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4  117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具有传热系数高、对数平均温差大、末端温差小、占地面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制作方便、容易清洗、热损失小、不易结垢等优点,换热器板片是板式换热器最重要的部件,板片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而且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政策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人们不断注重和追求安全、稳定、高效的新形势下,化工、电力、煤炭、钢厂热能再利用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化工、电力、煤炭、钢厂热能再利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对板式热交换器的承压能力、换热面积、传热效率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板式热交换器承压能力低的状况已经不能适应化工、电力、煤炭、钢厂行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如何研究出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板片承压能力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包括:板片本体、角孔、密封垫片、密封槽、传热区、导流区;

    在所述板片本体的四角上分别设有所述角孔,所述密封垫片上安装在所述板片周边的所述密封槽内,所述传热区设置于所述板片本体的中间,所述导流区设置于所述传热区的两端;

    所述传热区上均匀设置有向上凸起的人字形波纹,所述人字形波纹内部形成导流通道,所述人字形纹波的波形包括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和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角孔用于介质的进出,密封垫片与密封槽相结合起到有效密封的作用,导流区是介质在通道中的分配区域,用于将介质导流至传热区,传热区为介质提供通道和主要传热面,其中导流区也参与传热。

    优选的,所述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的人字形夹角小于90°,位于软板上;所述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的人字形夹角大于90°,位于硬板上。

    优选的,所述软板与所述硬板相互混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软板与硬板可以进行混装,软板与软板、软板与硬板或者硬板和硬板相互结合组装,可以得到三种不同型号的换热器板片。

    优选的,所述软板与所述硬板结合组装时,所述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与所述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的方向相反且所述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与所述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之间的夹角为90°。

    优选的,所述导流区上设置有导流凸起,相邻的两个导流凸起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优选的,两片所述板片本体组装成一个传热单元。

    优选的,两片所述板片本体之间形成均匀错列的接触点。

    优选的,两个相邻的所述传热单元通过所述人字形波纹的凸起顶端相接触。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板片本体的顶端和底端。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高承压高效的换热器板片,本实用新型将板片压制成凸凹不等尺寸的截面作流道,相邻换热器板片人字形波纹上的凸起与凸槽顶部与凸槽顶部相对,凹槽底部与凹槽底部相对作为板片之间的支撑点,软、硬板波纹角度夹角成90°,这种结构即提高了板片的刚性强度,又可以确保流体对流道截面的要求,能均匀分布流速,去除了流速死区,减少因污垢堆积而产生的腐蚀,同时又提高了换热面积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将软板和硬板组合安装,两侧的流道设计成不等截面,且软板与硬板上的纹路方向相反,两种介质流体完全逆流,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既,减少热损失,又增强了板片的耐压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板式换热器耐压能力,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板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板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热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板与硬板混合组装时传热区的人字形波纹纹路示意图;

    其中,1-角孔、2-传热区、3-导流区、4-密封槽、5-定位孔、6-软板、7-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包括:板片本体、角孔、密封垫片、密封槽、传热区、导流区;

    在导流区板片本体的四角上分别设有导流区角孔,导流区密封垫片上安装在导流区板片周边的导流区密封槽内,导流区传热区设置于导流区板片本体的中间,导流区导流区设置于导流区传热区的两端;

    导流区传热区上均匀设置有向上凸起的人字形波纹,导流区人字形波纹内部形成导流通道,导流区人字形纹波的波形包括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和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

    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位于软板上的导流区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的人字形夹角小于90°;如图1所示,位于硬板上的导流区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的人字形夹角大于90°。

    更进一步地,导流区软板与导流区硬板相互混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软板与硬板可以进行混装,软板与软板、软板与硬板或者硬板和硬板相互结合组装,可以得到三种不同型号的换热器板片。

    更进一步地,导流区软板与导流区硬板结合组装时,导流区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与导流区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的方向相反且导流区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与导流区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之间的夹角为90°,如图4所示。

    更进一步地,导流区上设置有导流凸起,相邻的两个导流凸起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更进一步地,两片板片本体组装成一个传热单元。

    更进一步地,两片板片本体之间形成均匀错列的接触点。

    更进一步地,两个相邻的传热单元通过人字形波纹的凸起顶端相接触,如图3所示。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孔,导流区定位孔分别设置于导流区板片本体的顶端和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两片换热器板片组装形成一个换热单元,其中软板与硬板可以相互混装,即可以组装成软板与硬板、软板与软板、硬板与硬板相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换热单元,多个换热单元组装形成换热器的换热片组。

    在每个换热器板片内,介质从角孔中流入换热板片中的导流区,介质进而进入传热区的人字形波纹形成的导流通道内,在导流通道内以及板片本体之间完成换热的过程,最后从角孔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软板和硬板混装形成多种类型的换热单元,提高了换热器板片的承压能力,提高了板片的刚性强度,又可以确保流体对流道截面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换热板片的换热效率,拓宽板式热交换器的应用范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片本体、角孔、密封垫片、密封槽、传热区和导流区;

    在所述板片本体的四角上分别设有所述角孔,所述密封垫片上安装在所述板片周边的所述密封槽内,所述传热区设置于所述板片本体的中间,所述导流区设置于所述传热区的两端;

    所述传热区上均匀设置有向上凸起的人字形波纹,所述人字形波纹内部形成导流通道,所述人字形纹波的波形包括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和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

    位于软板上的所述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的人字形夹角小于90°;位于硬板上的所述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的人字形夹角大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板与所述硬板相互混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板与所述硬板结合组装时,所述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与所述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的方向相反且所述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与所述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之间的夹角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区上设置有导流凸起,相邻的两个导流凸起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板片本体组装成一个传热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板片本体之间形成均匀错列的接触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的所述传热单元通过所述人字形波纹的凸起顶端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分别设置于所述板片本体的顶端和底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承压高效换热器板片,包括:板片本体、角孔、密封垫片、密封槽、传热区、导流区;在板片本体的四角上分别设有角孔,密封垫片上安装在板片周边的密封槽内,传热区设置于板片本体的中间,导流区设置于传热区的两端;传热区上均匀设置有向上凸起的人字形波纹,人字形波纹内部形成导流通道,人字形纹波的波形包括软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和硬板传热区人字形波纹;本实用新型能进一步提高板式换热器耐压能力,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且在换热的过程中更加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安;韩瑞江;韩文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瑞能浩宇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0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29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