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器人直缝焊接筒体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台焊接专机一对一,对抱圆成筒形的零件进行直缝焊接,需要多个人工对筒形零件进行单独装夹,调节焊接轨迹,效率低,精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机器人直缝焊接筒体夹具,自动夹紧,定位精度高,无需人工调整焊接轨迹,配合机器人焊机,一次性完成多组零件的焊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器人直缝焊接筒体夹具,包括下基座,所述下基座上安装有下导柱,下基座上方支撑安装有下安装板,其上设有与所述下导柱配合的下导套;下安装板上表面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支撑架,支撑架对称设置,每个支撑架的顶部安装均有气缸,每个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有一块固定板,每个固定板的下表面连接有铜板,所述铜板与下安装板平行设置,两块铜板对称设置,并在中间留有间隙;下安装板上表面的后侧通过一块立板安装有与下安装板平行设置的定位块,定位块中部上表面呈弧形,定位块两端具有高于弧形上表面的挡块,所述弧形上表面对接在两块铜板之间所形成间隙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定位块的弧形上表面的长度等于待夹紧筒形零件的长度。
所述弧形上表面与待焊接的筒形零件的内壁相匹配。
所述两块铜板中间留有的间隙宽度大于焊接时焊缝的宽度。
所述铜板一侧边缘延伸有一倾斜面,倾斜面的两侧面分别与定位块两端的挡块的内侧面抵接。
所述气缸两端的支撑架上安装有上导套,连接板上安装有与所述上导套配合的上导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两个铜板的预设处焊缝位置,自动对齐,无需人工调整焊缝,通过气缸调整铜板高度,配合定位块自动夹紧零件,定位准确精度高,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产品合格率由95%上升至99%;本实用新型可对称设置两组,配合一台机器人焊机,只需一人在两侧交替更换零件,节约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其中:1、气缸;2、上导柱;3、连接板;4、固定板;5、铜板;6、挡块;7、定位块;8、下安装板;9、下导套;10、下导柱;11、下基座;12、支撑架;13、立板;14、筒形零件;15、上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机器人直缝焊接筒体夹具,包括下基座11,下基座11上安装有下导柱10,下基座11上方支撑安装有下安装板8,其上设有与下导柱10配合的下导套9;下安装板8上表面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支撑架12,支撑架12对称设置,每个支撑架12的顶部安装均有气缸1,每个气缸1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接板3固定安装有一块固定板4,每个固定板4的下表面连接有铜板5,铜板5与下安装板8平行设置,两块铜板5对称设置,并在中间留有间隙;下安装板8上表面的后侧通过一块立板13安装有与下安装板8平行设置的定位块7,定位块7中部上表面呈弧形,定位块7两端具有高于弧形上表面的挡块6,弧形上表面对接在两块铜板5之间所形成间隙的下方。
定位块7的弧形上表面的长度等于待夹紧筒形零件14的长度。
弧形上表面与待焊接的筒形零件14的内壁相匹配。
两块铜板5中间留有的间隙宽度大于焊接时焊缝的宽度。
铜板5一侧边缘延伸有一倾斜面,倾斜面的两侧面分别与定位块7两端的挡块6的内侧面抵接。
气缸1两端的支撑架12上安装有上导套15,连接板3上安装有与上导套15配合的上导柱2。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将抱圆后的筒形零件14套设在定位块7的弧形上表面上,通过气缸1调整连接板3及固定板4和铜板5的竖直方向的位置,使其铜板5下表面将筒形零件14贴合在定位块7上,同时铜板5边缘倾斜面的两端分别与定位块7两端的挡块6抵接,将筒形零件14夹紧在定位块7上;两个铜板5之间预留出的间隙为焊接时焊缝的位置,方便机械人焊接时机头移动。本实用新型可对称设置两组,每组设置多个,配合同一个机器人焊头进行焊接,只需一个工人在两侧交替更换零件,无需调整焊缝,节省人力,提高焊接质量。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1.一种机器人直缝焊接筒体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基座(11),所述下基座(11)上安装有下导柱(10),下基座(11)上方支撑安装有下安装板(8),其上设有与所述下导柱(10)配合的下导套(9);
下安装板(8)上表面的两侧各安装一个支撑架(12),支撑架(12)对称设置,每个支撑架(12)的顶部安装均有气缸(1),每个气缸(1)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接板(3)固定安装有一块固定板(4),每个固定板(4)的下表面连接有铜板(5),所述铜板(5)与下安装板(8)平行设置,两块铜板(5)对称设置,并在中间留有间隙;
下安装板(8)上表面的后侧通过一块立板(13)安装有与下安装板(8)平行设置的定位块(7),定位块(7)中部上表面呈弧形,定位块(7)两端具有高于弧形上表面的挡块(6),所述弧形上表面对接在两块铜板(5)之间所形成间隙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直缝焊接筒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7)的弧形上表面的长度等于待夹紧筒形零件(14)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直缝焊接筒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上表面与待焊接的筒形零件(14)的内壁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直缝焊接筒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铜板(5)中间留有的间隙宽度大于焊接时焊缝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直缝焊接筒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板(5)一侧边缘延伸有一倾斜面,倾斜面的两侧面分别与定位块(7)两端的挡块(6)的内侧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直缝焊接筒体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两端的支撑架(12)上安装有上导套(15),连接板(3)上安装有与所述上导套(15)配合的上导柱(2)。
技术总结