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座焊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焊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座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10855549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机座焊接装置,包括底板、机箱、支撑板,所述底板下端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上端一侧设置有推杆,所述底板上远离所述推杆一侧设置有所述机箱,该发明通过设置推杆和车轮,可调节焊接方向,通过设置滑块,可根据需要调节焊枪的高度,通过设置旋转连接块,可根据需要调节焊枪的焊接角度。

    但由于待焊接零件上需要焊接的焊缝不止是一处,也可能分布在多个面上,因此仅仅调节焊枪的角度还难以达到一次性将待焊接零件上所有的位置焊接结束,需要调整待焊接零件与焊枪之间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座焊接结构,具有便于工件调整与焊接设备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机座焊接结构,包括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机上设有用于夹持待焊接零件的焊接工装,所述焊接工装包括与变位机相连的折臂,所述折臂背离变位机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承托工件的承台,所述承台上设有能够转动的承板,所述承板的转动轴向与变位机的转动轴向相互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焊接工装夹持住待焊接零件,变位机、承板在两个相互垂直的面内转动,使待焊接零件能够有更多面积能够在不拆卸零件的前提下,与外界焊枪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承台包括与折臂相连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伸出壳体且与承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驱动装置带动承板转动,由于旋转驱动装置和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因此能够分别控制变位机和旋转驱动装置的启停,更灵活地控制待焊接零件。

    进一步的,所述承台上设有用于抵触在承板上的弹性柱,所述弹性柱靠近承板一端与承板抵触,所述弹性柱另一端与承台的壳体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柱与承板抵触,用于降低承板窜动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一端与壳体固连,另一端与弹性柱固连,所述弹性件外包覆有降低弹性件周向窜动可能性的固定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呈容器状,弹性件与固定套的内壁固连,固定套的口部与壳体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承板和承台之间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靠近承板的一端同轴设有贴附在承板上的阻尼板,所述弹性柱抵触在承板上设有阻尼板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柱与阻尼板抵触时,承板转动后,如果有惯性造成继续转动,则弹性柱的作用就是与阻尼板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使承板转动过一定角度后,不易继续转动,使待焊接位置能够准确地落在预期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承板的面积大于承台的面积,所述折臂设置为折线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板上能够放更大体积的待焊接零件。

    进一步的,所述折臂包括与变位机相连的第一臂段、与承台相连的第三臂段、位于第一臂段和第三臂段之间的第二臂段,所述第二臂段与第一臂段、第三臂段之间均呈夹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折臂的转折点是直角形,或直接设置为直线型折臂,那么在受力过程中容易因应力原因发生裂痕或损坏,多段夹角设置的折臂能够便于外力或应力的传递,降低折臂损坏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设备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承台和承板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弹性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位机;2、焊接工装;21、折臂;211、第一臂段;212、第三臂段;213、第二臂段;22、承台;23、承板;24、壳体;25、旋转驱动装置;3、弹性柱;31、弹性件;32、固定套;4、轴套;5、阻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电机座焊接结构,包括变位机,变位机上设有用于夹持待焊接零件的焊接工装,焊接工装包括与变位机相连的折臂,折臂共有两条,每条折臂均包括从变位机引出的第一臂段、与第一臂段呈45°角连接的第二臂段、与第二臂段呈45°角连接的第三臂段,以地面为x-y平面,第一臂段落在y-z平面内,第三臂段平行于地面。

    折臂背离变位机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承托工件的承台,承台包括中空的立方形壳体,在壳体内设有旋转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旋转驱动装置采用电机,旋转驱动装置的活塞杆伸出壳体设置,承台上设有能够转动的承板,活塞杆即与承板相连。承板的转动轴向即为活塞杆的转动轴向,该方向与变位机的转动轴向相互垂直。

    承台上设有用于抵触在承板上的弹性柱,弹性柱设置为圆柱形杆件,其一端伸入承台的壳体里,另一端靠近承板且与承板抵触,为了增加摩擦阻力,承板面向弹性柱的一侧设有阻尼板,阻尼板与活塞杆同轴设置,活塞杆即抵触在阻尼板上。弹性柱伸入承台的壳体的一端连接有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弹性件采用压簧;弹性件外包覆有固定套,弹性件背离弹性柱的一端与固定套底壁相连,固定套口部与壳体顶壁固连,也就是说,弹性柱竖直窜动时,运动基准为壳体或固定套。由于弹性柱的一端伸入固定套内,固定套也能够降低弹性件和弹性柱周向窜动的可能性。

    为了便于传递扭矩,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同轴套设有轴套,轴套靠近承板的一端即为阻尼板,也就是旋转驱动装置的活塞杆带动轴套、阻尼板、承板转动。

    本实施例中,承板的面积大于承台的面积,当需要调整待焊接件的位置时,先将焊接件夹持在承板上,承板上设置台钳、虎钳或专用夹具,再启动变位机,带动转臂,调整承板上待焊接零件与外界焊枪之间的位置;因为转臂的运动范围大于承台转动的运动范围,因此先调大范围,再调小范围。接着调整旋转驱动装置,转动承板,带动待焊接零件转动至最适合焊接的位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座焊接结构,包括变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位机上设有用于夹持待焊接零件的焊接工装,所述焊接工装包括与变位机相连的折臂,所述折臂背离变位机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承托工件的承台,所述承台上设有能够转动的承板,所述承板的转动轴向与变位机的转动轴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座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包括与折臂相连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伸出壳体且与承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座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上设有用于抵触在承板上的弹性柱,所述弹性柱靠近承板一端与承板抵触,所述弹性柱另一端与承台的壳体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座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端与壳体固连,另一端与弹性柱固连,所述弹性件外包覆有降低弹性件周向窜动可能性的固定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座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呈容器状,弹性件与固定套的内壁固连,固定套的口部与壳体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座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板和承台之间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靠近承板的一端同轴设有贴附在承板上的阻尼板,所述弹性柱抵触在承板上设有阻尼板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座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板的面积大于承台的面积,所述折臂设置为折线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座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臂包括与变位机相连的第一臂段、与承台相连的第三臂段、位于第一臂段和第三臂段之间的第二臂段,所述第二臂段与第一臂段、第三臂段之间均呈夹角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设备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电机座焊接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变位机,所述变位机上设有用于夹持待焊接零件的焊接工装,所述焊接工装包括与变位机相连的折臂,所述折臂背离变位机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承托工件的承台,所述承台上设有能够转动的承板,所述承板的转动轴向与变位机的转动轴向相互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焊接工装夹持住待焊接零件,变位机、承板在两个相互垂直的面内转动,使待焊接零件能够有更多面积能够在不拆卸零件的前提下,与外界焊枪相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冯华兴;徐超;秦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金红鹰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1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