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11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感应线圈是整个感应炉的心脏,感应线圈由中频电源供电,在中频电压、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强大的磁场,此磁场使炉膛内的金属产生涡流而发热,线圈是电能转换热能的关键。现有的感应线圈固定方式为:在感应线圈的外圆周焊接数列螺栓,套入胶木柱,然后使用螺母与胶木柱固定连接,采用这种固定方式需要焊接诸多螺栓,焊接工作量大,而且易出现焊接变形,由此提出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无需在感应线圈外表焊接诸多螺栓,减少焊接量,减轻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感应线圈固定组装工作效率,而且方便拆卸和安装,具有很好地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的外圈四周均匀分布有多根竖向设置的胶木柱,多根胶木柱通过圈筋结构固定成一个整体,所述感应线圈的外圈四周还均匀分布有多组磁轭,磁轭分布于相邻的两根胶木柱之间,且磁轭通过胶木柱和圈筋结构紧固在感应线圈的外圈四周,每一根胶木柱的内侧面设有与感应线圈相配合的多组卡槽,每一根胶木柱的外侧设有用于放置圈筋结构的安装槽;

    所述圈筋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两个弧形筋板,两个弧形筋板组成一个环形,每一个弧形筋板的两端通过绝缘螺栓一与其两端对应的两根胶木柱固定连接,每一个弧形筋板还通过绝缘螺栓二与另外两个胶木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应线圈的外表绝缘采用双层形式,内层为绝缘树脂层,外层为云母带层。

    优选的,所述圈筋结构的数量不少于三组且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感应线圈与卡槽的接触面设有金云母板。

    优选的,所述磁轭的外表面设有与弧形筋板相配合的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改变以往固定方式,无需在感应线圈外表焊接诸多螺栓,通过胶木柱卡装感应线圈,然后使用圈筋结构固定多根胶木柱,进而能够固定感应线圈,而且还能固定磁轭,减少焊接量,减轻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感应线圈固定组装工作效率,而且方便拆卸和安装,具有很好地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胶木柱与感应线圈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弧形筋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感应线圈外层绝缘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木柱、2弧形筋板、3磁轭、4感应线圈、401绝缘树脂层、402云母带层、5安装槽、6卡槽、7绝缘螺栓二、8绝缘螺栓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包括感应线圈4,感应线圈4的外表绝缘采用双层形式,内层为绝缘树脂层401,外层为云母带层402,用于提高感应线圈4的绝缘性能,感应线圈4的外圈四周均匀分布有多根竖向设置的胶木柱1,多根胶木柱1通过圈筋结构固定成一个整体,感应线圈4通过多根胶木柱1和圈筋结构固定,圈筋结构的数量不少于三组且等间距设置,感应线圈4的外圈四周还均匀分布有多组磁轭3,磁轭3分布于相邻的两根胶木柱1之间,且磁轭3通过胶木柱1和圈筋结构紧固在感应线圈4的外圈四周,每一根胶木柱1的内侧面设有与感应线圈4相配合的多组卡槽6,用于卡装感应线圈4,感应线圈4与卡槽6的接触面设有金云母板,用于将感应线圈4与胶木柱1隔开,避免胶木柱1炭化,延长使用寿命,每一根胶木柱1的外侧设有用于放置圈筋结构的安装槽5;

    圈筋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两个弧形筋板2,两个弧形筋板2组成一个环形,每一个弧形筋板2的两端通过绝缘螺栓一8与其两端对应的两根胶木柱1固定连接,每一个弧形筋板2还通过绝缘螺栓二7与另外两个胶木柱1固定连接,磁轭3的外表面设有与弧形筋板2相配合的凹槽,用于卡紧固定磁轭3,圈筋结构可以将多根胶木柱1固定成一个整体,进而固定感应线圈4和磁轭3,无需在感应线圈4外表焊接诸多螺栓,减少焊接量,减轻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感应线圈4固定组装工作效率,而且方便拆卸和安装,具有很好地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卡槽6内放置金云母板,将多根胶木柱1卡装在感应线圈4的外侧,然后放置磁轭3,最后放置两个弧形筋板2,再使用绝缘螺栓一8和绝缘螺栓二7固定弧形筋板2,完成感应线圈4的固定组装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包括感应线圈(4),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4)的外圈四周均匀分布有多根竖向设置的胶木柱(1),多根胶木柱(1)通过圈筋结构固定成一个整体,所述感应线圈(4)的外圈四周还均匀分布有多组磁轭(3),磁轭(3)分布于相邻的两根胶木柱(1)之间,且磁轭(3)通过胶木柱(1)和圈筋结构紧固在感应线圈(4)的外圈四周,每一根胶木柱(1)的内侧面设有与感应线圈(4)相配合的多组卡槽(6),每一根胶木柱(1)的外侧设有用于放置圈筋结构的安装槽(5);

    所述圈筋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两个弧形筋板(2),两个弧形筋板(2)组成一个环形,每一个弧形筋板(2)的两端通过绝缘螺栓一(8)与其两端对应的两根胶木柱(1)固定连接,每一个弧形筋板(2)还通过绝缘螺栓二(7)与另外两个胶木柱(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4)的外表绝缘采用双层形式,内层为绝缘树脂层(401),外层为云母带层(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筋结构的数量不少于三组且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4)与卡槽(6)的接触面设有金云母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3)的外表面设有与弧形筋板(2)相配合的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包括感应线圈,感应线圈的外圈四周均匀分布有多根竖向设置的胶木柱,多根胶木柱通过圈筋结构固定成一个整体,感应线圈的外圈四周还均匀分布有多组磁轭,磁轭分布于相邻的两根胶木柱之间,且磁轭通过胶木柱和圈筋结构紧固在感应线圈的外圈四周,每一根胶木柱的内侧面设有与感应线圈相配合的多组卡槽,每一根胶木柱的外侧设有用于放置圈筋结构的安装槽;圈筋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两个弧形筋板。本中频炉感应线圈固定结构,无需在感应线圈外表焊接诸多螺栓,减少焊接量,减轻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感应线圈固定组装工作效率,而且方便拆卸和安装,具有很好地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康忠波;邵丽红;赵乐;康永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松导感应加热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2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