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专用装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冷凝器焊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

    一种工件专用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机械行业对液压油缸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对液压油缸长期的质量要求;以往液压油缸装夹时工件尺寸不一,装夹定位精度不高,难以装夹实现精准焊接。所以对焊接工人技术要求高,更换设备成本高;针对于传统的各类工件装夹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本实用新型可对不同直径管件进行有效装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不同直径管件进行有效装夹的一种工件专用装夹装置。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

    一种工件专用装夹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变位机单元、气缸夹紧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主体单元的上端左侧装配有变位机单元,在变位机单元的右端装配有气缸夹紧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变位机底座、变位机安装板、导轨安装板、走线管、导轨护罩、固定角钢、底座封板、限位组件、底座调整板,在变位机底座的上端左端位置设置有变位机安装板,在变位机底座的前后两侧边沿位置设置有导轨安装板,在变位机底座的内侧设置有走线管,在导轨安装板外侧的变位机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护罩,在变位机底座的内侧右端位置设置有固定角钢、底座封板、限位组件,在变位机底座的下端设置有底座调整板,在变位机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拖链槽连接板,在变位机底座的内侧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拖链槽;

    所述变位机单元包括变位机箱、推力轴承座、回转零点指针、驱动安装调节块、变位机前端法兰、驱动安装底板、驱动组件、回转齿轮、回转法兰、过线支板,所述变位机箱的下端设置在变位机安装板的上端,在变位机箱的内侧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推力轴承座、回转零点指针、驱动安装调节块,在驱动安装调节块右端的变位机箱内侧设置有变位机前端法兰与驱动安装底板,在变位机箱的右端外壁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驱动组件、回转齿轮与回转法兰,在变位机箱的内侧下端位置设置有过线支板;

    所述气缸夹紧单元包括平行开闭气缸、气缸护座、v型卡爪装配体、v型卡爪,所述平行开闭气缸的数量为两个,平行开闭气缸相互对称设置在回转法兰的右端位置,在平行开闭气缸的右端设置有气缸护座,气缸护座装配在回转法兰上,在平行开闭气缸的伸缩杆上装配有v型卡爪装配体,在v型卡爪装配体上装配有v型卡爪。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气缸护座内侧设置有对平行开闭气缸进行操作的手动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v型卡爪对不同直径管件进行有效装夹;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极大提高了精度、使得焊接更加便捷而且焊接质量也大大提高;减少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焊缝质量不良;各种轴类装夹的适应性强,确保装夹的准确性和广泛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操作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变位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的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气缸夹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各种结构部件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而且掌握使用的技术,取材方便,在市场上可容易地购得。

    参考图1—图5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件专用装夹装置,包括主体单元1、变位机单元2、气缸夹紧单元3,其特征在于:在主体单元1的上端左侧装配有变位机单元2,在变位机单元2的右端装配有气缸夹紧单元3;所述主体单元1包括变位机底座4、变位机安装板5、导轨安装板6、走线管7、导轨护罩8、固定角钢9、底座封板10、限位组件11、底座调整板12,在变位机底座4的上端左端位置设置有变位机安装板5,在变位机底座4的前后两侧边沿位置设置有导轨安装板6,在变位机底座4的内侧设置有走线管7,在导轨安装板6外侧的变位机底座4上设置有导轨护罩8,在变位机底座4的内侧右端位置设置有固定角钢9、底座封板10、限位组件11,在变位机底座4的下端设置有底座调整板12,在变位机安装板5的上端设置有拖链槽连接板13,在变位机底座4的内侧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拖链槽14;所述变位机单元2包括变位机箱15、推力轴承座16、回转零点指针17、驱动安装调节块18、变位机前端法兰19、驱动安装底板20、驱动组件21、回转齿轮22、回转法兰23、过线支板,所述变位机箱15的下端设置在变位机安装板5的上端,在变位机箱15的内侧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推力轴承座16、回转零点指针17、驱动安装调节块18,在驱动安装调节块18右端的变位机箱15内侧设置有变位机前端法兰19与驱动安装底板20,在变位机箱15的右端外壁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驱动组件21、回转齿轮22与回转法兰23,在变位机箱15的内侧下端位置设置有过线支板;所述气缸夹紧单元3包括平行开闭气缸24、气缸护座25、v型卡爪装配体26、v型卡爪27,所述平行开闭气缸24的数量为两个,平行开闭气缸24相互对称设置在回转法兰23的右端位置,在平行开闭气缸24的右端设置有气缸护座25,气缸护座25装配在回转法兰23上,在平行开闭气缸24的伸缩杆上装配有v型卡爪装配体26,在v型卡爪装配体26上装配有v型卡爪27。

    在所述的气缸护座25内侧设置有对平行开闭气缸24进行操作的手动阀28。

    实施例:

    工艺步骤

    步骤一:将油缸或管件放置在变位机右端的v型卡爪27之间。

    步骤二:油缸或管件的一端对准变位机回转法兰23那一端,油缸或管件的中间部位可用滚轮支撑。

    步骤三:打开平行开闭气缸24的手动阀,平行开闭气缸24开始装夹。

    步骤四:在本实用新型对夹持在v型卡爪27之间的油缸或管件的环焊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v型卡爪对不同直径管件进行有效装夹;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极大提高了精度、使得焊接更加便捷而且焊接质量也大大提高;减少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避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焊缝质量不良;各种轴类装夹的适应性强,确保装夹的准确性和广泛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操作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经济价值。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件专用装夹装置,包括主体单元(1)、变位机单元(2)、气缸夹紧单元(3),其特征在于:在主体单元(1)的上端左侧装配有变位机单元(2),在变位机单元(2)的右端装配有气缸夹紧单元(3);所述主体单元(1)包括变位机底座(4)、变位机安装板(5)、导轨安装板(6)、走线管(7)、导轨护罩(8)、固定角钢(9)、底座封板(10)、限位组件(11)、底座调整板(12),在变位机底座(4)的上端左端位置设置有变位机安装板(5),在变位机底座(4)的前后两侧边沿位置设置有导轨安装板(6),在变位机底座(4)的内侧设置有走线管(7),在导轨安装板(6)外侧的变位机底座(4)上设置有导轨护罩(8),在变位机底座(4)的内侧右端位置设置有固定角钢(9)、底座封板(10)、限位组件(11),在变位机底座(4)的下端设置有底座调整板(12),在变位机安装板(5)的上端设置有拖链槽连接板(13),在变位机底座(4)的内侧中间位置还设置有拖链槽(14);所述变位机单元(2)包括变位机箱(15)、推力轴承座(16)、回转零点指针(17)、驱动安装调节块(18)、变位机前端法兰(19)、驱动安装底板(20)、驱动组件(21)、回转齿轮(22)、回转法兰(23)、过线支板,所述变位机箱(15)的下端设置在变位机安装板(5)的上端,在变位机箱(15)的内侧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推力轴承座(16)、回转零点指针(17)、驱动安装调节块(18),在驱动安装调节块(18)右端的变位机箱(15)内侧设置有变位机前端法兰(19)与驱动安装底板(20),在变位机箱(15)的右端外壁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驱动组件(21)、回转齿轮(22)与回转法兰(23),在变位机箱(15)的内侧下端位置设置有过线支板;所述气缸夹紧单元(3)包括平行开闭气缸(24)、气缸护座(25)、v型卡爪装配体(26)、v型卡爪(27),所述平行开闭气缸(24)的数量为两个,平行开闭气缸(24)相互对称设置在回转法兰(23)的右端位置,在平行开闭气缸(24)的右端设置有气缸护座(25),气缸护座(25)装配在回转法兰(23)上,在平行开闭气缸(24)的伸缩杆上装配有v型卡爪装配体(26),在v型卡爪装配体(26)上装配有v型卡爪(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件专用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气缸护座(25)内侧设置有对平行开闭气缸(24)进行操作的手动阀(2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冷凝器焊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件专用装夹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变位机单元、气缸夹紧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主体单元的上端左侧装配有变位机单元,在变位机单元的右端装配有气缸夹紧单元;所述气缸夹紧单元包括平行开闭气缸、气缸护座、V型卡爪装配体、V型卡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操作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经济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毕全聚;闫强;陈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伊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30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