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精制无定形硼的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无定形硼粉的工业制法,通常是使用金属热还原法得到含量85%的无定形硼粗品,再与除杂剂混合,经过加热精制得到含硼95%左右的无定形硼粉产品。由于无定形硼反应活性很高,在空气中约200℃加热就会被氧化,因此精制反应器选择可整体更换炉胆的加热炉,反应在密封的炉胆之内进行,通过控制气氛防止氧化。这样既可以通过替换炉胆增加加热炉运行效率,又可以保证反应体系在完全冷却之前的密封性。同时,加热炉炉胆以铸铁制作,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取得平衡。

    加热炉炉胆在更换时,已被加热到红热状态,在空气中降温时铸铁炉胆会形成一层氧化皮,造成炉胆不断的减薄,而且,由于铸铁中的微小缺陷,某些点位会出现快速的氧化造成炉胆穿孔。因此有必要在炉胆更换后的降温过程中时对炉胆进行气体保护防止过快氧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制无定形硼的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在使用保护气体在炉胆降温过程中,在炉胆的外侧创造气体保护环境,一定程度阻碍氧气的进入,减缓炉胆的氧化,延长炉胆的使用寿命。同时,铸铁材料通常在约350℃以下时被氧化的速度会明显下降,因此本实用新型兼顾散热,以冷却水为介质,使用换热装置循环冷却,将炉胆温度尽快降低到350℃以下,以降低氧化皮的增厚速度,之后可以将炉胆移动到无需气体保护的冷却区降温,增加设备的周转速度。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包括冷却水箱、板式换热器、循环泵、电动葫芦,所述冷却水箱顶部设有若干炉胆冷却筒,所述炉胆冷却筒呈直线排列,其筒壁完全没入冷却水箱,紧贴炉胆冷却筒筒壁设有由上方延伸至筒底的气体保护管,气体保护管开口位于炉胆冷却筒的底面正中央;每个炉胆冷却筒周围等间距设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冷却水箱内部设有折流板,折流板交错排列,所述冷却水箱顶部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所述冷却水箱底部在进水口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循环水入口,在循环水入口对侧的侧壁上端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下方靠近底面处设有维修口以及排水管,所述板式换热器设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以及循环热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循环热水入口和冷却水箱的溢流口相连,所述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泵相连,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接冷却水箱的循环水入口,所述电动葫芦安装在排成直线的炉胆冷却筒的正上方。

    所述冷却水箱为长方形条状箱,用于承装水作为导热介质。

    所述炉胆冷却筒比加热炉炉胆略大,可供加热炉炉胆放入。

    所述电动葫芦的安装高度要至少能吊起炉胆,起到搬运炉胆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以冷却水为导热介质,将加热炉炉胆放入到炉胆冷却筒中进行冷却,冷却水不和炉胆直接接触,避免了高温下水对炉胆的腐蚀作用,同时在冷却筒中设置了气体保护管,可以在较长时间的降温过程中令炉胆始终处在非氧化性的气氛中,避免了炉胆在降温过程中氧化皮的增厚。冷却水箱设置折流板可以增加循环水与炉胆冷却筒的接触效果,加快降温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冷却水箱2、折流板3、支撑柱4、排水口5、冷却水入口6、板式换热器7、循环水出口8、循环泵9、冷却水出口10、循环热水入口11、溢流口12、排气口13、炉胆冷却筒14、气体保护管15、电动葫芦16、注水口17、循环水入口18、维修口;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冷却水箱2、折流板3、支撑柱4、排水口5、冷却水入口6、板式换热器7、循环水出口8、循环泵9、冷却水出口10、循环热水入口11、溢流口12、排气口13、炉胆冷却筒14、气体保护管16、注水口17、循环水入口18、维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包括冷却水箱1,板式换热器6,循环泵8,电动葫芦15。

    所述冷却水箱1为长方形条状箱,用于承装水作为导热介质,顶部有比加热炉炉胆略大,可供加热炉炉胆放入的数个炉胆冷却筒13;炉胆冷却筒13排列成直线,筒壁完全没入冷却水箱1,紧贴筒壁设有由上方延伸至筒底的气体保护管14,气体保护管14的开口位于炉胆冷却筒13的底面正中央;每个炉胆冷却筒13周围均布四个支撑柱3,用以在炉胆安放入炉胆冷却筒13后支撑炉胆的重量;冷却水箱1内部设有折流板2,折流板2交错排列,使冷却水可以均匀流过每个炉胆冷却筒13。所述冷却水箱1顶部还设有进水口16和排气口12,用于注水的同时排出内部空气。

    所述冷却水箱1底部在进水口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循环水入口17,在循环水入口17对侧的侧壁上端设有溢流口11,冷却水箱1的热水由溢流口11排出。溢流口11的下方靠近底面处设有维修口18以及排水口4,以供检修和排水。

    所述板式换热器6上设有冷却水入口5和冷却水出口9,供来自公用工程的冷却水通过;以及循环热水入口10和出口7,供来自冷却水箱的循环水通过并进行冷却。所述循环热水入口10和冷却水箱1的溢流口11相连,所述循环水出口7和循环泵8相连。

    所述循环泵8的出口连接冷却水箱1的循环水入口17,使得从冷却水箱流出的热水进入到板式换热器6,和来自公用工程的冷却水换热后,通过循环泵8泵送到冷却水箱1的循环水入口17,完成循环水回路的闭合。

    所述电动葫芦15安装在排成直线的炉胆冷却筒13的正上方,高度至少能吊起炉胆,起搬运炉胆的作用。

    运行时打开进水口16和排气口12,向冷却水箱1内加水,至整个系统充满水后,启动循环泵8开始循环;

    使用电动葫芦15将红热的加热炉炉胆送入炉胆冷却筒内,炉胆外圈的支撑柱3支撑在炉胆冷却筒外缘,炉胆外壁不直接接触炉胆冷却筒13;开启气体保护管14输送保护气,建立保护气氛以减轻炉胆在降温过程中的氧化;开启板式换热器冷却水入口5和出口9对循环水进行冷却;

    待炉胆温度降低到预定温度之后,用电动葫芦15将加热炉炉胆吊出,搬运到指定区域进行冷却:完成一个周期的运行。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箱、板式换热器、循环泵、电动葫芦,所述冷却水箱顶部设有若干炉胆冷却筒,所述炉胆冷却筒呈直线排列,其筒壁完全没入冷却水箱,紧贴炉胆冷却筒筒壁设有由上方延伸至筒底的气体保护管,气体保护管开口位于炉胆冷却筒的底面正中央;每个炉胆冷却筒周围等间距设有四个支撑柱,所述冷却水箱内部设有折流板,折流板交错排列,所述冷却水箱顶部还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所述冷却水箱底部在进水口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循环水入口,在循环水入口对侧的侧壁上端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下方靠近底面处设有维修口以及排水管,所述板式换热器设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以及循环热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所述循环热水入口和冷却水箱的溢流口相连,所述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泵相连,所述循环泵的出口连接冷却水箱的循环水入口,所述电动葫芦安装在排成直线的炉胆冷却筒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为长方形条状箱,用于承装水作为导热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冷却筒比加热炉炉胆略大,可供加热炉炉胆放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的安装高度要至少能吊起炉胆,起到搬运炉胆的作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精制无定形硼的加热炉炉胆降温装置。包括冷却水箱、板式换热器、循环泵、电动葫芦,本实用新型以冷却水为导热介质,将加热炉炉胆放入到炉胆冷却筒中进行冷却,冷却水不和炉胆直接接触,避免了高温下水对炉胆的腐蚀作用,同时在冷却筒中设置了气体保护管,可以在较长时间的降温过程中令炉胆始终处在非氧化性的气氛中,避免了炉胆在降温过程中氧化皮的增厚。冷却水箱设置折流板可以增加循环水与炉胆冷却筒的接触效果,加快降温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娜;王浩宇;王英名;孙秀荣;倪禹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东市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2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