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作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
背景技术:
工作台采用优质冷扎板精工制作而成,坚固的工作桌框架,牢固平稳,可使工作桌承重1000kg;多种工作桌面选择,可配合不同使用的要求,现有的服装生产用工作台普遍只是台面加支腿的结构、功能单一,当工作量较大时,工作台面积不够使用,降低的生产效率,并且服装带有静电,容易降低服装的质量,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能够扩大调节使用面积的工作台,服装生产用工作台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新型工作台面积的调节不够灵活,服装在加工时容易产生静电。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以解决工作台面积的调节不够灵活,服装在加工时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从而达到了工作台面积的调节较为灵活,服装在加工时不易产生静电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包括支撑杆、储物装置、挡板、支撑腿、地垫、第一防静电板、折叠装置和第二防静电板,所述支撑杆内侧右上方与储物装置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杆上方与第一防静电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静电板后端上方通过折叠装置与第二防静电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防静电板上方与挡板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下方内侧与支撑腿进行插接,所述支撑杆底部与地垫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静电板由板体、导电纤维层、涤纶层、不锈钢纤维层和防水绸组成,所述板体上方设置有导电纤维层,所述涤纶层上方与不锈钢纤维层进行缝接,所述不锈钢纤维层上方与防水绸进行缝接,所述板体下方与支撑杆上方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装置由第一连接杆、第一转轴、第二连接杆、连接横杆、转杆、第二转轴、活动块和连接凹槽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方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连接杆进行活动链接,所述连接横杆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接杆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内侧与活动块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下方与第一防静电板后端上方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高度为一米一,长度为七厘米,宽度为五厘米,并且底部内侧为镂空状,能够用于与地垫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静电板的长度为两米,高度为十厘米,宽度为五十厘米,并且左右两侧后端均设置有两个圆形开口,能够用于与折叠装置下方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均设置有四根,且四根支撑杆内侧均设置有配重块,四根支撑杆相互平行,能够更好的将第二防静电板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静电板的长度为两米,高度为九厘米,宽度为四十厘米,并且左右两侧后端均设置有一个圆形开口,能够用于与折叠装置上方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物装置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抽屉,并且抽屉外侧均设置有把手,能够方便设置有进行储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展开时夹角为一百八十度,收缩时夹角为零度,能够用于调节第一防静电板和第二防静电板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装置采用铝合金材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采用金属钢材质,增加产品硬度与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纤维层的电阻率为介于104~109欧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工作台面积的调节不够灵活的问题,在第一防静电板两侧后端设计了折叠装置,通过拨动活动块,令第二转轴内侧转杆能够在连接凹槽处移动,通过抬起第二防静电板的不同高度以此改变第一防静电板和第二防静电板之间的夹角,当夹角为一百八十度时第一防静电板和第二防静电板相互平行,扩大面积,令产品能够灵活快速的调节工作台面积,
达到工作台面积的调节较为灵活的有益效果。
2)、为解决服装在加工时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在折叠装置内侧设计了第一防静电板,能够通过导电纤维层能够将104~109欧姆之间的电阻进行聚合,将静电进行聚合防止外泄,再由于涤纶层完全不导电将电能隔开,令服装与工作台之间不会产生静电,达到服装在加工时不易产生静电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静电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杆-1、储物装置-2、第一防静电板-3、折叠装置-4、第二防静电板-5、挡板-6、支撑腿-7、地垫-8、板体-31、导电纤维层-32、涤纶层-33、不锈钢纤维层-34、防水绸-35、第一连接杆-41、第一转轴-42、第二连接杆-43、连接横杆-44、转杆-45、第二转轴-46、活动块-47、连接凹槽-48。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第一防静电板3、折叠装置4、板体31、导电纤维层32、涤纶层33、不锈钢纤维层34、防水绸35、第一连接杆41、第一转轴42、第二连接杆43、连接横杆44、转杆45、第二转轴46、活动块47、连接凹槽48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支撑杆1、储物装置2、第二防静电板5、挡板6、支撑腿7、地垫8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包括支撑杆1、储物装置2、挡板6、支撑腿7、地垫8、第一防静电板3、折叠装置4和第二防静电板5,支撑杆1内侧右上方与储物装置2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支撑杆1上方与第一防静电板3进行固定连接,第一防静电板3后端上方通过折叠装置4与第二防静电板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防静电板5上方与挡板6进行活动连接,支撑杆1下方内侧与支撑腿7进行插接,支撑杆1底部与地垫8进行固定连接,第一防静电板3由板体31、导电纤维层32、涤纶层33、不锈钢纤维层34和防水绸35组成,板体31上方设置有导电纤维层32,涤纶层33上方与不锈钢纤维层34进行缝接,不锈钢纤维层34上方与防水绸35进行缝接,板体31下方与支撑杆1上方进行固定连接,折叠装置4由第一连接杆41、第一转轴42、第二连接杆43、连接横杆44、转杆45、第二转轴46、活动块47和连接凹槽48组成,第一连接杆41上方通过第一转轴42与第二连接杆43进行活动链接,连接横杆44通过第二转轴46与第二连接杆43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杆43内侧与活动块47进行卡扣连接,第二连接杆43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凹槽48,第一连接杆41下方与第一防静电板3后端上方进行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杆1的高度为一米一,长度为七厘米,宽度为五厘米,并且底部内侧为镂空状。
其中,所述第一防静电板3的长度为两米,高度为十厘米,宽度为五十厘米,并且左右两侧后端均设置有两个圆形开口。
其中,所述支撑杆1均设置有四根,且四根支撑杆1内侧均设置有配重块,四根支撑杆1相互平行。
其中,所述第二防静电板5的长度为两米,高度为九厘米,宽度为四十厘米,并且左右两侧后端均设置有一个圆形开口。
其中,所述储物装置2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抽屉,并且抽屉外侧均设置有把手。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3展开时夹角为一百八十度,收缩时夹角为零度。
其中,所述折叠装置4采用铝合金材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支撑杆1采用金属钢材质,增加产品硬度与重量。
其中,所述导电纤维层32的电阻率为介于104~109欧姆。
本专利所述的导电纤维层32是指在聚合物中混入导电介质所纺制成的化学纤维或金属纤维、碳纤维等。具有远高于抗静电纤维的优异的消除和防止静电的性能,且比电阻值持久不变并基本上不受湿度影响,按导电成分分布状态,分为均匀型、被覆型和复合型三类,一般采用混溶、蒸镀、电镀和复合纺丝等方法,在纤维中添加炭黑、石墨、金属粉或金属化合物等导电介质制得,其制晶可用予静电感应屏蔽,混有少量导电纤维的织物还可用作特种工作服、防尘刷等,不锈钢纤维层34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材料,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指以法国银菲316l钢号的不锈钢为基材,经复合组装,多次集束拉拔、退火、固溶处理等一套特殊工艺制成,每股有数千、数万根,不锈钢纤维表面积非常大,使其在内部结构、磁性、热阻和熔点等方面有着超常的性能。不锈钢纤维丝径可达1-2微米,延伸率大于1%,纤维强度可以达到1200-1800mpa,甚至超过了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防水绸35主要功能有:防水,透湿,透气,绝缘,防风,保暖。从制作工艺上讲,防水透气面料的技术要求要比一般的防水面料高的多;同时从品质上来看,防水透气面料也具有其他防水面料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特点。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孳生霉菌,并保持人体始终干爽,完美解决了透气与防风,防水,保暖等问题,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面料,折叠装置4要特点是造型简单,使用轻便,可供居家旅行两用,拆卸折叠方便,节约房屋使用面积,部件可使用小材碎料和人造板,也可使用其他代用品制作,为布面对折,覆面可用各种人造板及其他代用品,一物多用器具,也是折叠器具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增加一些部件,能够抽出推进,翻转折叠,使一件家具能代替几件家具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者首先需要拨动活动块47,令转杆45和第二转轴46能够在连接凹槽48处移动,然后将第二防静电板5和挡板6向上抬起,当使用者需要将第二防静电板5作为第一防静电板3的后端挡板时,将第一防静电板3和第二防静电板5之间的夹角调节为为九十度即可,令上方转杆45和第二转轴46位置位于连接凹槽48中端部,当使用者需要扩大工作台面积时,将第二防静电板5向上抬起向后端下压,与第一防静电板3呈一百八十度夹角,以此扩大工作台,通过上提活动块47令转杆45和第二转轴46无法在连接凹槽48处移动,以此固定第一防静电板3和第二防静电板5,最后,当使用者不使用时,拨动活动块47,令转杆45和第二转轴46能够在连接凹槽48处移动,将第二防静电板5和挡板6重新与第一防静电板3对接即可,支撑杆1和支撑腿7是工作台的底部,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令工作台保持平稳,并且支撑杆1内侧设置有配重块,能够在第二防静电板5和挡板6展开后保持工作台前端重量令工作台保持平稳,不会因为工作台后端过重失去平衡,储物装置2内设置有两个抽屉,能够用于置放用于加工服装的工具,第一防静电板3和第二防静电板5是能够通过导电纤维层32能够将104~109欧姆之间的电阻进行聚合,将静电进行聚合防止外泄,再由于涤纶层33完全不导电将电能隔开,令服装与工作台之间不会产生静电,达到服装在加工时不易产生静电的有益效果的部件,折叠装置4是通过拨动活动块47,令第二转轴46内侧转杆45能够在连接凹槽48处移动,通过抬起第二防静电板5的不同高度以此改变第一防静电板3和第二防静电板5之间的夹角,当夹角为一百八十度时第一防静电板3和第二防静电板5相互平行,扩大面积,令产品能够灵活快速的调节工作台面积,达到工作台面积的调节较为灵活的有益效果的部件,挡板6是用于防止物品滑落的部件,并且长度和厚度与第二防静电板5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包括支撑杆(1)、储物装置(2)、挡板(6)、支撑腿(7)和地垫(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静电板(3)、折叠装置(4)和第二防静电板(5),所述支撑杆(1)内侧右上方与储物装置(2)通过螺丝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杆(1)上方与第一防静电板(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静电板(3)后端上方通过折叠装置(4)与第二防静电板(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防静电板(5)上方与挡板(6)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下方内侧与支撑腿(7)进行插接,所述支撑杆(1)底部与地垫(8)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静电板(3)由板体(31)、导电纤维层(32)、涤纶层(33)、不锈钢纤维层(34)和防水绸(35)组成,所述板体(31)上方设置有导电纤维层(32),所述涤纶层(33)上方与不锈钢纤维层(34)进行缝接,所述不锈钢纤维层(34)上方与防水绸(35)进行缝接,所述板体(31)下方与支撑杆(1)上方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折叠装置(4)由第一连接杆(41)、第一转轴(42)、第二连接杆(43)、连接横杆(44)、转杆(45)、第二转轴(46)、活动块(47)和连接凹槽(48)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上方通过第一转轴(42)与第二连接杆(43)进行活动链接,所述连接横杆(44)通过第二转轴(46)与第二连接杆(43)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3)内侧与活动块(47)进行卡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3)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凹槽(48),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下方与第一防静电板(3)后端上方进行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高度为一米一,长度为七厘米,宽度为五厘米,并且底部内侧为镂空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静电板(3)的长度为两米,高度为十厘米,宽度为五十厘米,并且左右两侧后端均设置有两个圆形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均设置有四根,且四根支撑杆(1)内侧均设置有配重块,四根支撑杆(1)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静电板(5)的长度为两米,高度为九厘米,宽度为四十厘米,并且左右两侧后端均设置有一个圆形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装置(2)内部均设置有两个抽屉,并且抽屉外侧均设置有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服装生产用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3)展开时夹角为一百八十度,收缩时夹角为零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