同时,工件是放置在上加热棒与下加热棒之间进行对应热处理作业的。
一旦炉体内某处的温度比较低时,感温探头能即时检测,从而告知操作者炉体的某处温度比较低,操作者可以认为的提高该处上加热棒和下加热棒的温度,最终保证炉体内各处温度一致。
当然,也可以将感温探头检测到的数据与一处理器相连接,通过处理器自动的控制对应处上加热棒和下加热棒的发热功率,最终也能保证炉体内各处温度一致。
另外,上述上加热棒、下加热棒和感温探头均布在炉体内的各个位置处,从而能精确检测炉体内的实际温度。
1.一种恒温式加热炉,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炉体,所述炉体内部为空腔且在其一侧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炉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加热棒、下加热棒和感温探头,上述上加热棒的数量为若干根且平行的均布设置在炉体内的上部处,上述下加热棒的数量为若干根且平行的均布设置在炉体内的下部处,上述感温探头固连在上加热棒与下加热棒之间的炉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棒位于相邻两下加热棒之间的正上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上述感温探头位于上加热棒与下加热棒之间的连线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棒的数量与下加热棒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恒温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处于同一直线上的上加热棒、感温探头和下加热棒形成一感温加热单元,所述感温加热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感温加热单元水平设置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恒温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探头为固连在炉体内侧的热电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恒温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上加热棒之间的间距尺寸为炉体高度尺寸的1/3—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恒温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下加热棒之间的间距尺寸为炉体高度尺寸的1/3—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恒温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感温探头之间的间距尺寸为炉体高度尺寸的1/3—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恒温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为陶瓷材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