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更具体涉及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过程中,首先要利用高温将刚才进行熔化处理,但是在刚才被熔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尤其是在使用的刚才中掺杂有其他废钢的情况下,烟尘的情况更加严重,如果不把烟尘排走,会影响工作人员对中频炉内环境的观察。因此,如何将中频电炉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排走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为每一台中频炉设置一台除尘设备以及烟尘处理装置。在中频炉上设置除尘设备将烟尘排出到烟尘处理装置中进行净化处理,但是,中频炉进行熔炼的过程并不是一直会产生烟尘,仅有在投料初期才会产生烟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除尘设备通常在烟尘产生期间进行抽烟操作,其他时间除尘设备都是处于关闭状态的,导致除尘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以提高除尘设备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集烟罩、烟道以及转动机构,其中,

    所述集烟罩与烟道的一端连通;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位于至少两台中频炉的中心点所在圆周的圆心位置的立柱;集烟罩吊装在吊装支架的一端;所述集烟罩通过吊装支架固定以立柱为中心轴旋转;

    所述集烟罩的中心轴与立柱中心轴之间距离等于,立柱中心轴与任一台中频炉中心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小齿轮以及大齿轮,其中,

    所述大齿轮套接在所述立柱的外侧壁;

    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电机与减速机连接,且通过所述减速机驱动小齿轮转动。

    可选的,所述集烟罩包括:下集烟罩和上集烟罩,其中,

    所述上集烟罩内设有若干根角铁。

    可选的,所述角铁多层交错设置在所述上集烟罩内。

    可选的,所述角铁的棱角向上设置。

    可选的,所述下集烟罩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口;

    所述观察口由侧向打开的活门封闭。

    可选的,所述活门的一侧竖直边缘以观察口的一侧竖直边缘为转动枢连接;所述活门的另一侧边缘通过门栓与观察口的另一侧竖直边缘扣接。

    可选的,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立柱顶端与烟道的另一端密封连通;

    所述立柱的底端外侧壁设有旋转机座;

    所述立柱的底端出口与排烟管旋转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一台中频炉的烟尘被排出后,通过转动立柱将集烟罩移动至另一台产生烟尘的中频炉上方进行除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每台中频炉设置一台除尘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中频炉共用一台除尘设备,提高了除尘设备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集烟罩10、烟道20以及转动机构30,其中,

    所述集烟罩10与烟道20的一端连通;

    所述转动机构30包括:位于至少两台中频炉40的中心点所在圆周的圆心位置的立柱31;集烟罩10吊装在吊装支架32的一端;所述集烟罩10通过吊装支架32固定以立柱31为中心轴旋转;

    所述集烟罩10的中心轴与立柱31中心轴之间距离等于,立柱31中心轴与任一台中频炉40中心轴的距离。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例如a、b、c三台中频炉40共用除尘设备,在中频炉a产生烟尘的情况下,转动立柱31,将除尘设备中的集烟罩10移动至中频炉a上进行除尘,然后在b中频炉产生烟尘的情况下,转动立柱31,将除尘设备中的集烟罩10移动至中频炉b上,依次类推。可以实现你能多台中频炉40共用一台除尘设备。

    另外熔炼过程耗时较长,仅在原料加入到中频炉40的初期才会产生烟尘,因此,只要在开炉时候多台中频炉40依次加料即可避免除尘设备冲突的情况;另外,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依次除尘决定了需要依次为各台中频炉40添加原料,因此,还可以由一名操作人员操作多台中频炉40,提高了工作效率。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烟尘从车间内排出到车间外部,避免了烟尘对操作人员健康的伤害,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配合烟尘分离设备进行使用,将处理后的烟尘排放到大气中,可以降低熔炼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了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驱动立柱31转动,所述转动机构30还包括驱动机构33,所述驱动机构33包括:电机331、减速机332、小齿轮333以及大齿轮334,其中,

    所述大齿轮334套接在所述立柱31的外侧壁;

    所述大齿轮334与所述小齿轮333传动连接;

    所述电机331与减速机332连接,且通过所述减速机332驱动小齿轮333转动。

    示例性的,电机331在电力的驱动下转动,电动机转动带动减速机332转动,减速机332转动带动小齿轮333转动,小齿轮333转动带动大齿轮334转动,大齿轮334与立柱31套接,即二者同轴固定在一起,因此可以带动立柱31旋转,进而实现了集烟罩10的位置的移动,可以方便操作,降低操作人员负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烟尘中的火星对除尘设备造成不良影响,所述集烟罩10包括:下集烟罩11和上集烟罩12,其中,

    所述上集烟罩12内设有若干根角铁121。

    烟尘中的火星会在气流的作用下撞击在角铁121上,然后会被反弹至集烟罩10侧壁上,上集烟罩12以及下集烟罩11均为钢质材料制成,火星经过撞击会被熄灭,进而避免了火星对除尘设备的影响,也就是说,角铁121组成了火星捕捉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对火星的熄灭效率,所述角铁121多层交错设置在所述上集烟罩12内。

    多层交错设置的角铁121,可以使火星反复撞击在角铁121上,进而提高了熄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对火星的捕捉能力,所述角铁121的棱角向上设置。

    角铁121的棱角向上设置,也就是角铁121在呈人字形设置,可以使火星被角铁121罩在角铁121内部,即使存在有逸出的火星,也会被其他层的角铁121捕捉进而熄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在保持除尘的工况下进行炉况的观察,所述下集烟罩11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口;

    所述观察口由侧向打开的活门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活门13的打开以及关闭,所述活门13的一侧竖直边缘以观察口的一侧竖直边缘为转动枢连接;所述活门13的另一侧边缘通过门栓与观察口的另一侧竖直边缘扣接。

    需要强调的是,门栓进行活门13的闭合为现有设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并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集烟罩11的底部边缘到中频炉40中坩埚的顶部边缘的距离为0.3-0.6m。

    实用新型人发现,在下集烟罩11的边缘距离坩埚顶部边缘的距离为0.3-0.6m的情况下,对烟尘的集尘效率最高,集尘的阻力最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节约空间,避免排烟管60占据车间内有限的空间,同时提高设备的紧凑程度,所述立柱31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立柱31顶端与烟道20的另一端密封连通;

    所述立柱31的底端外侧壁设有旋转机座50;

    所述立柱31的底端出口与排烟管60旋转密封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集烟罩、烟道以及转动机构,其中,

    所述集烟罩与烟道的一端连通;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位于至少两台中频炉的中心点所在圆周的圆心位置的立柱;集烟罩吊装在吊装支架的一端;所述集烟罩通过吊装支架固定以立柱为中心轴旋转;

    所述集烟罩的中心轴与立柱中心轴之间距离等于,立柱中心轴与任一台中频炉中心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小齿轮以及大齿轮,其中,

    所述大齿轮套接在所述立柱的外侧壁;

    所述大齿轮与所述小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电机与减速机连接,且通过所述减速机驱动小齿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罩包括:下集烟罩和上集烟罩,其中,

    所述上集烟罩内设有若干根角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多层交错设置在所述上集烟罩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铁的棱角向上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集烟罩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口;

    所述观察口由侧向打开的活门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门的一侧竖直边缘以观察口的一侧竖直边缘为转动枢连接;所述活门的另一侧边缘通过门栓与观察口的另一侧竖直边缘扣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立柱顶端与烟道的另一端密封连通;

    所述立柱的底端外侧壁设有旋转机座;

    所述立柱的底端出口与排烟管旋转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频电炉除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集烟罩、烟道以及转动机构,其中,所述集烟罩与烟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位于至少两台中频炉的中心点所在圆周的圆心位置的立柱;集烟罩吊装在吊装支架的一端;所述集烟罩通过吊装支架固定以立柱为中心轴旋转;所述集烟罩的中心轴与立柱中心轴之间距离等于,立柱中心轴与任一台中频炉中心轴的距离。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高除尘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沈茂林;储贵安;冯继林;葛有胜;路思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凤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1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