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药瓶轧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8-01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间药瓶轧盖机。



    背景技术:

    在制药机械领域中,轧盖是口服液瓶、西林瓶等瓶装产品生产的重要工序。

    相关技术中的轧盖机构通常包括压头部分、托瓶部分及轧刀部分,通过托瓶部分将包装瓶运输至预定位置,然后通过压头部分与轧刀部分共同作用对包装瓶进行轧盖。然而相关技术中由于包装瓶的高度存在偏差,难以保证轧盖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间药瓶轧盖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间药瓶轧盖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药瓶输入带、药瓶输出带、轧盖装置和托瓶组件,药瓶输入带和药瓶输出带设置在托瓶组件两侧,所述轧盖装置轧盖装置包括安装架、横板、压头组件和轧刀组件,所述压头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安装箱、伸缩杆和压头,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横板上且活动端与安装箱固定连接,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安装箱上且活动端连接压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轧刀组件包括电机、凸轮、齿轮、连接轴、旋转盘、连接杆和轧刀,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箱内,凸轮安装在电机输出端上,齿轮与凸轮相配合且通过连接轴与旋转盘连接,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旋转盘侧面,轧刀安装在连接杆上远离旋转盘一端且刀口指向压头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托瓶组件包括转盘和转盘转轴,转轴一端连接转盘且另一端连接有驱动单元,转盘四周均匀布设有若干药瓶固定腔,药瓶固定腔内设置有药瓶固定装置,所述药瓶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气缸和卡扣,第二气缸对称设置在药瓶固定腔两侧,卡扣固定安装在第二气缸活动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杆外围布设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头内设置有摩擦垫;所述卡扣内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轧盖时,药瓶4经药瓶输入带2进入托瓶组件,到达轧盖装置工作位置时,第一气缸8驱动安装箱10下降,进而通过伸缩杆19使底部压头20与药瓶4瓶口抵触,轧刀组件进行轧盖,通过设置伸缩杆19和弹簧18,使得包装瓶的高度可调,保证轧盖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车间药瓶轧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间药瓶轧盖机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间药瓶轧盖机的部分俯视图。

    图4为车间药瓶轧盖机中药瓶固定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输送带、3-输出带、4-药瓶、5-转盘、6-安装架、7-横板、8-第一气缸、9-转盘转轴、10-安装箱、11-凸轮、12-齿轮、13-电机、14-连接轴、15-旋转盘、16-连接杆、17-轧刀、18-弹簧、19-伸缩杆、20-压头、21-第二气缸、22-卡扣、23-药瓶固定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车间药瓶轧盖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药瓶输入带2、药瓶输出带3、轧盖装置和托瓶组件,药瓶输入带2和药瓶输出带3设置在托瓶组件两侧,所述轧盖装置具体类型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轧盖装置包括安装架6、横板7、压头组件和轧刀组件,所述压头组件具体类型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压头组件包括第一气缸8、安装箱10、伸缩杆19和压头20,第一气缸8固定安装在横板7上且活动端与安装箱10固定连接,伸缩杆19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上且活动端连接压头20。轧盖时,药瓶4经药瓶输入带2进入托瓶组件,到达轧盖装置工作位置时,第一气缸8驱动安装箱10下降,进而通过伸缩杆19使底部压头20与药瓶4瓶口抵触,轧刀组件进行轧盖。

    所述轧刀组件具体类型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轧刀组件包括电机13、凸轮11、齿轮12、连接轴14、旋转盘15、连接杆16和轧刀17,电机13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内,凸轮11安装在电机13输出端上,齿轮12与凸轮11相配合且通过连接轴14与旋转盘15连接,连接杆16固定安装在旋转盘15侧面,轧刀17安装在连接杆16上远离旋转盘15一端且刀口指向压头组件。轧盖时,电机13驱动凸轮11转动,凸轮11转动,间歇性带动齿轮12转动,齿轮12通过连接轴14带动旋转盘15转动,连接杆16跟随旋转盘15转动,进而轧刀17对压头组件固定的药瓶4进行轧盖。

    所述托瓶组件具体类型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托瓶组件包括转盘5和转盘转轴9,转轴9一端连接转盘5且另一端连接有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转盘5四周均匀布设有若干药瓶固定腔23,药瓶固定腔23内设置有药瓶固定装置,所述药瓶固定装置具体类型不加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药瓶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气缸21和卡扣22,第二气缸21对称设置在药瓶固定腔23两侧,卡扣22固定安装在第二气缸21活动端。

    为了降低在压头组件对药瓶4压头过程中的动力,所述伸缩杆19外围布设有弹簧18。

    所述凸轮11与齿轮12每进行一次啮合转动,轧盖机完成一个药瓶4的轧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轧盖时,药瓶4经药瓶输入带2进入托瓶组件,到达轧盖装置工作位置时,第一气缸8驱动安装箱10下降,进而通过伸缩杆19使底部压头20与药瓶4瓶口抵触,同时电机13驱动凸轮11转动,凸轮11转动,间歇性带动齿轮12转动,齿轮12通过连接轴14带动旋转盘15转动,连接杆16跟随旋转盘15转动,进而轧刀17对压头组件固定的药瓶4进行轧盖,完成轧盖的药瓶4从药瓶输出带3输出。

    实施例2

    为了防止轧盖过程中药瓶4出现破损,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压头20内设置有摩擦垫;所述卡扣22内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设置摩擦垫,防止在轧盖过程中,药瓶4转动而脱落;设置橡胶垫防止在固定药瓶4时,对瓶体造成破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间药瓶轧盖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药瓶输入带(2)、药瓶输出带(3)、轧盖装置和托瓶组件,药瓶输入带(2)和药瓶输出带(3)设置在托瓶组件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轧盖装置轧盖装置包括安装架(6)、横板(7)、压头组件和轧刀组件,所述压头组件包括第一气缸(8)、安装箱(10)、伸缩杆(19)和压头(20),第一气缸(8)固定安装在横板(7)上且活动端与安装箱(10)固定连接,伸缩杆(19)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上且活动端连接压头(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药瓶轧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刀组件包括电机(13)、凸轮(11)、齿轮(12)、连接轴(14)、旋转盘(15)、连接杆(16)和轧刀(17),电机(13)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0)内,凸轮(11)安装在电机(13)输出端上,齿轮(12)与凸轮(11)相配合且通过连接轴(14)与旋转盘(15)连接,连接杆(16)固定安装在旋转盘(15)侧面,轧刀(17)安装在连接杆(16)上远离旋转盘(15)一端且刀口指向压头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间药瓶轧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瓶组件包括转盘(5)和转盘转轴(9),转轴(9)一端连接转盘(5)且另一端连接有驱动单元,转盘(5)四周均匀布设有若干药瓶固定腔(23),药瓶固定腔(23)内设置有药瓶固定装置,所述药瓶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气缸(21)和卡扣(22),第二气缸(21)对称设置在药瓶固定腔(23)两侧,卡扣(22)固定安装在第二气缸(21)活动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间药瓶轧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9)外围布设有弹簧(1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间药瓶轧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20)内设置有摩擦垫;所述卡扣(22)内设置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间药瓶轧盖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药瓶输入带、药瓶输出带、轧盖装置和托瓶组件,药瓶输入带和药瓶输出带设置在托瓶组件两侧,所述轧盖装置轧盖装置包括安装架、横板、压头组件和轧刀组件,所述压头组件包括第一气缸、安装箱、伸缩杆和压头,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横板上且活动端与安装箱固定连接,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安装箱上且活动端连接压头。通过设置伸缩杆19和弹簧18,使得包装瓶的高度可调,保证轧盖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宁瑜晖;张羽强;张瑞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双鹤药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9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