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箱式电阻炉炉膛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碳棒易拆装的电阻炉炉膛结构。
背景技术:
电阻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加热设备,主要用于电子陶瓷材料的高温烧结或试样的加热相变。常见的电阻炉(马弗炉)的结构如cn203534145u所公开一种马弗炉的改进结构,其包括炉体、设于炉膛内部进行加热的u型硅碳棒和用于控温的热电偶,虽然可以实现对炉体内部试样的定温煅烧,但是其方案中硅碳棒仅后端固定于炉体内部、前端悬空,在反复使用时硅碳棒前端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极易产生变形易导致硅碳棒折断失效、对生产安全和设备可靠性都有极大的损害。此外,如果对于硅碳棒前端的固定与其后端一样采取镶嵌式的定点固定,随着煅烧反复进行、试样挥发或升华后在硅碳棒的卡槽或固定端形成熔渣沉淀,熔渣沉淀难以清理并且会加速硅碳棒的失效,镶嵌式的定点固定也会使硅碳棒的更换变得非常复杂、浪费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电阻炉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碳棒易拆装的电阻炉炉膛结构,其设计巧妙、制作使用方便,既能克服炉内熔渣沉淀附着于硅碳棒的卡槽或固定端难以清理加速硅碳棒失效的缺点,又使得硅碳棒的安装和拆卸变得精准简便快捷、节省人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硅碳棒易拆装的电阻炉炉膛结构,包括炉体和若干个硅碳棒:
所述炉体为前端敞口的长方体形,炉体的前壁围绕敞口围合形成炉口,炉体的前壁内侧设有若干个向炉体内部水平延伸的台阶,炉体的后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台阶位置相对应的通孔,炉体的后壁中部还设有若干个加热元件;
所述硅碳棒的前端穿过通孔伸入炉体内部并与台阶的上表面压接,硅碳棒的数目与台阶的数目一致,台阶对硅碳棒起支撑作用;硅碳棒位于炉体外部的后端与加热元件通过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壁的左右内侧均设有台阶且台阶关于炉口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的数目为6个。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的数目为3个且单个加热元件与两个硅碳棒通过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硅碳棒为u型硅碳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硅碳棒在安装时其前端从炉体后壁的通孔穿过并伸入炉体内部自炉体后壁向炉体前壁延伸直至硅碳棒的前端与台阶的上表面相接触,台阶对硅碳棒的前端起支撑作用,在反复煅烧使用后炉内产生的熔渣沉淀会积聚在台阶上,使用人员可以便捷地对台阶上的熔渣进行及时清理,避免了硅碳棒的加速失效、提高了电阻炉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2、通孔与台阶上表面水平位置相对应,在硅碳棒安装时,由于台阶式支撑比镶嵌式支撑赋予了硅碳棒前端更大的空间和灵活度,硅碳棒可以快速方便地由使用人员从炉体后壁的通孔插入炉体内部放置于台阶上固定,安装方便;
3、在电阻炉长期使用后,硅碳棒难以避免的会产生轻微形状变形,开放的台阶式支撑相比镶嵌式卡槽固定硅碳棒可以让硅碳棒在拆卸时既可以从炉体后壁的通孔拔出,也可以在拆掉硅碳棒与加热元件之间的电路连接后由台阶处左右倾斜从炉口处取出硅碳棒,让拆卸更换过程也十分方便、节省人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硅碳棒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硅碳棒易拆装的电阻炉炉膛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炉体1和6个两两左右对称设置硅碳棒2:
所述炉体1为前端敞口的长方体形,炉体1的前壁3围绕敞口围合形成炉口4,炉体1的前壁3左右内侧均设有向炉体1内部水平延伸的台阶5且台阶5关于炉口4对称设置,台阶5的数目为6个,炉体1的后壁上设有6个与台阶位置相对应的通孔6,炉体1的后壁中部还设有3个加热元件7;
所述硅碳棒2为u型硅碳棒,硅碳棒2的前端穿过通孔6伸入炉体1内部并与台阶5的上表面压接,硅碳棒2的数目与台阶5的数目一致,台阶5对硅碳棒2起支撑作用;硅碳棒2位于炉体1外部的后端与加热元件7通过电路连接且单个加热元件7与两个硅碳棒2连接。
操作人员使用本装置时,先将硅碳棒2由炉体1后壁的通孔6插入炉体1内部并自炉体1后壁向炉体1前壁延伸至与台阶5的上表面接触、使台阶5的上表面支撑硅碳棒2的前端,再将硅碳棒2的后端与加热元件7通过电路连接,待通电后硅碳棒2加热炉体1内部,即可将试样通过前壁3围成的炉口4放入炉体1内部中煅烧;拆卸硅碳棒2时,先拆除硅碳棒2后端与加热元件7之间的电路连接,再从通孔6拔出硅碳棒2或从台阶5处左右倾斜从炉口4处取出硅碳棒2,完成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巧妙、制作方便,较现有的电阻炉的炉膛结构有了较大改进:硅碳棒2在安装时其前端从炉体1后壁的通孔6穿过并伸入炉体1内部自炉体1后壁向炉体1前壁延伸直至硅碳棒2的前端与台阶5的上表面相接触,台阶5对硅碳棒2的前端起支撑作用,在反复煅烧使用后炉内产生的熔渣沉淀会积聚在台阶5上,使用人员可以便捷地对台阶5上的熔渣进行及时清理,避免了硅碳棒2的加速失效、提高了电阻炉长期使用的可靠性;通孔6与台阶5上表面水平位置相对应,在硅碳棒2安装时,由于台阶式支撑比镶嵌式支撑赋予了硅碳棒2前端更大的空间和灵活度,硅碳棒2可以快速方便地由使用人员从炉体1后壁的通孔6插入炉体1内部放置于台阶5上固定,安装方便;在电阻炉长期使用后,硅碳棒2难以避免的会产生轻微形状变形,开放的台阶式支撑相比镶嵌式卡槽固定硅碳棒2可以让硅碳棒2在拆卸时既可以从炉体后壁的通孔拔出,也可以在拆掉硅碳棒2与加热元件7之间的电路连接后由台阶5处左右倾斜从炉口4处取出失效断裂的硅碳棒2,让拆卸更换过程也十分方便、节省人工时间。
本说明书所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前”、“后”、“内”、“外”、“左”、“右”及“单个”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硅碳棒易拆装的电阻炉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和若干个硅碳棒:
所述炉体为前端敞口的长方体形,炉体的前壁围绕敞口围合形成炉口,炉体的前壁内侧设有若干个向炉体内部水平延伸的台阶,炉体的后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台阶位置相对应的通孔,炉体的后壁中部还设有若干个加热元件;
所述硅碳棒的前端穿过通孔伸入炉体内部并与台阶的上表面压接,硅碳棒的数目与台阶的数目一致;硅碳棒位于炉体外部的后端与加热元件通过电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炉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的左右内侧均设有台阶且台阶关于炉口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炉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的数目为6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阻炉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的数目为3个且单个加热元件与两个硅碳棒通过电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炉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棒为u型硅碳棒。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