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流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具体是一种平行流散热器。



    背景技术:

    常规的空调用的散热器,普遍采用铝制散热片与铜制管材焊接的结构,这种焊接结构的缺点是焊接位置不耐震,搬运或受到外界影响时容易断裂,导致散热器的使用寿命缩短,而且铝铜结合的散热器散热效果较差,难以满足相应的散热要求。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耐震能力强、使用寿命长、散热效果好的平行流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平行流散热器,包括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与散热风机的吹风端对应的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条和散热片,散热条上设有用于输送液体的散热流道,散热片呈波浪形折弯且设置于散热条上;所述散热条和散热片分别由铝材制成。

    若干散热单元并排排布,相邻两散热条之间有间隙,散热片位于相邻两散热条之间;所述散热条呈扁平状设置,散热流道呈扁平状设置,散热片设置于相应散热条的扁平面上。

    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散热管和第二散热管,散热条一端与第一散热管插接、另一端与第二散热管插接,散热流道贯穿散热条两端且分别与第一散热管内腔和第二散热管内腔连通。

    所述第一散热管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或者,第二散热管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或者,所述第一散热管上设有进液口,第二散热管上设有出液口;或者,所述第一散热管上设有出液口,第二散热管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连接有进液接头;所述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接头。

    所述第一散热管内腔和/或第二散热管内腔设有挡块,挡块将所在散热管内腔分成两个以上散热腔室;两散热管同时设置挡块时,第一散热管上的挡块与第二散热管上的挡块错位配合,使散热组件上形成有弓字形流道。

    平行流散热器还包括散热底座,散热组件和散热风机分别设置于散热底座上,散热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扣紧散热组件的固定块;所述散热底座上设置有与散热风机配套的导风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带散热流道的散热条与波浪形的散热片相互结合,液体在散热流道输送的同时,散热条和散热片能很好的带走液体上的热量,达到高效的散热效果;而且散热条和散热片均由铝材制成,彼此之间的连接性能可靠,进而使耐震能力提升,避免散热条与散热片之间的连接位置出现松脱或断裂等现象;此外,若干散热单元以并排的方式排列,且散热单元与散热风机相互对应,当散热风机工作时,在散热单元之间产生平行气流,配合散热条扁平的结构,有效的扩大散热面积,使散热效果提升,本结构还可确保散热单元之间只会产生平行气流,保证气体流动畅通,有效降低风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平行流散热器的组装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平行流散热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散热单元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平行流散热器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j-j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k-k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9,本平行流散热器,包括散热风机(图中未标示)、散热组件1和散热底座3;散热组件1包括若干与散热风机的吹风端对应的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散热条103和散热片104,散热条103内侧设有用于输送液体的散热流道1031,散热片104呈波浪形折弯且设置于散热条103上;散热条103和散热片104分别由铝材制成。本平行流散热器中,带散热流道1031的散热条103与波浪形的散热片104相互结合,液体在散热流道1031输送的同时,散热条103和散热片104能很好的带走液体上的热量,达到高效的散热效果;而且散热条103和散热片104均由铝材制成,彼此之间的连接性能可靠,进而使耐震能力提升,避免散热条103与散热片104之间的连接位置出现松脱或断裂等现象。

    进一步地,若干散热单元并排排布,相邻两散热条103之间有间隙,散热片104位于相邻两散热条103之间;散热条103呈扁平状设置,散热流道1031呈扁平状设置,散热片104设置于相应散热条103的扁平面上,散热条103、散热流道1031的扁平状结构,能有效扩大有效的散热范围,使散热器整体的散热效果更佳,效率更高。具体的是,若干散热单元以并排的方式排列,且散热单元与散热风机相互对应,当散热风机工作时,在散热单元之间产生平行气流,配合散热条扁平的结构,有效的扩大散热面积,使散热效果提升,本结构还可确保散热单元之间只会产生平行气流,保证气体流动畅通,有效降低风噪。

    进一步地,散热组件1还包括第一散热管102和第二散热管105,第一散热管102和第二散热管105上分别开设有插槽106,散热条103一端与第一散热管102上相应的插槽106密封插接、另一端与第二散热管105上相应的插槽106密封插接,散热流道1031贯穿散热条103两端且分别与第一散热管102内腔和第二散热管105内腔连通;第一散热管102内腔、若干散热条103内腔和第二散热管105内腔共同组成连贯的液体流道,使液体在散热组件中有序流动。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管102上开设有进液口108和出液口109(或者,第二散热管105上设有进液口108和出液口109;或者,第一散热管102上设有进液口108,第二散热管105上设有出液口109;或者,第一散热管102上设有出液口109,第二散热管105上设有进液口108);进液口108上连接有进液接头101;出液口109上连接有出液接头107。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管102内腔(和/或第二散热管105内腔)设有挡块110,挡块110将第一散热管102内腔分成两个散热腔室1021;若两散热管同时设置挡块110时,第一散热管102上的挡块110与第二散热管105上的挡块110错位配合;挡块1101的设置可使散热组件上形成有弓字形流道,弓字流道可有效延长液体的输送路径,使液体的散热效果更佳充分。

    进一步地,散热组件1和散热风机分别固定设置于散热底座上,散热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扣紧散热组件1中的散热管的固定块2;散热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与散热风机配套的导风罩4。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行流散热器,包括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组件(1),散热组件(1)包括若干与散热风机的吹风端对应的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条(103)和散热片(104),散热条(103)上设有用于输送液体的散热流道(1031),散热片(104)呈波浪形折弯且设置于散热条(103)上;所述散热条(103)和散热片(104)分别由铝材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散热单元并排排布,相邻两散热条(103)之间有间隙,散热片(104)位于相邻两散热条(103)之间;所述散热条(103)呈扁平状设置,散热流道(1031)呈扁平状设置,散热片(104)设置于相应散热条(103)的扁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1)还包括第一散热管(102)和第二散热管(105),散热条(103)一端与第一散热管(102)插接、另一端与第二散热管(105)插接,散热流道(1031)贯穿散热条(103)两端且分别与第一散热管(102)内腔和第二散热管(105)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行流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管(102)上设有进液口(108)和出液口(109);或者,第二散热管(105)上设有进液口(108)和出液口(109);或者,所述第一散热管(102)上设有进液口(108),第二散热管(105)上设有出液口(109);或者,所述第一散热管(102)上设有出液口(109),第二散热管(105)上设有进液口(108);所述进液口(108)上连接有进液接头(101);所述出液口(109)上连接有出液接头(10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行流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管(102)内腔和/或第二散热管(105)内腔设有挡块(110),挡块(110)将所在散热管内腔分成两个以上散热腔室(1021);两散热管同时设置挡块(110)时,第一散热管(102)上的挡块(110)与第二散热管(105)上的挡块(110)错位配合,使散热组件上形成有弓字形流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底座,散热组件(1)和散热风机分别设置于散热底座上,散热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扣紧散热组件(1)的固定块(2);所述散热底座上设置有与散热风机配套的导风罩(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行流散热器,包括散热风机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与散热风机的吹风端对应的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散热条和散热片,散热条上设有用于输送液体的散热流道,散热片呈波浪形折弯且设置于散热条上;所述散热条和散热片分别由铝材制成。本平行流散热器中,带散热流道的散热条与波浪形的散热片相互结合,液体在散热流道输送的同时,散热条和散热片能很好的带走液体上的热量,达到高效的散热效果;而且散热条和散热片均由铝材制成,彼此之间的连接性能可靠,进而使耐震能力提升,避免散热条与散热片之间的连接位置出现松脱或断裂等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冷钻新能源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0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