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103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邻域,具体涉及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下肢骨折病人,需要进行下肢骨折切复内固定手术,手术后,适当的下地活动有利于骨骼生长、恢复。

    然而,术后早期下地活动时,如果受伤脚完全负重,则存在再次受伤的风险,因此,医护人员要求病人在下地活动时将受伤脚的负重限制在一定重量内。现行操作中,病人只能凭感觉去感知受伤脚的负重,这样容易使受伤脚的负重超出设定重量,导致再次受伤。

    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下肢骨折病人的新器械,能够方便下肢骨折病人快速知道受伤脚的负重,且在受伤脚的负重超出重量设定值时,能够给予病人提醒。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鞋体固定部和负重检测部;所述的鞋体固定部为左右对称结构,且所述的鞋体固定部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的第一面板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面板;所述的第二面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一端设有鞋后跟固定部;所述的负重检测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下表面的传感器和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后跟固定部一侧的控制盒;所述的控制盒内部设有控制面板、扬声器和电池放置区,外部设有按钮、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面板下表面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的第二面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插槽相对应的插销,且所述的插槽与所述插销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面板与所述底板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鞋后跟固定部通过胶水粘贴或缝合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面板下表面设有放置槽,所述的传感器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盒靠近所述鞋后跟固定部的一面设有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的一面与所述控制盒通过胶水固定的方式连接,另一面与所述鞋后跟固定部通过胶水固定或缝合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感器通过导线组与所述控制面板导通连接;所述的导线组一端与所述传感器导通连接,另一端先穿过所述第一面板后端的第一穿线槽,再穿过所述鞋后跟固定部上的第二穿线槽,接着穿过所述控制盒后方的第三穿线槽与所述控制面板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鞋后跟固定部设有用于隐藏所述的导线组的装饰条,且所述装饰条通过胶水粘贴或缝合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后跟固定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面板上表面至少设有一条魔术贴固定带;所述的鞋后跟固定部上至少设有一条魔术贴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下肢骨折病人可将本鞋托固定于自身鞋子底部,下地活动时,只需略微侧脚,就能看到显示屏上受伤脚负重数值,更加直观方便;且病人可设置负重数值,当受伤脚的负重超过设定值时,扬声器会发出报警,从而提醒病人减轻受伤脚的负重,防止再次受伤;鞋体固定部左右对称的设计,可适用于左右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图3为第一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线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鞋体固定部,2-负重检测部;1.1-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1.3-底板,1.4-鞋后跟固定部,1.5-插槽,1.6-插销,1.7-放置槽,1.8-第一穿线槽,1.9-第二穿线槽,1.10-装饰条;2.1-传感器,2.2-控制盒,2.3-控制面板,2.4-扬声器,2.5-电池放置区,2.6-按钮,2.7-显示屏,2.8-连接部,2.9-导线组,2.10-第三穿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鞋体固定部1和负重检测部2;鞋体固定部1为左右对称结构,且鞋体固定部1包括第一面板1.1,第一面板1.1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面板1.2;第二面板1.2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1.3;底板1.3一端设有鞋后跟固定部1.4;负重检测部2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面板1.1下表面的传感器2.1和固定连接于鞋后跟固定部1.4一侧的控制盒2.2;控制盒2.2内部设有控制面板2.3、扬声器2.4和电池放置区2.5,外部设有按钮2.6、显示屏2.7;第一面板1.1下表面设有若干个插槽1.5,第二面板1.2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与插槽1.5相对应的插销1.6,且插槽1.5与插销1.6相匹配;第二面板1.2与底板1.3通过胶水固定连接;鞋后跟固定部1.4通过胶水粘贴或缝合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底板1.3的一端;第一面板1.1下表面设有放置槽1.7,传感器2.1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于放置槽1.7中;控制盒2.2靠近鞋后跟固定部1.4的一面设有连接部2.8;连接部2.8的一面与控制盒2.2通过胶水固定的方式连接,另一面与鞋后跟固定部1.4通过胶水固定或缝合的方式连接;传感器2.1通过导线组2.9与控制面板2.3导通连接;导线组2.9一端与传感器2.1导通连接,另一端先穿过第一面板1.1后端的第一穿线槽1.8,再穿过鞋后跟固定部1.4上的第二穿线槽1.9,接着穿过控制盒2.2后方的第三穿线槽2.10与控制面板2.3导通连接;鞋后跟固定部1.4设有用于隐藏导线组2.9的装饰条1.10,且装饰条1.10通过胶水粘贴或缝合的方式固定连接于鞋后跟固定部1.4上;第一面板1.1上表面至少设有一条魔术贴固定带1.11;鞋后跟固定部1.4上至少设有一条魔术贴固定带1.11。

    实际使用中,病人先通过控制盒2.2设置负重参数,控制盒2.2上的扬声器2.4、按钮2.6、显示屏2.7均由控制面板2.3控制,病人通过按钮2.6即可完成设置;负重参数设置完毕后,病人穿好鞋子;接着先将第一面板1.1上的魔术贴固定带1.11固定于鞋面,并将鞋后跟固定部1.4上的魔术贴固定带1.11固定于脚踝,此时,第一面板1.1紧贴于鞋底;鞋托固定完毕,病人下地活动时,只需略微侧脚,就能看到显示屏2.7上受伤脚负重数值,更加直观方便,同时,由于鞋体固定部1为左右对称结构,因此能够适用于左右脚;且当受伤脚的负重超过设定值时,扬声器2.4会发出报警,从而提醒病人减轻受伤脚的负重,防止再次受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其特征在于:鞋体固定部(1)和负重检测部(2);所述的鞋体固定部(1)为左右对称结构,且所述的鞋体固定部(1)包括第一面板(1.1),所述的第一面板(1.1)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面板(1.2);所述的第二面板(1.2)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1.3);所述的底板(1.3)一端设有鞋后跟固定部(1.4);所述的负重检测部(2)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1.1)下表面的传感器(2.1)和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后跟固定部(1.4)一侧的控制盒(2.2);所述的控制盒(2.2)内部设有控制面板(2.3)、扬声器(2.4)和电池放置区(2.5),外部设有按钮(2.6)、显示屏(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面板(1.1)下表面设有若干个插槽(1.5),所述的第二面板(1.2)上表面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插槽(1.5)相对应的插销(1.6),且所述的插槽(1.5)与所述插销(1.6)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面板(1.2)与所述底板(1.3)通过胶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后跟固定部(1.4)通过胶水粘贴或缝合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3)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面板(1.1)下表面设有放置槽(1.7),所述的传感器(2.1)通过胶水固定连接于所述放置槽(1.7)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盒(2.2)靠近所述鞋后跟固定部(1.4)的一面设有连接部(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2.8)的一面与所述控制盒(2.2)通过胶水固定的方式连接,另一面与所述鞋后跟固定部(1.4)通过胶水固定或缝合的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2.1)通过导线组(2.9)与所述控制面板(2.3)导通连接;所述的导线组(2.9)一端与所述传感器(2.1)导通连接,另一端先穿过所述第一面板(1.1)后端的第一穿线槽(1.8),再穿过所述鞋后跟固定部(1.4)上的第二穿线槽(1.9),接着穿过所述控制盒(2.2)后方的第三穿线槽(2.10)与所述控制面板(2.3)导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后跟固定部(1.4)设有用于隐藏所述的导线组(2.9)的装饰条(1.10),且所述装饰条(1.10)通过胶水粘贴或缝合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后跟固定部(1.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面板(1.1)上表面至少设有一条魔术贴固定带(1.11);所述的鞋后跟固定部(1.4)上至少设有一条魔术贴固定带(1.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鞋体固定部和负重检测部;鞋体固定部为左右对称结构,且鞋体固定部包括第一面板,第一面板下方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面板;第二面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一端设有鞋后跟固定部;负重检测部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面板下表面的传感器和固定连接于鞋后跟固定部一侧的控制盒;控制盒内部设有控制面板、扬声器和电池放置区,外部设有按钮、显示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折后负重限制鞋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让下肢骨折病人直观地看到受伤脚的负重数值,且当受伤脚的负重超过设定值时,扬声器会发出报警,从而提醒病人减轻受伤脚的负重,防止再次受伤;鞋体固定部左右对称,可适用于左右脚。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斌;刘佳雯;郑轶;扶青松;袁欣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2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