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旋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183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车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叉车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仓储叉车因其车体紧凑、移动灵活、自重轻和环保性能好而在仓储业得到普遍应用。传统的仓储叉车在装卸货物时,需要将通过转动车体将提升机构运动到指定位置,以实现对货物的装卸,但由于仓储空间有限,传统叉车的转弯半径较大,造成难以只依靠车体转动来调整提升机构的方位和使用效率低的缺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将通过提升机构相对于车体转动,使得车体不动的前提下,实现通过提升机构对货物的装卸。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叉车旋转装置,起升机构通过旋转架机构绕车体360度转动,使得起升机构不受车体方向的限制,旋转灵活,使用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叉车旋转装置,用于连接车体和起升机构,车体和起升机构之间连接有旋转架机构,旋转架机构与起升机构固定连接,旋转架机构与车体转动连接;旋转架机构上开设有与车体配合的凹槽,凹槽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车体相对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环形轨道槽,所述滚轮可转动设置于环形轨道槽中,旋转架机构通过所述滚轮相对于环形轨道槽转动。

    进一步地,车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环状外齿圈,该外侧面是连接车体相对上下表面的面,旋转架机构上设置有与环状外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和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旋转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包括与车体上表面的环形轨道槽配合的第一滚轮和与车体下表面的环形轨道槽配合的第二滚轮,第一滚轮穿过所述凹槽上侧面固定设置,第二滚轮固定于凹槽下侧内表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齿轮靠近第一滚轮固定于凹槽的内侧面上,旋转电机穿过凹槽该内侧面与第一齿轮动力连接。

    进一步地,车体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护罩。

    进一步地,车体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车体运动的行进轮。

    进一步地,车体为圆柱体,凹槽开设于圆柱体车体的上下表面。

    进一步地,凹槽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旋转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叉车旋转装置,旋转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车体通过环状外齿圈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使得旋转架机构上滚轮在车体上凹槽中转动,实现起升机构通过旋转架机构绕车体360度转动,使得起升机构不受车体方向的限制,旋转灵活,解决了传统叉车在装卸货物时首先需要调整车体的方向,然后进行装卸货物的缺陷,较大的提高了装卸货物的工作效率;通过电机驱动第一齿轮与环状外齿圈的啮合传动,实现了旋转架机构绕车体的自动化转动,进而使得起升机构的转到指定方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叉车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旋转架机构,2、转向机构,3、车体,4、防护罩,5、起升机构,1-1、旋转电机,1-2、第一滚轮,1-4、第二滚轮,1-6、凹槽,3-2、环形轨道槽,3-3、环状外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中在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叉车旋转装置,用于连接车体3和起升机构5,车体3和起升机构5之间连接有旋转架机构1,旋转架机构1与起升机构5固定连接,旋转架机构1与车体3转动连接;旋转架机构1上开设有与车体3配合的凹槽1-6,凹槽1-6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车体3相对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环形轨道槽3-2,所述滚轮可转动设置于环形轨道槽3-2中,旋转架机构1通过所述滚轮相对于环形轨道槽3-2转动。

    在车体3不动下,旋转架机构1可通过滚轮在于环形轨道槽3-2中的转动,使得旋转架机构1能够环绕车体3实现360度转动,旋转架机构1的转动,带动起升机构5转动,进而带动起升机构5上的货物运动到指定位置,使得在车体3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实现货物原地转向的全方位移动,起升机构5不受车体方向的限制,进而实现货物的有效装卸,解决了传统叉车在装卸货物时首先需要调整车体的方向,然后进行装卸货物的缺陷,较大的提高了装卸货物的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车体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环状外齿圈3-3,该外侧面是连接车体3相对上下表面的面,旋转架机构1上设置有与环状外齿圈3-3啮合的第一齿轮和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旋转电机1-1。

    车体3为圆柱体,凹槽1-6开设于圆柱形车体3的上下表面,车体3的外侧面是圆柱面,旋转电机1-1和第一齿轮均固定于旋转架机构1上,旋转架机构1可以通过旋转电机1-1驱动第一齿轮啮合环状外齿圈3-3转动,实现旋转架机构1的自动转动,应理解,除以上通过电机带动齿轮啮合的自动转动方式,也可以通过人工推动旋转架机构1,实现旋转架机构1环绕车体3转动。

    如图2所示,所述滚轮包括与车体3上表面的环形轨道槽3-2配合的第一滚轮1-2和与车体3下表面的环形轨道槽3-2配合的第二滚轮1-4,第一滚轮1-2穿过所述凹槽上侧面固定设置,第二滚轮1-4固定于凹槽下侧内表面上,第一齿轮靠近第一滚轮1-2固定于凹槽1-6的内侧面上,旋转电机1-1穿过凹槽1-6该内侧面与第一齿轮动力连接。

    凹槽上侧面贯穿开设有与第一滚轮1-2数量对应的滚轮孔,第一滚轮1-2可转动放置于滚轮孔中,第一滚轮1-2的转动面设置于环形轨道槽3-2中,以使得第一滚轮1-2可在环形轨道槽3-2中转动;第二滚轮1-4对旋转架机构1起到支撑和导向转动的作用,第二滚轮1-4沿环形轨道槽3-2的两相对面转动。

    应理解,凹槽的形状可以有不同形状,由于车体的圆柱面部分设置于凹槽中,因此优选凹槽的的槽型为与圆柱面配合的弧形。

    如图1所示,车体3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护罩4,车体3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车体3运动的行进轮2。

    防护罩4一方面可以将车体3中设置的器件遮盖,提高车体3的外观整洁性,另一方面隔绝车体3中器件与外界,避免器件运行对外界的噪音干扰或者灰尘等对器件的干扰。行进轮2使得车体3能运动,同时行进轮2上还可以设置自锁机构,当行进轮2需要停止在某个位置时,启动自锁机构,使得行进轮2能稳定停放于该位置,以进行装卸或停靠。

    工作过程:将待装卸的货物放置于起升机构5上,旋转架机构1上的旋转电机1-1启动,驱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与环状外齿圈3-3的啮合传动,使得旋转架机构1上的滚轮在车体3的凹槽中360度转动,当转动到指定方位时,旋转电机1-1停止,实现将待装卸的货物进行在指定位置装卸,解决了传统叉车在装卸货物时首先需要调整车体的方向,然后进行装卸货物的缺陷,较大的提高了装卸货物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叉车旋转装置,用于连接车体(3)和起升机构(5),其特征在于,车体(3)和起升机构(5)之间连接有旋转架机构(1),旋转架机构(1)与起升机构(5)固定连接,旋转架机构(1)与车体(3)转动连接;

    旋转架机构(1)上开设有与车体(3)配合的凹槽(1-6),凹槽(1-6)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车体(3)相对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环形轨道槽(3-2),所述滚轮可转动设置于环形轨道槽(3-2)中,旋转架机构(1)通过所述滚轮相对于环形轨道槽(3-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环状外齿圈(3-3),该外侧面是连接车体(3)相对上下表面的面,旋转架机构(1)上设置有与环状外齿圈(3-3)啮合的第一齿轮和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旋转电机(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包括与车体(3)上表面的环形轨道槽(3-2)配合的第一滚轮(1-2)和与车体(3)下表面的环形轨道槽(3-2)配合的第二滚轮(1-4),第一滚轮(1-2)穿过所述凹槽上侧面固定设置,第二滚轮(1-4)固定于凹槽下侧内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齿轮靠近第一滚轮(1-2)固定于凹槽(1-6)的内侧面上,旋转电机(1-1)穿过凹槽(1-6)该内侧面与第一齿轮动力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3)上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护罩(4)。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3)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车体(3)运动的行进轮(2)。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3)为圆柱体,凹槽(1-6)开设于圆柱体车体(3)的上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叉车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1-6)为弧形。

    技术总结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旋转装置,用于连接车体和起升机构,车体和起升机构之间连接有旋转架机构,旋转架机构与起升机构固定连接,旋转架机构与车体转动连接;旋转架机构上开设有与车体配合的凹槽,凹槽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车体相对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环形轨道槽,所述滚轮可转动设置于环形轨道槽中,旋转架机构通过所述滚轮相对于环形轨道槽转动;车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环状外齿圈,该外侧面是连接车体相对上下表面的面,旋转架机构上设置有与环状外齿圈啮合的第一齿轮和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的旋转电机;起升机构通过旋转架机构绕车体360度转动,使得起升机构不受车体方向的限制,旋转灵活,使用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褚护生;牟艳;程力;崔多嵩;孙良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0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