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牵引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9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车,尤其涉及一种经过堆垛车改装的电动牵引车。



    背景技术:

    在车间中时常需要转移质量大、带有轮子的装置。这种装置在转移时通常需要动力车如拖拉机头等设备。但是大型的牵引设备不易在车间移动。且购置这种大型的牵引设备成本较大,利用率不高。堆垛车是车间中常见的运输装置,通常用于运输托盘类物品。如果将堆垛车进行改装使其适用于物品的牵引,则既不会多大的增加企业成本,也可以提高车间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牵引车,由堆垛车改装,提高车间设备利用率的同时能够满足物品的搬运。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牵引车,包括堆垛车车体、升降架和连接臂;所述升降架上下滑动连接于堆垛车车体的一侧,所述连接臂设置于堆垛车车体两插脚之间,且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升降架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有钩柱。

    进一步的,所述钩柱上表面为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包括圆弧段和与圆弧段末端连接的水平段,所述钩柱连接于水平段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钩柱包括本体和套筒;所述本体与连接臂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罩设连接于本体的外部;所述本体的圆柱面上设置由折线形的凹槽,所述套筒内壁上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插入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升降架铰接;所述升降架的一侧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法兰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臂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法兰,所述第三法兰设置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法兰设置于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且第一连接孔、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上下相对,并连接有固定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固定销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配合的部分设置有导向键,所述导向键连接于导向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一种电动牵引车,在连接臂的末端设置有钩柱,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于升降架的一侧。工作时,先将连接臂放至低端,使钩柱与待牵引装置对齐,随后提升连接臂,钩柱连接带牵引装置,利用堆垛车车体完成牵引工作,结构简单,稳定。同时连接臂既能与升降架旋转连接,又能与升降架定向固定,提升了连接臂的灵活性。所述钩柱包括本体和套筒,可以根据待牵引孔的大小更换不同的套筒,以防止钩柱与牵引孔相差过大,而造成待牵引装置晃动与钩柱发生撞击破坏钩柱。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架与连接臂连接的爆炸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钩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5所述的一种电动牵引车,包括堆垛车车体1、升降架2和连接臂3。

    所述堆垛车车体1的后端固定有油缸20,所述油缸20的两侧设置有滑槽21,所述升降架2的两侧设置有滚轮22,所述滚轮22滑动连接于滑槽21中,所述油缸20的伸缩端通过链条与升降架2连接,使得升降架2与堆垛车车体1上下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臂3设置于堆垛车车体1两插脚23之间。所述连接臂3的一端与升降架2通过法兰连铰接,所述连接臂3的另一端连接有钩柱4。所述钩柱4用作牵引装置。为了保证连接臂3的强度,所述连接臂3包括圆弧段5和与圆弧段末端连接的水平段6。所述圆弧段5的上表面为圆弧形,所述水平段6的上表面为水平的。所述钩柱4连接于水平段6的上表面。所述钩柱4的上表面设置有具有导向作用的圆弧面。

    所述钩柱4包括本体7和套筒8,所述套筒8应具有直径不同的一系列。所述本体7与连接臂3固定连接,所述套筒8罩设连接于本体7的外部;所述本体7的圆柱面上设置由折线形的凹槽9,所述套筒8内壁上设置有圆柱销10,所述圆柱销10插入凹槽9中。可以根据待牵引装置的孔的大小。选用不同直径的套筒8,以避免牵引孔与钩柱直径大小不一,使得牵引装置摇晃与钩柱发生碰撞破坏钩柱4。折线形凹槽9和圆柱销10配合连接,不仅起到了套筒8与本体7轴向固定的作用,还能避免套筒8与本体7脱离所述连接臂3的一端与升降架2铰接;所述升降架2的一侧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法兰11和第二法兰12,所述第一法兰11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3,所述第二法兰12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4,所述连接臂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法兰15,所述第三法兰15设置有第三连接孔16;所述第三法兰15设置于第一法兰11和第二法兰12之间,且第一连接孔13、第三连接孔16、第二连接孔14上下相对,并连接有固定销17。所述第一连接孔13和第三连接孔16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导向槽18,所述固定销17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配合的部分设置有导向键19,所述导向键19连接于导向槽18中。

    所述固定销17完全插入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时,由于导向键与导向槽配合连接,使得连接臂与升降架定向固定;当需要连接臂3摆动时,提拉固定销17,使导向键19与第三连接孔的导向槽18脱离。所述固定销17的长度至少应为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三法兰的四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堆垛车车体(1)、升降架(2)和连接臂(3);所述升降架(2)上下滑动连接于堆垛车车体(1)的一侧,所述连接臂(3)设置于堆垛车车体(1)两插脚之间,且所述连接臂(3)的一端与升降架(2)连接,所述连接臂(3)的另一端连接有钩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柱(4)上表面为圆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3)包括圆弧段(5)和与圆弧段末端连接的水平段(6),所述钩柱(4)连接于水平段(6)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柱(4)包括本体(7)和套筒(8);所述本体(7)与连接臂(3)固定连接,所述套筒(8)罩设连接于本体(7)的外部;所述本体(7)的圆柱面上设置由折线形的凹槽(9),所述套筒(8)内壁上设置有圆柱销(10),所述圆柱销(10)插入凹槽(9)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3)的一端与升降架(2)铰接;所述升降架(2)的一侧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法兰(11)和第二法兰(12),所述第一法兰(11)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3),所述第二法兰(12)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4),所述连接臂(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法兰(15),所述第三法兰(15)设置有第三连接孔(16);所述第三法兰(15)设置于第一法兰(11)和第二法兰(12)之间,且第一连接孔(13)、第三连接孔(16)、第二连接孔(14)上下相对,并连接有固定销(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13)和第三连接孔(16)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导向槽(18),所述固定销(17)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配合的部分设置有导向键(19),所述导向键(19)连接于导向槽(18)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牵引车,包括堆垛车车体、升降架和连接臂;所述升降架上下滑动连接于堆垛车车体的一侧,所述连接臂设置于堆垛车车体两插脚之间,且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升降架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有钩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动牵引车由堆垛车改装,提高车间设备利用率的同时能够满足物品的搬运。

    技术研发人员:恽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大隆电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1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