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饮料行业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菌釜热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饮料生产过程中,产品的高温杀菌需要在杀菌釜中进行,杀菌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高温杀菌水,杀菌结束后杀菌水中仍存在大量以热能形式存在的能量,直接将热水中的能量在冷却塔中释放将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在加热杀菌水过程中会用到锅炉进行加热,锅炉烟道会通过空气带走部分热量,若不加以回收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此外现在具有热能回收功能的装置将热水统一收集后存储在同一个水罐中,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不同功能用水的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饮料生产过程中,杀菌釜热能回收不彻底,缺乏锅炉烟道热能回收装置,回收后的热水易交叉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的杀菌釜热能回收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杀菌釜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杀菌釜、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纯水罐、热水循环罐、冷却塔、翅片式换热器和热能收集模块,所述杀菌釜通过内循环管路依次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所述纯水罐通过供水管与热水循环罐连接,所述热水循环罐上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通过第一送水管和出水管连接,通过第一回水管和进水管连接,所述翅片式换热器通过第二送水管和出水管连接,通过第二回水管和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通过第三送水管和第三回水管与冷却塔连接,所述热能收集模块包括杀菌釜热水罐、锅炉补水罐和岗位配置热水罐且均通过出水管与热水循环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内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二送水管上设置有第四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热水循环罐和杀菌釜上均设置有温度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送水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送水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三回水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所述杀菌釜热水罐、锅炉补水罐和岗位配置热水罐上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第八阀门和第九阀门,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十阀门和第十一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四水泵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杀菌釜热能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板式换热器将杀菌之后产生的高温废水中的热能初步置换到纯水之中,完成杀菌釜热能的回收;
通过设置的安装于锅炉烟道中的翅片式换热器,将锅炉烟道中的热量置换到温度较低的纯水之中再加以利用,减少了锅炉烟道产生的能量损失,进一步体现了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节能性;
通过单独设置的杀菌釜热水罐、锅炉补水罐和岗位配置热水罐将回收之后的具有一定温度的纯水分别封装存储,避免了不同功能用水可能产生的交叉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纯水罐,2为热水循环罐,3为杀菌釜,4为第一板式换热器,5为第二板式换热器,6为冷却塔,7为杀菌釜热水罐,8为锅炉补水罐,9为岗位配置热水罐,10为翅片式散热器,11为第一水泵,12为第二水泵,13为第三水泵,14为第四水泵,15为温度计,101为第一阀门,102为第二阀门,201为第三阀门,202为第四阀门,301为第五阀门,302为第六阀门,501为第七阀门,502为第八阀门,503为第九阀门,401为第十阀门,402为第十一阀门,111为第一送水管,112为第一回水管,121为第二送水管,122为第二回水管,131为第三送水管,132为第三回水管,141为出水管,142为进水管,151为供水管,161为内循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杀菌釜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杀菌釜3、第一板式换热器4、第二板式换热器5、纯水罐1、热水循环罐2、冷却塔6、翅片式换热器10和热能收集模块,所述杀菌釜3通过内循环管路161依次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5,所述纯水罐1通过供水管151与热水循环罐2连接,所述热水循环罐2上设置有出水管141和进水管142,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4通过第一送水管111和出水管141连接,通过第一回水管112和进水管142连接,所述翅片式换热器10通过第二送水管121和出水管141连接,通过第二回水管122和进水管142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5通过第三送水管131和第三回水管132与冷却塔6连接,所述热能收集模块包括杀菌釜热水罐7、锅炉补水罐8和岗位配置热水罐9且均通过出水管141与热水循环罐2连接。
具体的,所述供水管151上设置有第一水泵11,所述出水管141上设置有第二水泵12,所述内循环管路161上设置有第三水泵13,所述第二送水管121上设置有第四水泵1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四个水泵为上海碧湖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isw200-250(i)a型离心泵,离心泵由上海速祥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ye2-型三相异步电机驱动;所述热水循环罐2和杀菌釜3上均设置有温度计15;所述第一送水管11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01,所述第一回水管112上设置有第四阀门202,所述第三送水管131上设置有第五阀门301,所述第三回水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302,所述杀菌釜热水罐7、锅炉补水罐8和岗位配置热水罐9上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501、第八阀门502和第九阀门503,所述翅片式换热器10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十阀门401和第十一阀门402;所述第一水泵11、第二水泵12、第四水泵14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阀门101和第二阀门102。
实际工作过程中,热能回收装置中的纯水由纯水罐1进行补给,杀菌釜3完成杀菌之后,高温的杀菌水在内循环管路161中通过第三水泵13的抽吸依次经过第一板式换热器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5形成内部循环回路,纯水由补满的热水循环罐2出发,经过第二水泵12的抽吸进入出水管141,接着纯水分为两路,一路纯水通过第一送水管111进入第一板式换热器4,完成与内循环管路161的热量交换,之后流经第一回水管112和进水管142进入热水循环罐2中,另一路纯水流经第二送水管121通过第四水泵14的抽吸进入翅片式换热器10完成与锅炉烟道内部热量的置换,之后纯水流经第二回水管122和进水管142进入热水循环罐2完成循环,此时所述第一阀门101、第二阀门102、第三阀门201、第四阀门202,十阀门401和第十一阀门402均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五阀门301、第六阀门302、第七阀门501、第八阀门502和第九阀门503均为关闭状态。
通过热水循环罐2和杀菌釜3上设置的温度计15分别检测自身容器内的温度,当热水循环罐2中的温度高于杀菌釜3中的温度时,关闭第三阀门201和第四阀门202,第一板式换热器4停止纯水的进入,因用于换热的纯水温度已经高于杀菌水的温度,所以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热量交换,然后打开第五阀门301和第六阀门302,将杀菌水中的剩余热量通过第二板式换热器5带到冷却塔中,冷却塔将不易收集的热量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完成杀菌水热量的进一步释放。与此同时,可将第七阀门501、第八阀门502或第九阀门503打开,将回收有热能的纯水分类存储于杀菌釜热水罐7、锅炉补水罐8或岗位配置热水罐9中,避免了后续使用过程中不同种类用水交叉污染的隐患。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1.一种杀菌釜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杀菌釜(3)、第一板式换热器(4)、第二板式换热器(5)、纯水罐(1)、热水循环罐(2)、冷却塔(6)、翅片式换热器(10)和热能收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釜(3)通过内循环管路(161)依次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4)和第二板式换热器(5),所述纯水罐(1)通过供水管(151)与热水循环罐(2)连接,所述热水循环罐(2)上设置有出水管(141)和进水管(142),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4)通过第一送水管(111)和出水管(141)连接,通过第一回水管(112)和进水管(142)连接,所述翅片式换热器(10)通过第二送水管(121)和出水管(141)连接,通过第二回水管(122)和进水管(142)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5)通过第三送水管(131)和第三回水管(132)与冷却塔(6)连接,所述热能收集模块包括杀菌釜热水罐(7)、锅炉补水罐(8)和岗位配置热水罐(9)且均通过出水管(141)与热水循环罐(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釜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供水管(151)上设置有第一水泵(11),所述出水管(141)上设置有第二水泵(12),所述内循环管路(161)上设置有第三水泵(13),所述第二送水管(121)上设置有第四水泵(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釜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热水循环罐(2)和杀菌釜(3)上均设置有温度计(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釜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送水管(111)上设置有第三阀门(201),所述第一回水管(112)上设置有第四阀门(202),所述第三送水管(131)上设置有第五阀门(301),所述第三回水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302),所述杀菌釜热水罐(7)、锅炉补水罐(8)和岗位配置热水罐(9)上分别设置有第七阀门(501)、第八阀门(502)和第九阀门(503),所述翅片式换热器(10)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十阀门(401)和第十一阀门(4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杀菌釜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水泵(11)、第二水泵(12)、第四水泵(14)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阀门(101)和第二阀门(10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