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送丝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一些金属材料进行焊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焊接设备,而焊接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送丝,通用送丝是指工作人员将焊丝握在左手中间,用手臂带动焊丝移动从而对金属材料进行焊接处理,但是这种送丝方式对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也有些焊接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自动送丝,但是结构较为复杂,而且还需要事先进行编程或者是存在许多按钮,操作过程较为麻烦,而且普通的焊接设备没有既能固定金属材料又能转动金属材料的辅助装置,所以当需要对一些圆柱形金属材料进行环焊时,就需要工作人员手动翻转金属材料至合适角度,不仅不方便工作人员对金属材料的全面焊接,使得焊接精度较差,而且劳动强度较大,降低了焊接设备的实用性,因此,急需一种自动送丝且便于使用的焊接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送丝焊接设备,解决了通用送丝是指工作人员将焊丝握在左手中间,用手臂带动焊丝移动从而对金属材料进行焊接处理,但是这种送丝方式对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也有些焊接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自动送丝,但是结构较为复杂,而且还需要事先进行编程或者是存在许多按钮,操作过程较为麻烦,而且普通的焊接设备没有既能固定金属材料又能转动金属材料的辅助装置,所以当需要对一些圆柱形金属材料进行环焊时,就需要工作人员手动翻转金属材料至合适角度,不仅不方便工作人员对金属材料的全面焊接,使得焊接精度较差,而且劳动强度较大,降低了焊接设备的实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送丝焊接设备,包括焊接设备,所述焊接设备通过连接线与焊枪连接,所述焊枪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送丝壳,所述送丝壳内设置有焊丝,所述焊丝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滑轮的下表面和驱动装置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滑轮和驱动装置均固定连接在送丝壳内,所述送丝壳设置在支撑托架内,所述支撑托架固定连接在焊接设备的右侧面,所述焊接设备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面通过电动推杆与滑槽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卡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轴,且两个转轴的相对面分别均固定连接有夹板,且左侧转轴的左端与转把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套。
所述滑套内套接有滑杆,且左侧固定板的左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滑杆位于其中一个卡槽内,所述滑杆的左端与拉把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焊接设备的上表面通过多级液压缸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焊接设备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的左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送丝壳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卡接有送丝轮,所述送丝轮的上表面与焊丝的下表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外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拉把的右侧面和滑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把和焊枪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形状为t形,所述滑块的形状为t形,所述支撑板的形状设置为弧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和两个夹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滑轮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块,所述送丝轮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块。
优选的,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两个电动推杆、电机和多级液压缸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自动送丝焊接设备,通过第一开关、电动推杆、滑块、固定板、夹板、焊枪、第二开关、电机、送丝轮、拉把、滑杆、卡槽、转轴和夹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当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开关控制两个电动推动缩短,使得两个电动推动缩短可以通过两个滑块带动两个固定板和两个夹板相互靠近并对金属材料进行夹持,当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环焊时,工作人员先手动取下焊枪,再使用焊枪并将其对准需要焊接的位置,再通过第二开关控制电机工作并带动送丝轮转动,使得送丝轮转动可以带动焊丝向左移动,从而进行自动送丝,当需要进行环焊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把将滑杆拉出卡槽,再通过拉把转动转轴,使得转轴可以通过夹板带动金属材料旋转,使得焊枪在一个位置便可以对金属材料进行环焊,而且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送丝,且本实用新型送丝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对金属材料进行固定的同时还可以对其转动焊接,提高了焊接精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焊接设备的实用性。
2、该自动送丝焊接设备,通过将滑槽和滑块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从而避免了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时从滑槽内滑出的情况,保证了滑槽和滑块之间的正常配合工作。
3、该自动送丝焊接设备,通过在滑轮和送丝轮外均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块,从而可以增大滑轮和送丝轮与焊丝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送丝轮转动带动焊丝向左移动更加稳定,不易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焊接设备、2连接线、3焊枪、4送丝壳、5焊丝、6驱动装置、61电机、62送丝轮、7滑轮、8支撑托架、9滑槽、10滑块、11电动推杆、12固定板、13轴承、14转轴、15夹板、16转把、17滑套、18滑杆、19卡槽、20拉把、21弹簧、22多级液压缸、23支撑板、24电源、25第一开关、26第二开关、27第三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送丝焊接设备,包括焊接设备1,焊接设备1通过连接线2与焊枪3连接,通过在焊枪3外设置防滑纹,从而可以增大工作人员手掌与焊枪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手持焊枪3进行焊接工作时更加稳定,不易滑动,焊枪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送丝壳4,送丝壳4内设置有焊丝5,焊丝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滑轮7的下表面和驱动装置6的上表面搭接,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61,电机61固定连接在送丝壳4内,电机61的输出轴外卡接有送丝轮62,送丝轮62的上表面与焊丝5的下表面搭接,通过设置电机61,使得电机61可以为送丝轮62的转动提供动力,使得送丝轮62转动可以带动焊丝5移动,从而进行送丝,滑轮7和驱动装置6均固定连接在送丝壳4内,通过设置滑轮7,使得焊丝5设置在滑轮7和送丝轮62内可以为焊丝5进行限位,避免了焊丝5位移而影响送丝轮62的正常送丝的情况,保障了本实用新型的正常使用,滑轮7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块,送丝轮62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块,通过在滑轮7和送丝轮62外均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块,从而可以增大滑轮7和送丝轮62与焊丝5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送丝轮62转动带动焊丝5向左移动更加稳定,不易滑动,送丝壳4设置在支撑托架8内,支撑托架8固定连接在焊接设备1的右侧面,焊接设备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9。
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滑槽9的形状为t形,滑块10的形状为t形,通过将滑槽9和滑块10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从而避免了滑块10在滑槽9内滑动时从滑槽9内滑出的情况,保证了滑槽9和滑块10之间的正常配合工作,滑块10的右侧面通过电动推杆11与滑槽9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滑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内卡接有轴承13,通过设置轴承13,使得转轴14带动夹板15转动时可以在轴承13内转动,从而为金属材料和夹板15的转动提供一个支撑点,使得金属材料和夹板15转动的更加稳定,轴承13内套接有转轴14,且两个转轴14的相对面分别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5,通过设置夹板15,且在两个夹板15的相对面设置防滑纹,从而可以增大夹板15与金属材料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夹板15对金属材料固定的更加稳定,且左侧转轴14的左端与转把1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转把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套17。
滑套17内套接有滑杆18,滑杆18外套接有弹簧21,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拉把20的右侧面和滑套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21,使得当需要对金属材料的角度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可以松开拉把20,使得弹簧21可以利用自身的拉力带动拉把20向右移动并卡入适当的卡槽19,从而对金属材料的角度进行固定,且左侧固定板12的左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19,滑杆18位于其中一个卡槽19内,滑杆18的左端与拉把2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拉把20和焊枪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拉把20,且在拉把20外设置防滑纹,从而可以增大工作人员手掌与滑杆18之间的摩擦力和接触面积,使得工作人员通过拉把20拉动滑杆18更加方便省力,不易滑动,焊接设备1的上表面通过多级液压缸22与支撑板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23的形状设置为弧形,支撑板23的上表面和两个夹板15的相对面均设置有防滑纹,通过将支撑板23的形状设置为弧形,且在支撑板23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从而可以增大金属材料与支撑板23之间的摩擦力,而且金属材料在与弧形支撑板23底部接触的同时可以对两段金属材料进行对齐,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对金属材料的焊接和固定,焊接设备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24,电源24的左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6和第三开关27,通过设置电源24,使得电源24可以为两个电动推杆11、电机61和多级液压缸22的工作供电,从而保障了本实用新型在没有外接电源24情况下的正常工作,电源2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6和第三开关27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6和第三开关2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两个电动推杆11、电机61和多级液压缸22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开关25控制两个电动推杆11、第二开关26控制电机61和第三开关27控制多级液压缸22,使得工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控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当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对接时,工作人员先将需要焊接的两段金属材料放置在支撑板23上,再通过第三开关27控制多级液压缸22伸长,当金属材料的中心点与夹板15的中心点对齐时,控制多级液压缸22停止工作,当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开关25控制两个电动推动缩短,使得两个电动推动缩短可以通过两个滑块10带动两个固定板12和两个夹板15相互靠近并对金属材料进行夹持;
s2、当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环焊时,工作人员先手动取下焊枪3,再使用焊枪3并将其对准需要焊接的位置,再通过第二开关26控制电机61工作并带动送丝轮62转动,使得送丝轮62转动可以带动焊丝5向左移动,从而进行自动送丝,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拉把20将滑杆18拉出卡槽19,再通过拉把20转动转轴14,使得转轴14可以通过夹板15带动金属材料旋转,使得焊枪3在一个位置便可以对金属材料进行环焊;
s3、当需要对金属材料的角度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可以松开拉把20,使得弹簧21可以利用自身的拉力带动拉把20向右移动并卡入适当的卡槽19,从而对金属材料的角度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自动送丝焊接设备,包括焊接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设备(1)通过连接线(2)与焊枪(3)连接,所述焊枪(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送丝壳(4),所述送丝壳(4)内设置有焊丝(5),所述焊丝(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滑轮(7)的下表面和驱动装置(6)的上表面搭接,所述滑轮(7)和驱动装置(6)均固定连接在送丝壳(4)内,所述送丝壳(4)设置在支撑托架(8)内,所述支撑托架(8)固定连接在焊接设备(1)的右侧面,所述焊接设备(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9);
所述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右侧面通过电动推杆(11)与滑槽(9)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内卡接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内套接有转轴(14),且两个转轴(14)的相对面分别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5),且左侧转轴(14)的左端与转把(1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把(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套(17);
所述滑套(17)内套接有滑杆(18),且左侧固定板(12)的左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19),所述滑杆(18)位于其中一个卡槽(19)内,所述滑杆(18)的左端与拉把(2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焊接设备(1)的上表面通过多级液压缸(22)与支撑板(2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焊接设备(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源(24),所述电源(24)的左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6)和第三开关(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送丝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电机(61),所述电机(61)固定连接在送丝壳(4)内,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外卡接有送丝轮(62),所述送丝轮(62)的上表面与焊丝(5)的下表面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送丝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8)外套接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拉把(20)的右侧面和滑套(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拉把(20)和焊枪(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送丝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9)的形状为t形,所述滑块(10)的形状为t形,所述支撑板(23)的形状设置为弧形,所述支撑板(23)的上表面和两个夹板(15)的相对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送丝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7)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块,所述送丝轮(62)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送丝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6)和第三开关(27)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25)、第二开关(26)和第三开关(2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两个电动推杆(11)、电机(61)和多级液压缸(22)的输入端电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