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重型工件较重,为了将其稳步抬升,避免工件滑落,一般设置固定尺寸的抬升机构来抬升工件,以提高工件抬升的稳定性,但是这样的方式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能适配不同尺寸的工件,适配性较差,进而增加了模具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解决了现有的顶升机构适配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包括,

    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包括:一斗状的滑台、交叉成十字状的滑动底座、平行于滑台侧壁且分别与滑动底座滑动连接的四个导向组件以及由导向组件延伸出的支撑座,其中所述滑台的侧壁开设有适于滑动底座滑动的滑动孔,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与滑动底座的上表面平行以支撑工件,所述支撑座通过导向组件沿着滑台向内收拢,以使导向组件的侧壁抵触在工件对应的侧壁以挡住工件下降;

    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导轨、支撑臂、铰接件和抬升气缸,所述滑台的底部固定在支撑臂上,且所述抬升气缸推动铰接件转动以带动支撑臂抬升,即滑台内的工件抬升。

    具体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外导向块和内导向块,以及连接外导向块和内导向块的连接块,所述外导向块和内导向块的相对侧壁为滑动壁,所述外导向块和内导向块的中部开设有适于滑动底座插入的插接孔,所述内导向块远离滑动壁的一侧为垂直设置的抵靠壁,所述支撑座由抵靠壁向内延伸,所述连接块在滑动孔内滑动以使外导向块和内导向块沿着滑台侧壁滑动至内导向块上的抵靠壁抵触于工件的侧壁。

    具体地,所述滑动孔的底壁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驱动连接块回弹的复位弹簧。

    具体地,所述工件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和定位弹簧,所述支撑座向内并拢以使工件底壁推动定位板压缩定位弹簧至与支撑座的上表面平行,当抵靠壁抵触于工件的侧壁后,所述定位板由定位弹簧驱动回弹顶至定位孔内。

    具体地,所述铰接件包括:铰接座和设置在铰接座外侧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抬升气缸的活动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件铰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三转动件铰接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适于沿支撑臂滑动以驱动支撑臂抬升,所述抬升气缸驱动第一转动件抬升以使铰接座绕第二转动件与固定座的铰接处转动,以使第三转动件抬升以带动支撑臂抬升。

    具体地,所述支撑臂的内壁设置有相对设置形成滑动通道的上下两个滑动座,所述滑动通道以适于滑动轮的端部沿其滑动。

    具体地,所述滑台与支撑臂之间设置有竖板。

    具体地,所述支撑臂位于导轨的一侧设置有抬升座,所述抬升座通过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

    具体地,两个抬升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步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将工件放置于滑动底座和支撑座上,滑动底座沿着滑动孔向下滑动,同时导向组件沿着滑台侧壁向下滑动并沿着滑动底座向交叉中心并拢,以使导向组件的侧壁从四个方向夹紧工件,以适配各种尺寸的工件,并推动工件转动调整一定角度后摆正,在抬升气缸驱动支撑臂带动支撑座上的工件抬升过程中,避免工件从滑动底座上滑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台的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100-承载台,110-滑台,111-滑动孔,112-复位弹簧,120-滑动底座,130-导向组件,131-外导向块,132-内导向块,133-连接块,134-滑动壁,135-插接孔,136-抵靠壁,140-支撑座,141-定位槽,142-定位板,143-定位弹簧,200-导轨,300-支撑臂,310-滑动座,320-竖板,330-抬升座,331-滑块,332-同步杆,400-铰接件,410-铰接座,420-第一转动件,430-第二转动件,440-第三转动件,441-滑动轮,500-抬升气缸,600-工件,610-定位孔,70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包括,

    承载台100,所述承载台100包括:一斗状的滑台110、交叉成十字状的滑动底座120、平行于滑台110侧壁且分别与滑动底座120滑动连接的四个导向组件130以及由导向组件130延伸出的支撑座140,支撑座140对工件600提高了支撑作用,其中所述滑台110的侧壁开设有适于滑动底座120滑动的滑动孔111,所述支撑座140的上表面与滑动底座120的上表面平行以支撑工件600,所述支撑座140通过导向组件130沿着滑台110向内收拢,以使导向组件130的侧壁抵触在工件600对应的侧壁以挡住工件600下降,进而通过导向组件130四向夹紧工件600以摆正工件600,从而保证了工件600抬升过程中不会滑落;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导轨200、支撑臂300、铰接件400和抬升气缸500,所述滑台110的底部固定在支撑臂300上,且所述抬升气缸500推动铰接件400转动以带动支撑臂300抬升,即滑台110内的工件600抬升。

    使用时,将工件600放置于滑动底座120和支撑座140上,滑动底座120沿着滑动孔111向下滑动,同时导向组件130沿着滑台110侧壁向下滑动并沿着滑动底座120向交叉中心并拢,以使导向组件130的侧壁从四个方向夹紧工件600,以适配各种尺寸的工件600,并推动工件600转动调整一定角度后摆正,在抬升气缸500驱动支撑臂300带动支撑座140上的工件600抬升过程中,避免工件600从滑动底座120上滑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130包括:相互平行的外导向块131和内导向块132,以及连接外导向块131和内导向块132的连接块133,所述外导向块131和内导向块132的相对侧壁为滑动壁134,所述外导向块131和内导向块132的中部开设有适于滑动底座120插入的插接孔135,所述内导向块132远离滑动壁134的一侧为垂直设置的抵靠壁136,所述支撑座140由抵靠壁136向内延伸,所述连接块133在滑动孔111内滑动以使外导向块131和内导向块132沿着滑台110侧壁滑动至内导向块132上的抵靠壁136抵触于工件600的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孔111的底壁与连接块133之间设置有驱动连接块133回弹的复位弹簧112,工件600压下滑动底座120过程中,连接块133压缩复位弹簧112,当工件600被抬升后移走后,复位弹簧112回弹驱动连接块133带动滑动底座120恢复至初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件600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610,所述支撑座140上开设有定位槽141,所述定位槽141内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142和定位弹簧143,所述支撑座140向内并拢以使工件600底壁推动定位板142压缩定位弹簧143至与支撑座140的上表面平行,当抵靠壁136抵触于工件600的侧壁后,所述定位板142由定位弹簧143驱动回弹顶至定位孔610内,进而通过定位板142卡接在工件600底部以保证工件600的固定效果,避免工件600在滑动底座120上翻转或移动后从滑动底座120上滑出的情况,定位板142一侧设置有过渡部,以便于沿着工件600底部滑入定位孔61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件400包括:铰接座410和设置在铰接座410外侧的第一转动件420、第二转动件430和第三转动件440,所述第一转动件420与抬升气缸500的活动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件430铰接有固定座700,所述第三转动件440铰接有滑动轮441,所述滑动轮441适于沿支撑臂300滑动以驱动支撑臂300抬升,所述抬升气缸500驱动第一转动件420抬升以使铰接座410绕第二转动件430与固定座700的铰接处转动,以使第三转动件440抬升以带动支撑臂300抬升,支撑臂300抬升的高度即为第三转动件440沿着第二转动件430转动时第三转动件440升降的距离,提高了支撑臂300抬升的稳定性,避免直接由抬升气缸500驱动支撑臂300抬升不可控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300的内壁设置有相对设置形成滑动通道的上下两个滑动座310,所述滑动通道以适于滑动轮441的端部沿其滑动,通过上下两个滑动座310中间夹住滑动轮441的端部,保证了滑动轮441在滑动通道内滑动的稳定性,以保证滑动轮441滑动的直线性,进而第三转动件440通过滑动轮441带动支撑臂300稳步抬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台110与支撑臂300之间设置有竖板320,以隔离支撑臂300和滑台110底部,提高了支撑臂300对滑台110的支撑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300位于导轨200的一侧设置有抬升座330,所述抬升座330通过滑块331与导轨200滑动连接,滑块331为燕尾形,通过燕尾形滑块331与导轨200配合,保证了抬升座330抬升的直线性。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抬升座330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步杆332,以保证两抬升座330同步升降,以保证两支撑臂300同步升降,进而保证滑台110内的工件600的水平度,避免工件600侧倾后从滑动底座120上滑出的情况。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包括:一斗状的滑台、交叉成十字状的滑动底座、平行于滑台侧壁且分别与滑动底座滑动连接的四个导向组件以及由导向组件延伸出的支撑座,其中所述滑台的侧壁开设有适于滑动底座滑动的滑动孔,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与滑动底座的上表面平行以支撑工件,所述支撑座通过导向组件沿着滑台向内收拢,以使导向组件的侧壁抵触在工件对应的侧壁以挡住工件下降;

    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导轨、支撑臂、铰接件和抬升气缸,所述滑台的底部固定在支撑臂上,且所述抬升气缸推动铰接件转动以带动支撑臂抬升,即滑台内的工件抬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外导向块和内导向块,以及连接外导向块和内导向块的连接块,所述外导向块和内导向块的相对侧壁为滑动壁,所述外导向块和内导向块的中部开设有适于滑动底座插入的插接孔,所述内导向块远离滑动壁的一侧为垂直设置的抵靠壁,所述支撑座由抵靠壁向内延伸,所述连接块在滑动孔内滑动以使外导向块和内导向块沿着滑台侧壁滑动至内导向块上的抵靠壁抵触于工件的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孔的底壁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驱动连接块回弹的复位弹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的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和定位弹簧,所述支撑座向内并拢以使工件底壁推动定位板压缩定位弹簧至与支撑座的上表面平行,当抵靠壁抵触于工件的侧壁后,所述定位板由定位弹簧驱动回弹顶至定位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接件包括:铰接座和设置在铰接座外侧的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抬升气缸的活动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件铰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三转动件铰接有滑动轮,所述滑动轮适于沿支撑臂滑动以驱动支撑臂抬升,所述抬升气缸驱动第一转动件抬升以使铰接座绕第二转动件与固定座的铰接处转动,以使第三转动件抬升以带动支撑臂抬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臂的内壁设置有相对设置形成滑动通道的上下两个滑动座,所述滑动通道以适于滑动轮的端部沿其滑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台与支撑臂之间设置有竖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臂位于导轨的一侧设置有抬升座,所述抬升座通过滑块与导轨滑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其特征在于,

    两个抬升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步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其中本重型工件顶升用导轨机构,将工件放置于滑动底座和支撑座上,滑动底座沿着滑动孔向下滑动,同时导向组件沿着滑台侧壁向下滑动并沿着滑动底座向交叉中心并拢,以使导向组件的侧壁从四个方向夹紧工件,以适配各种尺寸的工件,并推动工件转动调整一定角度后摆正,在抬升气缸驱动支撑臂带动支撑座上的工件抬升过程中,避免工件从滑动底座上滑出。

    技术研发人员:袁红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泽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2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