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73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装置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器件,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功率在总体流动和湍流脉动之间的分配都有影响。

    现有的熔炉搅拌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熔炉搅拌装置在装配后,无法根据使用者目的进行相应的移动,使用功能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熔炉搅拌装置在装配后,无法根据使用者目的进行相应的移动,使用功能较为局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包括立柱和底座,所述立柱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四周边角处贯穿设置有升降轮,所述升降轮在位于底座的内部的贯穿设置有轮槽,所述轮槽套接升降轮,所述立柱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活扣,所述活扣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活动连接在翘板的底端端面处,所述立柱的左侧在位于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扣件,所述扣件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端端面,所述液压柱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活扣活动连接于翘板的底端端面,所述立柱的右侧在位于翘板的底端端面处焊接有活扣,所述活扣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电机架,所述电机架的内部通过插接螺丝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底端端面在位于端面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扇形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活扣包括支撑杆、插杆和u型插槽,所述翘板的底端端面在位于左、中和右位置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后两侧在位于中心位置处焊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纵向环形外表面通过u型插槽进行插接。

    优选的,所述轮槽包括置轮槽和内螺纹插槽,所述底座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四周边角处贯穿设置有内螺纹插槽,所述内螺纹插槽竖直嵌入至底座的内部,所述内螺纹插槽的底端端口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置轮槽,所述置轮槽和内螺纹插槽的内部套接升降轮。

    优选的,所述升降轮包括移动轮、外螺纹插杆和方形插槽,所述底座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四周边角处设置有外螺纹插杆,所述外螺纹插杆通过螺纹之间的相互咬合活动连接于轮槽的内部,所述外螺纹插杆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移动轮,所述外螺纹插杆的顶端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方形插槽。

    优选的,所述轮槽和升降轮均设置有四组,所述轮槽之间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所述升降轮之间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所述轮槽和升降轮必须相互连接使用。

    优选的,所述活扣共设置有三组,所述活扣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

    优选的,所述液压柱与液压泵进行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翘板、底座和立柱的外表面均通过防锈蚀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了内螺纹插槽,内螺纹插槽在设置的过程中嵌入于底座的内部,其在使用时,通过搭配置轮槽,可有效的将升降轮进行咬合连接,连接后,可在无需移动时,将升降轮置于置轮槽中并保持升降轮的底端不触及水平面,反之,可在需要移动时,通过转动升降轮来促使底座进行相对的上下移动,当底座腾空时,即可通过升降轮进行相应的移动。

    2.使用了外螺纹插杆,外螺纹插杆在设置时通过与内螺纹插槽之间的相互咬合,来促使其底端的移动轮来相对于底座进行上下移动,上下移动时,操作者通过器械作用力于内螺纹插槽顶端的方形插槽处,来迫使内螺纹插槽进行相应的转动,转动的过程即是移动轮进行支撑移动或者时缩回收纳的过程,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在设备无需移动时,避免移动轮进行支撑时出现的滚动现象,另一方面,可在设备需要移动时,提供便捷的滚动支撑作用,两者之间可相互转化,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中活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中轮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中升降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扇形搅拌叶;2、搅拌杆;3、电机架;4、活扣;5、翘板;6、轮槽;7、底座;8、升降轮;9、立柱;10、液压柱;11、扣件;12、电机;41、支撑杆;42、插杆;43、u型插槽;61、置轮槽;62、内螺纹插槽;81、移动轮;82、外螺纹插杆;83、方形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包括立柱9和底座7,立柱9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底座7,底座7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四周边角处贯穿设置有升降轮8,升降轮8包括移动轮81、外螺纹插杆82和方形插槽83,底座7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四周边角处设置有外螺纹插杆82,外螺纹插杆82通过螺纹之间的相互咬合活动连接于轮槽6的内部,外螺纹插杆82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移动轮81,外螺纹插杆82的顶端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方形插槽83,其中使用了外螺纹插杆82,外螺纹插杆82在设置时通过与内螺纹插槽62之间的相互咬合,来促使其底端的移动轮81来相对于底座7进行上下移动,上下移动时,操作者通过器械作用力于内螺纹插槽62顶端的方形插槽83处,来迫使内螺纹插槽62进行相应的转动,转动的过程即是移动轮81进行支撑移动或者时缩回收纳的过程,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在设备无需移动时,避免移动轮81进行支撑时出现的滚动现象,另一方面,可在设备需要移动时,提供便捷的滚动支撑作用,两者之间可相互转化,更加实用。

    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包括升降轮8在位于底座7的内部的贯穿设置有轮槽6,轮槽6包括置轮槽61和内螺纹插槽62,底座7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四周边角处贯穿设置有内螺纹插槽62,内螺纹插槽62竖直嵌入至底座7的内部,内螺纹插槽62的底端端口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置轮槽61,置轮槽61和内螺纹插槽62的内部套接升降轮8,其中使用了内螺纹插槽62,内螺纹插槽62在设置的过程中嵌入于底座7的内部,其在使用时,通过搭配置轮槽61,可有效的将升降轮8进行咬合连接,连接后,可在无需移动时,将升降轮8置于置轮槽61中并保持升降轮8的底端不触及水平面,反之,可在需要移动时,通过转动升降轮8来促使底座7进行相对的上下移动,当底座7腾空时,即可通过升降轮8进行相应的移动。

    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包括轮槽6套接升降轮8,立柱9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活扣4,轮槽6和升降轮8均设置有四组,轮槽6之间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升降轮8之间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轮槽6和升降轮8必须相互连接使用,活扣4包括支撑杆41、插杆42和u型插槽43,翘板5的底端端面在位于左、中和右位置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支撑杆41,支撑杆41的前后两侧在位于中心位置处焊接有插杆42,插杆42的纵向环形外表面通过u型插槽43进行插接,活扣4共设置有三组,活扣4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

    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包括活扣4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活动连接在翘板5的底端端面处,立柱9的左侧在位于底座7的上方设置有液压柱10,液压柱10与液压泵进行管道连接,液压柱10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扣件11,扣件11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底座7的顶端端面,液压柱10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活扣4活动连接于翘板5的底端端面,立柱9的右侧在位于翘板5的底端端面处焊接有活扣4,活扣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电机架3,电机架3的内部通过插接螺丝固定连接电机12,电机12与电源电性连接,电机12的底端端面在位于端面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搅拌杆2,搅拌杆2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扇形搅拌叶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需要移动时,通过新设置的轮槽6和升降轮8来进行移动,轮槽6在使用时囊括了置轮槽61和内螺纹插槽62这两个部件,其中使用了内螺纹插槽62,内螺纹插槽62在设置的过程中嵌入于底座7的内部,其在使用时,通过搭配置轮槽61,可有效的将升降轮8进行咬合连接,连接后,可在无需移动时,将升降轮8置于置轮槽61中并保持升降轮8的底端不触及水平面,反之,可在需要移动时,通过转动升降轮8来促使底座7进行相对的上下移动,当底座7腾空时,即可通过升降轮8进行相应的移动,而升降轮8在使用时则囊括了移动轮81、外螺纹插杆82和方形插槽83来辅助进行使用,其中使用了外螺纹插杆82,外螺纹插杆82在设置时通过与内螺纹插槽62之间的相互咬合,来促使其底端的移动轮81来相对于底座7进行上下移动,上下移动时,操作者通过器械作用力于内螺纹插槽62顶端的方形插槽83处,来迫使内螺纹插槽62进行相应的转动,转动的过程即是移动轮81进行支撑移动或者时缩回收纳的过程,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在设备无需移动时,避免移动轮81进行支撑时出现的滚动现象,另一方面,可在设备需要移动时,提供便捷的滚动支撑作用,两者之间可相互转化,更加实用,当底座7的安置后,可通过扣件11上方的液压柱10驱动由活扣4连接的翘板5进行相对转动,转动的过程中,立柱9通过活扣4保持翘板5的平衡,而另一端由活扣4连接的电机12则可在电能的驱动下致使搅拌杆2和扇形搅拌叶1进行转动,转动的过程即是搅拌的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包括立柱(9)和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9)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底座(7),所述底座(7)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四周边角处贯穿设置有升降轮(8),所述升降轮(8)在位于底座(7)的内部的贯穿设置有轮槽(6),所述轮槽(6)套接升降轮(8),所述立柱(9)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活扣(4),所述活扣(4)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活动连接在翘板(5)的底端端面处,所述立柱(9)的左侧在位于底座(7)的上方设置有液压柱(10),所述液压柱(10)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扣件(11),所述扣件(11)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底座(7)的顶端端面,所述液压柱(10)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活扣(4)活动连接于翘板(5)的底端端面,所述立柱(9)的右侧在位于翘板(5)的底端端面处焊接有活扣(4),所述活扣(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电机架(3),所述电机架(3)的内部通过插接螺丝固定连接电机(12),所述电机(12)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12)的底端端面在位于端面中心处贯穿设置有搅拌杆(2),所述搅拌杆(2)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扇形搅拌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扣(4)包括支撑杆(41)、插杆(42)和u型插槽(43),所述翘板(5)的底端端面在位于左、中和右位置处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支撑杆(41),所述支撑杆(41)的前后两侧在位于中心位置处焊接有插杆(42),所述插杆(42)的纵向环形外表面通过u型插槽(43)进行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槽(6)包括置轮槽(61)和内螺纹插槽(62),所述底座(7)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四周边角处贯穿设置有内螺纹插槽(62),所述内螺纹插槽(62)竖直嵌入至底座(7)的内部,所述内螺纹插槽(62)的底端端口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置轮槽(61),所述置轮槽(61)和内螺纹插槽(62)的内部套接升降轮(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轮(8)包括移动轮(81)、外螺纹插杆(82)和方形插槽(83),所述底座(7)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四周边角处设置有外螺纹插杆(82),所述外螺纹插杆(82)通过螺纹之间的相互咬合活动连接于轮槽(6)的内部,所述外螺纹插杆(82)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移动轮(81),所述外螺纹插杆(82)的顶端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方形插槽(8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槽(6)和升降轮(8)均设置有四组,所述轮槽(6)之间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所述升降轮(8)之间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所述轮槽(6)和升降轮(8)必须相互连接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扣(4)共设置有三组,所述活扣(4)的大小、规格尺寸均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柱(10)与液压泵进行管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翘板(5)、底座(7)和立柱(9)的外表面均通过防锈蚀处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翘板式熔炉搅拌装置,包括立柱和底座,所述立柱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端面在位于四周边角处贯穿设置有升降轮,所述升降轮在位于底座的内部的贯穿设置有轮槽,所述轮槽套接升降轮,所述立柱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活扣,所述活扣的顶端端面通过焊接活动连接在翘板的底端端面处,所述立柱的左侧在位于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扣件,所述扣件的底端端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端端面,避免移动轮进行支撑时出现的滚动现象,另一方面,可在设备需要移动时,提供便捷的滚动支撑作用,两者之间可相互转化,更加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添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会市晋辉金属熔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1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