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82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用户对于鞋子的需求已经不仅限于作为在行走时防止脚步磨伤的隔离载体。现有的皮鞋、运动鞋、球鞋等鞋种也在积极的在舒适度和耐用性等性能方面做着革新。但民用制鞋工艺所制作出的各种鞋类均存在这紧密性不足,故存在这连接处易开裂、或在特殊环境下易进水的问题。由于军用制鞋工艺通常采用一体式的膜内成型橡胶注射工艺,以保证军人在使用的时候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并不易发生损坏。故需要一种将军用制鞋工艺应用于民用制鞋领域制成的鞋子,用以提高用户日常生活中所使用鞋子的耐磨性、防滑性、绝缘性,并赋予日常用鞋以军鞋所特有的对于脚部的包合性,以提升鞋子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体式膜内成型橡胶注射工艺制成的舒适性高且耐磨的双密度膜内成型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包括高密度复合层、低密度包裹底层和环状保护带,所述高密度复合层包覆于低密度包裹底层,且环状保护带设置于低密度包裹底层上边缘,所述鞋面包括低密度包裹面层和布面层,所述低密度包裹面层下边缘与低密度包裹底层一体式连接且将环状保护带包覆于鞋腔内部,所述布面层包覆于低密度包裹面层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高密度复合层、低密度包裹层底层、环状保护带和低密度包裹面层通过双密度橡胶注射工艺直接注射成型。

    优选地,所述鞋面上边缘缝制有松紧带。

    优选地,所述松紧带由若干天然乳胶丝相互螺旋组成。

    优选地,所述鞋面上边缘中部设置有容置凹陷。

    优选地,所述低密度包裹面层内前部设置有凸台一。

    优选地,所低密度包裹底层上表面中下部设置有凸台二。

    优选地,所述高密度复合层从中部至底部设置有一向内倾斜的坡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军工工艺替代传统的民用制鞋工艺,将低密度包裹层底层和低密度包裹面层通过双密度橡胶注射工艺直接注射成型,弥补了现有技术中连接处易开裂和易进水的问题。同时,通过将普通的橡胶鞋底替换为由高密度复合材料制成的复合层和由低密度发泡材料制成的包裹层,既保留了高密度复合材料耐磨的特性,又因低密度包裹底层的存在保证了鞋子的舒适度。且一体式设置的环状保护带保证了舒适软质的低密度包裹面层在使用者做出如踢出动作时能够更好的对脚趾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的侧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2,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包括鞋底1和鞋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包括高密度复合层11、低密度包裹底层12和环状保护带13,所述高密度复合层11包覆于低密度包裹底层12,且环状保护带13设置于低密度包裹底层12上边缘,所述鞋面2包括低密度包裹面层21和布面层22,所述低密度包裹面层21下边缘与低密度包裹底层12一体式连接且将环状保护带13包覆于鞋腔内部,所述布面层22包覆于低密度包裹面层21上表面。将普通橡胶制成的鞋底1更换为由高密度复合层11、低密度包裹底层12和环状保护带13共同组成的鞋底1。通过由天然胶、br、耐磨剂、放霜剂、滑石粉、氧化锌、dm、钛白粉、sea、spc、耐黄变剂、氧化剂等原材料混合制成的高密度复合层11作为鞋底1直接与底面接触部分,有效的在保证软硬度适中的情况下增强鞋底1直接与底面接触部分的抗磨损能力,增强了鞋底1的耐用度和在特殊环境下的适用能力。同时,设置由低密度发泡材料制成的质软的低密度包裹底层12,将鞋底1与用户脚部接触部分的硬度进一步降低,以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性,通过将由发泡材料制作成的低密度包裹底层12完全包覆于高密度复合层11中,以求高密度复合层11对低密度包裹底层12的严密保护而不受磨损。环状保护带13能更有效的保护用户的脚趾部分在动作时不受损伤。而低密度包裹面层21通过一体式的连接于低密度包裹底层12,可以完成鞋体的无缝连接,以避免在特殊环境下因进水或连接处断裂导致的不便和尴尬。同时,覆盖于低密度包裹面层21上的布面层22能够有效的防止低密度包裹面层21受到磨损,并解决发泡材料清洁不便的问题。所述高密度复合层11、低密度包裹层底层、环状保护带13和低密度包裹面层21通过双密度橡胶注射工艺直接注射成型。采用双密度橡胶其注射工艺,提高了鞋靴的减震效果,并且提高了鞋靴的穿着舒适度;减轻了鞋靴的重量。且直接注射成型的橡胶能更好的满足本实用新型所需的一体式连接要求。

    如图1,所述鞋面2上边缘中部设置有容置凹陷4。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佳的使用体验,由于低密度包裹面层21和低密度包裹底层12均质软并紧密贴合于用户脚背部分和脚底部分,且由于脚部形状要求,在斜面上边缘中部对应脚部的位置有一突出的骨头,通过设置容置凹陷4可有效的防止低密度包裹面层21和布面层22上边缘对于该骨头的摩擦程度。

    如图1-2,所述低密度包裹面层21内前部设置有凸台一5。所低密度包裹底层12上表面中下部设置有凸台二6。为了更加突出鞋内空间对于用户脚部的饱和性,在包裹面层内前部对应脚趾关节处设置微突的凸台一5并在低密度包裹底层12上表面中下部对应脚弓部设置有突出的凸台二6。所述高密度复合层11从中部至底部设置有一向内倾斜的坡角。通过在高密度复合层11从中部至底部设置向内倾斜的坡角,在不影响鞋底1与底面接触面积的情况而导致稳定性不足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小试用期间底面对于鞋底1的磨损,有效的提高了鞋子的舒适度和耐用性。

    如图3,所述鞋面2上边缘缝制有松紧带3。通过在斜面上边缘缝制松紧带3,将更好的使低密度包裹面层21内表面紧密的贴合于用户脚背部,质软的低密度包裹面层21贴合于脚背部能给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穿着体验。且贴合设计能更好的防止布面层22的磨损,以更好的体现布面层22对于低密度包裹面层21的保护能力。所述松紧带3由若干天然乳胶丝相互螺旋组成。常规的松紧带3由人工橡胶制成,透气性和皮肤舒适度均较差,可能导致皮肤过敏或其他皮肤问题。而天然乳胶作为天然产物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等领域,能有效的避免人工橡胶所导致的过敏问题。通过乳胶丝的相互螺旋既能保证松紧带3具有良好的松紧活性,也避免了松紧带3在收缩状态下过于收紧导致用户不适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包括鞋底和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高密度复合层、低密度包裹底层和环状保护带,所述高密度复合层包覆于低密度包裹底层,且环状保护带设置于低密度包裹底层上边缘,所述鞋面包括低密度包裹面层和布面层,所述低密度包裹面层下边缘与低密度包裹底层一体式连接且将环状保护带包覆于鞋腔内部,所述布面层包覆于低密度包裹面层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复合层、低密度包裹层底层、环状保护带和低密度包裹面层通过双密度橡胶注射工艺直接注射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上边缘缝制有松紧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由若干天然乳胶丝相互螺旋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上边缘中部设置有容置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包裹面层内前部设置有凸台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其特征在于:所低密度包裹底层上表面中下部设置有凸台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复合层从中部至底部设置有一向内倾斜的坡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密度膜内成型鞋,包括鞋底和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高密度复合层、低密度包裹底层和环状保护带,所述高密度复合层包覆于低密度包裹底层,且环状保护带设置于低密度包裹底层上边缘,所述鞋面包括低密度包裹面层和布面层,所述低密度包裹面层下边缘与低密度包裹底层一体式连接且将环状保护带包覆于鞋腔内部,所述布面层包覆于低密度包裹面层上表面。通过采用军工工艺替代传统的民用制鞋工艺,将低密度包裹层底层和低密度包裹面层通过双密度橡胶注射工艺直接注射成型,弥补了现有技术中连接处易开裂和易进水的问题。同时,既保留了高密度复合材料耐磨的特性,又因低密度包裹底层的存在保证了鞋子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建辉
    技术研发日:2019.05.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2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